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流行民间俗语俗话,送给心情不好的你!
【歇后语第1句】:【兔子沿山跑,还来归旧窝】(谚)兔子尽可以漫山遍野乱跑,但到天晚,还是要回归老窝的。比喻人长期在外走南闯北,最终还是要归回原处。 也作兔子满山跑,还得回老窝。 兔子绕山转,早晚归老窝。
【歇后语第2句】:【呕心血】(惯)形容费尽心思,苦心思索。
【歇后语第3句】:【杨令公的儿子——一个赛过一个】(歇)杨令公:对北宋名将杨继业的誉称,相传他有七个儿子,一个比一个英勇善战。指一个更比一个强。常用于赞美。
【歇后语第4句】:【到什么山唱什么歌】释义:山区不同,流行的山歌也不同。比喻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对策。例句:“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说不准到什么时候,交个好运,发笔洋财。”
【歇后语第5句】:蛇吞老鼠鹰叼蛇——物降一物
【歇后语第6句】:【起了风,少不得要下点雨】(谚)风是雨头,既然风起了,跟着或大或小总要下点雨。借指对方既然已经提出了条件,总得多少有点表示。
【歇后语第7句】:【大闺女上花轿——半推半就】(歇)形容心里愿意,表面上假装推辞。
【歇后语第8句】:【不打无准备的仗】泛指做事情要有准备,要有成功的把 握。莫应丰《将军吟》:“不打无准备之仗,情况是复杂的,我 们要做复杂的准备。”
【歇后语第9句】:【若要安乐,不脱不着】(谚)如果想要康宁,最好在春夏之际、秋冬之交,不要加减衣服。指乍暖乍寒季节,加减衣服容易生病。
【歇后语第10句】:【学好千日不足,学歹一日有余】(谚)人要学好,长期努力还嫌不够;要学坏,用不了一天就会坏到底。指人学坏容易学好难,要时刻严防自己滑向邪路。
【歇后语第11句】:【横插一杠子】见“插杠子”。
【歇后语第12句】:【太岁头上动土】太岁,即木星。古代术数家认为太岁所 在是凶方,不宜动土建筑。此语表示触犯忌讳,胆大妄为, 或敢作敢为。香港金庸《笑傲江湖》:“你天大的胆子,到太 岁头上动土?”
【歇后语第13句】:我数学很差,泄气了,不想再学了。奶奶说:“人勤地听话,志坚石结瓜。你只要有恒心,就一定能学好。”于是,我上课认真听,下课勤练多问。后来,我的数学成绩真提高了!(河南·濮阳)
【歇后语第14句】:【囫囵吞个枣——不知酸淡】(歇)囫囵:完整的。本指品尝不出味道,转喻不知道实情。
【歇后语第15句】:鸭子扎猛子——深入下层
【歇后语第16句】:【只有错拿,没有错放】(谚)指案件中往往捉人比较随便,而放人特别谨慎。
【歇后语第17句】:【冷在三九,热在三伏】(谚)三九:冬至节后第三个九天。三伏:夏至节后分头伏、中伏、末伏。指一年之中,三九天最冷,三伏天最热。 也作冷不过三九,热不过三伏。 热不过三伏,冷不过三九。
【歇后语第18句】:【 狗改不了吃屎】本性难移,坏毛病改不了。成语:恶习难 改。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真是狗改不了吃屎,这样 便宜他都不捡。”
【歇后语第19句】:【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谚)兵:指军队。军队可以长期不打仗,但一天也不能放松备战。
【歇后语第20句】:【葱辣嘴,蒜辣心,韭菜光辣舌头根】释义:吃葱辣嘴,吃蒜辣心,吃韭菜辣舌根。例句:三平正吃得有劲儿,听见两个姐姐在外面议论,她是一句不让,对着门外说道:“葱辣嘴,蒜辣心,韭菜光辣舌头根。这辣子,真好吃!”
