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桐庐导游词
作为导游,介绍自富阳至桐庐,导游词200字
我们已经来到的是大家期待已久的富春江了。
看,这里的美丽景色是否让你们忘记了旅途的奔波了呢
我想是这样的吧
自古以来,这儿就已经被古人用诗词传诵着,唐朝的韦庄赞曰: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再看那元朝的吴桓赞写道: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是的,看那回,清澈见底,犹如一块明镜倒映着两旁的青山、绿树、悬崖,柔美与险峻结合成了一幅天下独绝的山水画,两旁传来的猿鸣声是否令你心里产生了一个莫名的空虚感呢
这也难怪古人为此痴迷了吧
有没有关于杭州的导游词
有太多了 你要概况
沿途
还是购物
我是杭州导游呵呵 说你具体要的吧杭州,浙江省的省会城市,市区面积683平方公里,人口大约480万。
她是一个古老的城市,没有一个建立过王朝首都的城市不是古老的城市,若从秦朝设钱塘县至今,已经有2200多年的历史啦。
杭州是水的世界,粗粗算来,有四种水可以列举:一:钱塘江水,全长600多公里,它是我们吴山越水的母亲河。
从杭州城边檫身而过,如今,随着城市的扩大,钱塘江两岸,正在崛起杭州的新城。
二:西湖,今天的西湖总面积5,6平方公里,说是位于杭州城西面,所以称之与西湖。
其实西湖就在杭州的环抱里,和这个城市骨肉相连。
三:大运河,大运河又通称京杭大运河,它北通北京,南接杭州,全长1782公里,京杭大运河的杭州段,南起三堡船闸,北至武林头,长23,6公里,流域面积730平方公里。
四:市河,十条市河加起来全长38,8公里。
杭州名称最早的由来,是由大禹治水时曾经在这里舍杭登陆,杭就是方舟,船的意思,后人于是就把杭州称之为禹杭,不知道从何时,为何事,老百姓把禹杭称为余杭,至今在杭州仍有余杭这个地名,清朝最大的一个冤案,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就发生在余杭。
秦朝今天的杭州东南江干一带,还在海里面。
公元前223年,秦国取得了楚国的江南地后,设立会嵇郡时,称为钱塘,从秦汉至六朝的八百年,钱塘始终是一个无足称道的山中小县。
真正开始把这个地方称为杭州,是在隋朝开始,算起来也有1400年的历史。
隋开皇九年,也就是公元589年,隋朝灭了陈。
废除了钱塘郡,设置了杭州治。
洲治,也就是地方政府。
中唐之后,杭州才以“东南名郡”见称于世。
杭州虽然有如此这样的名声,但与一流城市扬州、二等城市越洲、苏州相比,它依然是一个三流城市。
从三流到一流,有功之人,当数吴越的钱氏。
,他的保境安民政策,使的中国大地有了一块在战火中休养生息的土地。
北宋时间,杭州已成为东南第一洲,南宋就更不用说了,中央政权在此建都,杭州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全球第一大都会。
现在杭州用四句话,十六个字来概括:人间天堂、文物之邦、丝绸之府、茶叶之都。
说道杭州是人间天堂那可来不得半带虚假,古人有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把杭州比喻为人间天堂,历代的文人墨客也对这座天堂般的城市留下了许多耳熟能详的篇章。
杭州之美,美于西湖,唐代著名的大诗人白居易曾说,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在杭州,天底下叫西湖的地方太多了,可是没有一座城市的西湖可以与杭州的西湖相媲美。
杭州是何其幸运,他的美和历代的先贤是分不开的。
时光回转,我们把目光倒流到唐朝,公元822年。
年过半百的官场失意的白居易(772~846)来到了杭州为政。
白居易年轻的时代不能不说踌躇满志。
28岁中了进士,也是春风得意的,不过诗人一得意就容易忘形,一忘形就容易口没遮拦。
封建社会把这种对朝廷的直言称为进柬,而进柬有往往要受惩罚饿,这一罚,罚到了江洲。
罚出了千古的琵琶行,后又移至忠洲,然后,西湖山水何其有幸,迎来了伟大的诗人白居易。
从他一生轨迹来看,白居易应该是个浪迹天涯的人。
祖籍山西,出生河南,少年时代,大约十四五岁为躲避战乱,曾经随同父亲第一次来杭州,日子过的颠沛流离,但是杭州还是给他留下了深远的诗意,那时苏州刺史是韦应物,另一名诗人宰相的儿子房孺则出任杭州刺史,他们常在苏杭二地诗酒唱和,给少年白居易很深的影响。
白居易刺杭那年已经整整50岁了,贬官之人,心情是可想而之的,然而,一见到西湖山水,心情就发生了重大变化,总之到杭州的当天,他就迫不及待的写了《杭州刺史谢上表》。
甚至西湖这个名字也是从白居易这里才开始真正的命名呢。
最早出现西湖这个名词,是出之与白居易的《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和《杭州回肪》这两首诗。
白居易在在杭州的政绩,杭州人如数家珍,但其中最著名的,当数筑西湖湖堤和疏通六井。
