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心情的句子

适合自己的民间俗语金典文案,拿去发心情俗话!

【歇后语第1句】:【元宝】“元宝”的来历有两个说法。一说是古代的铜钱币名称。元宝之名首见于五代。据《文献通考·钱币》介绍:后晋石敬瑭时期铸造钱币,因其年号为“天福”,所以把新铸的钱币叫做“天福元宝”。到宋太宗赵光义时期,每逢改元,一般都要铸造新币,新币遂用新年号为“某某元宝”。这在《宋史·食货志下二·钱币》有记载:“初,太宗改元太平兴国,更铸‘太平通宝’。淳化改铸,又亲书‘淳化元宝’,作真、行、草三体。后改元更铸皆日‘元宝’,而冠以年号。”这是把铜钱称为“元宝”的来历。二说元朝忽必烈时期,以国库银子铸成银锭,作为货币流通,叫做“元宝”。这种元宝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元史·杨浞传》说到白银元宝的来历。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年(1266年),朝廷建立总管全国财政的国用司,以杨浞为国用司员外郎,负责主持国库业务工作。他不仅是财务专家,也是个很细心的管理者。他发现国库白银在出入时,有偷拿零碎银子的现象,为了消除这一弊端,杨浞向朝廷建议把散碎白银熔化,以五十两铸为一锭,银锭上再铸“元宝”二字,意为元朝之宝,这样的大锭银子偷盗就不容易了。朝廷认为杨浞的建议有理,遂下令熔铸元宝。所铸元宝呈马鞍形状,两端圆弧,中间束腰。这就是我们现在还能看到的“元宝”实物。以上两种说法都能成立。五代“元宝”名称首次出现,是铜钱的称谓;元代“元宝”是白银铸造的实物元宝,这种元宝始于元代。

【歇后语第2句】:【三翻六坐九拿爬,十个月的伢儿喊爸爸】(谚)婴儿在生下三个月后会翻身,六个月能坐起,九个月能爬行,十个月会发声喊“爸爸”。指婴儿出生一岁之内的成长是有阶段性的。

【歇后语第3句】:老鼠抬轿子——担当不起

【歇后语第4句】:中午,我回到家,觉得很渴,就赶紧倒水喝。可不知怎么把茶杯盖盖在了热水瓶上,差点把热水瓶塞子放进茶杯里。奶奶说:“你呀,有心无魂。”(江西·婺源)

【歇后语第5句】:【寺破僧丑,也看佛面】(谚)纵然看不上破烂的寺院和丑陋的和尚,也应该看在佛祖的面上照顾他们。 比喻瞧不起当事人,也应顾及与他有关的人的情面。

【歇后语第6句】:【擀面杖吹火——不通气儿】(歇)擀面杖:擀面用的木棍儿,没有通气孔,无法用来吹火。本指空气不流通,转喻不通达事理。

【歇后语第7句】:【牛鼻子穿环——让人家牵着走】(歇)指自己没主见,完全听从别人。也指受制于人,只能任人摆布。 也作“牛穿鼻子——任人牵”。

【歇后语第8句】:【大暑小暑,灌死老鼠】释义:指小暑大暑时节雨水多。例句:这是“大暑小暑,灌死老鼠”的雨季飞机不敢来。

【歇后语第9句】:【知冷知热是夫妻】(谚)指生活上相互照顾,相互体贴,是夫妻间的情分。

【歇后语第10句】:【宁死一咳,不死一该】(谚)咳:叹词,表示可惜。该:活该,认为该当如此。指人死有两种结局:好人死了人们表示惋惜,坏人死了人们认为活该。人们应该争取前者,避免后者。

【歇后语第11句】:【乌不三,白不四】(惯)乌:黑。 形容人不三不四,不像样子。

【歇后语第12句】:【空着肚子打饱嗝——硬装门面】(歇)指内里不行,表面上还硬要装得好看。

【歇后语第13句】:【火烧牛皮——自己连】(歇)连:连接(牛皮被火烧化后互相连接在一起),谐“联”。指自己主动与他人联合。

【歇后语第14句】:做梦吃月饼——想得圆满

【歇后语第15句】:【笼里的鸟儿,有翅难逃】释义:鸟儿关在笼子里,有翅膀也飞不出去。比喻人处于困境,有本领也无法施展。例句:咱们现在是笼里的鸟儿,有翅难逃啊!待过了这种年月,咱们再设法报仇!早晚要向西霸天和赵六算账的!

