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文庙导游词
定州有什么名胜古迹
中山文化中山文化——河北省三大主要历史文化之一中山文化。
定州是中山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是我国北方古代地域文明的摇篮之一,历史上曾作为一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经几千年的文明洗礼,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传统文化---中山文化。
是和燕赵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等相媲美的传统文化体系。
其基本精神物质主要是:仁厚善良尚义重情、奋发有为自强不息、崇德重教修身为本、吃苦耐劳质朴俭约、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中山文化——未曾断代的城市历史上中山国分为战国中山国和汉中山国。
战国中山国是由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白狄族建立的,是战国时期除战国七雄之外实力最强的千乘国,号称“战国第八雄”。
历史上,中山国国都几经变迁,先是新市(今正定县新城铺村)、然后是中人城(今唐县西南一带)、再然后是顾(今定州城)、最后是灵寿(今石家庄灵寿县)。
纵观上述几个中山国都,随中山国的动荡和灭亡,均开始衰落,唯独定州一枝独秀,继承了中山文化的正统,一直延续了中山文化的命脉,并将其发扬光大。
定州是以上几个中山国都中,中山文化唯一一个没有出现过断代的城市,如同中国的二十四史一样完整,而其他的几个国都的中山文化均是断代史。
定州代表了中山文化的正统,是中山文化的发源地和历史上的中心区,是历朝历代中山地区的特指。
从战国中山到西汉中山国到三国两晋中山,再到宋金元中山府,最后到清、民国定州县衙大门上镌刻的“古中山国”,中山文化在定州历史上贯穿了两千多年。
中山文物十大河北文物精品中的“战国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战国错金银虎噬鹿铜屏风座”、“战国中山王铁足铜鼎 ”为战国中山国文物;“西汉透雕双龙高钮谷纹白玉璧 ”、“西汉错金铜博山炉 ”、“西汉长信宫灯 ”、“西汉刘胜金缕玉衣 ”为汉中山靖王刘胜墓的文物,也就是说十大河北文物精品中带有中山文化烙印的所占比重为七成。
另外战国中山墓中的“十五连盏铜灯”、“战国铜"山"字形器 ”、“战国铜版兆域图 ”、“错银双翼铜神兽”、“中山三器”中的另外两件,都在河北文物中非常出名。
定州——————联合国地名组织命名的“千年古县”,“中山”文化的中心与代表,河北省“十大历史文化名 城”之一。
定州市荣誉地位:定州市————冀中名城,河北省中部区域中心城市,河北省最具发展潜力的省辖市之一。
定州塔—————“十大河北古建筑”之一,中国现存最高的砖木结构古塔,有“中华第一塔”之美誉。
定州文庙————不仅是河北省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文庙,也是全国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文庙之一。
定州贡院————“十大河北古建筑”之一,中国北方唯一保存最好的科举考场。
状元之乡————这里自古文风鼎盛,是仕途的起点,状元的摇篮,先后有十名文武状元在这里诞生,在中 国北方首屈一指,故有“北方才子出定州”一说。
定州清真寺———中国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正门“开天古教”匾额,为乾隆御书。
镇寺之宝《重修礼拜寺记》石碑,在中国伊斯兰教史上独占四个之最:中国伊斯兰教史上最早一块汉文碑,最早将回回称谓同伊斯兰教相联系,最早把穆罕默德名字翻译成四个字,首开以儒释伊先例。
定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是五座名窑中烧制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
定窑孩儿枕是“九大镇国之宝”之一。
宋定窑白釉龙首净瓶———“十大河北文物精品”之一,出土于定州城内净众院塔基地宫。
定州文物————————国家级文保单位9处,省级文保单位14处;馆藏文物5万余件,数量居河北省县(市)首位。
定州“商代北方方国贵族墓”――是迄今发现商王朝最北边的一个诸侯方国。
论语——————————定州出土的竹简《论语》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抄本。
龙螭衔环谷环纹大玉璧————为我国目前发现最完整、最大的一块玉璧。
北方丝织中心————————唐代,定州丝织业空前繁荣,天宝末年,定州常供罗绫达1575匹,占全国常供总数的
【第41句】:8% 。
《缂丝:梅花寒鹊图》————北京故宫博物院“十大镇宫之宝”之一。
产地:定州;制作人:定州籍人沈子蕃。
宋代缂丝制作,以定州所产最为著名,代表人物是定州的沈子蕃。
“中山松醪”酒————为苏东坡任定州知州时亲酿。
1915年同茅台酒一道参加 。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国际酒赛荣获金奖。
中山松醪被誉为东方的XO。
1984年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特别提议饮中山松醪酒。
定州白敬宇眼药———定州回族人白泽民发明的白敬宇眼药,1947年,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金奖,是中医成药第一次获取国际金奖。
与此同时,白敬宇制药还是最早实现中药出口的民族企业。
电视剧《大宅门》就是以“白家老号”为背景,艺术加工创作而成。
抗金名城——————抗金最激烈的地方。
靖康之难,当徽、钦二宗北掳走之时,远在北方的定州军民仍在进行殊死抵抗,直到3年后金兵才完全占领定州。
定州知州——————北宋时期,朝廷名臣任职最多的一个地方,为河北之最。
从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到1127年灭亡167年间,在定州任职的文武职主要人员共99人。
其中宋史有传记的92人,占92%;例如:司马光(宰相)、韩琦(宰相)、苏轼、吕端(宰相)、吕公著(宰相)、李继隆(北宋四大名将之一)、韩忠彦(宰相)、韩绛(宰相)、庞籍(宰相)、蔡京(宰相)、章敦(宰相)。
定州清风店战役———解放战争中著名战役,决定石家庄得以解放的最重要的一次战役。
定州教育————是全省唯一拥有独立大专院校和4所省级示范性高中的省辖市,是河北教育的一面旗帜。
定州市场————定州现有各类市场150多处,西城蔬菜批发市场连续9年被评为省十大农副产品市场之一。
河北长安——河北长安汽车,中国北方最大的商务车出口基地。
定州奶业————定州伊利乳业,亚洲最大的液态奶生产基地。
谁有关于佛寺的导游词啊?
