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黄河风景区导游词
黄河风景区导游词
黄河是一条雄浑壮阔的自然之河,一条润泽万物生灵的生命之河,一条亘古不息奔腾宣泄的文化之河。
黄河,母亲河,中华民族、华夏族裔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摇篮和时代变迁的见证,是中华民族龙的图腾,国之魂,华夏子孙的精神家园
走近黄河,感触黄河,拥抱黄河——郑州黄河游览区为您提供了理想场所
地理位置 景区位于郑州西北30公里处。
南依巍巍岳山,北临滔滔黄河。
雄浑壮美的大河风光,源远流长的文化景观,以及地上“悬河”的起点、黄土高原的终点、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等一系列独特的地理特征、使这里成为融观光游览、科学研究、弘扬华夏文化、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大河型省级风景名胜区,成为国家旅游专线——黄河之旅的龙头。
发展历史 景区前身为邙山提灌站,1970年郑州市政府为解决城市用水和农田灌溉的紧张状况而修建,工程历时2年,1972年建成通水。
在此基础上,提灌站的管理者们将“以水养水,以水养旅游”作为指导方针,绿化荒山,开发景区,弘扬黄河文化,使景区初具规模。
1981年3月21日,更名为“郑州市黄河游览区”。
2002年,黄河游览区更名为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当年先后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2009年12月31日,被国务院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多次被省、市旅游局、省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授予“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十佳旅游景区(点)”、“旅游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景区景点 在已经建成并对外开放的五龙峰、岳山寺、骆驼岭景区近40处景点内,分布着“炎黄二帝”、“哺育”、“大禹”、“战马嘶鸣”、“黄河儿女”等塑像,黄河碑林,《西游记》等古代名著大型砖雕,浮天阁、极目阁、开襟亭、畅怀亭、依山亭、牡丹亭、河清轩、引鹭轩等亭台楼阁,以及低空索道、环山滑道、黄河汽垫船等现代化游乐设施。
每年吸引着上百万中外游客,被誉为万里黄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炎黄二帝 炎黄广场 黄河 禹王台上看黄河 五龙峰是中心景区。
山脚下,“引黄入郑”的八根巨大钢铁提水管道,如“八龙吸水”,从黄河直达山腰。
半山平台上,矗立着高5米、重
【第12句】:5吨的乳白色汉白玉“哺育”塑像,其造型是一位慈祥贤美的母亲怀抱着甜睡的婴儿,母容子态、栩栩如生,象征看黄河哺育中华民族的骨肉之情。
查一篇如果你是导游,请介绍一个黄河的导游词
地理位置 景区位于郑州西北30公里处。
南依巍巍岳山,北临滔滔黄河。
雄浑壮美的大河风光,源远流长的文化景观,以及地上“悬河”的起点、黄土高原的终点、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等一系列独特的地理特征、使这里成为融观光游览、科学研究、弘扬华夏文化、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大河型省级风景名胜区,成为国家旅游专线——黄河之旅的龙头。
发展历史 景区前身为邙山提灌站,1970年郑州市政府为解决城市用水和农田灌溉的紧张状况而修建,工程历时2年,1972年建成通水。
在此基础上,提灌站的管理者们将“以水养水,以水养旅游”作为指导方针,绿化荒山,开发景区,弘扬黄河文化,使景区初具规模。
1981年3月21日,更名为“郑州市黄河游览区”。
2002年,黄河游览区更名为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当年先后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2009年12月31日,被国务院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多次被省、市旅游局、省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授予“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十佳旅游景区(点)”、“旅游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景区景点 在已经建成并对外开放的五龙峰、岳山寺、骆驼岭景区近40处景点内,分布着“炎黄二帝”、“哺育”、“大禹”、“战马嘶鸣”、“黄河儿女”等塑像,黄河碑林,《西游记》等古代名著大型砖雕,浮天阁、极目阁、开襟亭、畅怀亭、依山亭、牡丹亭、河清轩、引鹭轩等亭台楼阁,以及低空索道、环山滑道、黄河汽垫船等现代化游乐设施。