【歇后语第21句】:【英雄出于少年】(谚)英雄好汉往往出自青年中。指年轻人血气方刚,敢作敢为,最有活力创造英雄业绩。。 也作“英雄出于少壮”。
【歇后语第22句】:【有同行的货,没有同行的利】(谚)同行(hang):同一行业。卖出同样的商品,得到的利润却不相同。指经商中全靠个人的智慧和管理能力。
【歇后语第23句】:【官房漏,官马瘦,官众堂屋鸡屎臭】官,公有。房只住不修, 马只用不喂,公众堂屋无人扫。指公有的东西容易损伤,反 映一种自私的心理。类似的:官船漏,官马瘦,官养的老爹 不长肉。克非《春潮急》:“有道是,官房漏,官马瘦,官众的 堂屋鸡屎臭……你把几十户人拉在一起,人多心不齐,鹅卵 石挤掉皮,岂有兴旺之理?”
【歇后语第24句】:星期天,表姐上街去,我让她帮我买枝钢笔回来。可她买回来后,我觉得不好看。表姐不高兴地说:“为好不得好,颠转来被狗咬。”(四川·安岳)
【歇后语第25句】:【羊肉不曾吃,空惹一身膻】释义;好处没得到,反而落下坏名声。例句:“若是同人合伙,领了人的本钱,他只要一分八厘行息,我还有几厘利钱;他若是要二分开外,我就是‘羊肉不曾吃,空惹一身膻’!”
【歇后语第26句】:【竖的好吃,横的难咽】(谚)吃东西,顺着的好下喉,横着的难下咽。 比喻顺耳的话人爱听,逆耳的话难以入耳。也比喻合情顺理的话好接受,蛮不讲理的话惹人厌。 也作“顺着好吃,横着难咽”。
【歇后语第27句】:【一只脚棺材里,一只脚棺材外】谓处于死亡边缘,或处于危 险境地。电视剧:“五十六岁了,快退休了,已经是一只脚跨 进棺材里了。”
【歇后语第28句】:【光腚拉磨——转圈丢人】(歇)腚:屁股。指到处丢人现眼。常含讥讽或责骂意味。 也作“光着屁股推磨——转着圈地丢人”。
【歇后语第29句】:趴在屋顶上瞧人——把人看矮了
【歇后语第30句】:【赵钱孙李】“张王李赵遍地刘”是中国的五大姓氏,为什么《百家姓》不把他们列在篇首,而让“赵钱孙李”开篇呢? “赵”姓在《百家姓》中为什么居于第一位?关于这个问题,宋人王明清已经作出了考证。他认为,《百家姓》中的姓氏排序问题,和编辑者及其所处时代有关。《百家姓》出自五代十国吴越国的一个儒者之手,之所以将“赵”排在第一位,是因为当时吴越国是宋的附属国,奉宋为正朔,而“赵”姓是宋朝的“国姓”,故将赵列为第一姓。“赵”姓之后的“钱孙李”及“周吴郑王”排序也是类似的原因:吴越国的国王姓钱,其正妃姓孙,李是南唐国姓,“周吴郑王”四姓都是吴越开国者钱镠宠妃们的姓氏。
【歇后语第31句】:【丑不丑一合手,亲不亲当乡人】释义:当乡人:同一乡里的人。指同乡人总是有情谊的。例句:咱算是他乡遇故知,我就是冯大狗,论乡亲辈你还得叫我哥哥。来,丑不丑一合手,亲不亲当乡人!
【歇后语第32句】:【花开能有几日红】释义:感叹青春短暂。例句:舒海力哈哈一笑,转了话题道:“花开能有几日红?你的库玛丹多大了?”
【歇后语第33句】:【大盗沿街走,无赃不定罪】(谚)偷抢财物的大盗明目张胆地走在街上,没有真凭实据,就无法给他定罪。指惩办罪犯,要有证据。
【歇后语第34句】:【 汗珠落地摔八瓣】形容干活用力,辛苦。成语:汗流浃 背。浩然《山水情》:“我一个人汗珠子掉地下摔八瓣儿拉扯 大的孩子,你一点力不费,一点情不领,就进了你家的门儿, 成了你家的人。”
【歇后语第35句】:人们都想方设法挣钱,可王叔却每天闷在家里搞什么科学发明。王婶沉不住气了,唠叨说:“人们都在急眉火眼地挣钱抓日子,你却呆在家里冒傻气。兔子能驾辕,谁家还买骡马?”(河北·海兴)
【歇后语第36句】:【海枯石烂不变心】感情专一,永不变心,多指爱情。尤凤 伟《中国一九五七》:“只要两人真诚相爱,海枯石烂不变心, 终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的。”
【歇后语第37句】:【小孩儿口没遮拦】(谚)指小孩子的嘴巴无禁无忌,想到就说,不懂人情世故,也不计说话后果。
【歇后语第38句】:【东西耳朵南北听】释义:指把话领会错了。例句:唉!东西耳朵南北听。我说的是立什么业?你还是光看手心里那一点!