寺庙 寺庙--我国的艺术瑰宝库,它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
从广义上来说,寺庙不佛教仅仅与佛教一家有关。
但在佛教中,寺庙就有许多种称谓:如“寺”,最初并不是指佛教寺庙,从秦代以来通常将官舍称为寺。
在汉代把接待从西方来的高僧居住的地方也称为寺,从此之后,“寺”便逐渐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称。
“寺”是佛教传到中国后,中国人为尊重佛教,对佛教建筑的新称呼。
如白马寺、大召寺等。
除此之外,如庵,那是尼姑居住的寺庙。
还有石窟,那是开凿在山崖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
印度早期佛寺多用这种形式。
印度佛教石窟的形式有两种,一种为精舍式僧房,方形小洞,正面开门,三面开凿小龛,供僧人在龛内坐地修行;一种为支提窟,山洞面积较大,洞中靠后中央立一佛塔,塔前供信徒集会拜佛。
在蒙古语中称“寺”为“召”。
如大召、五当召等。
另外,有称之为布达拉宫、普陀宗乘之庙等。
在道教中,寺庙的称谓也很多:道教创立之初,其宗教组织和活动场所皆以“治”称之。
又称为“庐”、“靖”、也称为静宝。
在南北朝时,道教的活动场所称呼为仙馆。
北周武帝时,道教活动场所的称呼叫“观”,取观星望气之意。
到了唐朝,因皇帝认老子为祖宗,而皇帝的居所称为“宫”,所以道教建筑也称为“宫”了。
其它还有叫“院”、“祠”的,如文殊院、碧霞祠等。
儒家则称之为“庙”、“宫”、“坛”,如孔庙、文庙,雍和宫,天坛等。
伊斯兰教称之为“寺”,如清真寺等。
天主教称之为“教堂”。
在原始或民间中,称之为“庙”、“祠”,如旧时奉祀祖宗、神佛或前代贤哲的地方。
叫太庙、中岳庙、西岳庙、南岳庙、北岳庙、岱庙等。
如祖庙、祠堂(祭祀祖宗或先贤的庙堂),有武侯祠、韩文公祠等。
寺庙文化它完整地保存了我国各个朝代的历史文物,在国家公布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中,寺庙及相关设施约占一半,谓之“历史文物的保险库”, 乃当之不愧。
寺庙建筑与传统宫殿建筑形式相结合,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民俗特色。
同时,寺庙文化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天文、地理、建筑、绘画、书法、雕刻、音乐、舞蹈、文物、庙会、民俗等等。
各地一年一度的庙会如火如荼,不仅丰富了各地的文化氛围,同时促进了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寺庙可以产生一个安定脸孔让一个不满的人口变得安定。
在上古时代,几乎每个城市都会有一座寺庙来供奉他们的守护神。
而多数的城市都会有多座寺庙来供奉其他的神明。
而到了现代,寺庙变成了一个礼拜的地方,像是礼拜堂以及教堂。
在上古时代的社会中,寺庙被认为是神的居住地。
信徒们会带食物、香料、稀有物等贡品来到寺庙,当做是对神明的敬意以及尊重。
寺庙存在城中可以带给人们平和的效果,通常有智慧的领导人都会在城市开始成长时尽快地设置寺庙。
十大名寺 中国十大名寺介绍我国著名的古寺:白马寺、灵隐寺、少林寺、寒山寺、隆兴寺、清净寺、大相国寺、卧佛寺、塔尔寺、扎什伦布寺。
洛阳白马寺:白马寺在河南洛阳市东郊,称为“中国第一古刹”。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
白马寺的营建与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紧密相连。
白马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齐云塔等。
杭州灵隐寺:灵隐寺又名云林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
当时印度僧人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认为是“仙灵所隐”,所以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
清康熙南巡时,赐名灵隐寺为“云林禅寺” 灵隐寺全盛时期,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徒达三千余众。
灵隐寺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
登封少林寺:少林寺在河南登封县城西北12公里的少室山麓五乳峰下。
因寺院坐落在丛林茂密的少室山阴,以此得名。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95年)。
32年后,印度名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传授禅宗。
达摩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禅宗的祖庭。
传说少林拳是达摩创造的。
少林寺以其卓绝的少林武功名扬天下。