所谓湖堤,也就是著名的白堤了。
他为了老百姓的生活把西湖一分为二,堤内为上湖,堤外为下湖,平时畜水,旱时灌田。
不少人反对他这么做,说,放了西湖的水浇田,那湖里的鱼怎么办,水中的菱角怎么办,白居易也反问他们,是老百姓的生命要紧,还是鱼儿要紧,是水上的菱角要紧,还是田里的稻梁值钱啊
在他离开杭州前两个月,他终于把堤建了起来。
还专门写了《钱塘湖石记》,详细的记载了堤的作用,刻在石碑上,立在湖边。
白居易任期三年,要离开杭州了,留下一湖清水,一道芳堤,六井清泉,两百首诗,带走什么呢
“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杭州的老百姓扶老携幼,提着酒壶来送行了,白居易落泪了,他是这样告别黎民的: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惟留一湖水,与汝度荒年。
一千年过去了,我们走在一千年后的白堤上,心里想着白居易不由的想起他的诗章来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角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学写有关杭州的导游词
开头: 先向“游客”作自我介绍,再介绍旅游的地点。
例子:大家好,我是本次的导游,我叫李明,你们可以叫我李导游,也可以叫我小李。
本次的杭州之旅,就由我来带领大家。
中间: 一般分1~2个自然段写完,第一个自然段介绍旅游地点的地理位置,著名的旅游景点。
这些都是上网查的,如果没有的话就写一个自然段就好了。
不用例文,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就行了。
结尾: 简单的收一下尾就好了。
最后一句本人觉得这一句不错:本次的xx一游在这里就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如果大家以后再去哪里游玩,一定要记得找我哦
例子:亲爱的旅客们,本次的杭州一游在这里就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如果大家以后再去哪里游玩,一定要记得找我哦
下面给LZ一个本人自己的例文吧。
(他人切勿盗取) =-=-=-=-=-=-=-=-=-=-=-=-=-=-=-=-=-==-=-=-=-=-=-==-=-=-=-=--=-=-=-=-=-=-=-=-=-=-=-=-=-=-= 大家好,我是本次杭州行的导游,我叫李明,你们可以叫我李导游,也可以叫我小李。
本次的杭州之旅,就由我来带领大家。
杭州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部,是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
也是长三角第二大经济城市,南翼经济、金融、物流、文化中心。
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杭州也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之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
元朝时曾被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有着2200年的悠久历史的杭州还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
杭州有多项旅游景点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创造了一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湖是目前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中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湖泊类文化遗产之一。
杭州拥有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湖风景名胜区。
“两江两湖”即是指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湘湖。
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目山、清凉峰 自然保护区;七个国家森林公园—千岛湖、大奇山、午潮山、富春江、青山湖、半山和桐庐瑶琳森林公园;一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全国首个国家级湿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杭州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个、国家级博物馆9个。
