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唯美的句子

有关青木川的优美文案

我2月24日上的班但是3月

【优美句子第8句】:9要出去青木川玩两天票都定好了12号朋友结婚谁能帮我想个合理的请假理由急急急

就说你外婆大寿,老人家不容易。

青木川古镇好玩吗

比较坑,从汉中坐了差不多五个小时的车才到,车费44,一路上特别的颠簸。

到了青木川空气是挺。

好的,但是整个青木川就两条街,一条老街一条新街,商业气息浓重,没有特别之处。

去青木川路线、景点、费用、时间,去过的给点意见吧

青木川位于陕甘川交界处,所以口味偏向四川甘肃,而非陕西口味,但是又不会像四川一样那么浓重,所以绝大部分小吃大家都能吃的惯。

如果去青木川一定要吃的小吃有:热面皮和菜豆腐,这是每个青木川人的早餐首选套餐,一口菜豆腐一口面皮;核桃馍,一定是刚出的热腾腾的核桃馍,脆酥咸香;十大碗,如果碰到正好有酒席,随个五十块钱就可以跟着大家一起吃一吃青木川传统席面,一定会让你惊喜;今天先分享到这里吧

请问有人去过青木川么

介绍一下吧

青木川笔记  山与山比肩而行,奔走争峰,拥挤处形成幽深峡谷,宽松处形成大小坝子。

我去青木川,沿途从高处远看下去,能看到许多这样的坝子,大者如阳平关,两山紧逼,互不退让,如弓弦受力张满,中间空出,两端抵死,成锁喉之势;小者如簸箕,人烟不能到达,树木爬往坡上,石头滚下,杂草在磊石中生长,枯萎的季节枯萎,开花的季节开花。

坝子不分大小,都接纳两面山坡上的流水,成为溪,成为河。

从汉中到青木川,我见到的最美丽的坝子呈月牙形,山在那里转身,水随山行,放慢了脚步,水中石子细碎,一棵树站在水边,空旷中时间慢下来,那棵树看上去就站在月亮里。

  青木川是汉中宁强的一个古镇,也是一个坝子,位置在陕南、川北和陇南交界处。

坝子不大,也不小,大小似乎恰倒好处。

坝子中央有一道流水,叫金溪河,又叫青木川,不紧不慢地流。

我是第一次到青木川,到达时已经完全失去方向感。

我经过一座水泥桥左拐,过河,又左拐,在一狭窄入口处问坐在门外晒太阳的老汉,才知道狭窄入口可以进去,进去就是青木川古镇。

这一天是农历正月初二,街道石板路面上是一堆一堆鞭炮的碎屑,两边高高的二层木楼上悬挂着灯笼。

木楼下面的门框上都贴着对联,纸张颜色艳丽,文字大多烫金,和暗红色墨书对联完全两种风格,从中可以感受时代变迁。

对联中间的门有的上锁关闭,有的敞开,能看见玻璃货柜里的香烟和袋装食品,以及货柜上面依次排列的啤酒、白酒、酱油、醋。

街道上有行人,一闪而过,我来不及看清他们的脸,已经消失,不知道他们从哪一座木楼出来,又消失在哪一座木楼里。

  沿街面一扇洞开的木板门进去,是几进的天井院落。

院落里青砖铺地,拐弯抹角处堆满杂物,计有竹竿、筛子、背篓、胶鞋、劈柴、犁铧、鸡笼、麻绳等等,二楼栏杆上披挂去年的玉米棒子,一切都散发小镇真实的日常生活气息。

我闻到炒腊肉的香气,男主人端着碗,招呼我吃饭。

我朝厨房看,两个男孩子在里面无声无息吃饭。

知道我从汉中来,男主人说了几个人的名字,问我认识不认识,其中有一个竟然是我的熟人。

我问他平时都干什么,他说自己是木匠,家中要供养两个高中生,他就一直在外面打工,收入还可以。

我问他这座房子的来历,他也说不大清楚,好象是祖上土改的时候分的,原来的房主是魏辅唐的兄弟。

青木川的历史,我大概知道一些。

我知道上世纪40年代这里发生的一些事情,那时一个名叫魏辅唐的人让青木川到处盛开妖艳的罂粟花,用快枪和妖艳之花让青木川成为富足的小社会。

魏辅唐精心营造这个小社会,他用自己没有多少文化的脑袋幼稚而实用地构架一个理想的社会制度,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小社会里充当王的角色,深宅大院,妻妾成群。

