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树林首页
  2. 日记 >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一套生活智慧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一套生活智慧

一位朋友今年年底即将毕业,面临职业选择。其实,选择职业并不是问题。朋友们纠结的问题是地域问题,是留在香港还是回北京。

她一开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两个城市都很喜欢。我最近刚刚和我的家人和朋友谈到了这个问题,大家都给出了很多建议。有的分析利弊,有的直接支持一城对抗另一城。我的朋友要疯了。

我的朋友从小就是一个好女孩,她的家人喜欢帮助她做决定。只是这一次,就连爸爸妈妈也意见不同,各持己见。我的朋友和我一样,也是天秤座,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极其纠结。

有朋友问我,我该听谁的?

事实上,香港和北京各有利弊,大家都看到相同点。只是每个人的认知不同,根据自己的判断放大某一方面,所以利弊不平衡。

给出强烈建议的人都是对朋友有所了解、关心朋友未来生活得如何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生活智慧做出“最好”的判断。然而,人毕竟是不同的。他们无法理解朋友内心的渴望和恐惧,他们的各种分析也无法混淆朋友内心的声音。

朋友问我,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

我不知道如何选择,而且我不是她。

我只知道,当我面临选择的时候,从来没有什么是得不偿失、利大于弊的,因为我在乎的那一点可以撬动一切。谁能清楚地计算出利弊?而且,我相信,即使你选择的一条路行不通,也没关系,另寻一条路就好。没有任何选择可以保证一生。

朋友说,你的生活总是一样的。

我只是用自己的人生感悟来指导自己的人生。这就是我的幸福公式。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公式来解决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即使说不清具体是什么,但每个人都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套判断和指导原则,只是对某些方面不太确定。当遇到新的问题时,因为不涉及自己的标准,所以我会习惯性地学习别人的标准。然而,当别人的标准相互矛盾时,我就失去了判断能力。

有同学告诉我,他们学校有两个元老人物。同在一个部门三十多年,彼此都看不下去,两人“巧妙”地避开了所有同时出现的场合。

这两位教授,一位主张自由,一位主张克制。

他生活无忧无虑,抽烟、喝酒、熬夜,从来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滑翔伞硬核玩家经常来这里向他学习。他工作状态良好,精神状态良好。这十年来,他似乎没有任何衰老的迹象。据同学分析,虽然我受到了各种“折磨”,但我真的很开心。该经历的事情我都经历过,想做的事情我都做了。心情好,当然身心也要健康。

另一个生活极其规律,每天早上五点起床,锻炼身体,吃早餐,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几十年来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准确地说什么时间回家,什么时间睡觉。就连早上十点一杯牛奶、下午四点一根香蕉也从未间断过。我平时很喜欢书法,去年还举办过个人书法展。他工作状态很好,精神也很好,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了十几岁。

他们俩都喜欢分享生活的智慧。课堂上,他们总是谈论如何过有意义的生活。听完课,学生们笑而不语,都半开玩笑地说:“XX老师告诉过你要作息/睡觉的,是吗?别听他胡说八道!你看他像那个儿子一样生活!”

同学们都傻了,谁过得更好?

我尊敬的两位资深建筑师,他们的作品都得到了业界的认可,但谁也不能轻视对方。

草图是如此富有想象力,只有你才能理解它是什么。工作方法是让大家一轮一轮地集思广益。概念令人兴奋,体量真实、真实到位,细节并不重要。

对方勾画的草图,都工整整齐,连构图都一丝不苟。每一轮方案审核,细节都要直接到位,甚至是立面的划分、窗台的颜色。 “没有细节,就没有整体。”

他们俩都喜欢与年轻建筑师分享自己的经历,向大家讲述自己的经历。多年来,他们的工作方法已经自成一体,并被传授给同一群年轻人。

年轻建筑师都傻了,谁是对的?

其实,人生从来没有一个标准的公式来判断是非、是非。一切事物,没有对错,也没有更好,只有合适或不合适。

真正的标准在每个人的心里。冷静下来,给点时间,你的判断标准就会越来越清晰。

比如,无论是自由的生活还是克制的生活,你心里一定知道哪种状态会让你更兴奋。如果你不像上面提到的两位教授那么极端,生活在你最舒服的状态也没有什么问题。

例如,每个建筑师都必须有一个制定计划的首选模型,但并不是那么极端。事实上,你不必像他们那样极端。这是抵消它的一个很好的尝试。

别人的生活中没有什么是好的或更好的。他们坚定的人生哲学可能适合也可能不适合你。就像每把锁都有一把钥匙一样,能用对才是最好的人生哲学。再说了,如果别人的人生智慧不是你想要的,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人应该贴近自己的本性生活。”用你逐渐提升的生活智慧,逐渐过上最接近自己本性的生活。这就是幸福。

在信息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收到各种各样的建议,我们不可能全盘接受。你必须有选择地吸收,建立自己的认知和判断系统,推导出适合你的幸福“公式”。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你一定要反复验证、完善,你就会和别人不一样,有自己的体系。

了解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不同的——

就像同样的气味,有的人闻到花香,有的人闻到花香;有的人闻到花香,有的人闻到花香。同一幅画,有的人觉得精彩,有的人觉得很糟糕;同一个人,有人说她美丽如仙,有人说她容貌平凡……只是品味和审美不同,没有对错,只是存在而已。

同样,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一套人生智慧,不能盲从、走极端、虚伪、贬低自己。然后,用它来指导你面前的生活。真诚对待自己的心,是通往幸福的捷径。

本文由小编发布,不代表青树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qingshulin.com/riji/703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