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乌镇导游词
乌镇导游词1200字左右,主要讲一到两个景点,谢谢
乌镇隶属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苏州市吴江区,地处江南水乡。
乌镇原以市河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属湖州府乌程县;河东为青镇,属嘉兴府桐乡县。
解放后,市河以西的乌镇划归桐乡县,才统称乌镇。
全镇辖13个社区居委会和18个行政村。
陆上交通有贯穿镇区的县级公路姚震线,与省道盐湖公路、国道320公路、318公路、沪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相衔接。
乌镇是典型的中国江南地区水乡古镇,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乌镇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是全国二十个黄金周预报景点及江南六大古镇之一。
1991年被评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1999年开始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
贺岁拜年,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旧称“过年”,是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前一日名除夕,俗称“大年夜”,合家团聚吃“年夜饭”。
新妇盛服向尊长献鞋履,名“辞岁”,尊长给钱与新妇及孩童,名“压岁钱”。
当晚并有拜利事、接灶神等活动。
初一晨起,开门放鞭炮,焚香拜天神,名“接天”,次拜祖宗,再拜高堂,长幼循拜,然后会亲朋、贺新岁,统称“拜年”。
近代已逐渐简化,不再跪拜。
初一都不会客,出门走“喜神方”,初二起亲友互访,至元宵乃罢。
元宵走桥,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俗称“正月半”,乌镇人有走桥的习俗,入夜三五结伴出游,途中要走十座桥,路线不可重复,此俗源于旧时普遍流行的一种以妇女为主体的避灾禳解活动,称“走十桥”或“去百病”。
当时妇女们梳妆后各带一只平时煎药的瓦罐结队而行,过桥时将瓦罐丢入河中,认为这样可保在新的一年里无病无灾。
清明踏青,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唐代以后与寒食节合而为一。
祭祖扫墓、洗头插花、踏青赏春,各地皆然。
而乌镇更有许多与养蚕相关的习俗,前一夕“清明夜”,做青团、裹粽子、设祭“禳白虎”,门前用石灰画弓矢,以祈蚕,煮螺蛳,以针挑食螺肉,名“挑青”。
清明日起四乡蚕农齐赴普静寺烧香祈蚕,名“香市”。
端午吃粽,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亦称“天中节”,家家裹粽子,亲友互相馈赠,相传此俗源于对屈原的纪念,古人都以“重五”为“毒气横溢,鬼魅活跃”的“恶日”。
于是挂钟馗图、贴天师符,门前悬艾蒿、菖蒲、桃枝、大蒜以避邪,食黄鱼、饮雄黄酒,乃至啖蛇虫以毒攻毒,孩童穿戴虎形服饰,妇女剖缯为囊贮雄黄佩之以示强健。
正午用苍树、白芷、鳖甲、芸香“打蚊烟”,墙边屋角喷雄黄酒、撒生石灰水以驱虫豸,凡此种种都带有禳解的性质。
怎样写水乡的导游词
江南素以水乡闻名,乌镇则是我们江南6大水乡之一.她是这6六个水乡中开发最晚的一个,顾名思义,也就是水乡风貌保存了相对比较好的一个.关于乌镇名称的来历,有2种说法.其一,最早此处为冲击平原,河流不断夹杂泥沙在这里堆积成一个个小土顿,由于土制成黑,所以乌顿,有人类生存繁衍的足迹后改为乌镇.其2,唐朝浙江刺史李其赴安录山后程起宾造反,唐王朝派乌赞将军镇压,他一路杀来把叛贼杀的到处鼠窜,李其突有一天举白旗投降,便被乌赞将军压在军营.而此人投降另有目的,里应外合,突袭军营.乌赞将军没有防备一人挎上站袍起上战马青龙句便追出去,但最终掉入别人舍下的陷阱被乱箭刺死.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英雄,便把此处以乌青镇命名.所以,现在得乌镇由乌镇和青镇两处组成,而只有乌镇对外开放.(青镇在运河对面,现称老乌镇.)自宋元明清以来,乌镇出了很多名人.(这里简单列举,详细的就不说了)1 梁朝的昭明太子,现于乌镇留有六朝遗胜照明读书处牌坊.2 清光绪年间夏同善翰林第.3 我国第一任文化部部长矛盾故居.乌镇特产:蓝印花布(宏源泰染坊);姑嫂饼(泰丰斋)-姑姑和嫂嫂一起做的饼;三白酒(高公生)!(三种特产来历也不详解了...)乌镇特色菜:羊肉(红烧为主,特点无煽味);酱鸭,当地野生放养;太湖三白;西施飘香...主要景点有1 财神湾 2 百床馆 3 高公生 4 宏源泰 5 木雕馆 6 余榴梁钱币馆 7 立志书院矛盾故居 8 修真馆 9 翰林第 10 当铺...(基本在北街)参观线路:如果先用餐,则
【第10句】:..1倒着走;不然,则从正门进最后用餐...当然景点可以有选择性的参观,不必面面具到.整个时间
【第1句】:5小时左右.结束游程可在同乡品茶以完美整个一天的活动.