我在金溪河那边昔日魏辅唐的家属院里见过魏辅唐的小儿子,见过去年才过世的魏辅唐小姨太的照片。

魏辅唐被当作土匪镇压的时候魏辅唐的小儿子只有几岁,他不是当事人,过去了的事情他说不大清楚,我对此也不太感兴趣。

  从这家人的后院出去,上坡,走不了几步就是青木川小学了。

远看上去,这座小学的大门和建筑都是民国时期的风格,青砖灰瓦,但设计风格有都市气派。

院子大门上锁,从栅栏里看进去,校园里有几个大人,又有几个孩子,我问他们如何进去,他们指大门侧面。

侧面有一个缺口,进去后,那几个大人和孩子又从另一座正在修建的大门里出去了,校园里空空荡荡。

我在校园里转了一圈,从破败不堪的教室窗户里往里看,桌凳无规则地堆积,灰尘遍地,墙上泥皮脱落,有水淌过的痕迹。

在另一间教室外面的屋檐下,我看见写在墙上的“要认真读书”的标语,标语书写已久,色彩黯淡。

这所小学的创建者就是魏辅唐,设计者是专门从上海请来的。

魏辅唐知道知识对青木川的重要性,他不仅请外地先生来此授书,还送一批当地青年到成都、上海学习。

这些人中有尚在人世的,但不愿向外人提及往事,我没有多打听。

青木川小学现在正大规模翻新,看样子对旧有建筑不打算拆除,实在是值得庆幸的事。

对于学校的建设,对于“要认真读书”这样的告戒,什么时候都是及时的。

青木川的古老的文化内涵,源头大概就在于此。

青木川小学的院子里有几棵大树,树上的喜鹊唧唧喳喳地叫,刚刚还是两只,我抬头看的时候,一只已经飞到另外一棵大树上去了。

从学校出来,我原路退到石板街上,过水泥桥到金溪河这边,才知道金溪河两边过往还有一座名为飞凤桥的彩绘廊桥连接。

廊桥原本是金溪河上的经典建筑,可惜老桥无存,现在的廊桥是重建的,颜色红白鲜亮,结构方正匀称,这样的廊桥无梦可寻,我没有过去细看。

  我住在金溪河这边的一家私人旅店里,从窗户往外看,金溪河缓缓流淌,水中大一些石头多半露出水面,几只山鸦在上面跳来跳去,有时飞过水面消失在远处山色之中。

河对岸,就是我已经去过的石板街和木楼相连的天井院落。

听旅店楼下的一位老人讲,当年枪毙魏辅唐的时候,禁止执行的命令已经下达,但送信人还未到达,魏辅唐已经被枪毙了。

事实的真相,我不想多问。

天色已晚,我到当年魏辅唐办公的院落里去,门从里面关着,一个老乡帮我拍了半天,喊一个什么名字,就是不见有人开门。

我又到旁边当年魏辅唐的家属院里,三进院落里,住着好几户人家。

几个人出出进进,对我的到来没有任何好奇。

我看见一群鸡在院子里聚聚散散,有几只跳过高高的门槛,到屋子里去了。

我到屋子里去,刚才进去的鸡却不见了,原来房子之间是连通的,进到屋子里的鸡已经从另外一间房子里出去了。

当年魏辅唐办公的院落开了门,开门人说他那么给睡着了,没听见敲门。

院子里面是一个什么单位办公的地方,我进去看了看,就出来了。

  青木川是一个课题,是关于地域政治、历史、社会、文化、民俗、自然的一系列课题。

置身于繁华喧嚣之外,有许多人翻山越岭到青木川去,感受质朴平缓的生活,看藏在大山之间的自然风光。

我对青木川的关注,是对时光的关注。

在青木川这样的地方,我感觉时光流失的速度明显缓慢下来。

这种感受,我在以汉中东关为背景的系列散文中试图表达出来。

此后我又去过川北的恩阳古镇,那里曾经是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第九军的驻地,恩阳古镇随处能看到当年红军留下的石刻标语。

后来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第九军一部和红一方面军一部组成红军西路军,几乎全军覆没在遥远荒僻的河湟地区。

漫步在恩阳古镇,对时光的感受和我在青木川是一样的,我不经意间发现时光慢了下来。

山中一日,世上千年,是中国古人一种时空观念。

在青木川,我理解时间漫下来的原因,是曲径回廊对空间的处理,是雕花门窗对空间的分割。

空间经过处理后,时间跟随空间弯曲,映照在人的意识中,时光就慢下来了。

这是关于青木川的哲学课题吗

我不知道,也没有人知道。

从西安去青木川

建议路可以以选择:1,在西安客运站坐高速大巴到汉中汉运司,有到川的直达班车。

2,火车站买到阳平关的车票,到后坐班车到广坪,在到青木川。

那边天气凉,需要有外套,天气变货不定,需用雨具。

那边人淳朴好客,基本不会有其它问题。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weimeijuzi/show-21348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