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摘抄

禅语摘抄赏析-佛语禅心-好句大全

【佛语禅语第1句】:人人都有佛性,禅心无不相通,悟者与天地与自然与了悟的人都浑融于那潜在的大与谐中。不被认识的陌生人便只有彼此的隔离、闭塞了。

【佛语禅语第2句】:“心安理得”就是告诉我们唯有把生命的规律和人生道理都弄明白了,人才能心安,才不会再去抱怨生活,才能知足常乐!

【佛语禅语第3句】:【禅心佛语】名相是世俗社会使用的方便,内心不要被它障碍、束缚。一个境界对自己的影响,意味着自己内心对它的认知;如果能够解开内心的执著,便可自在于外境。

【佛语禅语第4句】:不得妄证人,含人罪法;不得传恶言,转相斗言语,不得中伤人意;勿不闻言闻,勿不见言见。《阿含正行经》

【佛语禅语第5句】:【禅心佛语】东阳看到师兄们每天早晚都分别到大师的房中请求参禅开示,师父给他们公案,于是他也请求师父指点。

【佛语禅语第6句】:悟究竟是什么?人们一直在探求生命的源头与归宿,有时忽然灵光一现,就好像流浪子回到了慈母的怀抱,倦游的游客回到了久别的故乡。

【佛语禅语第7句】:让心缓一缓,能让人生变得更加睿智。心缓了,气平了,人就会进入一种宁静的状态。此时回首走过的路,总结经验,分析得失,吾日三省吾身,日积月累,既是修为,更是添智。正所谓宁静方能致远。

【佛语禅语第8句】:通身是眼见不及,通身是耳闻不彻,通身是口说不着,通身是心鉴不出。——《圆悟佛果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9句】:【佛心禅语】住在山上的人,比住在山下的人较早看到日出。拥有精神生活的人,比受到物质约束的人,较早看到光明的出现。

【佛语禅语第10句】:你若觉悟,就会“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宣化上人

【佛语禅语第11句】:【禅心佛语】路途崎岖坎坷,大可不必跳下别人无心设置的陷阱。多活一点给自己看吧,很多人事与你毫不相干。

【佛语禅语第12句】:【禅心佛语】思量疾病苦,健康便是福;思量灾难苦,平安就是福;思量有钱苦,没钱就是福;思量富贵苦,贫穷就是福。

【佛语禅语第13句】:【禅心佛语】人,可以有许许多多美丽的愿望,但不可以一定要拥有许许多多美好的奢望。

【佛语禅语第14句】:我们能够安分,就能发挥生命力,创造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也才能提升自己的角色。如果扮演不好现在的角色,那也就无法扮演更高的角色了。——耕云先生

【佛语禅语第15句】:【禅心佛语】所谓“士人”,是能用自己的学问服务一方父老乡亲,立起道德和心灵标杆的人。

【佛语禅语第16句】:【禅心佛语】脱去俗服,当愿众生:勤修善根,舍诸罪轭。剃除须发,当愿众生:永离烦恼,究竟寂灭。着袈裟衣,当愿众生:心无所染,具大仙道。正出家时,当愿众生:同佛出家,救护一切。

【佛语禅语第17句】:【禅心佛语】计较的太多就成了一种羁绊,迷失的太久便成了一种痛苦。过多的在乎会减少人生的乐趣,看淡了一切也就多了生命的释然。

【佛语禅语第18句】:【禅心佛语】多少个你以为「再也活不下去」的难事,往往在不久之后,只是鲜明或模糊的回忆罢了,你必须学会接受既成的事实,才能招架任何不幸的后果。

【佛语禅语第19句】:【禅心佛语】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佛语禅语第20句】:【禅心佛语】禅悟人生:佛陀:净化自己完全在于自己,别人无法代替。心要怎么净化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佛语禅语第21句】:【禅语人生】用烟条换钢条一切唯心,心外无法,只要多用心,有毅力、勇气,一切法从内心求,必能得益。

