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心情的句子

2022抖音火爆民间俗语经典歇后语,拿去发心情吧!

【谚语俗语第1句】:小蚕吃桑叶——星半点

【谚语俗语第2句】:鼻子生疮贴膏药——不顾脸面;顾不得脸面

【谚语俗语第3句】:我既想学唱歌,又想学弹琴,还想学画画、踢足球、打乒乓球。结果,什么也没学好。爸爸说:“全面发展是好,但要想取得成就,就得瞄准一个目标,专心致志。莫学箩筐千只眼,要学红烛一条心。”(湖南·益阳)

【谚语俗语第4句】:头发丝遮眼睛——办不到;没法办

【谚语俗语第5句】:【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惯)形容声势浩大,发展迅速。

【谚语俗语第6句】:老鼠集合——愉粮大队

【谚语俗语第7句】:【不知天高地厚】(惯)语本《韩诗外传》卷八“臣终身戴天不知天之高也,终身践地不知地之厚也”。 1形容人狂妄无知,盲目自大。 2比喻人不谙世事,没有处世经验。 也作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不晓得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谚语俗语第8句】:小叔看我每次订本子都找他要钉,就说:“你真是吃惯了嘴,跑惯了腿。这条路,看来是让你跑顺了。”(河北·承德)

【谚语俗语第9句】:【佛是金装,人是衣裳】(谚)佛像是靠金粉来装饰的,人是靠衣裳穿戴来装扮的。指人的服饰对仪容关系很大。 也作佛要金装,人要衣裳。 人靠衣装,神靠金装。

【谚语俗语第10句】:【 山高遮不住太阳】指真实情况掩盖不住,或超越不过。 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不怕,有理不在高言,山高遮不住 太阳。”

【谚语俗语第11句】:【有心炒豆,不怕锅响】(谚)有心要炒豆子,就不怕锅里的豆子爆响。比喻决心要做某事,就不怕来自各方面的干扰。

【谚语俗语第12句】:刘二婶常为自己家过得不如别人而生气,奶奶劝她:“穷没根,富没苗。一根竹竿十二节,说不定谁过到哪一节呢,还是想开点好哇!”(河南·长垣)

【谚语俗语第13句】:【牛蹄子——两半儿】(歇)半:谐“瓣”。牛的蹄形为两瓣儿。指彼此分开或各搞各的一套。 也作牛蹄子——分两瓣。 牛蹄子——两掰。

【谚语俗语第14句】:一天,老师让做报纸上的作业题,由于我的报纸忘到家里了,就找出差生陈垒的报纸做。有位同学说:“陈垒啊陈垒,你可真是买了爆竹给别人放。”(浙江·宁波)

【谚语俗语第15句】:【鼻子翘上天】(惯)形容人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也作“鼻子朝天”。

【谚语俗语第16句】:快马拉空车——朝前奔;轻松自在

【谚语俗语第17句】:【忘到九霄云外】彻底忘记,解脱。忘,也说:丢、抛。萧红 《呼兰河传》:“到了如今,吃得饱,穿得暖,前因后果连想也 不想,早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谚语俗语第18句】:小菲的字写得歪歪扭扭的,奶奶不是说它们“像蚂蚁爪子,钩钩巴巴的”,就是说它们“像老太太打太极拳,伸胳膊撩腿的”。(浙江·绍兴)

【谚语俗语第19句】:【煞风景】见“杀风景”。

【谚语俗语第20句】:一天,妈妈算命回来笑呵呵地说:“算命先生说我再过一年必会发大财。”爷爷听了说:“算命的不说好,酬金哪里讨!甭信那些个没根没据的话。”(广东·龙门)