乌镇英文介绍
问题:
【第1句】:第①段中画线句表面上写街灯带来温馨,从全文看,还有什么其他含意
(2分)
【第2句】: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4分)(1)“一分钱都不能少
”车夫斩钉截铁地说。
(2)她把心一横:“20就20。
”
【第3句】:车夫不要车费这一结尾既出人意料,有合乎情理。
请你从前文中找出这样安排的伏笔。
(4分)
【第4句】:纵观全文,从车夫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第5句】:如果你是文中的“她”,在车夫转身离开医院的一刹那会怎样想,怎么做
请用文字表达出来。
(要求:想象合理,符合语境,不超过60字)(4分)参考答案:
【第1句】:暗指三轮车夫像街灯一样给人温馨。
【第2句】:①“斩钉截铁”表现车夫下定决心拒绝中年男子、帮助妇女的心理。
②“把心一横”表现妇女为给孩子治病不惜车费的心理。
【第3句】:参考示例:“病得不轻呢
孩子她爸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这深更半夜的真急死人了” “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
” “车夫想了想,说……”“车夫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出去好远”等。
【第4句】:勤劳、机智、善良、助认为乐等。
【第5句】:表示想法的:“真是个好人啊
”或“他是在帮我啊
”“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等。
表示做法的:“她攥着钱的手轻轻地抖动着,迟疑了一下,抱着孩子进了医院。
”或“望着远去的背影,她的眼睛湿润了,紧紧抱着孩子进了医院。
”“呆呆地看着手中的两块车钱,迟疑地放回口袋,紧抱着孩子进了医院。
”等等都可。
原文:识他,是种偶然。
应故友盛情相邀,我们夫妻俩去浙江乌镇、南浔游玩了两天。
江南水乡的风韵如诗画般令人沉醉。
但此行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位至今仍让我难忘、感动的三轮车夫。
那日抵达南浔时已下午五点,匆匆在宾馆安顿好后,我们便急不可耐地外出欣赏黄昏时分古镇的别样神韵。
初次去南浔,人生地不熟,且天色已晚,不知景点怎么走,就在疑惑犹豫间,突然瞥见在宾馆大门外,停有几辆人力三轮车在候客,于是,我们跨上了其中一辆半旧不新的三轮车,因而有幸结识了这位敦厚的车夫。
甫坐上车,他便主动热情地向我们推介两条游览路径,一声亲切的“坐稳了哦”,给人细微体贴的感受,直觉得心里暖暖的。
人力车一会儿在用石板铺就的巷子里晃悠,一会儿环绕着幽静的河浜穿梭,偶尔还到罕见的廊檐下穿越,轻微地颠簸摇晃着缓慢前行,我们坐在车上却感到特别舒坦安稳。
此刻的南浔,祥和而宁谧。
他一边使劲蹬着车,一边不停地为我们讲解着。
游览了一圈,他把我们拉回宾馆。
正欲下车时,一句“下车请当心,请拿好你的物品”,让人倍感殷切与关怀。
当问及给多少车费时,他竟痛快而满不在乎地回道,随便你给吧。
这使我十分不解——靠苦力谋生养家,却如此轻视钱财,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啊。
怀着半是好感半是好奇的心情,我与他相约次日清晨六时再去晨游,细细赏景。
第二天清晨,醒来时天已彻亮,急忙洗漱一番,疾步来到宾馆大门前。
我抬腕看了一下表,离约定的钟点还差五分钟,这时他已慢悠悠地蹬着车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坐上车,按我们的意愿先朝农贸市场进发。
临近周边,众多摊贩已在摆摊设点,销售各种当地特产和时令果蔬。
他招呼我们下来后,便知趣地将车停在一旁静候。
走出不远,我回眸张望,只见他人骑在车上,车把上挂着条擦汗用的海蓝色毛巾,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在专注地阅读。
此后,我发现,只要有片刻工夫,他都充分利用起来,将随身携带的书拿出来读上一会儿。
后来,他悄悄地告诉我,他心中有个梦想,就是想要学会英语,以更好地为海外游客服务。
闻听此言,我惊讶得直视着他。
无论他的想法是否切合实际,也不管他何时能够学成,至少,他那种不甘落后的上进心是真的让我尊敬和感动的。
这是否该让那些时间充裕、置身优越环境却不思进取的人汗颜
他还坦诚而自信地告诉我,年底打算去考导游员。
这一路,他轻快地踩着车,并借景发挥,侃侃道来。
我们静心听他讲解,仔细观赏沿途的古宅老店。
走走停停中,我们相继来到了石拱桥和古戏台,停车上前细察、摄影,不禁被古人的精妙匠心所折服。
整个游览过程中,他不仅机灵卖力地蹬车,还热情讲述相关逸闻趣事或历史掌故,劝说难得来一次的我们多看看,却全然忘记了自己用来挣钱的宝贵时间。
难怪他的同行和老乡有些羡慕并略带妒忌地对我说,他的生意可是全南浔人力车里最好的。
其实,一个人,如果能把简单的事情做到出彩,把卑微的活儿干到极致,就十分了不起,真的不平凡了。
他,姓李名贺军,52岁,是一位来自安徽阜阳质朴憨厚的进城务工者。
(摘自《人民日报》)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262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