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心情的句子

深入人心的民间俗语俗话,看完心情好多了!

【歇后语第1句】:公安局长蹲监狱——以身试法

【歇后语第2句】:【拔一根汗毛,比别人腰粗】有钱有势,说话顶用。或说:伸 一个指头,比别人腰粗。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我就 说呀,人家拔一根汗毛,比咱们腰都壮呢!你不奉承他去罢 了,你怎还得罪他呢?”

【歇后语第3句】:【灯台照人不照己】(谚)灯台:油灯盏下的托台。指灯台上擎着油灯,灯光只能照亮四周,却照不见灯台自身。比喻人往往看得清别人的缺点,却很难发现自身的缺点。 也作“灯台不照自”。

【歇后语第4句】:【不见了羊,还在羊群里寻】释义:比喻在哪里丢的就到哪里去找。例句:如今这个老唱净的又叫成班,说:“不见了羊,还在羊群里寻。我想府上还寄着我的箱笼,领去还弄出戏罢。”

【歇后语第5句】:【好过的年,难过的春】(谚)农历大年是容易过的,但整个春天是难熬的。指春天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穷人没粮又没钱,难以度日。

【歇后语第6句】:【刀斧虽利,不加无罪之人】见“钢刀虽快,不斩无罪之人”。

【歇后语第7句】:我和妈妈一起去看电影,走到半路上,妈妈忽然想起忘带电影票了,我说爸爸会带来的。妈妈说:“编个草鞋戳了脚,他那个马大哈要再忘了怎么办?还是回去拿吧!”(江苏·射阳)

【歇后语第8句】:【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谚)见“法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歇后语第9句】:【牛皮灯笼肚里亮】指心里明白。又指里头好,外表看不 出。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哼,牛皮灯笼肚里亮,你心 里还不明白?”

【歇后语第10句】:【掩耳盗铃——哄人】(歇)掩耳盗铃:捂住耳朵去偷铃铛。指自欺欺人。

【歇后语第11句】:【天有阴睛,月有圆缺】释义:比喻人生之路,有时平坦幸运,有时坎坷倒霉。例句:我安慰他说:“‘天有阴晴,月有圆缺’。碰上这种东西。算咱们倒霉。”

【歇后语第12句】:【女愁哭,男愁唱】见“男愁唱,女愁哭”。

【歇后语第13句】:【千钱买邻,八百买舍】(谚)舍:宅院。用千钱买邻居,用八百钱买宅院。指好邻居要比宅院本身更重要。 也作干贯治家,万贯结邻。贯:旧时币制,干钱为一贯。 干金买屋,万金买邻。 干金置家,万金置邻。

【歇后语第14句】:东边下雨西边睛——各有天地

【歇后语第15句】:【不怕官,只怕管】(谚)指直接管自己的顶头上司,要比级别大的官更能压制自己。 也作“不怕县官,就怕现管”。

【歇后语第16句】:【黑吃黑】(惯)指坏人之间互相争斗、勒索。

【歇后语第17句】:饭熟揭锅盖——气冲冲

【歇后语第18句】:我放学回家后,妈妈让我去写作业。爸爸说:“是蝈蝈也得歇歇鞍,是老虎也得打个盹儿。”妈妈说:“累不着!”(河南·平顶山)

【歇后语第19句】:看着村上许多人经商致了富,爸爸也闲不住了。谁知他一趟广州跑下来,竟赔了五百多元,奶奶安慰他说:“地黄瓜上不了高架子,吃草的羊变不成牛,你还是安心种地吧!”(河南·南阳)

【歇后语第20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释义: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就担忧,在天下人安乐之后才安乐。比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例句:刘志丹再也忍不下去,他常听爷爷说,人生在世,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歇后语第21句】:坟场里演戏——给鬼看

【歇后语第22句】:【吃江水,说海话】(惯)指人爱吹牛皮,说大话。

【歇后语第23句】:【棉桃里面找胡桃——专拣硬的敲】(歇)棉桃:棉花的果实,形似桃。胡桃:核桃,这里指核桃树的果实。硬:本指坚硬,转指强硬。 比喻专打击态度强硬或本领过硬的。