全市拥有年接待1万人次以上的各类旅游景区、景点120余处。
亲爱的旅客们,本次的杭州一游在这里就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如果大家以后再去哪里游玩,一定要记得找我哦
=-=-=-=-=-=-=-=-=-=-=-=-=-=-=-=-=-==-=-=-=-=-=-==-=-=-=-=--=-=-=-=-=-=-=-=-=-=-=-=-=-=-= LZ喜欢的话就采纳吧。
备注:以上为本人原创。
他人切勿盗取。
如果LZ觉得少的话可以再去网上搜“杭州”的百度百科。
里面全是关于杭州的。
LZ可以选取一些,但最好不要整段整段的抄。
与朱元思书,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 大
欢迎您来春江风景区,下面我将引领您浏览富春江沿岸的山山水水您饱览天下闻名的富春江美丽风光。
大家看一看,富春江风景区两岸山色青翠秀丽,江水清澈碧绿,而在山水之间还分布着许多的名胜古迹。
顺着我手指的方向大家看到的是风景区东线,东线以富春江七里泷风光带和富春江国家森林公园为主体,有“严陵问古”、“双塔凌云”、“子胥野渡”、“七里扬帆”、“葫芦飞瀑”等景点,有“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之妙趣,是富春江回归自然旅游线; 而南线以“地下艺术宫殿”--灵栖洞天、“江南悬空寺”--大慈岩为主,其中“东海龙宫”、“中国第一天然立佛”等景观世之罕见,是科普考察和佛教文化观瞻旅游线; 再看这边的西线,以“华东明珠”--新安江水电站、千岛湖、好运岛等景点为旅游点,其中千岛湖集太湖之浩瀚、西湖之娟秀于一身,堪称天下奇观,是千岛湖山水风光旅游线;而新安江城又以“风凉、水清、雾奇”三绝闻名,是江南地区著名的城镇避暑胜地。
锦绣新安江被誉为中国的“多瑙河”。
新安江龙舟漂流、新安江九姓渔民水上婚礼、月亮岛等旅游项目、景点与新安江水电站、千岛湖、好运岛等景点组合成新安江城郊水上旅游线路。
’ 游客朋友们,置身于这样的山水之间,你有什么感觉呢
距今1600年前的大文学家吴均也曾来到富春江,大家来看看这位文豪写的《与朱元思书》 : 与朱元思书 作者: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翻译过来就是:风尘烟霭全部散尽,天空与山峰显露出同样清澄的颜色。
让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任凭它或东或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水路,奇峭的山峰奇异的流水,天下独一无二。
江水全都呈现出一片青苍之色,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
游动的鱼和细细的卵石,都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湍急的流水快于飞箭,汹涌的江浪势如奔马。
两岸夹峙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耐寒常青的树木。
山依恃地势争着向上,互相比高比远。
争着向高处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千百座峰峦。
泉水冲击着石块,发出泠泠的声响;好鸟彼此和鸣,织成嘤嘤的谐美旋律。
蝉儿则无休止地鸣叫不停,猿猴则千百遍地啼叫不绝。
在仕途上鹰一般冲天直上的人,望一眼这么美的峰峦就会平息热衷名利的心;整天忙于筹划治理世俗事务的人,看一看如此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遮蔽天日,即使白天也像黄昏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会漏下一些光斑。
游客朋友们,你也有同感吗
欢迎您长留富春江三百年.今天我们的愉快旅途结束了。
祝各位一路顺风
再见
把《与朱元思书》改写成现代文,介绍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的景色,300字左右
我的绝对是散文. 不是翻译! 如果风有颜色,如果烟有光芒,或许,它们都是明净的,像是白昼里的月光。
在风语低回,云雾萦绕中穿行,你也许会爱上两岸的苍翠峰峦;在烟波无忧,碧水澄明中抬首,你也许会爱上碧远的苍穹:眼前都是茫茫的苍翠深远,一色的深青浅碧,这样的天,这样的山,谁能说更偏爱谁一点呢
在富阳与桐庐的一百多里水路上,竟然就让我邂逅了这样的奇景。
泼墨是绝世好画,成曲是天籁之音,这样的山水,真是天下奇绝啊。
在行舟上低首,只见满目的碧色,荡开层层轻波。