少林寺保存有唐代以来的碑碣石刻共计300多块,其中的一块\\\\太宗文皇帝御书碑\\\\记载了少林寺十三僧人勇救唐王李世民的史迹,碑文为唐太宗亲笔书写。
少林僧人练武、习拳的情景在寺内白衣殿的壁画之中均有描绘记载。
苏州寒山寺:寒山寺始建于公元502年的梁天监年间。
到了二百年后的唐代,相传唐时僧人寒山曾在该寺居住,故改名为“寒山寺”。
自从唐代诗人张继题了《枫桥夜泊》一诗后,寒山寺便闻名了。
寒山寺中的主要景点有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文《枫桥夜泊》、枫江第一楼。
正定隆兴寺: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 年),原名\\\\龙藏寺\\\\。
宋初,太祖赵匡胤敕令在龙藏寺内铸造铜佛,并盖大悲阁,遂大兴土,以大悲阁为主体的一组宋代建筑先后告成。
到了清康熙、乾隆年间,又两次大规模维修和增建,寺院发展到鼎盛时期。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改龙藏寺为隆兴寺,俗称大佛寺。
泉州清净寺:清净寺又名艾苏哈子大寺,位于市区涂门街。
始建于1009年(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回历400年),创建和重修者皆为阿拉伯伊斯兰教徒。
清净寺建筑采用西亚形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具有阿拉伯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清真寺,清净寺面积2100平方米,现在主要建筑在门楼,高20米、宽45米,辉缘石和白花岗石构筑,三层穹形尖顶拱门。
开封大相国寺:大相国寺位于河南省开封市自由路西段。
开封是“富丽甲天下”、“自古帝王都”的历史文化古城,民间向有“一苏二杭三汴州”之说。
而“大相国寺天下雄,天梯缥缈凌虚空”(元·陈孚),寺院历史上名僧辈出,名士荟萃,活动频繁,寺藏丰富,鼎盛时期辖64禅律院,占地达540亩。
高僧、达官、文人、使节、民众出入其特别是北宋期间;佛事,大相国寺、巡幸、文娱、参访、商贸汇集其中,成为中外佛教及文化交流的中心,深为海内外佛教界瞩目。
北京卧佛寺(十方普觉寺):卧佛寺即\\\\十方普觉寺\\\\。
它位于西山北的寿牛山南麓、香山东侧,距市区30公里。
卧佛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原名兜率寺,又名寿安寺。
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后改名为普觉寺。
由于唐代寺内就有檀木雕成的卧佛。
后来元代又在寺内铸造了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涅磐铜像,因此,一般人都把这座寺院叫作\\\\卧佛寺”。
据元史记载:当时铸铜像冶铜50万斤,用工七千。
铜佛身长5米作睡卧式,头西面南,左手自然地平放在腿上,右手曲肱托头。
卧佛后面围坐着12圆觉菩萨,他们面部表情沉重悲哀,构成一幅释迦牟尼涅磐于婆罗树下,向12弟子嘱咐后事的景象。
西宁塔尔寺:塔尔寺又名塔儿寺。
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古称“佛山”,藏语称为“衮(音gun)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
它座落在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连花山坳中,是我国喇嘛教(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诞生地,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届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尔寺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塔尔寺整个寺院是由众多的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组成的一个汉藏艺术相结合的辉煌壮丽建筑群,占地面积约600余亩. 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扎什伦布寺位于日喀则市尼色日山南侧,藏语意为“吉祥须弥山”.扎什伦布寺是西藏佛教格鲁派在后藏地区的最大寺院,又是西藏地区班禅四世之后历代班禅举行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中心。
扎什伦布寺始建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全寺分宫殿、勘布会议(后藏地方政府最高机关)、班禅灵塔殿、经学院四大部分。
经学院有措钦大殿,4个扎仑及下属的64个康村组成。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260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