【佛语禅语第22句】:【禅心佛语】另外,按照僧伽自身的修证水平,可划分为三类:凡夫僧、有学僧、无学僧。

【佛语禅语第23句】:【一心向佛的禅语】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佛语禅语第24句】:【哲理禅语】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经》中说,柔弱乃尊贵之相,长久之相。中国古人对水的赞美,源远流长,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海地势低,故能海纳百川。

【佛语禅语第25句】:【禅心佛语】人生八苦,真的很苦吗?抑或是那颗小小的枇杷糖,入口苦涩最后却甜蜜清凉,回味悠长。

【佛语禅语第26句】:【佛心禅语】做人如海,有跌宕起伏,有波澜不惊。心宽故能受,海宽故能宽。如果你有水的清澈,就不惧猜疑。

【佛语禅语第27句】:【佛心禅语】唯一可以接受的好勇斗狠,那就是觉得,自己天生也有能力用一种不能动摇的毅力去做事,一面跟自己说:“我也是有能力的,就算都没有人帮我,我还是可以成功。”

【佛语禅语第28句】:知足是心灵富足的起点,因为懂得知足就懂得了珍惜,珍惜万事万物会使心灵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是一种难能可贵且能给人带来幸福的生活态度。

【佛语禅语第29句】:当你开始真正爱自己,你就能明白,你其实一直都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方,发生的一切都恰如其分,由此你得以平静。

【佛语禅语第30句】:【禅心佛语】弄了这么多事儿,就像弄出满天星星,闪呀闪呀,闪呀闪呀,却忽然不知道是谁过来一拽,拽掉了插头儿,一切,又回到黑夜。

【佛语禅语第31句】:【禅心佛语】人生活得是个过程,不要为什么结果和后果而纠结。佛教讲因果,没有种好因,哪有你想要的结果。过去的不会再回来,即使回来也已改换了面貌。学着看淡一切,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佛语禅语第32句】:【禅心佛语】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佛性,即“自觉”,和“觉他”的德行。佛性,最讲一个“善”字;禅境,最讲一个“淡”字。

【佛语禅语第33句】:【禅语人生】无论昨天今天明天,只要心中有梦永远是春天;不管阴天雨天晴天,只要有好心情永远是艳阳天。生活就是这样,有时只要鼓足勇气跨出一步,一切都会变得与先前想象的好。

【佛语禅语第34句】:由于我们凡夫的六根不是正量,所以我们所看到、听到、知道的一切的一切不是绝对的真理。假如我们凡夫的六根是正量,看到、听到和知道的一切都是真理的话,那么佛陀的圣道为谁起到何作用呢?

【佛语禅语第35句】:【禅心佛语】社会上要想分出层次,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竞争,你必须努力,否则结局就是被压在社会的底层。

【佛语禅语第36句】:【禅心佛语】弯腰是对自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对社会生态环境的忧思,是对自然的敬畏。

【佛语禅语第37句】:【禅心佛语】快乐,是精神和肉体的朝气,是希望和信念,是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的信心,是一切都该如此进行的信心。

【佛语禅语第38句】:【禅心佛语】过去诸如来,只是明心底人。现在诸圣贤,亦是修心底人,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

【佛语禅语第39句】:【禅心佛语】人生最甜蜜的欢乐,都是忧伤的果实;人生最纯美的东西,都是从苦难中得来的。我们要亲身经历艰难,然后才懂得怎样去安慰别人。

【佛语禅语第40句】:人活一世,当你回首往事时,不因曾有过的某些瑕疵而懊恼、悔恨,能够心如明镜,活之安然、处之坦然,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了。

【佛语禅语第41句】:【禅语人生】我们要以不惜生命的精神受持真理、求法不懈,并护持正法,让佛陀教化的甘露能普洒一切众生。

【佛语禅语第42句】:【禅语人生】要是我能够为自己安排自己的葬礼,除了我音乐界的好朋友之外,我最希望听到的,就是从香港来的小朋友的歌声,因为那是我生命最美妙的起点,也是我生命最完美的终结。