这样一方碧色的砚,研了满满的墨,等着你胸中无处可发的赞叹,用千丈的深度来书写。
你看那一尾尾的鱼,一粒粒的石,都争先恐后的想让你看清楚,记住这里每一点微小的美。
银浪如鳞,湍流胜箭,心好像突然就轻了,轻的可以飞起来。
我借着这欲飞的心,极目远眺。
两岸的高山,寒松苍翠叠枝,参差阴翳,竞相争高。
重峦叠嶂,直指向天,鹰飞几不可度。
如诗如画,如曲如歌。
不要怪自然中没有琴弦;泉水弹奏石的清韵,善鸣的鸟嘤嘤放歌,难道不是天地绝响
更不必说山中的蝉鸣无穷,猿啼千转了。
在这繁芜迷眼的世间里,还有这样的地方吗
想必热衷于官场经济人情世故的人们,来到这里,都会忘忧流连啊。
看来这样的山水,这样不沾红尘的山水,必然是有守护的。
那些苍茂的树木伸出枝条,将这山水隐蔽起来,只有阳光偷偷地从隙缝中露出头来,照亮这一江碧色,赏玩这珍藏的美丽。
联系与朱元思书写写富春江的导游词
这一段风景区两岸山色青翠秀丽,江水清澈碧绿,而在山水之间还分布着许多名胜古迹。
风景区东线以富春江七里泷风光带和富春江国家森林公园为主体,有“严陵问古”、“双塔凌云”、“子胥野渡”、“七里扬帆”、“葫芦飞瀑”等景点,有“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之妙趣,是富春江回归自然旅游线; 南线以“地下艺术宫殿”--灵栖洞天、“江南悬空寺”--大慈岩为主,其中“东海龙宫”、“中国第一天然立佛”等景观世之罕见,是科普考察和佛教文化观瞻旅游线; 西线以“华东明珠”--新安江水电站、千岛湖、好运岛等景点为旅游点,其中千岛湖集太湖之浩瀚、西湖之娟秀于一身,堪称天下奇观,是千岛湖山水风光旅游线;而新安江城又以“风凉、水清、雾奇”三绝闻名,是江南地区著名的城镇避暑胜地。
锦绣新安江被誉为中国的“多瑙河”。
新安江龙舟漂流、新安江九姓渔民水上婚礼、月亮岛等旅游项目、景点与新安江水电站、千岛湖、好运岛等景点组合成新安江城郊水上旅游线路。
’ 有关文章与朱元思书 作者: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风尘烟霭全部散尽,天空与山峰显露出同样清澄的颜色。
让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任凭它或东或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水路,奇峭的山峰奇异的流水,天下独一无二。
江水全都呈现出一片青苍之色,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
游动的鱼和细细的卵石,都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湍急的流水快于飞箭,汹涌的江浪势如奔马。
两岸夹峙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耐寒常青的树木。
山依恃地势争着向上,互相比高比远。
争着向高处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千百座峰峦。
泉水冲击着石块,发出泠泠的声响;好鸟彼此和鸣,织成嘤嘤的谐美旋律。
蝉儿则无休止地鸣叫不停,猿猴则千百遍地啼叫不绝。
在仕途上鹰一般冲天直上的人,望一眼这么美的峰峦就会平息热衷名利的心;整天忙于筹划治理世俗事务的人,看一看如此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遮蔽天日,即使白天也像黄昏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会漏下一些光斑。
富春江的100字导游词
富春江导游词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正置身于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之称的富春江。
瞧,这山,这水,真是名副其实——集富春江的美于一身。
从古时起,便已经有文人墨客为富春江折服,不禁倾笔写下句句名言。
此时,我们身临其境,定能品出这诗文中之神韵,可能还有人会大喊出“我爱富春江
”的冲动呢
可这对于真正见到它美懂得欣赏它美的人眼中,并非什么可笑之举。
因为她的美确是能倾倒众生。
那“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虽映照出其生机勃勃,却掩不住其真正的奇伟嶙峋,虽令人心生寒意,却更有一种兴奋之情。
那“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的水,潺潺细流,清澈见底,游动的小鱼儿与细石“交纵嬉戏”不亦乐乎。
瞬间心灵得到了诠释,心如止水,仿佛真正读到了人生真谛。
她美,却真实;她险,却活泼。
她难道不是令人不得不爱吗
——八(2)金艳艳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到了富春江的中下游,就让我们在这里畅游一番吧。