【歇后语第16句】:警犬的鼻子一真尖(奸)

【歇后语第17句】:【不怕人老,只怕心老】释义:不怕年纪老,只怕意志衰退。例句:“这是一种悲观情绪,要不得!俗话说:不怕人老,只怕心老。”

【歇后语第18句】:【一手穿针,一手引线】多方设法联系。成语:穿针引线。 李英儒《还我河山》:“光剩我这没经过大阵仗的小卒子,一 手穿针,一手引线,带着双方重要人物,请出来,送进去。”

【歇后语第19句】:【重阳节】“重阳节”指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的老人节。它源自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九日登高》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日:‘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令家人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膊,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日:‘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这段记载生动地描述了重阳节的起源。到了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民间的传统节日,重阳被沿袭至今。究其原因,在中国人心中,“九”为大数,是个特别的数字,在古代《素文》中就有“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之说,认为“凡数指其极者,皆得称之为九”。在中国文化中也特别看重“九”。如:九宵、九洲、九重天、九九归一等,好像与九有关的都被附上了神秘的色彩。古代帝王常把自己同九联系在一起,称为“九五”之尊。在《易经》中,“六”被定为阴数,“九”被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称之为“重阳”。古代人们认为这是个大吉大利、值得庆贺的日子。于是把九月九日定为重阳节。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中又是最大的,包含着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因此,重阳佳节,寓意深远。正因为此,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又定为“老人节”。

【歇后语第20句】:【搞鬼把戏】(惯)指暗中使用阴险的手段或计策。 也作“搞鬼名堂”。

【歇后语第21句】:房脊上逮鸡——不好捉摸

【歇后语第22句】:仙姑思几——心野了

【歇后语第23句】:【一箭就上垛】(惯)垛:箭垛,即箭靶。一箭就射中了靶子。比喻一次成功,一拍即合。

【歇后语第24句】:【金乌西坠,玉兔东升】(惯)金乌:太阳。玉兔:月亮。指太阳落山,月亮升起来,夜色降临。 也作“金乌早坠,玉兔飞升”。

【歇后语第25句】:老猫看游鱼——干着急

【歇后语第26句】:【有牛使牛,没牛使犊】以次者代替。犊,也说:驴。电视 剧:“俺也是没有办法,她爹病了,只好没牛使犊,让孩子也 帮着抬水。”

【歇后语第27句】:【 骗子有屏风,屠夫有帮手】为坏人提供方便。成语:助纣 为虐、为虎作伥。《人民日报》( 1982,3,16):“骗子有屏风, 屠夫有帮手。不禁使我联想起以往冒险家乐园的上海,只 要投奔洋人腋下,同‘包打听’一挂钩,送点‘酬款’,就可以 在十里洋场,得逞一时。”

【歇后语第28句】:河边娶媳妇——给王八找喜欢

【歇后语第29句】:弄堂里买报纸——小道消息

【歇后语第30句】:【惹祸招灾,问罪应该】(谚)指因行为不轨而惹下了祸,招来了灾,就应该受到法律的查处和制裁。

【歇后语第31句】:【困头儿上不算计,圈底儿下却算计】(惯)困(qun):古代一种圆形的粮仓。粮满仓时不计划用粮,仓里快没粮时才开始计划。比喻钱快花完时才注意节约。

【歇后语第32句】:【千朵桃花一树生】(谚)盛开的众多桃花,都是一棵树上生出的。比喻一母同胞,总是亲如骨肉。也比喻儿女虽强,总离不开生身的娘亲。 也作干朵桃花,一树所生。 干朵鲜花一树开。

