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国的格言有哪些 - 朋友圈文案
你们知道有哪些关于爱国的格言吗?那么下面小编为你们献上关于爱国的格言,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第1句】: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岳飞?
【第2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第3句】: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李白?
【第4句】: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戚继光?
【第5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第6句】: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婴?
【第7句】: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 司马迁?
【第8句】:爱国如饥渴。――班固?
【第9句】: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 詹天佑?
【第10句】: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宋之问?
【第11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
【第12句】:当须徇忠义,身死报国恩。――李希仲?
【第13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第14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第15句】: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陈毅?
【第16句】:位卑不敢忘忧国。――陆游?
【第17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第18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第19句】: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 吕坤?
【第20句】: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 吉鸿昌?
【第21句】: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孙中山?
【第22句】: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第23句】: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 华罗庚?
【第24句】: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 毛泽东?
【第25句】:与其忍辱生,毋宁报国死。――何香凝?
【第26句】: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 朱德?
【第27句】: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第28句】: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谢觉哉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第29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第30句】: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鲁迅?
【第31句】: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第32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
【第33句】: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汉)司马过?
【第34句】: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 鲁迅?
【第35句】: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 吉鸿昌?
【第36句】: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 ―― 赵博生?
【第37句】: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 周恩来?
【第38句】: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陈毅?
【第39句】: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 巴金?
【第40句】: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 邓小平?
【第41句】: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第42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第43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第44句】: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
【第45句】: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第46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47句】: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第48句】: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
【第49句】: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
【第50句】:爱祖国高于一切。
【第51句】: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之心。
【第52句】: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
【第53句】: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第54句】: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无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
【第55句】: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
【第56句】:爱国主义也和其他道德情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人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
【第57句】: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wenandaquan/show-481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