”我知道,我第一次的导游解说开始了。
富春江的景由水与山组成,站在各个角度看,人的感受是不同的。
站在山的最高峰,一览无余。
这样,才能体验到“一览众山小”的霸气。
山,峰峦如聚,各具特色。
横看,有排山倒海之势;侧之,给人以天崩地裂之感,此为山也。
水有水的魅力。
西湖的水是宁静的岁,洞庭的水是清澈的水,而富春江水正是具备了两者的长处。
水,气势平缓之处如平地,则心如明镜;气势澎湃之处如鲸波巨浪,翻江倒海的气势自古无人不为之惊叹。
总而言之,富春江的独一无二的山水会让大家的旅行过得愉快而富有意义。
我的第一次解说算是成功还是失败呢
——八(2)章绍亮 游客们注意了,现在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富春江景区。
南朝文学家吴均曾在《与朱元思书》中,极力赞扬富春江道:“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元朝吴恒赞也曾咏过:“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很明显,富春江的招牌便是山与水。
如我们眼前所见,这山层层叠叠,高耸陡峭,以一“绝”字也尽叙其美。
另外,我们也可望见山边的树木,一株株都伟岸挺拔,暗绿色的他们仿佛在叙说着自己的所见所闻。
仔细听听,鸟儿此起彼伏是他们的话语,更冲刷着我们的身心。
再向下看看水,清澈见底,缓缓地流着,那样安详,那样平和,但这仅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而已。
再往前,那儿两岸紧密地接着,水流湍急,激起千堆的浪…… ——八(2)杨承印 要说秀色哪里好,古今当推富春江。
今天,我们就来到了美丽的富春江,关于富春江的美丽,且容我这个导游慢慢道来。
富春江因山青水碧而名闻遐迩,早在古代,便有吴均“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赞叹。
是啊,瞧那水,清澈缥碧,泠泠作响,水底还有那灵活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块,他们享受这舒适的家园,向人们诉说着富春江的美。
还有瞧那山,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倘置身于此,还以为来到了仙境哩
富春江的美,美就美在流水,清澈澄清;富春江的美,美就美在青山,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今天,就让我们共游富春江,感受那来自天宇外的美
——八(2)王斐斐 朋友们,你们听过“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这句名言吗
我们现在站的地方就是富春江著名的七里峡谷。
这边的江两岸青山夹峙,峭壁峥嵘,它素有“小山峡” 的美称。
富春江千姿百态的江水也甚是美丽,它有千丈见底的清澈,并且有时如箭般湍急。
而富春江的山,则是连绵不断,此起彼伏,那里鸟鸣猿啼,光影交错,别是一番趣味。
你们可以看着眼前的天光山色,然后乘着小舟游行于江面,赏玩风景,任凭小舟随意飘荡,也是良多趣味。
希望大家旅途愉快
——八(3)黄艳 各位旅客,经过了二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现在,我们已经来到的是大家期待已久的富春江了。
看,这里的美丽景色是否让你们忘记了旅途的奔波了呢
我想是这样的吧
自古以来,这儿就已经被古人用诗词传诵着,唐朝的韦庄赞曰: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再看那元朝的吴桓赞写道: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是的,看那回,清澈见底,犹如一块明镜倒映着两旁的青山、绿树、悬崖,柔美与险峻结合成了一幅天下独绝的山水画,两旁传来的猿鸣声是否令你心里产生了一个莫名的空虚感呢
这也难怪古人为此痴迷了吧
——八(3)郑金权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是哪篇文言文中的句子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出自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翻译】 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高爽晴空一尘不染,与青青的远山融为一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浮移动,随心所欲地任船所致观赏景物。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富春江水都呈青绿色,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
