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签名摘抄赏析禅语-好句大全
【佛语禅语第1句】:当今时代的人们缺乏的并不是佛教的知识和理论,而真正缺乏的是对i宝的无伪信心和对因果的深信不疑。这才是我们无法成就的根本原因。
【佛语禅语第2句】:人的生、老、病、死是很正常的事,与其烦恼它,何不每天快乐地过日子?
【佛语禅语第3句】:谓善男子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名戒具足。《杂阿含经》卷四,第91经
【佛语禅语第4句】:作恶不即受,如乳即成酪,犹灰覆火上,愚者轻蹈之。《大般涅槃经》卷九,如来性品
【佛语禅语第5句】:【佛心禅语】 时不待人,忽然一日眼光落地,到前头将什么抵拟?莫似落汤螃蟹,手脚忙乱,无汝掠虚说大话处。——《云门文偃禅师》
【佛语禅语第6句】:【佛心禅语】 缺憾的必然性要求我们学会放弃。为了生命中的美好和希望,我们必须放弃那些绝望的情绪、悲观的思想,以及内心的自艾自怜。
【佛语禅语第7句】:一阿那波那门,二不净观门,三慈心门,四因缘门,五念佛三昧门。此五法门,通摄一切诸禅。(隋)智额《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三
【佛语禅语第8句】: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释迦牟尼佛付法偈《五灯会元》卷一
【佛语禅语第9句】:在幸福时,不忘他人,能为他人谋福利,才是真正的积极。
【佛语禅语第10句】:真正的慈悲不只是爱你所爱的人,还要去宽恕、爱护你的仇敌;真正的智慧不仅是头脑的聪明,而是用宽厚的胸怀来面对一切祸福,是一种爱人如己的智慧。
【佛语禅语第11句】:诸法虽空,一心具足万行。(五代)延寿《宗镜录》卷三十九,引《大品经》
【佛语禅语第12句】:袁了凡是因为受云谷禅师的点化才突然醒悟,命运虽然天生注定,但却可以通过自我后天的修为和心念来改变,由此他通过行善布施真正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佛语禅语第13句】:我们已经拥有了许多别人没有的东西,我们已经站在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幸福人群里,我们有什么理由抖擞出这些个本算不上什么烦恼的事情来折磨自己呢?
【佛语禅语第14句】:【佛心禅语】 人活着与死亡只是肉体的异化,而这种异化只限于生命的现象,实质上并没有异化。——耕云先生
【佛语禅语第15句】:身处世俗的我们,以清淡持之,少一些执念,多一份禅心;凡尘中的我们,即便披着华丽的羽衣,也永远飞不出茫茫默认。
【佛语禅语第16句】:密乘要以一切戒为根,密戒为果,故说戒犹种子。一说沙弥、比丘戒如种子,菩萨戒如干,密宗戒为果也。(古印度)阿底峡
【佛语禅语第17句】:人心的散乱有两种:一是昏沉,一是浮动。昏沉是糊里糊涂空过时日,无所事事涣散体力,懈怠、懒惰、昏睡、不肯精进。
【佛语禅语第18句】:【佛语】【佛语禅语第1句】: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为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语禅语第19句】:因解成行,行成解绝。(五代)延寿《宗镜录》卷三
【佛语禅语第20句】:苦乐一线间,世界何缘称极乐,只因众苦不能侵;道人若要寻归路,但向尘中了自心。
【佛语禅语第21句】:我们要接受天下人、事、物的磨练,方能成为一个坚强的伟人。
【佛语禅语第22句】:【天天禅语】忏悔就是洗心,如清泉流过心田,洗净染污的心地。
【佛语禅语第23句】:【诽谤与赞美】 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诽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美的人。
【佛语禅语第24句】:【天天禅语】人人心中涌现净水,才能拯救发烧的地球。
【佛语禅语第25句】:要用善的方法,去战胜不善的人。南传《佛教格言·胜利品第八》
【佛语禅语第26句】:照见五蕴皆空,不是要消灭五蕴本身,而是要空掉我们在五蕴上所起的种种妄念。
【佛语禅语第27句】:若是克制了自身瞋怒,就是消灭了一切敌人。(宋末元初)贡噶坚赞《萨迦格言》
【佛语禅语第28句】:【佛心禅语】 水往往给人以柔和婉转的感觉,一如微笑给人的柔和之感。正如为了健康人们须日日饮水一样,为了欢乐人们也应时时微笑。
【佛语禅语第29句】:【佛心禅语】 谦和礼让,施恩布义,这是一种美德。只有修成这种美德,才能取得人生中的大的成功。
【佛语禅语第30句】:所谓回头是岸,岸貌似远在天涯。天涯远不远?不远。放下的时候,天涯就在面前。
【佛语禅语第31句】:过去有位大德曾说:“学道,悟之为难。”意思是说,要真正体会道理中的精粹,实在不简单。
【佛语禅语第32句】:【佛心禅语】 心是佛,不用将心求佛;心是法,不用将法求心。佛法无二,和合为僧,即是一体三宝。一《大珠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33句】:若于本性不见能所,如是证知,是名无得。《商主天子所问经》
