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心情的句子

古文表达心情的文案经典

【第1句】: 古诗词表达伤感心情

【第1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第2句】: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第3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第4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第5句】: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第6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7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第8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第9句】: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第10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第11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第12句】: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第13句】: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第14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第15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第16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第17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第18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第19句】:我本将心比明月,奈何明月照清渠。

【第20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第21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22句】: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辞强说愁。

【第23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第24句】:过境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第25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第26句】: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第27句】:秋风秋雨愁煞人!

【第28句】:过眼烟云散随风, 幻化金顶伶仃松。 分分合合世间爱, 缘起缘灭一场空。万念俱灰渐憔悴, 只羡世外比丘僧。 我佛慈悲救苦难, 愿遁空门渡众生。

【第2句】: 古文里都有那些词是形容自己心情愉悦的

怡然自得、自得其乐、悠然自得、逍遥自得、自由自在

【第1句】:怡然自得 [ yí rán zì dé ]

【解释】: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出自】:战国 列子《列子·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译文】:黄帝醒来后,内心感觉到愉快而有所收获

【第2句】:自得其乐 [ zì dé qí lè ]

【解释】: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

【出自】: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白翎雀生于乌桓朔漠之地,雌雄和鸣,自得其乐。”

【译文】:白翎雀生在乌桓沙漠的土地,雌雄和鸣叫,从得到的快乐

【第3句】:悠然自得 [ yōu rán zì dé ]

【解释】:悠然: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

【出自】:唐·房玄龄等《晋书·苻坚载记·附王猛》:“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

【译文】:自己不参与他们的聚会,几乎不与他们交往,因此以为是浮华的人都轻轻地笑了。悠闲而舒适,不将这些放在心上。

【第4句】:逍遥自得 [ xiāo yáo zì dé ]

【解释】:无拘无束,安闲自得。

【出自】:战国庄子《庄子·让王》:“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译文】:白天出门辛勤地工作,太阳落山了便回家去休息,逍遥于天地间,无拘无束,安闲自得

【第5句】:自由自在 [ zì yóu zì zài ]

【解释】: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

【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曰:‘见后如何?’师曰:‘自由自在。’”

【译文】:说:‘见到后会怎么样?’老师说:‘自由自在。

【第3句】: 求优美的古文,要有内涵,有点伤感

永州八记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

恒惴栗。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上。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式,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钻鉧潭记 钻鉧潭,在西山西。

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

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

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钻鉧潭西小丘记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有得钻鉧潭。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

李深源、元克已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冷冷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古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已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袁家渴记 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钻鉧潭。由溪口而西,陆行,可取者八九,莫若西山。

由朝阳岩东南水行,至芜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皆永中幽丽奇处也。

楚越之间方言,谓水之反流为“渴”。渴上与南馆高嶂合,下与百家濑合。

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浅渚,间厕曲折,平者深墨,峻者沸白。舟行若穷,忽而无际。

有小山出水中,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其旁多岩词,其下多白砾,其树多枫柟石楠,樟柚,草则兰芷。

又有奇卉,类合欢而蔓生,轇轕水石。 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葧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飃葳蕤,与时推移。

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 永之人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焉,出而传于世。

其地主袁氏。故以名焉。

石渠记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

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

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

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酾而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鷁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石涧记 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

若床若堂,若陈筳席,若限阃奥。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

揭跣而往,折竹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水,龙鳞之石,均荫其上。

古之人。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xinqingjuzi/show-44315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