【谚语俗语第21句】:【千个屠夫一把刀】(惯)屠夫:旧时以宰杀牲畜为职业的人。屠夫再多,所使用的工具也都是刀。比喻大家的做法都一样。

【谚语俗语第22句】:【鞋趿拉袜捣蒜】(惯)鞋趿(t。)拉:把鞋帮后部踩在脚后跟下。袜捣蒜:袜子不合脚,走路时老往脚心跑。形容衣着不整齐,不利落。

【谚语俗语第23句】:卖布不带尺——存心不量(良);胡扯

【谚语俗语第24句】:人民行动起来,铁铸的宝座也不稳。

【谚语俗语第25句】:【困头儿上不算计,圈底儿下却算计】(惯)困(qun):古代一种圆形的粮仓。粮满仓时不计划用粮,仓里快没粮时才开始计划。比喻钱快花完时才注意节约。

【谚语俗语第26句】:病鬼开药店——自产自销

【谚语俗语第27句】:一次,妈妈让我干活,我却站在那儿拗着不动。妈妈说:“你一直别动,在那儿立个坑站个井才算有本事!”(河北·邯郸)

【谚语俗语第28句】:【对待失意人,别说得意事】(谚)面对事不遂心或者倒运的人,不要谈说称心如意的事。指说话要看对象,不要触及别人的痛处,惹人生厌。

【谚语俗语第29句】:【放秃尾巴鹰】(惯)比喻借出去的钱和物收不回来。

【谚语俗语第30句】:【没水不煞火】(谚)指只有用水才能扑灭火。泛指要想制服一种暴力,就必须动用它的克星。也指离了金钱就办不成事。

【谚语俗语第31句】:【 没有空城计,退不了司马懿】诸葛亮令马谡镇守街亭。街 亭失守,司马懿进兵西城。西城兵力空虚,诸葛亮用空城计 吓退了司马懿。事出《三国演义》。指有高明的办法来对 付。电视剧:“没有空城计,退不了司马懿。没有这一招,也 对付不了马司令。”

【谚语俗语第32句】:冬天的树枝一一冷冰冰,硬邦邦

【谚语俗语第33句】:【旱苗正盼及时雨,行船偏遇打头风】(惯)比喻困难之中急切盼望有人帮助,没想到却遇到了更大的阻力。

【谚语俗语第34句】:星期天,我也想炒个菜露一手,可妈妈却怕我炒坏了,不答应。爸爸在一旁说:“不是撑船手,不来弄竹竿。他有心学学,就让他试试!”(江苏·丹阳)

【谚语俗语第35句】:【腊月生的,冻手冻脚】释义:腊月天冷,冻手、脚。“冻”与“动”谐音。比喻人手脚不老实,好动。例句:我对耿大田说:“你这个人,腊月生的,怎么老是冻(动)手冻(动)脚呢?”

【谚语俗语第36句】:【万顷地,独根苗】(惯)独根苗:比喻独生子。指家里财产很多,却后继乏人,只有独子一人,非常娇贵。

【谚语俗语第37句】:【老鸦啄柿子——拣着熟的开口】(歇)熟:本指成熟,转指熟悉。指找熟悉的人求情。

【谚语俗语第38句】:邻居大婶同她公公吵架,张大爷路过这里,急忙过来劝说。没想到不讲理的大婶却向张大爷嚷道:“半天云里挂小猪——出来个挨刀鬼。”(河北·蔚县)

【谚语俗语第39句】:一天晚上,奶奶让我上街买东西,我害怕不敢去。奶奶说:“一分胆量一分福,十分胆量住瓦屋。别害怕,去吧。”(河南·尉氏)

【谚语俗语第40句】:白娘子哭断桥——想起旧情

【谚语俗语第41句】:船老大的犁头——没用处;无用;没得用

【谚语俗语第42句】:二虎相争——必有一伤

【谚语俗语第43句】:【一个锅里抡马勺】(惯)马勺:盛粥饭用的木制大勺。吃一个锅里的饭。比喻在一起生活、工作。 也作一个锅里搅马勺。 一个锅里搅稠稀。稠:代指饭。稀:代指粥。 一个锅里抡勺子。

