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树林首页
  2. 日记 > 开篇——静与思考与文思

开篇——静与思考与文思

安静的时候才能思考,有了背景,文学思想就产生了。

如果背景是与心灵产生共鸣的音乐,思想就会偏向于音乐;背景是清爽的山水,思绪就会偏向风景。背景是当时不同的心情基调,思想会偏向于情绪。

某个时刻的想法、想法、想法,真的很难转化为有形的东西,无论是文字还是语言。音乐流淌在你的血液里,闭上眼睛去感受;山河吹在心里,呼吸时就能品味;心情在你心里跳动,你总能感觉到。

作家永远不会超然。当我们感叹文学思想的匮乏时,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是因为心不静,尚未达到底蕴,思想难以生起;对于更高层次的人来说,平凡的事物已经无法引起心灵的共鸣,那么文学思想又从何而来呢?然而,谈文学、谈思考的都是作家,事情总要记录下来才能快乐。所以不分离。

现实允许我们超越吗?我没有进入过那个境界,所以不知道那种人能否在这个世界上生存。

从我开始写作的那一刻起,这一生就注定是难以超越的。留下的笔墨记录了时间,形成了药用指南。当需要的时候,她可以唤醒你对那段时光的记忆。音乐仿佛在奏响,精神再次在风景之间穿梭,心情又回到了当时的心情。美好的事物再次上演,再次感动。

刚才,当背景停止时,手指也停止了移动。虽然我的脑子还在尽力构思接下来的内容,但没有跳出明确的话语;直到下一个背景音响起,我终于可以自圆其说,继续之前的思路了。

我不知道这音乐是什么。我喜欢许嵩的清澈,清醒,或者讽刺,但刚才的明显不一样。我实在不想去管那是什么,因为此时又响起了另一首音乐,她也催动我的手开始另一段旅程。

风景可能很容易重温,也不清楚如何重现情绪,但此时此地的音乐可能很难复制。

音乐还没有停止,我感觉自己的双手都难以停止。我应该继续写什么?如果我尽力停止写作,只是听音乐和思考,没有任何具体的反应,如果我能克服反应的冲动,我可能会变得超然。

本文由小编发布,不代表青树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qingshulin.com/riji/702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