【歇后语第39句】:赶马车的开汽车——不懂那一套
【歇后语第40句】:【屎一把,尿一把】见“一把屎一把尿”。
【歇后语第41句】:【眼不见,心不烦】看不见也就算了,不操心。类似的:耳 不听,心不烦。清代《红楼梦》:“几时我闭了眼,断了这口 气,任凭你们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 了。”
【歇后语第42句】:【七太公,八太婆】(谚)太公:男性的高寿者。太婆:女性的高寿者。旧指怀胎七个月生下的男孩寿命长,怀胎八个月生下的女孩寿命长。
【歇后语第43句】:我看到妈妈做那么多的菜,伸手就要抓。妈妈急忙拦住说:“哎!你可是九寸九的嘴——不够一吃(尺)哟!”(山东·苍山)
【歇后语第44句】:【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没有强者,本领不大的人成了 领导者。类似的:山中无虎狗称王/山中无鸟,麻雀做王/山 中无鸟兽,螳螂自称王/山中无大树,茅草也称王。海外聂 华苓《失去的金铃子》:“我就不相信。山中无老虎,猴子称 大王!准是个蒙古大夫!”
【歇后语第45句】:【敲开场锣鼓】见“打开场锣鼓”。
【歇后语第46句】:【 没犯罪充了一军】无缘无故受苦受累。李准《老兵新 传》:“我还没见过这种房子,学校里边那个鸡舍牛圈也比这 个强,这可算来到地方了,没犯罪充了一军。”
【歇后语第47句】:【东方不亮西方亮】释义:这个地方不行,别的地方就会行。例句:赵编辑给他打气:“不过,好在现在出版社很多,‘东方不亮西方亮’,你们不妨再拿到别的地方试试……”
【歇后语第48句】:【真人不讲假话】(谚)指诚实的人是不说假话的。
【歇后语第49句】:窗口插桂花——里外都香
【歇后语第50句】:【 骗子有屏风,屠夫有帮手】为坏人提供方便。成语:助纣 为虐、为虎作伥。《人民日报》( 1982,3,16):“骗子有屏风, 屠夫有帮手。不禁使我联想起以往冒险家乐园的上海,只 要投奔洋人腋下,同‘包打听’一挂钩,送点‘酬款’,就可以 在十里洋场,得逞一时。”
【歇后语第51句】:【拿鸡蛋往鹅卵石上碰】(惯)比喻以弱犯强,不自量力,自取灭亡。 也作拿着鸡蛋打石头。 拿鸡蛋往墙壁上碰。
【歇后语第52句】:哥哥和外商谈生意,听外商说得头头是道,就急于和人家签合同。爸爸在一旁提醒他:生意场上可是风云变幻莫测,自古就有‘人不保心,木不保寸;一说。你可得想仔细,稳妥一些啊!”(河南·辉县)
【歇后语第53句】: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稳当。
【歇后语第54句】:口咬铁钉——讲硬话
【歇后语第55句】:妈妈让我吃干净碗底的米粒,我有点不乐意。她说:“你别小看那几颗米,一天一口,一年一斗。”(河南·南阳)
【歇后语第56句】:【宁帮一文钱,不让一条路】可以资助,但不能让人抢了自 己的饭碗。类似的:宁送一段布,不送一条路。“宁……不 ……”为俗语句型之一,表示肯定前者,否定后者。《北京短 篇小说选》:“从前同行是冤家.讲的是‘宁帮一文钱,不让一 条路。”’
【歇后语第57句】:仰头睡觉——想到天上去了
【歇后语第58句】:【棉花卷儿打锣——没音】(歇)棉花性软,卷成卷儿,打锣不会发出声音。本指没有声音,转指没有反响或回音。
【歇后语第59句】:妈妈叫我去挑水,我说挑不动。妈妈说:“你呀,腰粗膀圆,只能挑个门帘。”(安徽·庐江)
【歇后语第60句】:【日出三竿,不急便宽】释义:三竿:旧时估量太阳离地面的主观约数。指太阳出山三竿高,风势不猛,则风会逐渐平息。例句:谚云:“日出三竿,不急便宽”。大凡风,山出之时,必略静,谓之风让日。
【歇后语第61句】:木头眼镜——看不透
【歇后语第62句】:【当面鼓,背后锣】释义:比喻人耍两面派,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例句:吴书记听了,马上沉下脸来,说了句:“当面鼓,背后锣,尽搞破坏!”