【佛语禅语第34句】:能够“以退为进”则是不争,懂得“以无为有”则是富足。一一海涛涛法师
【佛语禅语第35句】:彼烦恼不可得断,烦恼灭亦不可得,以灭不可得故,道亦不可得,无有如是道而无其果。此四圣谛,但是分别虚妄非有。《大宝积经》卷六十九,菩萨见实会
【佛语禅语第36句】:识神走五道,无一处不更,舍身复受身,如轮转着地。《法句经》卷下,生死品
【佛语禅语第37句】:【佛心禅语】 不讲粗恶的话,不伤所有的众生。——《佛陀的格言》
【佛语禅语第38句】:人们喜欢向外追求幸福,这样得到的只能是幸福的幻象,稍纵即逝,因为外在的东西是变化无常的。
【佛语禅语第39句】:如家犬不畏于人,山林野鹿见人怖走,瞋恚难去如守家狗,慈心易失如彼野鹿。《大般涅槃经》卷十五,梵行品
【佛语禅语第40句】:上帝将编好的剧本交给欲望这个全能的导演,然后舞台的大幕缓缓拉开,一场注定没有观众的大戏开始在人类上演。
【佛语禅语第41句】:【金钱名利身外物】 谁都知道“金钱名利”是身外之物,但是许许多多的众生还是为此辛 辛苦苦了一生。
【佛语禅语第42句】:能善意掩盖他人的不良习气,弘扬其良好德性,且不评论他人是非,这样的人一定可爱又可敬。
【佛语禅语第43句】:利用时间体会人生,融会道理,不但能成就自己也能帮助他人。
【佛语禅语第44句】: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求不得是苦:求得之后仍不满足,禁不起爱欲的鼓动及外界的诱惑,继续永无尽期地渴求,以致人生痛苦难耐!
【佛语禅语第45句】:菩萨摩诃萨护持禁戒亦复如是:如彼渡人,护惜浮囊。《大般涅槃经》卷十一,圣行品
【佛语禅语第46句】:佛说:人有美德,我虚心学习;人有恶行,我小心规避。我追随“善知识”,自修成佛。
【佛语禅语第47句】:【同参】同参,是同修间彼此相互切磋、去除习气,唯存清净佛心的意思。
【佛语禅语第48句】:别人对自己好或不好,不要求,不拒绝。别人的态度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强求别人对自己好,讨厌别人对自己不好,如同模样不好怪镜子。
【佛语禅语第49句】:【佛心禅语】 如果你珍惜生命每一寸光阴,如果你愿为生活增添欢乐,那么,请换一种心情去生活,即使倒下也面向太阳。
【佛语禅语第50句】:若淫女处、寡妇处、大童女处、不能男处、比丘尼处、沽酒处,是名六非己行处。《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四
【佛语禅语第51句】:诸佛如来大悲常转。何以故?诸佛如来不舍一切众生故,于一切时,为成熟一切众生故,当知大悲常起不息。《大宝积经》卷三十九,菩萨藏会
【佛语禅语第52句】:【佛心禅语】 父母之恩深似海,难以报答。家中有二尊佛,即父母之谓。应以供佛 之心孝顺父母。
【佛语禅语第53句】:恒心、毅力能如“滴水穿石”,再大的困难与阻碍都能突破。
【佛语禅语第54句】:瞋恚即实际,以依真如起,了知如法界,是名瞋三昧。《大宝积经》卷二十九,文殊师利普门会
【佛语禅语第55句】:没有生过什么大病,是因为此人根本没有能量排病毒。
【佛语禅语第56句】:【佛心禅语】 妙善禅师将身体看做大的粪桶,加个小的粪桶,也不稀奇。这种认识 正是他高尚的忍辱人格和道德慈悲的表现。
【佛语禅语第57句】:我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走过的路,遇过的人,每一个现在,都是我们以后的回忆。无须缅怀昨天,不必奢望明天,只要认真过好每个今天。
【佛语禅语第58句】:【佛心禅语】 贪婪的眼睛如果永远不满足,经久会被黄土封住。
【佛语禅语第59句】:【佛心禅语】 元无我人,为谁贪瞋?(圭峰法师)
【佛语禅语第60句】:【天天禅语】生命的字典,不要有“难”字;面对困难,要坚定信心努力克服。
【佛语禅语第61句】:所谓“念兹在兹”,即是手在工作时,心思就在手上;双脚走路时,心念就在脚上;开口说话,精神就放在嘴上。
【佛语禅语第62句】:【佛心禅语】 趋利避害,这也正是放弃的实质。放弃是为了更好地拥有,是一种超脱,一种气度,更是一种升华,一种境界。
【佛语禅语第63句】:如人少资粮,涉远遭苦难,不修功德者,必经恶道苦。如人丰资粮,安乐以远游,修德淳厚者,善趣常受乐。《杂阿含经》卷四十六,第1233经
【佛语禅语第64句】:不虐待动物,不食保育动物,尤其不可活吃动物,例如活鱼数吃等,三餐尽量清淡,借以长养慈悲之心。
【佛语禅语第65句】:或有人来截手足,不起瞋恚忍力强,如海含容无增减,此名忍度不应弃。《增一阿含经》卷一,序品
【佛语禅语第66句】:吉祥,就是一切灾患恶事不近身,凡事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吉祥就是福。
【佛语禅语第67句】:佛家认为,人生在世,时时会造作“三业”——身业、口业、意业。
【佛语禅语第68句】:不知三世事,亦寡法财宝,饱腹资欲心,人形畜无别。“四十华严”卷十二
【佛语禅语第69句】:先自除恶,后教人除。若不自除,能教他除,无有是处。《优婆塞戒经》卷二,自利利他品
【佛语禅语第70句】:鸟要有巢,人要有家,如果夫妻子女各居一方,何来天伦之乐?
