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唯美的句子

莱根谭的优美文案

菜根谭经典名句

经典名句如下:1,涉世浅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

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不若疏狂。

2,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

3, 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

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4,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尽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

故君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5,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首;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

6,面前的天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译要流得久,使人有不匮之思。

7,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食。

此是涉世一极乐法。

8,交友须带三分侠气,作人要存一点素心。

9,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10,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子;天大罪过,当不住一个悔字。

11,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

12,事事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

若业降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召外忧。

13,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13,处世不必邀功,大公俱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

14,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澹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15,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16,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第2句】:《菜根谭》简介:《菜根谭》是明朝道家隐士,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

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

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

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

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是莱(lai)根谭还是菜(cai)根谭

最好有出处

《菜根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的一部论述修养、、处世、出世的世集。

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

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

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在那里可以看得到莱根谭啊我想看看这书,听说很不错的

菜根谭根谭!菜根”理解为知识分子(不确切),可以说得通;“菜根”分难嚼的,嚼出的汁液苦涩的,指人民从实践出来的真正的知识智慧来之不易。

“谭”,谈也;谈论。

  《菜根谭》是明朝洪应明的著作.现留存两个版本,一个是明版(中国已遗失,日本有藏书),一个是清版,清版篇幅交明版多。

以菜根为名,是作者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体现,如是“夫菜根,弃物也,如此书人多忽之,而菜根之香,非性定者莫喻。

如此书.唯静心沈玩者,乃能得旨”,是一笔不小的文化财富。

《莱根谭》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叶;减三分让人尝。

别霸道,别独食。

《菜根谭》作者简介

《菜》是明代的一部语录体著作。

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藉贯不详。

他的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踪》,我们得知他早年热中于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洗心礼佛。

万历三十年(1603)前后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

与袁黄、冯梦桢等人有所交往。

又:洪应明,明朝人,字自诚,号还初道人,现今江苏金坛人。

 著有《菜根谭》和《仙佛奇踪》。

洪氏的友人于孔兼读了《菜根谭》后,在此书的题辞中写道:“谭以菜根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

” 也有人认为,洪氏的书名是根据宋代学者说过的一句话:“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而得来的。

二者说法虽有差异,但都共同说明了《菜根谭》这本书是洪氏备尝人世艰辛,但又不失奋发进取之志而写成的一部感悟人生、体验生命、劝勉世人的书。

菜根谭为什么叫菜根谭

菜根谭是什么意思

菜根谭为什么叫菜根谭

就好比智慧为什叫智慧

将“菜根”理解为知识分子(不确切),可以说得通;“菜根”是十分难嚼的,嚼出的汁液苦涩的,指人民从实践出来的真正的知识智慧来之不易。

“谭”,谈也;谈论。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weimeijuzi/show-440557.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