【歇后语第33句】:吃着黄连唱着歌——以苦为乐

【歇后语第34句】:吃油条蘸大油——腻透了

【歇后语第35句】:【年纪活在狗身上】(惯)指人白活了一大把年纪。

【歇后语第36句】:鸡毛当令箭——大惊小怪;假传将令;轻事重报;小题大做

【歇后语第37句】:【无风树不摇】(谚)如果不刮风,树枝树叶就不会摆动。比喻事情的发生必定有起因,没有起因就不会引出结果来。

【歇后语第38句】:衙门前的石狮子——张牙舞爪不咬人

【歇后语第39句】:山上的黄麋——专走老路

【歇后语第40句】:鼠肚鸡肠——心胸狭窄

【歇后语第41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一词语的意思是说成败乃由一人为之。此语典出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原是项羽的部下,因为屡屡献策,都未被采纳,于是就弃楚归汉,在刘邦那里做了一名小小的治粟都尉。后来韩信遇到了萧何,萧何听韩信谈兵头头是道,极为赞赏,认为他是一个难得的军事奇才。萧何就向汉王刘邦推荐,初不被用。韩信就趁机逃跑了。萧何听说后,连夜把韩信追了回来,并向刘邦极力推荐,才拜韩信为大将军。在楚汉战争中,韩信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他辅佐刘邦打败了项羽,被刘邦封为齐王、楚王,此乃“成也萧何”。后来因为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刘邦把他降为淮阴侯。这还不算,汉高祖十一年,陈稀谋反,刘邦亲率大军前往讨伐。这时有人密告韩信与陈稀通谋,如韩、陈里应外合,汉朝江山将不保。在这紧急关头,相国萧何为吕后献计,假称陈稀已被击败,由萧何出面召韩信入宫庆贺。韩信不知是计,信以为真,进入未央宫后,吕后下令将韩信捆绑起来,不经审问,就处以死刑。此乃“败也萧何”。后来人们哀叹韩信之死,就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加以总结,用来比喻事情的成败都归于同一个人。

【歇后语第42句】:【跑解马的打扮儿——伶伶俐俐】(歇)跑解马:又称跑马卖解,一种民间杂技,表演者均穿短衣。形容穿着简便。

【歇后语第43句】:【倚酒三分醉】(惯)倚仗喝了点酒就装出醉态来。指人借酒生事。

【歇后语第44句】:【狼是铜头铁脚麻秆腰】释义:狼头像铜一样硬,脚像铁一样坚,腰却像麻秆儿一样软,容易断。例句:俗话说,狼是铜头铁脚麻秆腰。白脸狼脊背朝地重重地摔在土坎上,直挺挺躺在地上,死了过去。

【歇后语第45句】:东家瓜,西家枣——没话寻话

【歇后语第46句】:凌冰窝里打哈哈——冷笑

【歇后语第47句】:【包子有肉不在褶子上】褶,包子捏合时形成的面纹。谓质 量好,不一定表现在外面。类似的:有肉的馍馍,不用捏褶。 浩然《金光大道》:“你不用装穷,包子有肉不在褶子上,外面 棒子面,一咬里面全是油!”

【歇后语第48句】:【晴天还要防阴天】见“好天也得防阴雨”。

【歇后语第49句】:【牛皮灯笼——肚里亮】(歇)亮:本指明亮,转指亮堂、清楚。指心里清楚、明白。 也作“牛皮灯笼——外头不见光,内里亮堂”。

【歇后语第50句】:吹牛皮不犯死罪——大话由你说

【歇后语第51句】:【和尚的房子——庙】(歇)庙:寺庙,谐“妙”。用来表示赞赏,指非常美妙,妙极了。

【歇后语第52句】:【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妻儿】(惯)形容事情非常机密,连最亲近的人也不能告诉。

【歇后语第53句】:【有缘千里来相会】此语源自一个传说。相传很久以前,苏州一大户人家的女儿叫席盼盼。一次,她去紫金庵烧香,回来时发现髻上的一支宝簪不见了。而这簪是席盼盼家的祖传之物,所以只好贴出告示,重赏拾到簪者。有一天,一位广东客商肩驮一猿来到紫金庵门前,看到告示后也没在意,心想,这种好事也轮不到自己。就准备在庵前人多的地方做点小生意。没承想猿将一支簪交给了他。原来,那天盼盼的簪被树枝钩住了。还是猴子眼尖,就爬到树上摘了下来。客商将簪送到席家。席家见客商一表人才,又没结婚,就将盼盼许配给他,择吉日完婚。不料,猿偷吃了厨房的东西,客商一气之下将猿杀死了。一对新人入了洞房,新娘听说簪是猿找到的,就说:“女方媒人是簪,男方媒人是猿,应该谢谢猿。”可是,新郎却说,猿被他杀了。新娘一听非常生气,责骂客商伤天害理,说:“我们是有‘猿’千里来相会,无‘猿’对面不相逢。”还将新郎赶出洞房,婚事告吹。由于“猿”和“缘”是谐音,“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就从中演化和引申出来。

