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花园导游词
怎样写荷兰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的导游词
荷兰人利用不适于耕种的土地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业,现已达人均一头牛、一头猪,跻身于世界畜牧业最发达国家的行列。
他们在沙质地上种植马铃薯,并发展薯类加工,世界种薯贸易量的一半以上从这里输出。
花卉是荷兰的支柱性产业。
全国共有1.1亿平方米的温室用于种植鲜花和蔬菜,因而享有“欧洲花园”的美称。
荷兰把美丽送到世界各个角落,花卉出口占国际花卉市场的40%~50%。
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据考察,郁金香的故乡其实最早是在我国的西藏,在2000多年前传到中亚和西亚一带,大约在16世纪,荷兰航海家由土俄其带到菏兰.荷兰人民酷爱这一名花,家家栽种,代代相传. 郁金香像是上帝赐给人间的一位绝色美貌的神秘女子,400年来,无数追求者前仆后继地沉醉于她的诱惑之中。
郁金香象征勇敢、神秘、洒脱,郁金香代表了爱情、幻想与浪漫,而对荷兰人来说,郁金香绝不仅是美艳与梦想,它更是个具有魔力的金矿 荷兰是种植葱属植物的全球领袖,有大约44430英亩鲜花,花卉产量占荷兰农业总产量的
【第3句】:5%。
郁金香是种植最广泛的花卉,占总产量47%。
荷兰每年大约培育90亿个鲜花球茎,全世界每个人可以分到两朵。
其中郁金香球茎有30亿个,如果把它们排列起来能够围绕赤道7圈。
荷兰人不仅爱花,而且懂得“点花成金”。
荷兰大约有600个出口商,把70亿个鲜花球茎运往120多个国家,收益能达到7亿美元。
美国是荷兰最大的花卉市场,销售额为
【第1句】:3亿美元;第二是德国,销售额
【第1句】:1亿,占15%;另外有53%被销往欧盟以外的国家。
有调查显示,77%的欧洲人与北美人见到“球茎花卉”这个字眼时首先想到郁金香,其次才是水仙花、剑兰、百合与番红花。
红色郁金香是全世界消费者的首选,黄色占第二位。
目前全世界有8100多种郁金香,在花瓣上洒有红点的黄花,叫“国王的血”;在花瓣上有条纹分布的红花,叫“奥林匹克火炬”;而花瓣相互抱卷的红色花,叫“情人的热吻”;被大仲马赞美为“黑寡妇”的黑郁金香“艳丽得叫人睁不开眼睛,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因此黑郁金香身价百倍,被花迷们视为稀世奇宝。
荷兰人变着法子推出新品种,花卉专家通常需要12—15年,才能培育出新的品种。
荷兰流传的关于郁金香的故事挺浪漫:古代有位美丽少女住在雄伟的城堡里,有三位勇士同时爱上了她,一个送她一顶皇冠,一个送把宝剑,一个送金块。
但她对谁都不钟情,只好向花神祷告。
花神深感爱情不能勉强,便把皇冠变鲜花,宝剑变绿叶,金块变球根。
这样合起来便成了一朵郁金香。
很多人以为郁金香原产荷兰,事实上,娇媚迷人的郁金香并不喜欢肥沃的土地,它特别耐寒,适合贫瘠的沙地。
它原产于土耳其和中亚细亚一带,原名Tulipa,是土耳其语“美丽的头巾”之意。
在17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御花园中,是皇室贵族的专赏。
郁金香在17世纪引进到荷兰,荷兰的坏天气和恶劣环境反而非常适合郁金365kUaIlE.cn香生长。
郁金香进入荷兰近400年,不仅深得荷兰人喜爱,被评为国花,而且使许多荷兰人致富,荷兰也因此成为“郁金香王国”。
荷兰的花卉贸易是其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而荷兰花卉的拍卖制度直接使花卉贸易顺利进行。
阿什米尔拍卖行每天的花卉拍卖成为荷兰花卉贸易的象征,全世界80%花卉产品的拍卖是在阿什米尔拍卖行举行的,阿什米尔鲜花拍场的商业大楼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物之一。
这里每天平均拍卖1400万朵鲜花与100万株盆栽植物。
早上7:00,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花农罗·卡迪夫把他的鲜花运往阿什米尔拍卖行,此前,他的红色郁金香已经接受花卉种球测试中心的质量标准测试,保证种类标识正确并且不携带细菌或疾病;7:30,阿什米尔拍卖行对这束郁金香进行质量分类并标识了茎的长度,并进行裁剪与包装;7:45,根据当日花卉的价格,拍卖行为此束红色郁金香定价,并送到销售部等候售出;8:00,经过电脑管理系统的出口商的购货要求,这束郁金香与其他鲜花一起,装箱并运往机场;8:30,荷兰皇家航空公司的飞机运载着鲜花起飞;13:00,飞机到达纽约(当地时间早上9:00),红色郁金香被花商运往各处花店;14:00(纽约时间10:00),早已订购好的红郁金香被送到纽约一对新人的婚礼上,此时的红郁金香依然新鲜饱满、娇艳欲滴。
荷兰数量庞大的鲜花都是这样以极高的效率运转并售往世界各地的。
在高效的花卉销售网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荷兰的鲜花拍卖行。
荷兰鲜花拍卖市场是6年前发起的,当时的园艺者厌倦了小作坊间的残酷竞争,努力促使大型鲜花交易机构形成。
今天,荷兰有3家著名的大拍卖场:阿什米尔拍卖行,BVH鲜花拍卖行和泰丽花拍卖行。