【歇后语第63句】:【钱为人之胆】见“财是富之苗,钱是人之胆”。
【歇后语第64句】:树叶掉下来捂脑袋——小心过分;过分小心
【歇后语第65句】:神婆子念咒——瞎说;瞎叨叨;胡叨叨
【歇后语第66句】:【猜枚的吊谎——两手都脱空】(歇)猜枚:古代饮酒时助兴的一种游戏,取钱币、棋子、瓜子、莲子等小物件,握在手中让人猜测单双、数目或颜色,猜中为胜,不中的罚酒。吊谎:撒谎,这里指弄手脚,捣鬼。本指两手空空让人猜,转指空的,什么也没有。
【歇后语第67句】:熟戏要当三分生,练成要加三分功。
【歇后语第68句】:【硬来硬抗,软来软磨】想一切办法对付。浩然《艳阳天》: “对这种事儿,硬来硬抗,软来软磨。就是到了韭菜叶儿那 么宽的路,也决不把胸脯子弯下来。”
【歇后语第69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释义:诸葛亮:三国时蜀国丞相,很有智谋,后人把他作为智慧的化身。比喻人多智慧多,遇事会想出好办法。“顶”又作“当”、“抵上”、“赶”、“合成”等。例句:于连征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咱们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
【歇后语第70句】:【狗头上顶不了四两油】(谚)狗生性爱吃油脂,只要有点油脂,早被它吃得干净。比喻浅薄的人一旦发迹,便会表现得非常轻浮。
【歇后语第71句】:头发打摆子——毛病
【歇后语第72句】:屠宰场上的肥猪——死到临头
【歇后语第73句】:【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原为佛教徒的用语。 借指:做好事和做坏事,迟早会有报应。明代《西游记》:“正 是人生切莫把心欺,神鬼昭彰放过谁?善恶到头终有报,只 争来早与来迟。”
【歇后语第74句】:【早上跑跑步,饿死老大夫】(谚)大夫:医生。指清晨跑步锻炼,身体健康不得病,也就没有病人来找医生看病了。
【歇后语第75句】:【阎王好见,小鬼难挡】(谚)求见阎王还容易,和阎王手下的小鬼打交道却很难。比喻首领人物还好应付,办事人员反而会百般刁难。 也作阎王好说,小鬼难缠。 阎王好见,小鬼难求。
【歇后语第76句】:属马鳖(蚂蟥)的——净吸人家的血;吸血鬼
【歇后语第77句】:抱着干柴救火——帮倒忙
【歇后语第78句】:【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惯)体面眼:指势利眼。心里只向着富人,眼里只看得起有地位的人。形容人非常势利。
【歇后语第79句】:【死了张屠夫,不吃浑毛猪】没有内行人,也没有什么大不 了,事情照样进行。类似的:离了王屠夫,也不能带毛吃猪/ 没有张屠夫,也不能吃全毛猪/杀猪的死了,也不能连毛吃 猪/死了王厨子,也不能带毛吃鸡。刘彦林《东风浩荡》:“他 封锁他的,我们照样干我们该干的活。死了张屠夫,不吃浑 毛猪。”
【歇后语第80句】:石头缝里的荆疙瘩——根子硬
【歇后语第81句】:阎王的参谋——净是鬼点子;鬼点子多;诡(鬼)计多端
【歇后语第82句】:逆水赛龙舟——力争上游
【歇后语第83句】:【露丑不如藏拙】(谚)与其在人前出乖露丑,惹人耻笑,还不如把自己的短项隐藏起来,不让人知道。 指藏拙固然不佳,却比露丑略胜一筹。
【歇后语第84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谚)象牙:大象的门牙。比喻庸人的嘴里不会说出高雅的词语。也比喻恶人嘴里没善言。 也作“狗口无象牙”。
