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普洱茶杀青的优美文案
普洱茶鲜叶杀青之前的环节应是摊晾还是萎凋
两者皆可
【优美句子第1句】:鲜叶采摘后直接杀青除了品质不佳,必然会发生糊锅,导致成品带焦糊味和焦片。
【优美句子第2句】:杀青前的步骤叫摊晾还是萎凋都无不可,若叫萎凋则用“静置萎凋”更为贴切,因为普洱茶的静置萎凋没有对鲜叶的翻动。
名称如何并不会改变这道工序存在的事实。
【优美句子第3句】:普洱茶的静置萎凋的目的有如下:①、鲜叶走水,让鲜叶含水量降至适宜杀青的状态。
②、随着水分丧失,鲜叶变得更为柔软,适宜下一步的杀青工序进行。
③、伴随着萎凋过程,鲜叶内含物质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其性状会发生变化,气味由刚刚采摘时的草青味逐渐向花香转变(同样时间同样品种,台地茶鲜叶的草青味更重),这会影响茶品成品滋味香气和内质的形成。
【优美句子第4句】:供应大厂使用的台地茶,因为数量过多,几乎不可能有时间等待萎凋,多是鲜叶直接滚筒杀青(锅炒杀青会导致成本严重超过售价),因此无萎凋一说,也是“普洱无萎凋”的话头来源。
【优美句子第5句】:传统普洱茶制作一定会带有刻意或不刻意的萎凋。
熟悉普洱茶古茶园环境条件即可获知,现实中根本无法满足鲜叶采摘后即刻萎凋,都是将鲜叶转运集中至初制所后开始制作流程。
有时转运时间会长达数个小时,茶品在期间除了萎凋发酵,还会因运输颠簸造成类似轻揉捻的效果,多不利于茶质。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交通环境较差的茶园。
【优美句子第6句】:现代普洱茶制作的萎凋流程,并没有固定的时间长度,制茶师需懂得看天(温湿度、降水)做茶,看茶(鲜叶树龄、含水量)做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萎凋时间。
有时需适当堆高鲜叶减缓水分散失速度,或用萎凋槽通风来加速鲜叶水分散失。
春茶季的静置萎凋时间,常见的多在5~6小时左右,是决计谈不上“短时”摊放的。
很多时候需要注意区分“粗糙”工艺与“传统”工艺的区别。
【优美句子第7句】:在 异度陈香这款茶到底好在哪里
- 真的是单大宝的回答 - 知乎 中涉及的这款茶品,后来听闻其宣传称其使用了“古法48小时萎凋”云云。
那么其负面品质的出现就不稀奇了。
虽然萎凋时间又长又短,但决计不至于长到48小时,这种从未在古代或近代出现过的所谓“古”法,就是典型的萎凋工序错误示范。
【优美句子第8句】:说到摊晾,在杀青之后揉捻之间还有一道摊晾工序,常为许多商家忽略。
杀青过后的鲜叶,一则温度较高(叶温最高可到60~70℃),二来水分分布不均,叶缘水分散失较多,趋近于鲜叶主脉的位置水分保存相对较多。
这就使得鲜叶各部分的机械性能产生差异,含水量较少的叶缘部分相对比较脆,此时立刻萎凋会导致叶缘部分破碎,而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揉捻会使得鲜叶细胞壁过度破裂(理想的揉捻状态是细胞壁裂而不破),最终结果是茶汤冲泡时汤底多有碎片,茶汤混浊不清,口感粗劣。
若是锅炒杀青,鲜叶出锅后只要在竹席上经过数分钟摊晾其温度就会降至常温(鲜叶水分散发加速降温),此时鲜叶的水分分布趋于均匀,即可开始揉捻工序。
在大宗台地茶品生产时,为了加速工序进度,往往会忽略这步,云南部分茶区山头茶农工艺粗糙,往往也会发生“热揉”。
普洱茶中,“杀青”和“晒青”仅一字之差,如何区别
杀青:是毛茶初制的一道工序,不管是绿茶、黄茶、黑茶、乌龙茶、普洱茶、部分红茶,都要经过杀青,主要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
晒青:晒青是形成乌龙茶、普洱茶、白茶茶叶品质的一个重要环节。
中国六大茶类当中,唯一三种茶涉及到晒青工艺的,当然白茶还有一种阴干的,云南月光白不属于晒青范围,但是大部分白茶是属于晒青的工艺的。
其中普洱茶,乌龙茶的工艺是绝对离不开晒青的,如果普洱茶的制作工艺不是晒青普洱茶,那么也就不是普洱茶了。
晒青晒青适度直接影响摇青、炒青、塑型工序。
普洱茶杀青用什么方法最好?
