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民间俗语经典谚语,拿去发心情俗话!
【歇后语第1句】:军棋盘里下象棋——不对路数
【歇后语第2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谚)路途远,才能检验出马力的强弱;日子久,才能考验出人心的善恶。 指要真正认识一个人,必须经过长年累月的观察与考验。 也作路遥知马力,时久见人心。 日久知人心,路远知马力。
【歇后语第3句】:【冷水要人挑,热水要人烧】凡事要人去做。类似的:茶要 人烧,水要人挑。陈登科《赤龙与丹凤》:“冷水要人挑,热水 要人烧。你帮我洗碗,我咋能不谢呢?”
【歇后语第4句】:老母猪吃碗渣——满嘴是瓷(词)
【歇后语第5句】:高山上的笋子一嘴尖皮厚腹中空
【歇后语第6句】:【惟大英雄能本色】修养极高的人,能够保持人性的本色。 清代《红楼梦》:“因他姓韦,便叫他作韦大英,方合自己的意 思,暗用‘惟大英雄能本色’之语,何必涂朱抹粉,才是男 子。”
【歇后语第7句】:《百家姓》不念头个字——开口就是钱
【歇后语第8句】:哪山唱哪山歌——到哪说那
【歇后语第9句】: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背(辈)
【歇后语第10句】:【输棋不输品,赢棋不赢人】(谚)输了棋,人品却不可输;赢了棋,要保持虚心,不可显得傲气凌人。指下棋既要讲究棋艺,更要讲究棋德。
【歇后语第11句】:山寨的小喜鹊——叫得欢
【歇后语第12句】:出门戴口罩——嘴上一套
【歇后语第13句】:【天上下雨地下滑,自己跌倒自己爬】释义:困难要靠自己解决,不能依赖别人。例句:你说得对,天上下雨地下滑,自己跌倒自己爬,要翻身得靠自己。
【歇后语第14句】:【医有医德,药有药品】(谚)行医有行医的道德,药物有药物的品位。指医生要以医德为重,用药要以药效为准。
【歇后语第15句】:鱼飞天空马长角——怪得出奇
【歇后语第16句】:【墨守】“墨守”意为固执不知改变,如“墨守成规”。现在“墨守”一般用作贬义,而在当初,可具有积极意义。 “墨守”原意指战国时的墨翟守城术,后因称牢固防守为“墨翟之守”。源出战国时期《墨子·公输》。战国时期,公输盘(鲁班)应邀赴楚国帮其作战,楚国因为公输盘(鲁班)会制造攻城云梯,能在战争中取胜,决定攻打宋国。著名思想家墨翟听到这一消息,马上从齐国赶到楚国去劝阻,楚王于是让墨翟与公输盘做攻守演习。墨翟解下衣带作城墙,用木片做武器,作为守城一方。“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拒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守围有余”(《墨子·公输》)。意思是说,公输盘多次作攻城的机巧变化,被墨翟多次戳穿给挡回去了;公输盘攻城的器械已尽,而墨翟的守城计策还没有用完。也就是说墨翟更胜一筹。楚王看到没有取胜的把握,便改变了攻打宋国的计划。由此,后人遂把牢守、固守称为“墨守”,是对墨翟的肯定和赞扬。不过,“墨守”今天已不再指守城,而多借此喻固执己见,不肯改进,不求进取。
【歇后语第17句】:【鸡长起牙,狗长起角】(惯)比喻事情不可能发生。
【歇后语第18句】:笋子变竹——节节空
【歇后语第19句】:【枇杷黄,医者忙;橘子黄,医者藏】(谚)枇杷皮色发黄时是夏天,这时瓜果桃李齐上市,疾病多,医生忙;橘子皮色发黄时是冬天,市上没了瓜果,疾病少,医生闲。指夏季人们乱吃瓜果,容易生病。
【歇后语第20句】:拉一根弦的胡琴——单调
【歇后语第21句】:【只看见自己的鼻子尖】儿指眼光短浅。或说:只看见眼皮 底下。成语:鼠目寸光。罗广斌等《红岩》:“只要不是只看 见自己鼻子尖过活的人,都应该看见,这和我们过去搞革命 的时代大大不同了。”