每年吸引着上百万中外游客,被誉为万里黄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10分钟云台山导游词
游客朋,大家好
欢河南旅游,远道而来,辛苦了,我是你们的导游小大家也可以叫我张导,一位性格稳重的老大哥将为大家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那就是我身后正在开车的李师傅了,此次云台山风景区的旅行就由我们两位为大家全程服务了,有需要的地方您尽管提出来,我们会尽心尽力解决,您的满意是我们的工作的最大肯定,在此,预祝本次旅途愉快顺利,也希望大家能够游的尽兴,玩的开心。
接下来,我把咱们的今天的行程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由郑州出发,跨黄河,直达焦作,进入修武县,就到达我们的目的地---云台山风景区了。
朋友们,此刻围绕在我们四周的是郑州市区,我们来简单认识一下郑州:郑州古属豫州,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灭殷我后封此地为管国,东汉时此地成为管城,现在还有管城区的称号,直到隋文帝三年,才有郑州的称号,并沿用至今。
1923年,京汉铁路大罢工后,郑州成为“二七名城”。
现在城中还保存有二七纪念塔,是郑州的标志性建筑。
现在的郑州引领着河南经济的发展。
郑州因发达的商贸素有““商城”之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场搅动乾坤的“商战”,不仅让郑州名扬四海,更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
郑州今日的辉煌也得益于四通发达的交通,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京广,陇海铁路线在此交汇,107,310国道,连霍和京珠高速公路在此交汇。
说话间,我们已跨过黄河,进入焦作境内,焦作位于河南的西北部,北依太行,南邻黄河。
地处我国南北交汇点,东西结合部,又是新欧亚大陆桥在中国境内的中心地带,具有承东启西沟南通北的枢纽地位。
焦作是一个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城市,2003年,焦作市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焦作山水品牌开始在全国叫响,焦作的自然风光秀美壮丽。
太行山层峦叠嶂,母亲河渊源流长,大山大河造化了焦作山水之大气,成就了焦作旅游之大势。
太行峡谷景观尽显雄险奇秀,黄河北岸风光充满诗情画意,太行山南麓在焦作境内连绵百余公里,从东到西分布着大大小小1000多处景点,山水相依,雄中含秀,春赏山花、夏看山水、秋观红叶、冬览冰挂,独具峡谷景观特色。
以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青龙峡、峰林峡五大景区组成的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闻名遐迩。
焦作还是一个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城市。
焦作是三国时期军事家司马懿,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韩愈,唐代大诗人李商隐,明代著名音律学家朱载堉,元代理学家许衡,竹林七贤中的山涛、向秀,等历史文化名人的故里。
阴阳互补刚柔相济的陈氏太极拳发祥于这里,传承至今,远播海外,堪称我国民族武术艺术的奇葩和世界瑰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应观被称为“万里黄河第一观”,蕴涵了中华五千年治河经验,是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博物馆。
朋友们,云台山风景区快到了,我来简单介绍一下:云台山位于焦作市修武县以北的12公里处,因山间常年云雾缭绕,故得名云台山,云台山风景区是目前河南省唯一一家拥有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5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等六个国家级称号的风景名胜区。
我们今天将会看到精美清幽的温盘峪,雄伟壮观的老潭沟,小寨沟的飞瀑流泉,云台大瀑布314米落差,堪称华夏第一,令人叹为观止。
好了,朋友们,云台山风景区到了。
我们的游览时间是四个小时,四个小后我们在车上准时集合,现在请大家带还随身物品,随我下车,准备参观游览。
云台山景点好了,朋友们,我们现在进入了红石峡景区,它是由于地壳断裂运动遗留下来的断裂构造遗迹,看上去是很狭窄的 线状峡谷,这就是一线天,大家也许回想这里的岩石为什么是红色的呢
这是因为岩石中铁质矿物的氧化,长年累月,崖壁就被染成了红色,这样形成了丹崖碧水的奇妙景色。
进入峪内,各位是不是感觉比外面要暖和一些呢
大家请看,两侧是悬崖绝壁,四周群山环抱,这样就使峪内外空气不易流通,因而造成了峪内独特的气候特点,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峪内却凉爽宜人,在峪外天寒地冻之时,峪内却青草不枯,仿佛处在恒久的温暖中,故也叫温盘峪。
