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唯美的句子

学与问的优美文案

【第1句】: 有关学与问的名言

【第1句】: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第2句】:常常问题是提出了,但还不能解决,就是因为还没有暴露事物的内部联系。——毛泽东

【第3句】: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陶行知

【第4句】: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巴尔扎克

【第5句】: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 爱因斯坦

【第6句】: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 列宁

【第7句】:学习本无底,前进莫彷徨。 —— 报摘

【第8句】: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 —— 高士其

【第9句】: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 —— 毛泽东

【第10句】: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他们就会以既在学校内也在学校外都完全拒绝学习而告终。 —— 林格伦

【第2句】: 《学与问》文中词语,句子急

大林寺:寺名,在庐山香炉峰顶。

芳菲:花草的色美、味香都称芳菲,这里指花草。

尽(jìn):完。这里指花都凋谢了。

始:开始。诗句中意思是“正“。

殿堂:指宫殿、庙宇等高大建筑物。

奥秘:奥妙神秘。

不懈探求:不松懈,坚持探索追求。

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飞。

五彩缤纷: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

好奇: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惊奇而感兴趣。

相辅相成:互相成全配合。

强健:身体强壮。

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进步,发展很快。

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我们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与问》一课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一点,叙述了“问”的重要性、向谁问、怎样问,教育学生要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那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的叙述的呢?再把课文读一读。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每一段分别写了什么呢? 第一自然段写“问”的重要性,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坻。 第二自然段写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导致例如他对科学的不懈探求。 第三自然段写小学生有问题要请教别人,拜能者为师。 第四自然段写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第3句】: 学与问的成语 俗语 民言警句

学与问的成语:

笃实好学 笃信好学、笃志好学、断织劝学、高才大学、高才绝学

宏儒硕学、鸿儒硕学、记问之学、口耳之学、困而不学

敏而好学、诠才末学、市民文学、通才硕学、通儒硕学

晚生后学、一家之学、用非所学、真才实学

俗语:

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

名言警句: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礼记·学记》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仲虺之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佚 名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开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 陶行知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礼记·学记》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仲虺之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郑燮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论衡·实知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礼记·学记》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仲虺之诰》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第4句】: 关于学习的优美诗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颜真卿《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 颜真卿《劝学诗》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 章碣《焚书坑》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 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 欧阳修《画地学书》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 刘昚虚《阙题》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 孟郊《劝学》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 陆游《读书》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 杜甫《柏学士茅屋》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weimeijuzi/show-431610.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