【佛语禅语第43句】:【禅心佛语】你要学会捂上自己的耳朵,不去听那些熙熙攘攘的声音;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苦逼的人,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佛语禅语第44句】:【禅语人生】遇到的人,善待,经历的事,尽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漫漫长路,就让善意盈盈的每一段,写着努力与光明;写着平安与喜乐;写着慈悲与智慧。

【佛语禅语第45句】:【见兔放鹰,遇獐发箭】见兔放鹰,遇獐发箭。(五灯会元》)☆这是继成禅师的比喻,可以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见到目标才采取行动,不盲目行事;第二种是见到目标立即采取行动,不放过最佳时机。

【佛语禅语第46句】:【禅语人生】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女人,在为另一个人等待的那刻起,她已不再真正年轻,人生开始了它的苍老。

【佛语禅语第47句】:生命的旅途,一程有一程的风景,一程有一程的盛放。打开心灵的窗子,静看时光旖旎着一曲花开花落,用一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来生活就会快乐,人生的最美,便是来自心灵深处的通透与清欢。

【佛语禅语第48句】:白蚁精神:夏季,枝头上的小鸟,就像报时的闹钟,飞高飞低吱吱叫个不停,它们不停地忙碌,目的何在,我们无法了解,只知道欣赏鸟语花香。

【佛语禅语第49句】:真正的宁静,真正的闲适,真正的性情,就是让山水入怀,让脚步从容,不被情绪左右,淡看名利得失,宁静做自我,从容过生活。淡了,静了,你的生活才会听你的安排。

【佛语禅语第50句】:曾经,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它承载着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是成长路上的见证者,是流年里无法消抹的风景。有时我们总会将曾经的故事,一次又一次的展现在每个黑夜,静静的沉醉,静静的回忆。

【佛语禅语第51句】:学佛之前,生命像一张白纸,横写竖画,随心所欲。学佛之后,生命像在纸上学写字,要端正规矩才能给人看。

【佛语禅语第52句】:【禅心佛语】人生,就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较量:让积极打败消极,让快乐打败忧郁,让勤奋打败懒惰,让坚强打败脆弱。在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清晨,告诉自己:努力,就总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佛语禅语第53句】:【禅语人生】我就守在“自我”的碉堡里,左手重机枪,右手手榴弹,对抗一切,所有人都攻不进来。我很得意。但却不知:我把“自我”顽强地守住了,表明的胜利却是真正的失败,我正一次次走向深渊。

【佛语禅语第54句】:当今时代最需要的不是物质富裕,而是精神充实。因为有了爱心,才会有真正的与谐;因为有了智慧,才会有真正的文明。

【佛语禅语第55句】:【佛心禅语】问:有时听闻佛法,觉得道理非常好,但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境界的时候,却派不上用场。请教大师,怎么办才好?

【佛语禅语第56句】:【佛心禅语】最高大的不一定是最受尊敬的,最受尊敬的才是最高大的;最优美的不一定是最动听的,最动听的才是最优美的。

【佛语禅语第57句】:每个人都追求富贵的人生,可什么才是富贵?很多人认为,富贵就是有钱,其实,有钱之人并非都是富贵之人。

【佛语禅语第58句】:【修心禅悟】这一生,最无法预见的,是遇见。不知哪一眼,就是开始。这一生,最无法告别的,是离别。不知哪一眼,就是诀别。从遇见到诀别,人生如此奇妙地静静谱写着悲欢。

【佛语禅语第59句】:生活就好像旅行,到近处去,一天来回,回来了肚子还是饱的;走一百里路就不同了,得带一点干粮,说不定要两三天才能回来;如果走一千里路,那就要准备带两三个月的粮食了。

【佛语禅语第60句】:【佛心禅语】不要害怕犯错。不害怕冒险犯错,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因此,犯错没什么大不了的,吸取经验,并肯定自己的成绩,才能轻松生活。