朋友们,我们继续向前行,来到了子房湖, 在汉朝建国初,张良在帮助刘邦建立汉业之后,功高震主,惟恐遭到刘的毒害,再三恳求,告老还乡而去。
张良回到家乡之后,仍然坐卧不安,觉得还不太保险,便偷偷地微服出行,隐居到了云台山。
因张良字子房,故此处的村庄叫子房村,湖叫“子房湖”。
沿湖而行,可见对面山峦中有“达摩峰”。
相传印度僧人达摩来中国传教,到达少林寺,面壁10年仍常有杂念涌入心头,于是走出寺庙,要找一处绝妙的静处修行。
后来就来到去台山,在子房湖西畔山峦上静坐。
此处人迹罕至,达摩高居山巅,终山岚流云为伴,山灵一片净化像山样入定下来,不久即化仙而去,此处则留下了“达摩峰。
过了漫水桥,我们来到了泉瀑峡,大家请看,这里山雄水秀,峰高瀑急,青山四合,犹如仙阁,可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多么的巧妙。
朋友们,一路欢歌一路美景,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老潭沟的尽头,俗话说:“游云台,赞云台,不到天瀑不算来”,这就是最著名的云台天瀑,落差达314米,宽约5—7米,是亚洲目前发现的落差最大的瀑布,天瀑之高雄冠九州
“此时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名言定会涌上你的心头。
她盛水期间气壮山河,淡水之时,仪态万千,大家请看,瀑布上端朵朵白云,又好像团团棉絮,悠悠飘落,连绵不绝,下端宛如飞花溅玉,溅起1米多高的水花,又化成一团水雾,把瀑布罩在蒙蒙的雾中。
它既表现了力量,又体现了柔美,让人感觉充满了活力,精神振奋。
出了老潭沟不远,有石桥横架河谷,通往潭瀑峡,又叫小寨沟,这里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飞瀑,流泉,彩潭,奇石等景观,风光怡人,宛若秀丽江南,故得雅号“潭瀑川”。
过了减肥石,又见金龙卧波,再往前行,眼前豁然开朗,浪花翻滚的丫字瀑布带着清新和凉意向您扑面而来。
再往前走,就是清漪池,这里水浅而清澈,色彩艳丽,青苔把一潭水映得碧绿无尘,人说“水至清则无鱼”,但这里却有鱼,为了适应水清的环境,鱼身逐渐变得透明,几乎和水一样了。
好了,朋友们,因时间关系,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了,谢谢各位的支持
河南概况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河南省会郑州市参观游览。
我叫XX,是郑州天下旅行社的导游,这位是我们的司机X师傅。
大家在郑州旅游期间,将由我和X师傅为大家提供服务。
愿您在郑州度过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时光。
郑州是河南省会,河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中华腹地、九州之中,她北临滔滔黄河,西依巍巍嵩山,东、西接广天边际的黄淮平原,素有“雄峰中枢,空域险要”之称。
郑州古属豫州。
公元前1027年周五王灭殷后,将其北管叔鲜封于此地,成为管国。
秦灭六国后这里设县属三川郡。
东汉时为管城。
隋文帝开皇三年称郑州,这是郑州称号的开始。
清代,郑州升为直隶州。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人大罢工革命运动后,被称为“二七”名城。
1948年10月22日郑州解放后,设置郑州市。
1954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迁至郑州,郑州成为省会城市。
全市辖区5区和郊区1区(上街区)、5市、1县,总面积74
【第46句】: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80万,其中市区城市面积约13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约190万。
郑州交通便利,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京广、陇海铁路在此交汇,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最现代的货运编组站;107和310国道在此交汇:由郑州通往全省各地的高速公路网正在形成、现在游客走高速可直达北京。
1997年新建成通航的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是中国第21个国际机场和十大机场之一。
郑州商贸发达,素有商城之称,早在1992年,这里就爆发了轰动全国的“商战”,今天的商战更是好戏连台。
郑州地上地下资源丰富,农副产品繁多,工农业发达,是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
郑州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素有绿城美誉。
特别是近年来,郑州加大拉城市建设的力度,城市品位不断提高。