【歇后语第24句】:一杆没星的秤——掂不出轻重

【歇后语第25句】:【 一法通,百法通/一理通,百理明】精通一门,有助于理解其 他道理。法,也说:窍、理。成语:触类旁通。香港梁凤仪 《千堆雪》:“一理通百理明,能把一个小城里的银行分行打 理得井井有条,才有资格坐上世界金融中心内大银行的主 席宝座。”

【歇后语第26句】:狗面前扔骨头——投其所好

【歇后语第27句】:姐姐抱着刚几个月的儿子在院子里玩。看着孩子红扑扑的脸蛋,姐姐情不自禁地说:“这孩子的脸,真好看。”姑姑听见了说:“在家不夸好娃娃,在地不夸好庄稼,这个理儿都不知道啊?”(河南·南乐)

【歇后语第28句】:【把鼻子气歪了】(惯)形容人特别生气。

【歇后语第29句】:【关门打鼓,鼓声在外】(谚)关住门打鼓,鼓声也会远播到外面。比喻内部发生的事情,特别是丑事,总是难以掩盖,很快就会传播出去。

【歇后语第30句】:八仙桌子——有棱有角

【歇后语第31句】:【树正不怕月影斜】(谚)比喻自身行为端直,就不怕流言蜚语的恶意中伤。 也作树正何愁月影斜。 树正不怕影子斜。

【歇后语第32句】:流水遇到阻力——泛起浪花

【歇后语第33句】:【瘦猪哼哼,肥猪也哼哼】借指处境好的差的都不满意。贾 平凹《废都》:“而我和他在这些地方说不拢,他总骂我是瘦 猪吭吭,肥猪也吭吭。”

【歇后语第34句】:【舍不得牛犊,套不住老虎】(谚)牛犊:小牛。舍得拿牛犊作诱饵,才能套住老虎。借指要敢冒险,敢付出代价,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歇后语第35句】:【困头儿上不算计,圈底儿下却算计】(惯)困(qun):古代一种圆形的粮仓。粮满仓时不计划用粮,仓里快没粮时才开始计划。比喻钱快花完时才注意节约。

【歇后语第36句】:【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指想做大事,应该肚量大,心狠 毒。浩然《艳阳天》:“我告诉你吧,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 夫,千万不要为小事毁了自己的前途。你就先忍下这口气。 没别的路,你得跟我走。”

【歇后语第37句】:早早睡,早早起,眼睛鼻子都欢喜;晚晚睡,晚晚起,浑身上下无力气。

【歇后语第38句】:妈妈说我写字潦草看不清,爸爸说:“他的字是木工的道,自己的号——自己清楚,别人不知道。”(河北·广平)

【歇后语第39句】:【哑巴见面——没说的】(歇)指无话可说或不说话。也用来称赞人或事物完美,没什么可指责、挑剔的。

【歇后语第40句】:【贫无本,富无根】(谚)本:根。 穷也没个穷根,富也没个富根。指穷富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穷人勤奋也可致富,富人骄惰也可变穷。

【歇后语第41句】:【烧香的走错了庙门儿】(惯)比喻求人帮忙找错了对象或看错了人。也比喻办事马虎。 也作烧香投错庙门儿。 烧香投差庙门,杀人认错冤家。

【歇后语第42句】:【掀差了皇历,做错了梦】释义:比喻打错了主意。例句:谁要还想把穷人当成算盘珠,愿怎么拨拉就怎么拨拉,那是掀差了皇历,做错了梦!

【歇后语第43句】:【补漏趁天睛,练功趁年轻】(谚)屋顶漏雨,要趁天晴时修补;练习功夫,要趁年轻时花力气。指凡做事贵在抓紧时机早办,错过时机就难以补救。

【歇后语第44句】:【老虎插了翅膀】释义:比喻强大的得到好条件更加强大。例句:姓刘的政治包袱一甩,官复原职,他可是老虎插了翅膀,非得收拾咱们不可!