【佛语禅语第71句】:于怨亲所都无爱憎,不生二想。“四十华严”卷二十七
【佛语禅语第72句】:【善用时间】 能善用时间的人,必能掌握自己的努力的方向。
【佛语禅语第73句】:正信的宗教在于心正,心正则气盛,气盛方能自在。迷信就会疑心生暗鬼、问神卜卦,取信于签诗、筊杯,而无法真正深入教理。
【佛语禅语第74句】:所爱贵重物,内外无贪惜,是故大欢喜,自知当作佛。普慈覆一切,常无瞋恨心,是故大欢喜,自知当作佛。《大宝积经》卷七十九,富楼那会
【佛语禅语第75句】:【佛语禅话】遇事,若能平心面对,很快就会度过。
【佛语禅语第76句】:一个人只要充满信心,就会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希望,对自己的生活充满热爱,对自己所从事的每一份工作都会就就业业地去做。
【佛语禅语第77句】:【佛心禅语】 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直与水相通。——《宏智禅师》
【佛语禅语第78句】:【尘心与道念】 人在病时尘心减,人将死时道念生。
【佛语禅语第79句】:【佛心禅语】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 养心第一法。
【佛语禅语第80句】:若复有人作如是念:我除须发,乃为出家,当知彼人则住我相。《大宝积经》卷-。四,善住意天子会
【佛语禅语第81句】:【佛心禅语】 我们必须知道“错误是烦恼的原因,毁灭是罪恶的结果”,若要免于毁灭,就必须远离罪恶;要想免于烦恼,就要摆脱错误。——耕云先生
【佛语禅语第82句】:【佛心禅语】 不必要求自己拥有的人、事、物都完美无瑕、没有缺点,生命原本就是不圆满的,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便不会苛求生活,也不会苛求他人。
【佛语禅语第83句】:我们要尊重众生的理由有三:-、过去的时候一切众生曾经是父母;【第2句】:现在的时候一切众生是修行的所依助缘;【第3句】:将来的时候一切众生是未来的佛陀。
【佛语禅语第84句】:若修行者离贪瞋痴而求如空,当知是人未善修行,不得名为修行之者。何以故?贪瞋痴等一切烦恼即空故。《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卷上
【佛语禅语第85句】:行忍辱的人,是一个最坚强的人,任何人与事都击不倒他。能忍,才能成就天下大事。
【佛语禅语第86句】:什么是布施?佛日:若得大财劝于己身,及愍众生救助惠之,是日布施。一《贤劫经》
【佛语禅语第87句】:一切事物,有利必有弊;唯一的例外便是念佛。念佛有无上利,无一切弊。南无阿弥陀佛。
【佛语禅语第88句】:茶也好,禅也好,应归于一处,原本茶之事,最重为德,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德清自然茶纯。
【佛语禅语第89句】:大凡成功的企业家都是战略家,他们有极强的预见能力,他们的眼光盯着未来;他们只要认准一个目标就要锲而不舍地干下去,直到成功为止。
【佛语禅语第90句】:何等为真如?谓法无我所显、圣智所行,非一切言谈安足处事。(古印度)弥勒《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五,真实义品
【佛语禅语第91句】:【佛心禅语】 闻教便行,奚待更劝。(妙叶禅师)
【佛语禅语第92句】:共事相处时,要相互尊重,分工合作,彼此谦恭礼让,不制造事端,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佛语禅语第93句】:道德教育:凡儒家的四维八德,道家的清静无为,佛教的五戒十善、四无量心、六波罗蜜等,都应该学习、实践。
【佛语禅语第94句】:光明,希望和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不缺,也最稀缺的元素,缺或不缺,全看你是否良善。
【佛语禅语第95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祈祷,是归向、反观本性,以显清明自性。
【佛语禅语第96句】:第二种“慢”是自己觉得强过别人而产生的慢心。
【佛语禅语第97句】:禅定禅定,要静要清净,看住了什么昏沉也没,什么妄想也没,一心定在那里,动也不动,天倒下来了也不怕,猫捉老鼠就是这个精神,聚起精神看着老鼠。
【佛语禅语第98句】:【佛心禅语】 世间人之所以不能求得心安,原因就在于他们总是有种种思量和千般妄想。
【佛语禅语第99句】:第三种人有理想、有魄力、有担当,而且心地坦然,头脑睿智,可攻可守,可进可退。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zhaichao/show-205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