【歇后语第54句】:【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大家待遇都一样。金近迈《欧阳海 之歌》:“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在山上我早有安排,囤了好 些粮食。”

【歇后语第55句】:【千死敢当,一饥难忍】(谚)指饥饿最难以忍受。

【歇后语第56句】:【有嘴说人,无嘴说自己】(惯)指光会指责别人,不说自己的不是。

【歇后语第57句】:【慧眼识英雄】有眼光,能识别人才。台湾琼瑶《窗外》: “不过他教书确实有一手,我们校长也算慧眼识英雄。”

【歇后语第58句】:扳不倒儿坐车——左右摇晃

【歇后语第59句】:拿着鹅蛋走冰路——特别小心

【歇后语第60句】:井底撑船——无路可走

【歇后语第61句】:【不上高山,不显平原】有比较,才能看出差别和高下。张 恨水《啼笑因缘》:“真是不登高山,不见平地。像她这样用 钱,简直是把大洋钱看作大铜子。”

【歇后语第62句】:扳不倒儿盖被窝——个儿小被(辈)儿大

【歇后语第63句】:【一辈子不剃头,也不过是个连毛僧】(惯)指不过如此,没什么大不了。

【歇后语第64句】:【无颜见江东父老】这是一句常用的俗语,指因自疚而羞于见乡亲或熟人。它源自《史记·项羽本纪》: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之间爆发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垓下一战,楚军兵少粮尽,惨遭失败,退到乌江边。项羽看了看身后几十个盔甲凌乱、神情落魄的将士,苦笑一声说:“当初我率领江东八千子弟兵渡江争战,现在竟无一人生还。即使家乡父老爱怜我,依然称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呢?”这就是“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来由。

【歇后语第65句】:【爱戴高帽子】释义:比喻喜爱别人奉承。例句:多九公道:“老夫闻说此处最喜奉承,北边俗话叫作‘爱戴高帽子’;今日也戴,明日也戴,满头尽是高帽子,所以渐渐把头弄长了。这是戴高帽子戴出来的。”

【歇后语第66句】:【拿孩子喂狼】(惯)比喻讨好仇人,把好处拱手相让。

【歇后语第67句】:【三魂不附体,七魄在他身】(惯)附体:附在身体上。魂魄到了他人身上。形容人不能控制自己。

【歇后语第68句】:鹅吞鸡头——卡壳了

【歇后语第69句】:雨过天晴后的一个晚上,我和爸爸去奶奶家。一路上,我小心翼翼,总怕踩着水和泥。爸爸说:“你看,明是水,暗是泥,不明不暗是好地。”(河北·邯郸)

【歇后语第70句】:【 车到山前必有路】到时候自有办法克服困难,不必预先 担忧。类似的:路走到尽头会转弯。叶辛《蹉跎岁月》:“事 情总算跑妥了!我早说过,车到山前必有路,总有办法的。”

【歇后语第71句】:【白鸭子跟鹅混】鹅毛多为白色。跟不是同类的人混杂在 一起。李良杰《悠悠岁月》:“晓红成天成夜的瞎起劲些什 么?白鸭子跟鹅混!你也应该劝劝她!”