【歇后语第22句】:【既然当泥鳅,就不能怕泥糊眼睛】释义:既然干了某事就要干到底,不要有什么顾忌。例句:咱们现在就正走在滑路上,慢了要摔跤,要快跟快跑。既然当了泥鳅,就不能怕泥糊眼睛。
【歇后语第23句】:【满屋老鼠跑,必定有窟窿】借指事情有漏洞,有问题。《春 风得意》:“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满屋老鼠跑,必定有 窟窿。要是没人吃马屁,拍马的也就失业了。”
【歇后语第24句】:【笑破不笑补】(谚)指人们嘲笑的是衣服破了不补的懒人,而不是穿补丁衣服的穷人。
【歇后语第25句】:【绱鞋不使锥子——针好】(歇)绱鞋:把鞋帮和鞋底缝在一起,一般要用锥子。针:谐“真”。指非常好或确实好。
【歇后语第26句】:【一翻拆洗一翻新整】旧如新。明代《金瓶梅》:“一翻拆洗 一翻新。到守备府中,新人轿子落下,戴着大红销金盖袱, 添妆含饭,抱着宝瓶,进入大门。”
【歇后语第27句】:【乌狗吃食,白狗当灾】(惯)乌狗:黑狗。黑狗偷吃了东西,却惩罚了白狗。比喻惩罚错了对象。 也比喻代人受过。
【歇后语第28句】:【揭疮疤】(惯)比喻揭露别人过去的错误或隐私。 也作揭痛疮。 揭伤疤。
【歇后语第29句】:妈妈检查我的语文作业,看我写得不整齐,就说:“你看你写的,大爷爷小孙子的,重新写一遍!”(山西·洪洞)
【歇后语第30句】:【好牛不缓,好马不颠】释义:好牛行走不迟缓,好马骑着不颠簸。例句:不骑就不骑,不要胡说八道。我的白龙马可不是颠人哩!常言说,“好牛不缓,好马不颠”,不相信可以实践。
【歇后语第31句】:【粗柳簸箕细柳斗,世上谁见男儿丑】(谚)只要能编成簸箕和斗供人使用,粗柳细柳是一样的;只要有能耐,男子美与丑都关系不大。
【歇后语第32句】:【若怕蝼蛄咬,就不用种田了】见“光听拉拉蛄叫,就别种地了”。
【歇后语第33句】:野蜂飞进渔网里——专找空子钻
【歇后语第34句】:【十年河东,十年河西】释义:比喻人生一世,兴衰无常,变化很大。例句: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单家桥这几年竟然转了风水,出现了令人想象不到的变化。
【歇后语第35句】:【魂飞天外,魄散九霄】(惯)1形容看见美色而不能自持。2形容惊恐万分。 也作“魂飞天外,魄散九州”。
【歇后语第36句】:擀面杖抹油——光棍一条
【歇后语第37句】:【一个好汉三人帮,一根屋柱三个桩】(谚)指一个人再有本事,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就像一根屋柱子,离不开三个木桩来稳固它一样。 也作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个篱笆三个桩,好汉也要众人帮。 一个篱笆要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
【歇后语第38句】:【趁着混水摸泥鳅】(惯)比喻趁着混乱的时机捞取好处。
【歇后语第39句】:【风马牛不相及】“风马牛不相及”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这个词语,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常被人们所引用。那么,它源自哪里呢?其典出自《左传·僖公四年》:“君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孔颖达疏引服虔日:“牝牡相诱谓之风……此言‘风马牛’,谓马牛风逸,牝牡相诱,盖是末界之微事,言此事不相及,故以取喻不相干也。”