【谚语俗语第44句】:【河水不碍船】(谚)河水宽广,船只往来互相并不妨碍。比喻生活的空间是广阔的,人们尽可以各行其道,彼此没有妨碍。 也作“河广不碍船,路宽不碍车”。

【谚语俗语第45句】:【毒蛇口中吐莲花】(惯)莲花:荷花。比喻阴险毒辣的人伪装慈善。

【谚语俗语第46句】:蝎子驮马蜂——上下都是毒

【谚语俗语第47句】:脸盆里栽豆芽——根根扎到底

【谚语俗语第48句】:塑料壶灌香油——保险

【谚语俗语第49句】:【给空头支票】见“开空头支票”。

【谚语俗语第50句】:山猪嘴里的龅牙——包不住

【谚语俗语第51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释义:指人要有进取心,要追求进步。也指官职地位、生活水平等的提高。例句:“……要是农村富起来,手工匠人将来归到工厂,变成正经八百的工人阶级,谁不乐意,谁愿意一辈子抱风箱抡锤。人往高处走,水往低下流!爹,对不?”

【谚语俗语第52句】:拿着门扇当窗户——门户不对

【谚语俗语第53句】:【棺材出了,才讨挽歌郎钱】(惯)挽歌郎:旧时在丧家送葬时,受雇为死者唱挽歌的人。比喻事情办成了才去讨要报酬。也比喻办事错过了时机。

【谚语俗语第54句】:【癞蛤蟆上脚面,不咬人膈应人】释义:脚面:脚背。膈应:厌烦。比喻人行为让人恶心、厌烦。“上脚面”又作“爬到脚背上”。例句:小莹一甩辫子冲了过去:“癞蝓蟆上脚面,不咬人膈应人!”说完,唾了一口,扭头走了。

【谚语俗语第55句】:【不暗不聋,不成姑公】(谚)喑(yIn):哑。姑公:婆婆与公公。指不会装聋作哑,就当不了公婆。也泛指当家人就得要装得糊涂些。 也作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不痴不聋,不作阿家阿翁。

【谚语俗语第56句】:【男儿没性,寸铁无钢;女人没性,烂如麻糖】(谚)男子没有刚强的性格,就像钝铁无钢一样无用;女人没有刚强的性格,就像烂麻糖一样立不起来。指人无论男女,都必须自立自强,刚强而有个性。 也作男入无刚,不如粗糠。 男儿无性,钝铁无钢。

【谚语俗语第57句】:【树不成林怕大风】(谚)树木如果不能形成森林,孤孤单单,就最怕狂风袭击。比喻人如果不团结成坚强的群体,就无力抗击天灾人祸。

【谚语俗语第58句】:我在订本子,怎么也弄不好订书机,妈妈说:“窍门满地跑,看你找不找。”(辽宁·朝阳)

【谚语俗语第59句】:草原上点火——着慌(荒)

【谚语俗语第60句】:【有钱使得鬼动,无钱唤不得人来】(谚)有钱的,连鬼也使得动;没钱的,连人都叫不来。旧指金钱万能,有钱没有办不到的事,无钱一事无成。

【谚语俗语第61句】:我的学习成绩一般,可妈妈总要我每次考试拿第一名。爸爸宽慰妈妈说:“别那么勉强孩子,什么样的脚穿什么样的鞋,打肿了脸去充胖子,会害了孩子的呀!”(湖南·桂阳)

【谚语俗语第62句】:【吃饭防噎,走路防跌】(谚)噎(ye):食物堵住了喉咙。吃饭要防噎住,走路要防跌倒。指在平时要养成谨慎习惯,以免发生意外时不知所措。

【谚语俗语第63句】:八月十五涨大潮——浪高一浪

【谚语俗语第64句】:全家人都在吃饭,我却穿着新裙子跑到外面去,想让邻居们看看。妈妈说:“越说你美,越往灯亮里钻。”(江苏·灌云)