【歇后语第45句】:燕子尾巴——叉劈了(事情出现分歧或偏差);两股叉

【歇后语第46句】:【事从缓来】(谚)指凡事须考虑周到,从容办理,不能操之过急。

【歇后语第47句】:【马死落地行没有马就步行】指失去凭借,退一步想办 法。黄谷柳《虾球传》:“如果还有谷种吃,就吃谷种,没有就 再打算,马死落地行,一张叶,一条虫,一个人总有一条生路 的吧?”

【歇后语第48句】:【躲脱不是祸,是祸躲不脱】释义:祸害要来,无法躲过去,只有大胆地迎接它。例句:“躲脱不是祸,是祸躲不脱。”她决定违背男人的劝告,回到芙蓉镇上去。

【歇后语第49句】:飞机上开会——高谈阔论

【歇后语第50句】:【人没伤虎心,虎没伤人意】(谚)指人如果不存心伤害老虎,老虎也就不会无端伤害人。借指存心害人的人,往往招来别人对自己报复性的伤害。 也作人无害虎心,虎无伤人意。 人无伤虎心,虎无杀人意。 人无伤虎意,虎无杀人心。

【歇后语第51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独一无二

【歇后语第52句】:嘴巴里含冰棍——说话冷淡

【歇后语第53句】:【长江后浪催前浪】喻事物不断向前发展,也指催赶。马 南邡《燕山夜话》:“许多年轻的人所创造的巨大成绩,只能 证明一条基本规律,这就是新生的力量总是不断在生长,总 是不可战胜的。这真好像长江后浪催前浪,一辈新人换旧 人。”

【歇后语第54句】:泥人儿掉在河里——没人模样

【歇后语第55句】:【人生地不熟】(惯)指到了一个新地方,对一切都很陌生。 也作“人生路不熟”。

【歇后语第56句】:【 他要我的心肝,我要他的五脏】指拼命,作殊死战,成语: 势不两立。陈登科《活人塘》:“不要怕,他能杀我们,我们就 不能杀他?他要我肝花,我就要他肚肠。”

【歇后语第57句】:自鸣钟的摆——左右摇摆

【歇后语第58句】:脚底板抹酥油——溜得快

【歇后语第59句】:【吃饭先喝汤,不用请药方】(谚)指饭前宜先喝汤水,有益于肠胃消化,避免生病吃药,保持健康。

【歇后语第60句】:【打倒不如就倒】(谚)指与其被人打倒,还不如自己顺势倒下。借指凡事要顺应形势,灵活通变,不必自讨苦吃。

【歇后语第61句】:【举手不打无娘子,开口不骂赔礼人】(谚)无娘子:没有娘的孩子。 赔礼人:赔情道歉的人。指对不幸者要同情,对认错者要宽恕,不可粗暴对待。

【歇后语第62句】:【千死万死,不过一死】(谚)千种死法,万种死法,无非就是要了这条命。指人到走投无路、万般无奈时,只有一死了之。 也作干死万死,终须一死。 干死万死,左右一死。 千死万死,总是一死。

【歇后语第63句】:【打错了算盘】(惯)比喻盘算错了,打错了主意。

【歇后语第64句】:太平洋里洗脚——浩浩荡荡

【歇后语第65句】:老猫看游鱼——干着急

【歇后语第66句】:【老虎不走回头路,好汉说话要算数】释义:比喻讲信用,不食言,不反悔。例句:“老虎不走回头路,好汉说话要算数。”你要想把泽彤乃慕弄到手,眼下,你就可以在水库决堤一事上大作文章,在群众中把沙比尔搞得一钱不值。这样,就有人撤他的职。

【歇后语第67句】:鹅吃草,鸭吃谷——各人享各人福

【歇后语第68句】:【四面墙挡八面风】(惯)比喻善干应付各种场面和事情。

【歇后语第69句】:外婆刚开始炒花生时,表弟就馋得一个劲儿地咂嘴巴。炒好的花生还没端上桌,他就津津有味地吃上了。外婆点着他的脑门儿说:“你呀,真是馋猫鼻子灵,馋人胳膊长。”(广西·玉林)

【歇后语第70句】:练出一身汗,小病不用看。

【歇后语第71句】:爷爷要浇花时,一会儿叫奶奶去帮忙拿水壶,一会儿又吩咐奶奶去放水。奶奶不耐烦地说:“你呀,吹箫还让别人帮你捺眼,自己净图省事!”(安徽·宣州)

