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采莲的优美文案
朱自清著名散文荷塘月色,全文
【第1句】:《荷塘月色》(朱自清) 天心里颇不宁静。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忽然想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月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旳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旳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wěng)郁郁旳。
路旳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没有月光旳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旳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旳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旳舞女旳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旳,有羞涩地打着朵儿旳;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
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
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yuàn)女,荡舟心许;鷁(yì)首徐回,兼传羽杯;欋(zhào)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
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jū)。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第2句】:海上的日出 巴金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
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
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 ,却没有亮光。
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
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
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
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
【第3句】:繁星 和朋友梁一起从木下走到了逗子车站。
不过八点多钟,但在我却仿佛是深夜了。
宽广的马路在黑暗中伸出去,似乎通到了无尽处。
前面是高大的黑影,是树林,是山,也许还是疲倦的眼睛里的幻影。
天覆盖下来,好像就把我们两个包在星星的网里面。
“好一天的星啊!”我不觉感动地这样说。
我好久没有见过这样的繁星了,而且夜又是这么柔和,这么静寂。
我们走了这许久,却只遇见两个行人,连一辆汽车也不曾看见。
这时候正在起劲地谈着悲多汶、谈着尼采、谈着悲剧与音乐、谈着梦与醉的梁也停止了他那滔滔不绝的谈话,仰着头去看天空了。
我们默默地望着繁星,一面轻轻地下着脚步,仿佛两个人都屏了呼吸在倾听星星的私语。
“这时候仿佛就在中国。
”我不觉自语似的说了。
“中国哪里会有这样安静的地方?”梁用了异样的语调回答我的话,仿佛我的话引起了他的创痛似的。
我知道在中国他留下的痛苦的记忆太多了。
对于他也许那远迢迢的地中海畔的法兰西,或者这太平洋上的花之岛国都会有更多的自由空气罢。
我和他在许多观点上都站在反对的地位,见面时也常常抬杠。
但是我们依旧是朋友,遇在一起时依旧要谈话。
这一次在他的话里我看出了另一种意思,也许和他心里所要表示的完全不同。
可是这句话却引起了我的共鸣了。
到今天还大谈恋爱自由似乎有点陈旧了。
但是现在还有为情而死的青年,也有人为了爱情不圆满而懊恼终生。
甚至在今天的中国还充满了绝情卫道的圣人。
梁似乎要冲破这个藩篱,可是结果他被放逐似的逃到这个岛国来了。
他也许有一些错误,我可不明白,因为各人有各人的说法。
而且他那种恋爱观在我看来就陈旧得可笑,虽然也有人以为这还是很新的。
但是他有勇气的事情却是不能否认的。
不过这勇气可惜被误用了。
恋爱这种事在今天很可以暂时束之高阁了。
即使它和吃饭是一样的重要。
但是如今饿死也已经是很平常的事了。
我说这种话并不是替卫道的圣人们张目,我以为跟卫道比起来,倒还是讲恋爱好些。
但是在中国难道就只有这两条路吗
说一切存在的东西都合理,不让人来触动它们,这就是卫道;不承认这个的人算是抗道。
那么这条路还是很宽广的罢。
说宽广也许不是。
抗道的路也许是崎岖难行的。
但既有路,就会有人走,而且实际上已经有人在走了。
梁为了要呼吸比较自由的空气,到这个樱花的岛国来了。
在他的观点上说,他的确得到了那样的东西,在松林中的安静生活里他们夫妇在幸福中沉醉了。
我在他那所精致的小屋里亲眼看见了这一切。
我若还说他过的是放逐的生活,他一定不承认。
他也许有理。
但是我呢?我为什么要来到这个地方?我所要求的自由这里不是也没有吗?离开了崎岖的道路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来求暂时的安静,在一些无用的书本里消磨光阴:我这样的生活不就是放逐的生活吗
普照大地的繁星看见了这一切,明白了这一切。
它们是永远不会坠落的。
望着这样的繁星我不觉发出了一声痛苦的叹息。
月夜 有月亮,天空又很晴朗,虽然十二月的晚风吹到人身上也有冷意了,我吃过晚饭,依旧高兴地穿着高屐子一个人在屋前小小的园子里散步。
山下面的人家都燃着灯,但大半被树木遮住了,只有星点似的光送到我的眼里来。
一层薄雾盖着它们,不,不仅罩着这些灯火,并且还罩着山下面静静的街市。
清朗的天空中除了半圆月外,还稀疏地点缀了一些星星。
在这房屋的正对面,闪烁着猎户星座的七颗明星;挂在四个角下方的猎户甲星,就是那较大的一颗,只有它在这无云的蓝空里放射着红光。
远远地在天际是那一片海,白蒙蒙地在冷月下面发光。
望着这星,望着这海,我不禁想起日光岩日光岩:在福建厦门对岸的鼓浪屿。
下的美丽的岛上风光了,我不用“往事”这个带感伤性的字眼。
不止一次,我在日光岩下的岛上看过这七颗永不会坠落的星,看过和这海相似的海。
那些时候我都是跟朋友们在一起的。
那些朋友的年纪和我的差不多。
就像怀了移山之志的愚公一样,我们这一群年轻人把为人类找幸福的船这个重担子不量力地放在肩上胡乱地忙碌过了。
我是最不中用的人,但是生活在那些朋友的中间我也曾过了一些幸福的日子。
龙眼花开的时候,我也曾嗅着迷人的南方的香气;繁星的夜里我也曾坐了划子在海上看星星。
我也曾跨过生着龙舌兰的颓垣。
我也曾打着火把走过黑暗的窄巷。
我也曾踏着长春树的绿影子,捧着大把龙眼剥着吃,走过一些小村镇。
我也曾在海滨的旅馆里听着隔房南国女郎弹奏的南方音乐,推开窗户就听见从海边码头上送来的年轻男女的笑声。
这些也许会引起年轻诗人的灵感罢。
可是我们当时却怀着兴奋和紧张的心情,或者说起来就想流泪似的感动。
山水的美丽在我们的眼前都变得渺小了。
我们的眼睛所看见的只是那在新的巨灵前战栗着的旧社会的垂死的状态。
时间是
烟雨江南的诗句
南朝四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杜牧春于天,画船听雨眠。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韦庄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梦江南·兰烬落》皇甫松水国楼台晚,春郊烟雨收。
——《江南春》李中便风船尾香粳熟,细雨层头赤鲤跳。
——《江南二首》陆龟蒙渡口过新雨,夜来生白苹。
——《江南春》张藉吴娘暮雨萧萧曲,自别江南更不闻。
——《多叙江南旧游》白居易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weimeijuzi/show-442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