此后,后世遂用风马牛不相及,风马牛不相接等来比喻事物之间的毫不相干,没有关联。 “风马牛不相及”除此解释之外,还有一种解释——远距说。认为风为放逸、走失之意。齐楚两地相距甚远,所以马牛不会走失到对方地界。如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的《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中说:“‘风’与‘放’通,此指两国相去极远,绝不相干,虽牛马放逸,也无从相及。”
【歇后语第40句】:【乌鸦叫不祥之兆】乌鸦,俗称老鸹,是一种常见的益鸟,“乌鸦反哺”是出了名的。这么好的鸟类,人们反而嫌弃它,原因何在?完全是人们对它的生活习性的误解,乌鸦长得一身黑(天下乌鸦一般黑),叫声难听,喜食腐肉,又总在寒冷的冬天和旷野里出现,形成一幅枯木寒鸦的凄凉景象,故人们就把乌鸦与悲惨气氛联系起来。人们为了贬斥乌鸦,还给它编了一个故事。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有个文人叫公冶长,他能听懂鸟语。有一天他在树林里看见一只乌鸦,乌鸦对他说:“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一狼拖羊,快点去,莫慌张,你吃肉,我吃肠,肠子挂在树枝上!”公冶长赶到南山,果见一恶狼拖着一只羊。他把狼赶走了,把羊带回家。由于兴奋过度,吃完肉后忘了把羊肠给乌鸦挂在树上。记仇的乌鸦发誓报复他。后来,乌鸦又唱了同样的歌骗公冶长去另一个地方,公冶长赶去一看,原来是强盗刚杀了人的作案现场。正当他吓得要走开时,公差来了,把他捉去了公堂。这件事传出去之后,人们都知道公冶长坐牢是被乌鸦害的。从此,就认为乌鸦叫是想要害人,是不祥之兆。
【歇后语第41句】:学戏不懂意,等于活烂泥。
【歇后语第42句】:东海洋里的黄沙——经不起浪来磨
【歇后语第43句】:小红学习成绩好,但很骄傲,经常自称是学习成绩最好的人。妈妈知道后,对小红说:“别人夸,一枝花;自己夸,烂冬瓜。学问知识无止境,一山还比一山高。你是不能骄傲的。”(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44句】:大狸猫伸懒腰——唬(虎)起来了
【歇后语第45句】:【促织不吃癞蛤蟆肉——都是一锹土上人】(歇)促织:蟋蟀。比喻都是地位低下或命运相同的人。
【歇后语第46句】:石头砌墙——好的一面在外头
【歇后语第47句】:【软硬不吃】硬不吃好歹都不行,无法对付。老舍《龙须 沟》:“你这个家伙,软不吃,硬不吃,没法儿办!”
【歇后语第48句】:【 泥人也有个土性儿】人有自己的个性脾气。老舍《骆驼祥 子》:“卖力气挣钱,不是奴才;你有你的臭钱,我泥人也有个 土性儿;老太太有个伺候不着!”
【歇后语第49句】:【惊堂木】在旧戏舞台上,县官以上的地方官员的案头都放有一块“惊堂木”,案犯一到,惊堂木“啪”地一拍,问道:“有招无招!”动刑之前,惊堂木一拍:“大刑侍候!”那么,“惊堂木”源自何时,有何作用呢? “惊堂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开始使用。《国语·越语》中记载:“惊堂木,长六寸,阔五寸,厚二寸又八。添堂威是也……”这就讲清了它的规格和作用。“惊堂木”的正式名称叫“气拍”,也有叫醒木、界方和抚尺的,俗称“惊堂木”,是一块长方体的硬木,有棱儿有角儿,取“规矩”之义,具有严肃法堂、壮官威、震慑受审者的作用。只有普通官员手中的那个小木块才叫“惊堂木”,皇帝用的称为“震山河”,表明他是一统江山的主人。宰相等一二品大员用的叫“佐朝纲”,元帅、将军等高级武官用的叫“惊虎胆”。
【歇后语第50句】:麻雀走路——蹦三跳