其中阿什米尔是荷兰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国际鲜花植物拍卖行,全球有60%的切花从这里拍卖出,每天早上成交5万笔生意,1900万枝鲜花和200万盆栽植物从这个占地100万平方米的大型机构行销全世界。
这些花是由全球范围内的7000多位花农提供的,并被1370多个批发商与出口商买走,在几个小时之内这些鲜花就能被运输到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
运往全球的花卉植物价格每天都在阿什米尔做出决定,价格取决于鲜花的品种、数量、季节时间、颜色与需求量等等,最贵的鲜花每株在4—5欧元之间浮动。
阿什米尔大约有300类不同鲜花植物,每一类都有不同的品种,每天有1900万的鲜花和植物被卖出。
鲜花供应的旺季在春季和夏季,但冬季圣诞节期间拍卖场的松树和冬青树非常受欢迎。
卖不出去的鲜花一年通常不超过千分之五。
大量鲜花每天都在三大拍卖场中匆忙而安全地旅行,每秒钟都为聪明的荷兰人积累财富。
荷兰人的花期如何带给人享受? 位于温带的荷兰,总让人有气候宜人的绮想,但却错得彻底。
每年9月中旬到3月中旬,无情的风横行平原,吹得人头晕脑涨;无情的雨下得急骤,无法预测。
凡高曾在给弟弟的信里说:“离开荷兰以前,我一直不晓得世界上有样东西叫太阳。
”英国大使潭波则说:“这里的空气不是因为降霜而凄冷,就是因为降雾而迷蒙,天气狂暴,总让人出乎意料。
”许多荷兰人想要离开的原因,不是治安不好,福利不好,而是天气不好。
当荷兰人诅咒天气,缩头缩脑地等待度过漫长的冬季时,荷兰的花期却不约而至。
天空变得澄清,路面瞬间热闹起来。
人们在寒冬不经意播下的种子几乎都一夜间盛开,郁金香、风信子、水仙、小雏菊、风铃草……遍布荷兰的土地。
当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人们无法相信4月的荷兰竟然会如此美好,一个天堂般的“鲜花王国”
写一段导游词
1。
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到的是皖南古村落之一-----宏村,它是一个“奇特的牛型村落”,2000年与西递村同时金榜提名,荣登世界文化遗产宝座。
它始建于南宋,已有800多年历史。
为徽州第一大姓氏汪氏子孙聚族而居的地方。
2。
1997年10月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专程来宏村参观,他对这里的古建筑和古水系设施等评价极高,并在承志堂内挥笔题词:“黟县宏村古建筑物是国家的瑰宝”。
2000年,国际古遗址专家大河直躬在考察宏村后评价:“青山绿水本无价,白墙黑瓦别有情”。
2001年5月20日,原中共中央江总书记参观完宏村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将徽州历史文化建筑医学等归纳为五个英文字母:CBMDA。
C=Culture,B=Business,M=Medicine,E=Education,A=Archtecture(注:指文化、商业、医学、教育、建筑)。
2000年11月30日,宏村在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正式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2001年又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2年12月30日加入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2003年3月加入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2003年7月,被正式评为国家级4A景区,2003年12月被评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
2005年,宏村被评为中国最具魅力名镇。
2006年,宏村景区被评为安徽省文明风景区。
2006年,宏村景区被评为“中国最美的村镇”。
3。
宏村的选址、布局,宏村的美景都和水有着直接的关系,是一座经过严谨规划的古村落。
村内外人工水系的规划设计相当精致巧妙,专家评价宏村是“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相得益彰,是世界上少有的古代有详细规划之村落”。
被中外建筑专家称为“中国传统的一颗明珠”、“研究中国古代水利史的活教材”。
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联合国专家称赞它为“举世无双的小城镇水街景观”。
因为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有时云蒸霞蔚,如浓墨重彩,有时似泼墨写意,四周山色与粉墙青瓦倒映湖中,人、古建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
水在宏村的选址中作用重大。
相传宏村的汪氏祖先先后在歙县唐模、黟县奇墅湖村居住,但都曾遭遇火灾。
后来汪氏举家迁到雷岗山下,最初建十三楼,取名弘村,取弘广发达之意。