郑州新建拉滨河公园,紫荆广场等大型绿地和广场。
郑州旅游资源丰富,有嵩山风景名胜区,那里有以少林工夫名扬天下的少林寺;有郑州黄河游览区,是领略母亲河神韵的好去处;有新郑轩辕帝故里,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好地方,还有大河村遗址,郑韩故城,巩义宋陵,打虎亭汉墓、石窟寺、杜甫故里等名胜古迹。
郑州旅游配套设施完善,各种星级饭店、各菜系餐厅、各种娱乐设施等等一应具全,夜生活也丰富多彩。
您旅游期间,将会得到周全高档的服务、感受到中原人民的热情、淳朴,更会了解到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
欢迎大家到郑州旅游观光。
导游词200字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王导,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讲解颐和园的风景名胜。
请大家随着我走。
现在,我手指的这个是著名的长廊。
这个长廊可不一般。
它全长700多米,分成273间。
大家可以看到,每间的横槛上都有许多五彩图画,画得各式各样,有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难怪被称为“世界第一廊”。
大家往前看,这就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
这片湖静得像一面镜子。
游船经常从这里经过,大家可以听到船上游人们的欢歌笑语。
在昆明湖的上面,就是闻名遐迩的万寿山。
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部风景。
站在这里看,整个颐和园真可谓是无比壮观。
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阁。
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
这座石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
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的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这座在历史上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现已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参观热点之一,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
1986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大家听了我的介绍,也心动了吧
那就亲自到颐和园看看吧
如何去介绍一个旅游景点
我的家乡在文成是一个个美丽的农村。
我们那最的就是龙麒源。
龙麒源景区是山水优美,风光清爽的地方,融合了畲族民俗风情的旅游胜地。
所在地属文成县西坑畲族镇 ,当地畲民为纪念畲族始祖龙麒,故把这方风水宝地称为龙麒源龙麒源景区位于文成县西北部,处在文成县环形旅游黄金枢纽的中心地带。
南邻石垟森林公园、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西近水牛塘景点 ;北接刘基故里景区;东北方连百丈漈飞瀑景区。
景区植被面积26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6%,几乎全是极富观赏性的阔叶丛林。
景区气候温凉,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清新怡人,阵阵山风凉爽,是一处十分适宜休闲度假避暑的好地方名师点评:小作者在文中为我们介绍了自己家乡的风景,总体来说比较官方,语言比较严谨,不够生动,但能够将景点的具体情况介绍得非常清楚,就像是在为一个旅游社做广告。
针对于这样的一篇写景的文章,老师还是建议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来描写比较好能给人真实的感觉,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另外,在介绍景点时,特别是在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点时,小作者最好多写一些自己的感情进去,这样会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河南省旅游景点的导游解说词有哪些
白马寺 祠 嵖岈山 风 浮戏山雪花洞 花果山 黄帝故里 黄河大 黄河小浪底 山 龙门石窟 南湾湖 青天河 少林寺 石人山 嵩 山 太行大峡谷 万仙山 文峰塔 相国寺 亚武山 永昭陵 云梦山 云台山 寨沟风景区 重渡沟
清明上河园的导游词(包括沿途讲解)
清明上河园导游词游客朋友们,包大人亲自出来迎接我们了,请随包大人一起入园吧。
我们面前的这幅手持画卷的雕像就《清明上河园》的作者张择端,张择端字正道,号文友,山东诸城人。