【歇后语第72句】:【鸡脚高来鸭脚低】释义:比喻人心下齐,步调不一致。例句:俗话说:“猛火烤不出好烧饼。”绿竹村这一阵风搭起来的互助组,合作没多久,鸡脚高来鸭脚低,组里就发生矛盾了。

【歇后语第73句】:口含盐巴望天河——远水不解近渴

【歇后语第74句】:【吃得补药,吃不得泻药】经不起损失。周克芹《许茂和他 的女儿们》:“葫芦坝如今是吃得补药,吃不得泻药了。”

【歇后语第75句】:【千人打罕,万人称奇】(惯)指众人都觉得罕见、稀奇。

【歇后语第76句】:【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各人走自己的道路。清代《儿 女英雄传》:“千里搭长棚,没个不散的筵席;将军不下马,你 我各自奔前程,恕我失陪。”

【歇后语第77句】:天快黑了,王伯还想再拉一车粪。王大妈说:“东山日头一大堆,有多少鸭子赶不到河里去啊?还是明天再拉吧!”(河南·郏县)

【歇后语第78句】:【胳膊儿往外撇】(惯)比喻说话、做事向着外人。 也作胳膊肘往外拐。 胳膊肘朝外扭。 胳膊肘往外弯。

【歇后语第79句】:【量体裁衣,看菜吃饭】见“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歇后语第80句】:春天的柳絮一一随风飘扬

【歇后语第81句】:彭祖遇寿星——各有千秋

【歇后语第82句】:【拿着黄金当生铜,拿着珍珠当绿豆】(惯)形容人眼力差,不认识好东西。

【歇后语第83句】:儿歌——没谱儿

【歇后语第84句】:【把死人说活了】善于说话。死人,也说:木头人。马烽 《刘胡兰传》:“咳,你这两片嘴呀!真能把死人说活。”

【歇后语第85句】:我家邻居爱小偷小摸,啥便宜都想占,可仍是穷得揭不开锅。而我家呢,爷爷常常招待各方客人,但生活还过得蛮可以。我问爷爷这是什么道理,爷爷说:“这就叫做贼不富,待客不穷。”(甘肃·临泽)

【歇后语第86句】:酒糟鼻子不喝酒——枉担其名

【歇后语第87句】:哥哥没把手洗干净就去拿馍,我说:“看你不讲卫生。”妈妈笑着说:“大哥别说二哥,秃子别说老明;蚂蚱咬蛐蛐——一块地里的虫。”(安徽·利辛)

【歇后语第88句】:水獭上山——装熊(雄)

【歇后语第89句】:【民以食为天】释义:比喻吃饭问题很重要。例句:常言道:“民以食为天”,不让土地生产出五谷杂粮,靠什么活着?

【歇后语第90句】:大厅里挂字画——客观

【歇后语第91句】:砍木吃橘子——不顾根本

【歇后语第92句】:【一虎难敌群狼】见“独虎架不住群狼”。

【歇后语第93句】:【黑马】“黑马”是个外来语,原指那些出乎人们意料而获胜的“爆冷门”的运动员,后来泛指各领域爆冷胜出的人物。 “黑马”源自英国作家本杰明·迪斯累里的小说《年轻的公爵》,书中描写一匹黑马,原被人们认为夺魁希望甚微,谁料在比赛中它竟一举获胜。从此,“黑马”一词便被体育新闻广泛使用,指那些出乎人们意料而获胜的运动员。如朝鲜乒乓球运动员多年未参加国际比赛,复出后竟一路过关斩将杀人决赛,意外获得亚军,被人们称为乒坛“黑马”。后来,又有人把它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如选举中的意外获胜者、工程招标中的意外中标者等,都可以说出现了一匹“黑马”。

【歇后语第94句】:【蝎子放屁——毒气大】(歇)毒气:本指有毒的气体,转指毒辣的手段。形容人非常狠毒。

【歇后语第95句】:【捕得老鼠,打破油瓮】(惯)瓮:缸。比喻因小失大。

【歇后语第96句】:神仙的茅坑——没有份(粪)

【歇后语第97句】:【放屁都不会放个响的】(惯)讥讽人没本事,说话、做事没有分量。

【歇后语第98句】:【高山低头,河水让路】释义:形容人民群众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力量无穷。“让路”又作“让道”。例句:种种困难,遇到共产党人,它们就只好退却,真是“高山也要低头,河水也要让路”。

【歇后语第99句】:【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谚)三寸气:呼吸。无常:死去。人活着时靠一口气,可以有种种作为;一旦停止呼吸断了气,那就一切全完。指人要想有作为,首要的条件是保有生命。 也作三寸气在干般用,一日无常万事休。 三寸气在干般用,一遇无常万事休。 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气万事休。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xinqingjuzi/show-407263.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