【谚语俗语第65句】:银幕上刮黄风——迷不住观众的眼睛

【谚语俗语第66句】:【新来的媳妇三日勤】新到一个地方工作,总会积极一些, 时间久了,就渐渐疲塌。清代《醒世姻缘传》:“狄希陈也没 叫改姓,就收做了家人。‘新来的媳妇三日勤’,看看两口子 倒也罢了。”

【谚语俗语第67句】:【烂肉招苍蝇】比喻坏人互相勾结。类似的:苍蝇逐臭肉。 陈登科《风雷》:“说是美溶挪用国家银行贷款,给她父亲去 搞粮食投机。嗯,烂肉招苍蝇啊!”

【谚语俗语第68句】:【拔了萝卜栽上葱——一茬比一茬辣】(歇)辣:本指味辣,转指毒辣。比喻人一伙比一伙更加凶狠毒辣。

【谚语俗语第69句】:【亲不亲,邻不邻】(惯)指与亲人、邻居关系都不好。 也作“亲人不亲,近人不近”。

【谚语俗语第70句】:【秋后的蚂蚱,还能蹦几蹦】释义:蚂蚱:即蚱蜢,一种昆虫。蚂蚱活不过冬天。比喻离死亡不远。例句:贴墙根站着的贾正,不耐烦地朝炮楼的方向一瞥:“妈的,看你这秋后的蚂蚱,还能蹦几蹦?”

【谚语俗语第71句】:【不忧年俭,但忧廪空】(谚)年俭:农业歉收的年景。廪(IIn):粮仓。不愁当年的农作物歉收,只愁囤里无积粮。指粮食的积贮是关乎民生的头等大事。

【谚语俗语第72句】:【 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意即个人 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国家,也说:公家、集体。反义说:家事 再小是大事,国事再大是小事。《小说月报》(1980,2):“国 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话虽不 错,可惜只是讲给我们这样的人听的。”

【谚语俗语第73句】:【民不举,官不究】无人检举控告,则官府不加追究。郑义 《老井》:“那种事,民不举,官不究,人家段家不告,用得着咱 穷操心?”

【谚语俗语第74句】: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谚语俗语第75句】:【尖底瓮儿——一撞便倒】(歇)本指尖底的瓮不稳,撞一下就倒;转以形容立足不稳或虚弱不堪,禁不住碰撞。

【谚语俗语第76句】:【掉书袋】(惯)指爱引经据典,卖弄才学。 也作“调书担”。

【谚语俗语第77句】:【水不到渠不成】释义:比喻条件还不成熟,不能急于求成。例句:她既然把话吞回去,一定是有难言之隐,而且一定是思想斗争尚不成熟,勉强叫她说,不一定能说出真情来。水不到渠不成啊!

【谚语俗语第78句】:爸爸与一位干部的亲戚一起找工作,那人找到了,爸爸却没找到。爸爸悻悻地说:“交情有厚薄,砖头有缺角。”(江苏·扬州)

【谚语俗语第79句】:【千行万行,庄稼是头一行】见“七十二行,庄稼为王。”