【佛语禅语第61句】:【禅心佛语】你要放下自己也要放下别人,禅的最高境界,缘于“放下”。“放下”的禅理类同于“得与失”的智慧。失即得,是一种痛苦,也是幸福。因为只有失去,空下的双手,才能拾起新来的幸福。

【佛语禅语第62句】:烦恼不必放下,因为对于佛祖来说,本就不曾提起;礼佛本是好事,但与其惦记着礼佛这个过程,不如将这个念头抛却。

【佛语禅语第63句】:【禅语人生】一个人活在世上,只要清心寡欲,就能知足常乐,潇洒自在。反之,如果一味追求欲望,就会追求越多,失望越多,永远处于烦恼之中。

【佛语禅语第64句】:【经典佛语】“净”的世界:净的世界就是清净的世界,极乐国的世界,法眼净的世界,莲花藏的世界。

【佛语禅语第65句】:【禅语人生】有人生死轻如鸿毛,有人生死重如泰山。为何轻?因为不向善、不向上,为何重,因为,向善、向上。

【佛语禅语第66句】:【禅心佛语】佛陀在佛教中的地位——他只是指示通往涅槃之道的指路人而已,至于是否能够真正依教奉行,则取决于禅修者个人。

【佛语禅语第67句】:【经典佛语】“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要不离觉悟来讲奉献,既要有大慈悲,也要有大智慧,才不会偏于一面。

【佛语禅语第68句】:一个家庭,长期处于阴性场,夫妻俩一直相敬如宾,客客气气,平静如水,那是很危险的事;而一个家庭,长期处于阳性场,夫妻俩整天吵吵闹闹,鸡犬不宁,那也是很危险的事。

【佛语禅语第69句】:【禅语禅语的微博】你也许不清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但当你面对金钱、权力和人生是非的选择时,你会知道真正的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悟:人最清醒的时刻,是在其一无所有的时候。——朱德庸

【佛语禅语第70句】:【禅心佛语】人既需要独处、也需要交流,当内心晴空万里时、不防多做些善事,当内心乌云密布时、不防独处返观内省,否则就是生锈的人生。

【佛语禅语第71句】:【禅心佛语】人生这一趟曲折徜徉,不过是从心痛到心平,活回内心的安静平和,往事如梦,得失平复,流过多少泪,获得了多少清醒,经历了多少喧嚣,最终收获一份安宁,人生在路上,夫复何求。

【佛语禅语第72句】:【心灵禅语】内在的“心力”——精神——是强大的,内因是起决定作用的,所以人还是要有点精神。

【佛语禅语第73句】:人生首先要是望远镜,看远,再就是显微镜,看细,接下来是放大镜,看透,其次是太阳镜,看淡,最后是哈哈镜,笑看生活!

【佛语禅语第74句】:我们作为感觉的源头,作为主体,不断地接受着锁链的连锁反应。所以,我们要随时警醒自己:在做每一件事时的发心,务必要符合天道的规律。

【佛语禅语第75句】:【禅心佛语】如果我们能够分辨心及觉性,因而认识到自己的真实本性,究竟的见地会渐渐清楚。即使内在觉性现在还不清楚,就只要不让心散乱于外,即可行;因为觉性就在心的甚深处。

【佛语禅语第76句】:【禅心佛语】你不要想去改变任何人。改变自己,才是最实际、最实在、最可靠的。你一味地要求别人来配合你,你会永远都失望;自己主动去做,你会很快乐,自己主动去配合,你会很快乐。

【佛语禅语第77句】:持戒与执戒佛陀制戒,是要弟子们少欲知足,过着简单朴实的生活。身为佛弟子,应谨守戒律,修学佛法。

【佛语禅语第78句】:【禅心佛语】但这是两个概念,佛家的道德除了指善良正直外,还要持戒清静,不生嗔念。而这种品质,就需要跟定力和智慧一样,通过止观禅修来获得圆满。