云南普洱茶评审主要依靠评茶人员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来判断茶叶质量好坏的。
茶叶的感官评审主要内容是茶叶质量、等级、制作等质量问题,包括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五项简称「五项因子」,以下是普洱茶约21种专用口感评茶术语,对于初阶学习普洱茶的茶友会有一定的启发。
【优美句子第1句】:茶性:专指茶汤入口后口感的刺激性。
包括香型和苦涩度,常用「强、弱」来形容。
【优美句子第2句】:茶质:指茶汤入口后,汤质在口腔中的饱满度。
包括滑度、甜度、回甘度、底蕴及耐泡程度,常用「厚薄」、「重、淡」来表达。
【优美句子第3句】:香气:鲜叶在制作工艺中产生,主要由茶叶中游离型儿茶素产生。
在口腔中,上颚、舌面、舌下、两颊、咽喉间感觉明显。
【优美句子第4句】:苦、涩:苦是一种味道,涩是一种感觉。
苦是由茶叶内含物中的茶碱产生,涩是口腔中细嫩组织收敛的表现。
【优美句子第5句】:回甘:指苦味在口中转化后产生甘甜的过程。
【优美句子第6句】:生津:指两颊、舌面、舌底、有小气泡不断的涌出。
【优美句子第7句】:收敛性: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现的紧绷感,多为涩感的表现。
【优美句子第8句】:甘韵、甜质:是甘于甜的表达方式。
【优美句子第9句】:水性:指茶汤带给口腔的每种不同的感觉,如滑、化、活、沙、厚、薄、利。
【优美句子第10句】:层次感:层指重迭之象,次指先后顺序。
指茶汤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
【优美句子第11句】:喉韵:品茶后,茶汤带给喉咙的感觉,如甘、润、燥。
【优美句子第12句】:饱满:指茶汤物质丰富而带给口腔的一种充实感。
【优美句子第13句】:烟熏味:由人工烘焙时产生,并非指不好的气味,有火香味,随时间陈化,会挥发转化而产生其它香味。
【优美句子第14句】:果酸味:品茶汤时带有鲜味,像新鲜的酸果味。
【优美句子第15句】:酸味:在揉捻后未晒干,压制时所含水分过高而产生。
【优美句子第16句】:水味:在储藏中产生,带有植物腐烂的气味。
【优美句子第17句】:青味:杀青温度不够或时间不足而产生,严重时会有「青腥味」。
【优美句子第18句】:锁喉:品茶后,咽喉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等不适感,人会觉不安、烦躁等。
【优美句子第19句】:汤氲:氲,音「温」,意指茶汤汤面上白色的一层「雾气」。
【优美句子第20句】:茶气:是由茶叶中有机锗与多糖类结合而溶于水产生。
茶气在老茶中易出现,常表现有打嗝、身体发暖、发热、发轻汗等。
【优美句子第21句】:陈韵:经时间陈化而产生的韵味,常在有一定年份的旧茶中易感到。
请问普洱茶生茶如何杀青效果最好
温度和时间的要求分别是多少呢
鲜叶入锅时大火炒制,此时翻炒速度要快以免糊了。
5分钟后中火炒制,40分钟左右捏茶成团根折不断时可以出锅了……(以上炒制过程中很多细节需要自己实践摸索)
普洱茶过去是怎么杀青的
传统普洱茶的工艺是很讲究的。
【第1句】:採茶﹕天发鱼肚白开始採摘,至太陽升起一丈高左右﹐雾水渐收时停止。
【第2句】:晾青:回到家马上把鲜叶平薄地摊于竹蓆面﹐至于阴凉通风之处﹔目的是将叶面的水份吹干。
【第3句】:晒青:下午三时后把吹干了的鲜叶拿太阳光下晒﹐黄昏前回收。
目的是使叶內水份去掉部份﹐令鲜叶变得柔软。
【第4句】:杀青﹕将茶叶倒进铁锅内﹐以木柴加温杀青至微黄褐色。
茶叶的好坏全凭这道工序了﹐一个炒茶高手是用双手炒的﹐火候与时间拿搯到恰到好处。
传统做法是揉条跟杀青同时进行的。
完成了这几道工序便是滇青散茶了。
要加工成砖、饼、团茶时,便将散茶蒸软后上模压制。
过去的普洱茶是专指云南西双十二版纳所产的乔朩大叶种茶﹐用以上工艺加工的茶叶才可称作普洱茶。
但近年因普洱茶被热炒﹐可讲己违背了传统做法。
又将茶叶产地放宽到澜滄江两岸地区及红河州﹐2007年普洱炒至最高峰时,有人做过统计﹐1~6月份在广州芳村的茶叶批发市场里﹐光是勐海与下关两厂的茶叶成品量﹐比2006年云南全境全年的茶叶收成量还要多出几十万吨。
等于说把云南2006年全年的茶叶收成总量全部给这两个厂家做普洱茶也不够。
更况且云南茶叶的拳头产品是滇红与滇绿。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weimeijuzi/show-410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