【歇后语第51句】:下下人有上上智。
【歇后语第52句】:坐上勒勒车撵兔子——有耐心就行
【歇后语第53句】:【乌龟不笑鳖,都在泥里歇】处境相同,不应讥笑别人。或 说:乌龟笑鳖爬。古华《芙蓉镇》:“乌龟不笑鳖,都在泥里 歇。都是一样落难,一样造孽。”
【歇后语第54句】:【爱之深,妒之切】(谚)爱得越深,嫉妒心就越强。专指男女间越是爱情浓烈,排他的意念就越重。
【歇后语第55句】:【请神请到鬼】(惯)比喻本想请人帮忙,结果请来了坏人。
【歇后语第56句】:【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释义:比喻互不相干,各走各的路。你好你的,我不稀罕。例句:“萧支书,反正我把话说给你了,今年土地不分红,我的困难解决不了,解决不了我就单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歇后语第57句】:芭蕉插在古树上——粗枝大叶
【歇后语第58句】:【铁公鸡,一毛不拔】一毛,双关,也指一毛钱。借指吝啬, 小气。《香港小说选》:“还有,他尽管铁公鸡一毛不拔,但是 喜欢那些有礼及会讲话拍马的人,有时兴致一来,也会大发 慈悲哩。”
【歇后语第59句】:【让人三分不吃亏】(谚)指待人接物常存忍让之心,对自己是有益的。
【歇后语第60句】:【宁娶大家奴,不娶小家女】(谚)宁可迎娶大户人家的奴婢,也不要娶小户人家的女儿。指大户人家的婢女往往知书识礼,而小家女子往往缺少教养。
【歇后语第61句】:贾宝玉出家——看破红尘
【歇后语第62句】:【狮子大开口】狮子嘴大,借指开口要大价钱,提出高要 求。海外张爱玲《连环套》:“她们是大宅门里串惯了的,狮 子大开口,我可招架不了!”
【歇后语第63句】:两勤加一懒——不做,二不休
【歇后语第64句】:王婶丢了钱包,她叹气说:“唉!人走了运,扁担头儿都开花哩;人倒了霉,推磨子都走岔路哩。”(陕西·干阳)
【歇后语第65句】:【传言过话,自讨挨骂】传话容易误解,引起不和,最后双方 都会骂传话人。周肖《霞岛》:“你可知传言过话,自讨挨骂 啵!所以今日之事,只当阿姨跟你谈谈家事,就莫向别人讲 罗!”
【歇后语第66句】:李大伯教训大手大脚乱花钱的儿子:“不要认为家里富了就可以浪费,钱是一元元积成万的,米是一斤一两装上担的,你可不要把这每天花出的三五元零花钱不放在眼里!”(广西·崇左)
【歇后语第67句】:【 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刻薄不一定讨便宜,忠厚并不 吃亏。奉劝人要忠厚,不要刻薄。明代《醒世恒言》:“那些 和尚们也闻知秦卖油之名,他的油比别人又好又贱,单单作 成他。所以一连这九日,秦重只在昭庆寺走动。正是:刻薄 不赚钱,忠厚不折本。”
【歇后语第68句】:【棋逢敌手难藏行】(谚)藏:隐藏不露。指下棋人要是遇着棋艺不相上下的对手,每一着的用心都会被对方识破,难以施展。比喻两军对阵,足智多谋者相逢,双方都很难施展计谋。 也作“棋逢对手难回避”。
【歇后语第69句】:【 没有不倒的捻】捻转捻捻转,儿童玩具,用手捻中轴,使迅 速旋转。借指人不会永远走运。李准《黄河东流去》:“天下 没有不倒的捻捻转,总有一天,要叫老蒋知道知道老百姓是 不能得罪的!”
【歇后语第70句】:【未看老婆,先看阿舅】(谚)老婆:妻的俗称。阿舅:妻的兄或弟。指要想知道未婚妻的人品相貌如何,先看看阿舅就叮以推知。
【歇后语第71句】:【佛口说善言,毒蛇在心田】(惯)心田:人的内心世界。比喻口头上慈悲,心里却很歹毒。
【歇后语第72句】:【听见风,就是雨】有风可能有雨,也可能没雨。此句表示 结论下得过早,又指轻信、敏感。清代《红楼梦》:“也没见过 我们这位呆爷,听见风儿就是雨,往后怎么好?”