【歇后语第72句】: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歇后语第73句】:【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草)绳】比喻人在某件事上遭受挫折后,一直心有余悸,不敢再涉足其间。典出《初刻拍案惊奇·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明朝成化年间,苏州有个名叫文若虚的人,做生意总是赔,人家叫他“倒运汉”。这年他穷得实在过不下去了,便破罐破摔,拿着别人送的一两银子,买了几篓太湖橘子——名叫“洞庭红”,随商船出海,他要看看海外风光,死了也不冤。到了一国,商人们都上岸做贸易去了,文若虚猛地想起自己带着吃的那一篓橘子烂了没有?于是搬到船板上吹吹风。岸上走的人看见了,问是什么东西。文若虚拿起一个掐破就吃。围观的人看这东西又好看又能吃,问他多少钱一个。文若虚听不懂,便竖起一个手指。有人拿出一个银钱来买了一个,闻了闻扑鼻香,尝一尝甘甜可口。又摸出十几个银钱来,说:“我买十个进奉皇帝。”旁边的人看了,你买俩,他买仨。文若虚一看剩下的不多了,刚要涨价,那第一个买橘子的人飞马赶来,大声喝道:“不要卖了,皇帝都要了。”文若虚把钱一数,共一千多,约合百两银子,竟是一本百利了。众商人回来,听说这事,都惊喜道:“人都道他倒运,而今是转运了。” 便劝他得此钱买了货带回去再生利钱。文若虚道:“我是倒运的,将本求财,没有一次不蚀本的,如何这要生利钱。妄想什么?万一和从前一样,再做亏了,哪里再有洞庭红来卖?‘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量了,我还是带这些钱回去吧!”

【歇后语第74句】:过了冬至种小麦——赶不上节气

【歇后语第75句】:荷花出水——显高低

【歇后语第76句】:【满堂儿女,当不得半席夫妻】(谚)半席夫妻:指非原配的夫妻。 即使儿女很多,也抵不上个半席夫妻。指儿女再多再好,也比不上夫妻间的相互体贴照料。 也作“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

【歇后语第77句】:病人遭雷打——天灾人祸

【歇后语第78句】:【瘪三】《现代汉语词典》对“瘪三”的注释是“上海人称城市中无正常职业而以乞讨或偷窃为生的游民为瘪三,他们通常是极瘦的。” 到底“瘪三”一词从何而来?近年国内有些学者找出了根据,原来是较早接触洋文化的沪人,以英语拿来再创造的杰作。英文Penniless是“一分钱也没有”,清末被上海人音译成“毕的生”,后又将“毕的生”改称为中国风味的“瘪三”了。上海人形容此类干瘪流浪男童,或辱骂猥琐偷摸之人,说声“瘪三”等于描绘了他的形态相貌,讥讽之意顿可意会,呼之欲出,妙不可言。在上海风行几年后,民国二十五年便被语言学家黎锦熙编纂的《国语词典》收入词条了。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批评有些干部喜欢写谁都不爱看的蹩脚文章,称其谓“语言无味,像个瘪三”,加速了此词推广。

【歇后语第79句】:【放冷枪】(惯)冷枪:乘人不备,暗地里射出的枪弹。比喻暗中伤人,或用冷言冷语伤人。

【歇后语第80句】:鼓足气的癞蛤蟆——又想蹦又想叫

【歇后语第81句】:菜瓜打锣———锤子买卖;一锤子交易

【歇后语第82句】:哥哥要外出打工,临行前,爹妈再三叮嘱他:“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出门三里就是个离乡人了,谁也不知道你是个青杏还是毛桃,自己要多长些心眼儿,格外小心啊!”(河南·太康)

【歇后语第83句】:【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谚)如果想戒酒却又下不了决心,最好的办法是用清醒的眼光,去看看醉酒者醉后的丑态。指酒醉后的丑态令人作呕。