【歇后语第85句】:【前车覆,后车诫】(谚)覆:翻倒,倾覆。指前边的车翻倒了,后边的车就要引以为戒。比喻前人失败了,后人就要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也作前车既覆,后车当戒。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歇后语第86句】:【春宵一刻值千金】(谚)春宵:春天的夜晚,比喻男欢女爱的夜晚。 指男女欢会的夜晚或新婚之夜十分宝贵,不可虚度。
【歇后语第87句】:【百万豪家一焰穷】(谚)豪家:富豪之家。任你是百万富豪人家,一场火灾会烧得精光。指水火无情,必须谨慎防范。
【歇后语第88句】:【老虎嘴里拔牙】指做事艰难、冒险。拔牙,也说:拔胡子。 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你这一去,是到老虎嘴里拔牙, 可要多加小心,千万别有个闪失。”
【歇后语第89句】:姐姐鼓励正学装潢设计的弟弟说:“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脚踏实地地干,就会越来越有出息。”(湖北·钟祥)
【歇后语第90句】:豺狼朝着羊群笑——用心歹毒
【歇后语第91句】:【人怕上床,字怕上墙】(谚)指写的字挂墙容易发现败笔。
【歇后语第92句】:【残物不过半价】(谚)残损的货物,要出卖只值原价的一半。指残缺损坏的物品不值钱。
【歇后语第93句】: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歇后语第94句】:【见了龙王爷】(惯)指人被淹死。 含诙谐意。
【歇后语第95句】:【属核桃仁的——不敲不出来】见“核桃里的肉——不敲不出来”。
【歇后语第96句】:【抛绣球】“抛绣球”是“彩楼招亲抛绣球”的简化。说到抛绣球,自然联想到彩楼招亲,专指凰求凤。抛绣球招亲,在文学作品中常见。古典小说《西游记》描写玄奘的父亲陈光蕊高中头名状元,在钦赐游街时被相府小姐殷温娇看中,抛下绣球打中乌纱帽,欢天喜地结为鸾俦。明代诗人高启《观顾蕃所藏宋赐进士丝鞭歌》:“影枭夕阳何处去,曲江园里宴初归。天街直拂花枝过,择婿楼高彩球坠。” 如戏剧。《彩楼记》、《三击掌》等,说的是唐代王丞相之女王宝钏,在彩楼上用绣球打中乞丐薛平贵,由此演绎出一系列精彩故事。经考证,这些故事皆属于子虚乌有,虽然文学作品多有描写,但在史料中却难觅踪影。不过,抛绣球招亲绝非凭空想象,这种说法是怎么来的呢?有人认为源于壮族人民的一种传统体育游戏。两千多年前,壮乡就有用青铜铸造的兵器“一飞砣”,应用于作战和日常狩猎。后来飞砣逐渐演变成抛掷的布囊,姑娘们又将它改造成彩球,人们在空闲时间拿来抛接作为娱乐。尤其是每到春节、三月三等传统节日,彩球就会出现在赛歌会上,姑娘们一边对歌一边将此作为选择伴侣的道具,手中的彩球会投向自己的意中人。小伙子如果看上这位姑娘,可在绣球上系上精心准备的小礼品,回敬过去,姑娘接住礼物时,或继续对歌表达情意,或相约到僻静处聚会,这就是抛绣球选婿的来历。到了文学家之手,就编出了许多精彩绝伦的“彩楼招亲抛绣球”的故事来。
【歇后语第97句】:【前怕狼,后怕虎】(惯)形容人胆小怕事,顾虑重重。
【歇后语第98句】:【三棱子扁担尖底子桶】(惯)三棱子扁担硌肩膀,尖底子桶放不稳。形容待人刻薄。
【歇后语第99句】:【深不对,浅不是】(惯)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对。指不知怎么做才能使人满意。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xinqingjuzi/show-41266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