【歇后语第73句】:奶奶总爱在私人小店里给我买衣服。每次买回来没几天,不是这儿绽线了,就是那儿拉链坏了,修补不停。再不,就重买新的。妈妈说:“图便宜,买老牛,三年买两头。”(江苏·南京)
【歇后语第74句】:【饱病难医】(谚)指饱食积成的病最难治疗。也指人在富贵中养成的娇惰习性最难改变。
【歇后语第75句】:【柳树上开花——没结果】(歇)柳树开黄绿色的花,结蒴果;从蒴果中分裂出的种子很小,外面有白色绒毛,随风飘散,像一团团白色的花朵,人们误以为柳树只开花不结果。结果:本指结果实,转指结局。多指事情没有好的结果。
【歇后语第76句】:【失败乃成功之母】(谚)失败是孕育成功的母体。指事业的成功,往往是在汲取失败教训之后取得的。 也作“失败是成功之母”。
【歇后语第77句】:【杀鸡给猴子看】让猴子看着害怕,以示警告。类似的:杀 个猫儿猢狲看。成语:杀一儆百。莫应丰《将军吟》:“使他 们犯点错误。再抓几个人,杀鸡给猴子看,就管教好了。”
【歇后语第78句】:【逃出了黑店,又搭上了贼船】(惯)黑店:坏人开的杀人劫货的客店。比喻逃脱了一个灾难,又遇上了另一个灾难。
【歇后语第79句】:【至亲不过爹娘,至近不过夫妻】见“近不过夫妻,亲不过父母”。
【歇后语第80句】:【一个要补锅,一个锅要补】指互相需要,正合适。电视黄 梅戏《天仙配》:“正好,一个要补锅,一个锅要补,爹爹正要 雇一个长工。”
【歇后语第81句】:【 汗珠落地摔八瓣】形容干活用力,辛苦。成语:汗流浃 背。浩然《山水情》:“我一个人汗珠子掉地下摔八瓣儿拉扯 大的孩子,你一点力不费,一点情不领,就进了你家的门儿, 成了你家的人。”
【歇后语第82句】:【老鸦野鹊拣旺处飞】见“鹁鸽子旺边飞”。
【歇后语第83句】:【乱王年年改号,穷士日日更名】(谚)乱王:乱世的国君。号:年号。乱王总是频繁地更改着年号,不走运的读书人总是频繁地更改着名字。讽嘲人不从根本上下功夫,总喜欢在表面上做文章。
【歇后语第84句】:【秋后问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有特例,根据不同的犯人,不同的犯罪性质,进行不同处理。秋后算账“秋后算账”比喻事后等待时机进行报复或清算。它的本义是,到秋后,农作物收获了,有了经济收入,那么在这一年当中欠下的费用就可以在秋后结账了。因为古代我国的农民没有其他收入,只好等秋后卖了农产品,有了钱才能与人结算。至于秋后算账的含义(比喻),是与原意的相关联才形成喻体。秋天,还是个肃杀的季节,秋字加个心就是个“愁”字。秋后算账蕴含着新账旧账一起算,最后清算总账的意思,它来源于明清秋后斩杀犯人的惯例,民间口头相传,秋天这么多事,便得出了“秋后算账”这一今义的俗语来。
【歇后语第85句】:【垫刀背】(惯)比喻替人去冒风险或代人受过。
【歇后语第86句】:清晨的太阳——光芒万丈;满红火
【歇后语第87句】:猪胆包黄连——苦中有甜
【歇后语第88句】:【逼急眼了,兔子也要咬人】释义:比喻老实人被逼急了,也要反抗,采取行动。例句:逼急眼了,兔子也要咬人!到了这个关节,只有一个拼字。
【歇后语第89句】:【懒牛懒马屎尿多】(谚)指懒牛懒马只要一上套干活,就不停地拉屎拉尿磨时间。常比喻懒人做事,总是找种种借口少劳动或不劳动。 也作懒驴上磨屎尿多。 懒牛上套,屎尿都到。
【歇后语第90句】:【马尾串豆腐——提不起来】(歇)提:双关,本指拿起,转指说起或扶持。指不愿意、不值得或不能说起某事。也指人素质或条件差,扶持或提携不起来。 也作马尾串豆腐——提也不能提。 马尾巴绑豆腐——提不起来。