鉴于以往教训,宏村在规划时十分注重人工水系的安排,提高预防火灾的能力,后历经400余年、几代人的努力,特别是明永乐年间宏村76世祖汪思齐请风水先生勘定环境,对建筑重新布局,宏村的设计、构造最终实现。
在村落的科学布局中,水起着重要的作用。
整个村落采用仿生学的“牛”形布局,以雷岗山为牛头,村口的两株古树为牛角,月沼为牛胃,南湖为牛肚,蜿蜒的水圳为牛肠,民居建筑为牛身,四座古桥为牛脚,称作“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四蹄屋为身”,形状惟妙惟肖,整个村落就像一头悠闲的水牛静卧在青山绿水之中。
宏村有着一套完善的供水系统,水系设计科学又别出心裁。
村民们将村西的河水引入村内,开凿了一条近1米宽的水圳,九曲十弯,为各家各户提供生活用水,同时也起到调节气温和美化环境等作用。
水圳在村的中部形成半月形的月沼,又在南部形成弓形的南湖,构成了宏村独特的风貌。
村内外人工水系规划,体现了人类巧用自然资源的智慧,可以说是节约型社会利用可再生资源的典范。
水在村内建筑中也不可或缺。
宏村建筑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园林,也有书院和祠堂等公共设施,建筑组群比较完整。
村内街巷大都傍水而建,民居也都围绕着月沼布局,住宅多为二进院落,有些人家还将水圳引入宅内,形成水院,开辟了鱼池,营造出“门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的天人合一的生活环境,可以说,宏村是水做的宏村,宏村也因有水,显得格外有灵气。
比较典型的建筑有承志堂、南湖书院、乐叙堂、叙仁堂等,数百户粉墙青瓦、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群,构成一个完美的建筑艺术整体。
宏村的兴盛与衰落都和徽商及徽文化的兴衰密切相关。
南宋以前,宏村是“幽谷茂林,路径茅塞”地带,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31年)宏村建立,明清时徽商的崛起为宏村的辉煌提供了有力的经济基础,至明万历年间,宏村楼舍高低错落,人口繁衍,“烟火千家,森然一大都会矣。
”但是清朝中后期以后,宏村随着徽商的衰落而渐渐衰落。
考察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清末咸丰同治年间,徽州十年战乱的打击;二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徽商经营的手工业品敌不过外商机器生产的商品,同时道光取消了盐业专卖制度,给经济主体是盐业的徽商带来巨大损失。
这两点是客观原因。
第三点是徽商自身的主观原因。
在内忧外患的时局下,徽商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极少把资本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中去,而有的商帮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如洞庭商人近代适时进入买办业、金融业,并兴办丝绸、绵纱等实业,开辟出新的天地。
而徽商却未能与时俱进,仍然在传统行业中苟延残喘,最后只能被历史所淘汰。
宏村枕山、环水、面屏,北有雷岗可抵御北面之风,东南面有长年不息的山溪河流。
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景色各不相同,人、建筑、山水相融,“天人合一”,人在画中游,是人和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
几百年前,这里就构建了和谐的社会。
导游词(任意)
各位朋友,先自我介绍一下……。
今天我将带大家参观故宫博物院,现在我先为大家作个简单介绍。
故宫位于北京市城区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宫殿。
故宫又叫紫禁城。
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1987年,北京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故宫座北朝南,开有四条门。
各位朋友,这里就是故宫的正门,叫午门,意思是正午的太阳光芒四射。
各位请看
在10米高的城墙上耸立着五座崇楼,楼顶飞檐翅起,从上面看就象五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故午门又称五凤楼。
它建成于公元1420年,位于端门之北,雄伟壮观。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已经进入故宫。
这里是故宫第一进院落,首先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五座汉白玉石桥,它们象征五德,即仁、义、礼、智、信,是皇帝集美好的品质为一身的意思。
金水桥下是内金水河,跨过金水桥就来到了太和门广场,这里就是明代皇帝御门听政时百官待驾的地方。
好,下面请各位去参观末代皇帝溥仪举行登基大典礼的太和殿。
现在我们来到了故宫中最重要的院落--太和殿及其广场,这里就是皇家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