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
像老鹰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
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赏析】 本文叙述作者乘船自桐庐至富阳途中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富春江),它创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流露出对追求名利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之趣。
全文分三段。
首段是总写,勾勒全景,写出富春江山水之美。
第一句“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绘的是远景,极目远眺,风停雾散,高爽晴空一尘不染,天山一碧,景象清新而壮阔。
这既绘写景色,又暗点惬意畅游的季节。
秋天特有迷人景象深深吸引作者,于是泛舟江上,兴致分外盎然。
第二句,由远及近,由景及人,写的是泛舟情景和畅游心情。
“从流飘荡”,既写小舟沿江逆水而上的情态,又抒写心中随顺追趣之情。
一中路美景收不尽,只好“任意东西”以饱眼福。
第三句进而写出作者游踪,统观“自富阳至桐庐”百来里的山光水色之后,作者由衷赞叹:沿江奇山异水,天下无与伦比。
此文不是运用移步换景写法,而是在总写之后,分镜头逐一描绘。
第二段先承上写“异水”。
前两句写富春江静态美。
江水色泽,青白一片,水流清澈,“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可以看见鱼儿在往来嬉戏,甚至连细小的石子也历历在目,足见江水的明静和、清澈。
第三句又转写富春江的动态。
从地理状况看。
江流自东而西,流经之处地势复杂,有的地段江面开阔,水波不兴,江面如镜,幽静明澈,有的地段狭窄,江岸陡峻,故急湍猛浪,桀骜不驯,作者运用两个比喻,形容江流比射出的箭还快,激浪像骏马飞奔,真是动人心魂,气势不凡。
这段只用了三句十四字,或是正面描绘,或侧面烘托,或设喻作譬,就把变幻多姿的景象展现出来。
第三段进而写“奇山”。
作者不是具体地描摹某山某景,而是用概括而形景的语言写出那段江流险峻的山势和山中种种奇异的景物,从舟中仰视夹岸群山,无数山峰直插云天,虎虎有气,视野从低到高,从点到面。
“负势竞上”,视线由低往高移动:“互相轩邈”,视线向远处发展,视线扩展到座座高山:“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再从局部扩展到整体。
“竞上”、“互相”、“争高”,无生命的山,无不奋发向上,这不仅描绘出层峦迭峰种种奇特的雄姿,还写出观赏者荡涤心胸的奇趣,写了奇特山势,作者的目光又从整体转到细部,再次突出山之“奇”,从描写对象看,写了泉水、百鸟、鸣蝉、山猿和树木,但不是突出形象而是从音响和日照角度来写,写出听觉和视觉中新奇的美感,泉水泠泠,清越悦耳,好鸟嘤嘤,各谐动听;山蝉儿高唱,山猿长啼,也无不令人振奋。
山林百间交汇,组成一曲优美交响乐。
这一段最后珍两句写树木,跟段首“皆生寒树”照应,群峰丛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给人以欣欣向荣,蓬勃向上感觉,写树木繁茂,、虚实结合,正写“横柯”、“疏条”,侧写“在昼犹昏”,“有时见日”,运笔手法灵活多变。
这一段描写山中景物,插入一组议论性偶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这是作者观赏美景中油然而生和联想,借景言志,既反映了作者对争名逐利官场的鄙视,又衬出大自然美景诱人的力量,作者出身贫寒,为人耿直,一生较坎坷,曾遭到焚书免职处分,在其他写景诗文中,也常流露这种不平心情绪。
这里“望峰息心”和“窥谷忘反”中的“谷”既是实指,又是泛指。
就实指而言,意谓这名利极力攀上峰巅,热衷政务而想飞黄腾达者,应窥见面前危险深谷而返,就泛指而言,意谓大自然的伟大会使人流连忘返,平息功名利禄之心。
总之,既写奇景,又抒感概。
此文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描写景物特色鲜明,有明朗洒脱的画意,情景兼美,辞章俱佳,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心灵的愉悦。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262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