【谚语俗语第80句】:【有本不愁利】(谚)要做生意,只要有本钱,就不愁求不到利。指要想谋取到利,本钱是基础。

【谚语俗语第81句】:【八十妈妈休误上门生意】(惯)比喻切不可放过送上门来的好事或机会。

【谚语俗语第82句】:【大满贯】“大满贯”现在多指在某项体育比赛中,在不同的赛事中连得几个冠军,称之为“大满贯”。如乒乓球比赛,有世界杯(一年一次)、世锦赛(二年一次)、奥运会(四年一次)三大赛事,在三大赛事中如果都得了冠军,就是乒乓球大满贯得主。中国荣膺这一称号的有邓亚萍、王楠、张怡宁、刘国良、孔令辉、马琳,还有今年的伦敦奥运会金牌得主张继科。所以,大满贯是很高的荣誉。追究大满贯的词源,出自战国末期韩非子的《韩非子·说林下》:“有与悍者邻,欲卖宅而避之。人日:‘是其贯将满矣,子姑侍之’。答日:‘吾恐其以我满贯也。”’满贯就是钱多的意思。此词原本是绳子穿铜钱达到全绳用到尽头,也就是铜钱贯满全绳之意。如果家有万贯,岂不就是个财主?引申义对于造孽最深、作恶最多者,也称之为满贯,成语所谓之恶贯满盈的就是,却绝不用作形容做善事。打小牌有习惯用大满贯小满贯的说法,也是绳子贯满铜钱引申而来。这种赌博游戏,非善事也。古代传统思维方式视钱多并非完全的好事,所谓满溢损是也。满贯容易惹是非,所以多引申为非善事。转义为荣誉,是近年的事。

【谚语俗语第83句】:包公的上方剑——先斩后奏

【谚语俗语第84句】:【人往高处走,鸟往亮处飞】见“鸟向明处飞,人往高处走”。

【谚语俗语第85句】:【骨头里榨油】敲诈勒索。类似的:石头缝里榨油。成语: 敲骨吸髓。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从前是有钱的不肯拿 出钱来。只在没钱人的骨头里榨油,这个不对。”

【谚语俗语第86句】:【一手托两家】同时帮助两家。韩志君等《篱笆·女人和 狗》:“大嫂一手托两家,既不向着你,也不向着他。”

【谚语俗语第87句】:【药不投方,哪怕用船装;药投了方,只要一碗汤】(谚)方:药方。 下药要是不对症,服上一船药也没用;下药要是能对症,只一碗汤药就可把病治好。指药贵对症,不在量多。

【谚语俗语第88句】:草里头的斑鸠笼里的斑鸠——不知春秋

【谚语俗语第89句】:【偷的锣儿敲不得】(谚)比喻做下见不得人的事,不敢在人前露相,只能偷偷摸摸,遮遮掩掩。 也作“偷来的锣鼓敲打不得”。

【谚语俗语第90句】:【摆架子】(惯)指高傲自大,装腔作势。

【谚语俗语第91句】:顺了哥心失嫂意——难得两全

【谚语俗语第92句】:【当官不打送礼的】做官的喜欢人巴结,也指不拒绝馈赠。 《人妖之间》:“但是俗话说得好,当官的不打送礼的呀。再 说,这都是那年月有钱也买不到的东西呀。”

【谚语俗语第93句】:【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根据具体情况办理。西戎《灯心 绒》:“老马,人常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你是管银钱的,咱 的家底有多厚,你比我清楚,不能看见人家干啥,咱也干 啥。”

【谚语俗语第94句】:咬破饺子皮——露了馅

【谚语俗语第95句】:【缸里的酱萝卜——没了缨儿】(歇)缨儿:萝卜的茎叶,谐“影儿”。 指人没有踪影,去向不明。

【谚语俗语第96句】:【被窝里不见了针——不是婆婆就是孙】(歇)婆婆:祖母。指祖孙二人睡在一起,针在被窝里不见了,不会是外人拿走。比喻内部出了事,一定是内部人干的。

【谚语俗语第97句】:【卖关子】(惯)说书人在说到重要之处打住,以吸引听众接着往下听。比喻说话或讲故事在关键处故弄玄虚,让听者着急而央求自己或答应自己提出的要求。

【谚语俗语第98句】:橄榄涩嘴有回味——先苦后甜

【谚语俗语第99句】:【险道神撞着寿星老儿——你也休说我的长,我也休嫌你的短】(歇)险道神:迷信称出殡时的开路神,身材细长。寿星老儿:民间传说中长寿的神,身材矮胖。指彼此都有缺点,不要互相嫌弃。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xinqingjuzi/show-409934.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