【歇后语第84句】:【宁看贼挨打,不看贼吃耍】(谚)指看贼挨打受罚可以儆戒自己,而看贼用偷来的钱吃喝玩乐,则容易受邪恶的引诱。

【歇后语第85句】:【小娘爱俏,鸨儿爱钞】见“鸨儿爱钞,姐儿爱俏”。

【歇后语第86句】:【爱戴高帽子】释义:比喻喜爱别人奉承。例句:多九公道:“老夫闻说此处最喜奉承,北边俗话叫作‘爱戴高帽子’;今日也戴,明日也戴,满头尽是高帽子,所以渐渐把头弄长了。这是戴高帽子戴出来的。”

【歇后语第87句】:十个铜板少一文——九文(久闻)

【歇后语第88句】:【参天的大树,是一枝一杈长起来的】释义:参天:树木高耸在天空中。比喻事物是由小到大逐步成长起来的;人的才干也是慢慢锻炼出来的。例句:老会计笑着说:“参天的大树,是一枝一权长起来的,工作本领是一点一滴练出来的。我打包票,你能干好。”

【歇后语第89句】:【东家长,西家短】(惯)指议论人家的是非短长或谈论别人的家事。

【歇后语第90句】:【老鸹等死狗死狗不知道】何时才有,比喻长时间等待。 成语:望眼欲穿。《艾芜短篇小说选》:“你胶着胯哪,叫人老 鸹等死狗。”

【歇后语第91句】:【走江湖】(惯)指奔走四方,靠卖艺、卖药、占卜、行医为生。 也作“跑江湖”。

【歇后语第92句】:孩子再丑,也是自己的。

【歇后语第93句】:【端铁饭碗】(惯)比喻从事有固定收入的、非常稳定的职业。 也作“捧铁饭碗”。

【歇后语第94句】:【狼心狗肺】“狼心狗肺”比喻心肠狠毒或忘恩负义。源自一则传说。传说春秋战国时,名医扁鹊往伏牛山为民治病。一天,走到一个山坡上,看到草丛中有一具尸体,像是刚死不久。他想把他救活,可是。心肺已经坏了。正在犹豫,忽然一只狼从这里路过,他用手术刀一投,将狼扎死,取了它的心,安在尸体腔内;又见一只狗从这里跑过,捉住它又取了它的肺,也安在尸体腔内。经过抢救,尸首活了,猛地站起来抓住扁鹊道:“盗贼,还我财物!”扁鹊说:“是我救了你的命,怎么反说我是盗贼?岂有此理!”那人抓住扁鹊死死不放,口口声声喊道:“还我财物!”扁鹊无奈,一同去阳城见官。阳城县令听了二人申诉,对扁鹊道:“你趁他熟睡之机,盗他所带财物,尚未离去,被他醒后捉住,速将财物还他。”扁鹊道:“此人为狼心狗肺,如若不信,当场查验。”县令点头应允。扁鹊说:“把你的内脏打开看看。”那人胆怯,不愿意。扁鹊说:“看看我缝的刀口也可以。”那人解开怀.果然一眼看出,有新缝刀口在身。县令惊呆了,那人还想狡辩下去。这时,扁鹊一跺脚,飘然而去。县令急忙追赶,直追到山顶,却见他面朝东方,盘腿而坐,叫他起来,他却不言语了。县令命人查看扁鹊治病的地点,果然有死狼死狗还在,只是一个没心,一个没肺。县令说:“那人真是狼心狗肺呀!”于是将那人痛斥一番。从此,就有了“狼心狗肺”一词,用来形容忘恩负义之人。

【歇后语第95句】:人有三年旺,鬼神不敢挡;人有三年霉,草草倒了也咬人。(四川·小金)

【歇后语第96句】:喇喇蛄(蝼蛄)穿大衫——硬称土绅士

【歇后语第97句】:半天云里挂口袋——装风

【歇后语第98句】:【先吃肉后啃骨头】先处理容易的,再处理麻烦的。张涛 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从天津的地形出发,攻击天津 的战役部署应该是东西并进,拦腰切断,再分割围歼,先吃 肉后啃骨头。”

【歇后语第99句】:黄鼠狼不出洞门——死守臊窟窿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xinqingjuzi/show-204854.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