【歇后语第91句】:串起来的螃蟹——横行不了
【歇后语第92句】:【三日卖不得一担真,一日卖了三担假】(谚)三天连一担真货也卖不了,一天却能卖出三担假货。指在商业道德淡薄的社会里,真的背时,假的走红。
【歇后语第93句】:不见棺材不落泪——死心眼
【歇后语第94句】:【大意失荆州】“大意失荆州”形容一个人因小的疏忽而造成巨大损失。这个俗语来源于三国时期关羽丧失荆州的史实和《三国演义》文学作品。赤壁之战后,吴蜀两国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但荆州既是蜀汉的重要战略要地,更是孙吴免遭魏、蜀双重威胁的国家生命线。孙吴为了要回荆州,无所不用其极,包括使用美人计;刘备为了保住荆州,派出蜀汉第一名将关羽镇守荆州,可见荆州的重要性。然而,关羽骄傲自满,从不把孙权放在眼里,才为“大意失荆州”埋下了伏笔。起先,“权遣使为子索羽女”,本义是想通过联姻巩固联盟,也有讨好关羽之意。但“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搞得孙权灰头土脸下不了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向曹军发动大规模的襄樊战役,斩庞德,掳于禁,军威所及,长安为之动摇,更不把孙权放在眼里。关羽曾说:“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孙权)邪!”孙权乃转而与曹魏密谋,联合夹击关羽。孙吴大将吕蒙用计,自称染病,换小将陆逊代之。关羽不知是计,更不把陆逊放在眼里,放弃了警惕,在吕蒙偷袭下,荆州失守,关羽败走麦城。大意失荆州,不是一时大意,而是长期大意的结果。由此,“大意失荆州”常被人们引以为戒。
【歇后语第95句】:【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惯)指不作任何反抗。
【歇后语第96句】:【说谎不瞒当乡人】(谚)当乡人:当地人,最知底细的人。指在知根知底的当乡人面前,说骗人的假话会立即被揭穿的。 也作说谎莫瞒本乡人。 撒谎瞒不过当乡人。
【歇后语第97句】:【一退六二五】本是一句换算口诀,比喻推卸责任。它始创于民国初年。之前的老秤,每斤为十六两,如成语“半斤八两”即来源于此。后更换为十两一斤的新衡器,为了换算方便快捷,有人编了《斤秤流法》普及推广。第一句就是“一退六二五”,也称“一推六二五”,说的是旧称的一两,等于新秤的六钱二分五厘。此口诀一诞生,伴随生出新的意蕴。久而久之,其原意随着旧秤的退出,被人遗忘,而次生的新意,却落地生根,甚至可以永久流传。在于以此形容当事人逃避责任,唯妙唯肖。“退”也,脚底抹油,溜之大吉;推也,嫁祸他人,找替罪羊。恰好“一退六二五”谐音“一嘟噜”,多少麻烦事,悉数向下推诿,比起“踢皮球”,意象更从容潇洒。
【歇后语第98句】:【珍珠玛瑙都出在鳖身上】(谚)珍珠、玛瑙:两种宝物,贵族妇女常用作首饰。比喻不论花钱多少,都算在主人名下。
【歇后语第99句】:【狼走千里吃人,狗走千里吃屎】比喻本性不同,难以改变。 或说:狼行千里食肉,猪行千里食糠。徐光耀《平原烈火》: “狼走千里吃肉,狗走千里吃屎,生下来是什么,一辈子也出 息不了。”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xinqingjuzi/show-41008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