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遗产导游词天坛
关于世界文化遗产导游词怎么写作文
各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你们好
欢迎来到“世界遗产”之北京故宫,我是来自遂昌的翁导游,下面我就带大家去细细游赏一番吧。
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地点位于北京城中心。
开始建造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也就是现在说的1406年至1420年,后来经过多个朝代的劳动人民细心修改,变的非常的富丽堂皇,但仍保持着原来的布局和规模,,是世界上保存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木构架宫殿建筑群。
最先的设计人是蔡信、阮安等,主持施工的人是蒯详、陆详等,名字里都有详哦
我们说完了北京故宫的历史和人物建造,现在该说说外观和排列顺序了把
这座城设四个门,南门正中面是午门、北边是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四门个建有重檐庑殿顶门楼。
这座城的四个角都还布有一些结构精巧、外观秀丽的角楼。
外面的墙有10米多高呢
还有护城河宽52米,够宽的吧
长3800米,整个建筑群按南北中间的中轴线为对称布局,层次分明,主次有序。
听完了一以上那些,你应该对北京故宫有些了解了吧
可能你还不知道把,连皇帝的住所都是那么井井有条
文化殿,武英殿是面阔九间的但檐歇山顶建筑。
文化殿是皇帝听大臣讲书的地方,武英殿是皇帝吃饭、居住和召见大臣的地方。
后三宫、东西六宫和乾清宫和坤宁宫通直御花园。
坤宁宫和乾清宫是内廷的正殿、正寝,是皇帝、太后和皇后的正式居住场所,平均面积宽九间,为重檐庑殿顶。
前三殿是全宫最大的建筑群,占地面积有达
【第8句】:5万平方米,是宫城的12%,后三供则为前三殿的25%,期于宫殿依次递减,主要突出前三殿、后三宫的主要地位。
1961年定位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被联合过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北京天坛作文
亲爱的游客们,你们好吗?我是你们的导游,你们可以叫我刘导,我们今天所要参观的就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
明朝永乐皇帝在北京南城仿照南京的大祀殿建立了这作用于祭天的圣坛,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祈年殿的位置上。
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面是圆形,南面是方形,取意天圆地方。
现在我们正沿着天坛建筑的中轴线向南行进,将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坛。
圜丘有两道围护墙,使外方内圆,符合天圆地方的说法。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皇帝恭读祝文所站立的地方,就是刚才所说的台面中心天心石。
他是天坛三大声学现象之一。
在这里朗读的时候声音特别洪亮,而且现在这里也是一样的,各位游客不妨体会一下这奇特的效果,也像当年的皇帝一样,向上天诉说自己美好的愿望。
也许您刚才就已经注意到了,天坛有非常多的柏树,不错,它就好像北京一个天然的氧吧。
而在这许多古柏当中,有一株500余岁的桧柏,就是回音壁西墙外的这棵九龙柏。
它的树干纹理非常的奇特,布满了沟壑,而且旋转扭曲,好像9条蟠龙缠绕嬉戏,所以叫它九龙柏真是一点也不过分。
请大家不要攀爬树木,注意自己的言行,这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我们要保持宁静的心态,解放以后天坛不仅成了着名的旅游景点,而且还是北京城市绿地的组成部分,来这里的不光是旅游者,还不乏一些专门为了强身健体的老人们。
关于世界遗产《北京天坛》导游词作文2篇关于世界遗产《北京天坛》导游词作文2篇今天的游览结束了,希望这次游览能让大家记住、在大家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回忆。
世界文化遗产导游词,《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天坛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这次旅游的导游,我姓*,大家可以叫我*导
现在快到目的地--北京天坛,所以我先给大家将一些注意事项:“礼貌、卫生、秩序、眼看手勿动、禁止乱涂乱画”这五点,记得哦
乘客们,旅游景点已到,请大家有秩序的下车
现在我们来到了天坛的正门,这里是皇帝前来祭祀时进出的大门。
现在,就让我一一地为大家介绍吧
天坛,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它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
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天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种面积为273万平方米。
天坛包括圜丘和祈谷二坛,围墙分内外两层,呈回字形。
北围墙为孤圆形,南围墙与东西墙成直角相交,为方形。
这种南方北圆,,通称“天地墙”,象徽古代“天圆地方”之说。
以上就是天坛的故事,时间不早了,现在,大家自由参观拍照吧
--转眼间,我们的北365kUaIlE.cn京天坛一日游又结束了,大家有秩序的坐车回家吧
关于北京天坛的导游词
抄+改^_^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258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