正史对张择端的记载比较少,但是野史的记载比较详实。
至今,开封民间还流传着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的故事。
北宋太宗时期,相国寺发展到鼎盛时期,占地540亩,僧院64座,偌大的相国寺雕梁画栋需要大量的画师为之服务。
当时的张择端就是一位靠给寺院绘画谋生的民间画师,一天宋徽宗赵佶在皇家卫队的护卫下,声势浩荡地驾临相国寺降香,宋徽宗赵佶听说相国寺里住着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画师,便命宰相蔡京去了解情况。
宋徽宗赵佶和宰相蔡京不但喜欢绘画,并且都是绘画的高手。
宋徽宗赵佶命宰相蔡京将张择端召进翰林图画院,亲自命题让张择端绘画北宋东京的繁华盛景。
于是,就有了今天的传世神品《清明上河图》。
我们看他手中所持的画卷就是《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园是严格按照《清明上河图》,1:1复原的,《清明上河图》高
【第22句】:5厘米,横长525厘米,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它集中描绘了北宋汴京清明节这一天都市与城郊百姓的种种活动,展现了京城工商业与交通的繁华面貌,成为宋代风俗画的特异瑰宝。
大家请随我这边走,这里是东京码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后,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大运河西起洛阳,北到北京,南至杭州,是中国东部沟通内河、联系海港的南北水运交通干线,汴河就是连接京杭大运河的枢纽,往来的船只、运往皇宫的漕运、贡品,都要经过汴河运往皇宫。
在当时陆运不发达的情况下,汴河的水运无疑充当了今天的铁路运输角色。
也使得东京成为水陆交通枢纽,之所以有7个朝代在此定都,也是看上了东京便利的交通。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汴河全长3800米,是复原的一段,那有朋友要问了:那原来的汴河呢
刚好在此我也解释一下刚才途中所说的“城摞城”遗址。
我们刚才经过的大梁门,重修时在大梁门北侧发掘出上下层层相叠的三层古马道,古马道就是在城墙边修的坡道,以供士兵骑马上城墙之用。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奇观呢
大家都知道,黄河开封段是地上悬河,河床比开封的龙亭公园内地地面高
【第11句】:49米。
在过去的800年里,开封段黄河决口120多次,开封城被黄河水淹过7次。
现在开封地下九米至几百米处依次可挖掘七座城池。
所以说,漕运的汴河、杨志卖刀的州桥、北宋的皇宫都在我们的脚下。
但是开封的泥土属于沙质土地,挖掘后城池可能坍塌,也因为技术不够完善,这些历史的遗迹仍然沉睡在地下。
游客朋友们,这座桥就是《清明上河图》最经典的虹桥,当年张择端绘制《清明上河图》,来的最多的就是这里。
虹桥是北宋十大木拱桥之一,它的特点就是没有桥墩,全靠枕木搭建而成,因为汴河漕运非常发达,往来船只众多,为方便船只通行,所以没有修桥墩。
再看桥的两头,都有两个立柱,每个立柱上都立有一只鹤。
在古代船只没有动力驱使,全靠人力和风帆,为了省力,船公们顺风时就拉下桅杆,逆风时就放下桅杆,这些立柱其实就是古代风向标,鹤的翅膀讲究4钱八两之说,稍有微风,鹤就会随风摆动,鹤头指向的方向就是当时风向,再对照下面的十字交木仪,就很精确辨别当时的风向了。
好了朋友们,看完了《杨志卖刀》、《梁山好汉劫囚车》节目后,我今天清明上河园的讲解也就告一段落了,感谢大家的支持与配合。
我们旁边就是东京夜市,大家不妨去品尝一下开封有名的小吃,十二点半我们准时在车上集合,谢谢
巩义宋陵公园导游词400字
新郑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属郑州市,北靠郑州,南连长葛,东邻中牟、尉氏,西接新密市。
面积873平方公里,人口
【第78句】:6万,辖14个乡(镇),337个行政村。
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浅山丘陵区,东部为平原,西北部为丘岗地。
双泊河贯穿全市,境内长30余公里。
年平均气温
【第14句】:3℃,年平均降水量735毫米,全年无霜期208天。
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332506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670元。
现有耕地61万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花生、烟叶为主;森林覆盖率为
【第13句】:5%。
矿产资源有无烟煤,储量丰富。
土特产有新郑大枣,为河南省大枣主要产地之一。
新郑在上古称为“有熊”,轩辕黄帝在此建都。
帝喾时代,新郑为祝融氏之国。
新郑又名祝融之墟,也称有熊之墟,为楚国先民的最早起源地。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259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