好
这里可以拍下远处太和殿的全景,各位可以在此留个影,过一会儿,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太和殿。
各位朋友,我们眼前的太和殿是整座紫禁城内级别最高的建筑,只有皇帝举行盛大典礼时才使用,象征皇权的至高无上,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我国现存木结构大殿的杰出典范之作。
太和殿始建于公元1420年,当时叫奉天殿。
后来,该叫皇极殿。
清顺治皇帝登基后,重修三大殿,并将皇极殿改为太和殿。
太和殿高35米,东西长64米,南北宽33米,面积为2377平方米。
它面阔十一间,进深5间,规模为紫禁城内大殿之最。
装饰用的彩绘为最高等级的金龙和玺。
殿顶形式为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就连大殿正脊上的吻兽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总之处处显示“第一”,那是皇帝认为“老子天下第一”思想的体现。
看完了太和殿,我们再来看中和殿。
大家请看
中和殿是皇帝在大典前等待吉时、稍事休息的地方。
下面,请大家跟我来一起参观当时的国宴厅--保和殿。
各位朋友,这座大殿是故宫前朝三大殿中的最后一座大殿,叫保和殿。
这座大殿被称为清代的国宴厅及科举考场,自乾隆皇帝以后,这里便成为每四年一次的皇家科举考场。
好啦
故宫的前三殿讲解到此结束,现在请大家参观保和殿并稍适休息,我们10分钟后集合,谢谢大家
各位,故宫整个院落分为两大部分,即“前朝”和“后寝”。
“前朝”是皇帝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东西两侧的文华殿及武英殿为主。
“后寝”是皇帝及后妃、未成年的子嗣们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东西六宫为主。
现在,我介绍一下故宫的后半部分,即“后寝”。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乾清宫,这是皇帝在紫禁城中居住和处理日常政事的地方。
乾清宫分为中殿、东暖阁及西暖阁三个部分。
正殿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临时按见大臣的地方,殿中设有皇帝宝座及御案,正中挂着一块“正大光明”匾,那是清朝皇帝的祖训,作为治国、修身、平天下的基本准则。
东、西暖阁是皇帝晚上住宿的地方。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先讲到这里,现在请各位随我去参观交泰殿。
各位请看,这座四角攒尖顶的大殿叫交泰殿,这座建筑是明清两朝皇后过生日时举行寿庆活动的地方。
在大殿后墙匾额上有“无为”二字,那里是康熙皇帝的御笔,意思是希望后代能够以德制国,施以仁政,以图国家长治久安。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紫禁城的后花园--御花园,这里是帝后们的休闲娱乐的场所。
大家可以在这座名字叫堆秀山的假山前拍照留念。
好啦,各位朋友,故宫中路的讲解到此结束。
孔庙导游词
很详细的哦
有没有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我们现在即将前往的就是颐和园,利用这一段时间,我向大家简短的介绍一下颐和园的历史以及现在的状况。
最早在辽金时代的时候,皇帝就已经开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园林了。
当时在今天的万寿山昆明湖一带修建了金山行宫,将这里称为金山、金山泊。
到了元朝,有将这改名为翁山、翁山泊。
而明代初期则改称西湖并修建了园静寺,命名为好山园。
到了万历是十六年,也就是1588年,这里已经具有一定的园林规模,享有“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的称誉。
然而让这里真正成为一处皇家园林的是清代。
在康熙年间就曾在此修建行宫,到了乾隆十四年到二十九年,也就是1749~1764年,就在原来的基础上修建了清漪园,扩湖,推山,将湖称为昆明湖,山叫做万寿山。
而且这里还成了著名的三山五园之一。
和我国古代的大多数皇家建筑一样,这里也没能躲过入侵者的践踏,在1860年这里被英法联军抢掠并且烧毁了。
过了一些年,慈禧太后挪用了海军经费对这里进行了重建,而且光绪皇帝下昭将这里改名为颐和园。
可是在1900年的时候,颐和园又再次遭到了八国联军(俄英法德意日美奥)的严重破坏。
从此之后对这里所进行的重修,因为财力不足,所以后山部分长期都没有修复。
到了1912年,依照清史的优待条件,颐和园仍然掌握在逊帝溥仪手中。
过了两年,这里曾作为他的私人财产一度开放,但是因为交通不便票价昂贵等原因,没什么人来。
在1924年溥仪被逐出颐和园后,北洋政府将这里正式改为对外开放的公园。
1948年12月,人民政府接受这里后,经过综合治理,仍然保持着其皇家园林的风貌。
而且这里还成为了世界上造景丰富、建筑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257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