【佛语禅语第79句】:【禅心佛语】你我的法性都是平等的,宇宙即是我心,我心即是宇宙,这就是懂得因缘。

【佛语禅语第80句】:【禅语人生】真正幸福来自内心的满足感。古人说:知足者常乐。有求皆苦,无求自乐。人到无求品自高。做一个无欲无求的人,做一个自得其乐的人。

【佛语禅语第81句】:【禅心佛语】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安乐国。

【佛语禅语第82句】: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佛语禅语第83句】:【禅心佛语】生命无常,随时都会与死亡相遇,所以我们应该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也许明天不会再来,但今天毕竟存在,存在当下最有意义的事情莫过于对死亡的训练(修习禅定)。

【佛语禅语第84句】:心不专、念不一,做事难以成就;若想心念专一,就必须收摄杂念,恒持清净的一念心,这就是“系缘修心”。

【佛语禅语第85句】:【佛心禅语】做学问的真正目的就是求其放心,把心放在什么地方,这是人生中及其关键的大事。

【佛语禅语第86句】:你自己就是一颗明珠,自己即是如来,要接纳自己,欣赏自己,肯定自己,那样才会有圆满的人生。——郑石岩

【佛语禅语第87句】:见乐着人,当愿众生,以法自娱,欢爱不舍。….见欢乐人,当愿众生,常得安乐,乐供养佛。《华严经》卷十四,净行品

【佛语禅语第88句】:也许,花开并非唯一的向往,花落并非所有的感伤。坠入尘世,阅读沧桑,多少个梦,似月光的飘渺,飞出心灵的围栏。于朦胧间流浪,多少个梦,栖落水草间,滚落成露珠,粲然一笑。

【佛语禅语第89句】:【禅心佛语】人们只有在彻底了解,什么是自己没有必要去做的事之后,才能知道什么是自己必须去做的事;不做没有必要做的事,自然会去做该做的事。

【佛语禅语第90句】:【佛家禅语】佛教的真理犹如虚空,比如虚空既遍于一切万法,又超越一切万法一般。无处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俗谛,是遍于一切而立;胜义谛,是超越一切而言。

【佛语禅语第91句】:【禅心佛语】将自己陷于罪恶中的是常人;为自己的罪过烦忧的是圣贤;夸耀自己罪过的是魔鬼。

【佛语禅语第92句】:【禅心佛语】人人存孝心、行孝道,则天下之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同享天伦之乐,此乃国家安泰、社会和谐、生民幸福之兆。

【佛语禅语第93句】:【禅心佛语】痛苦来临时,不要总问:为什么偏偏是我?因为快乐降临时,你可没问过这问题。佛告诉我们:痛苦和快乐都是人生中的体验和历练,不要畏惧痛苦,也不要漠视快乐。

【佛语禅语第94句】:【佛心禅语】在肮脏、杂乱的家里,任谁都会觉得不自在。同样的,当不善的念头在我们内心生起,我们又怎能自在呢?

【佛语禅语第95句】:【禅心佛语】当我们内心生起出离心的时候,解脱的道路已经在脚下了。从此以后,遥遥无期的解脱将离我们越来越近。因此,学佛的第一步,就是培养出离心。

【佛语禅语第96句】:【禅心佛语】但于一切事上觉了,无心即是修行,更不别有修行。故知无心即一切,寂灭即无心也。

【佛语禅语第97句】:【禅心佛语】做官不象官可以,但是做人一定要象人。做和尚不开悟可以,但行为不能不象个和尚。

【佛语禅语第98句】:【佛语摘抄精选】迷人既贪存日虚荣虚利,此乃有中之空也,又贪殁后虚名虚利,此乃空中之空也。皆由自执为我不悟。“我”是虚妄幻累之根本,孰能思之?(《法藏碎金录》)

【佛语禅语第99句】:病人愉悦的笑容最美丽动人,犹似乌云散尽后的熙日阳光,那分灿然,能使家属亲人、医师、护士安心宽怀。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zhaichao/show-166930.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