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概况导游词
台州自然环境简介
天台地理位置 浙江省地名“天台”的读音:tiān tāi. 天台县位于浙江省东中部,总面积14
【第32句】:1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型,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气候宜人。
水资源年平均总量
【第12句】:37亿立方米,水质良好。
矿藏有金、银、铜、铅、锌等20种 三国吴大帝黄武至黄龙三年间(222-231)始置县,名始平。
五代吴越天宝元年(908)改名天台,后改台兴。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复名天台,沿用至今。
1949年5月,天台县人民政府成立。
现辖3个街道,7个镇,5个乡,人口
【第55句】:4万人。
资源优势 旅游 天台山作为宇内名山,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
从自然景观看,187平方公里的景区中,分布120多个景点,其山、岩、洞、瀑各具神韵,形成古、幽、奇、秀的独特风格。
天台山之享有盛名,更在她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
佛、道、儒在历史上交相辉映,为天台山积淀下深厚的文化底蕴。
国清寺为中、日、韩佛教天台宗祖庭,桐柏宫为道教南宗祖庭,玉京洞位列道教十大洞天之六。
天台山还是活佛济公的故乡,唐代诗僧寒山子的隐居地。
早在1988年,天台山以其广博、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0年,又被评为全国首批4A级旅游区。
能源 天台的水资源是华东地区最丰富的县份之一,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潜力很大,投资42亿元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桐柏抽水蓄能电站已打响了开工第一炮。
天台是全国100个农村电气化试点县之一,小水电装机容量居浙江之首,年发电量1亿千瓦以上。
天台的水资源不但丰富,而且是东南名泉,质量上乘。
矿藏 天台县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资源有20多种,其中金、银、铅、锌、花岗岩、石英石、砩石等,储量大,品位高。
天台的古生物资源蕴藏也很丰富,初步统计,恐龙蛋、骨化石蕴藏覆盖面积近230平方公里。
[编辑本段]特产 茶叶 天台山是我国最早产茶地之一,汉末高道葛玄在华顶峰施种,至今葛玄茶圃尚存有距今1800年的茶祖。
天台山云雾茶得云雾滋润,以香淳、汁浓著称,品质特佳,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奖,被誉为佛天雨露、帝苑仙浆。
唐、宋时日僧最澄、荣西将天台山茶籽、茶艺传至日本,天台山成为日本茶道的源头。
天台山茶道表演团曾出访日本等国传播茶文化,并在中国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上,荣获茶艺精深的奖牌。
高山蔬菜 高山蔬菜基地已突破万亩,为全国最大的高山蔬菜基地之一,品种丰富,产量较大的有茄子、甜椒、黄瓜、西红柿等,产品畅销上海、浙江等大中城市,并远销港澳及东南亚地区。
水果 天台的果品资源十分丰富,产量较大的有柑橘、桃、梨、杨梅、青梅、葡萄、枇杷、柿等品种。
其中本地早柑橘,别名天台蜜橘,建国前就已名扬上海。
山珍 天台多山地丘陵,衍生着品种繁多、数量较大的山珍,是没有任何污染的绿色食物。
其中蕨菜、菌类、弥猴桃、板栗、竹笋等数量较大。
药材 天台山有上千种中药材,尤以白术、茯苓、石斛和被称为长生不老药的天台乌药闻名。
目前,万亩中药材基地已逐步开发形成。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全面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兴厂、科技兴农,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2001年被命名为省科技进步先进县。
全县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向一优两高农业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倾斜。
近年来,全县共实施技术改造项目600余项,开发国家级新产品4项,省级新产品67项。
浙江天皇野生植物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被省科委认定为省区外高新技术企业,8家企业被认定为县科技型企业。
教育 深化教育改革,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趋向合理,教育质量得到提高。
顺利通过省两基验收,分别被国家教委、省政府授予基本普及九(八)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县称号。
至2001年,高考万人比连续8年居台州第一,初升高比例提高到71%。
目前,天台中学、平桥中学为省一级重点中学,县职技校为省示范性职业学校,并升格为职业中专,恩美幼儿园为省示范性幼儿园。
医疗卫生 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已基本健全,以乡镇为单位的初保工作全面达标;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全面实施科教兴医战略,已分别达到国标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和国标二级乙等中医院标准,许多新技术、新项目已达到全市领先水平。
文化艺术 1999年,天台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被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天台有一大批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古街道,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家,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1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正在制订中。
天台文化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每逢传统庙会或喜庆节日,都要开展多姿多彩的娱乐活动:舞龙、舞狮、舞麒麟、抬阁、顶大旗竹、唱莲子行、打古亭演奏十番,五光十色,令人目眩神迷。
2002年4月10日,街头镇压获“东海文化明珠”乡镇称号;5月10日,我县选送的《龙飞凤舞》获浙江省第三届广场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全省广场民间舞蹈新节目展演中获优秀节目展赛奖和优秀编排奖。
11月21日,我县成功举办“天台山杯”浙江省首届广场民族民间器乐合大赛,器乐《龙之珠》获演出、创作两项金奖,《吉祥平安》获创作金奖、演出银奖。
天台工艺品也独树一帜,工艺美术大师金全才的玻璃雕刻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知名度,浙江四雕之一的漆金木雕远销东南亚、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漆金木雕作品千手观音被故宫收藏。
体育 天台人民素有习武健身之传统,爱好体育之风蔚然,先后被命名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田径之乡等称号,2001年成功举办省五届田径运动会,并荣获浙江省县级运动会五连冠。
天台县是全国第一个围棋之乡,也是围棋国手俞斌的故乡。
武术、拳击、散打、摔跤等竞技项目具有较强实力;解放军拳击队在天台设立了青少年训练基地。
2002年5月13日,全国围棋甲级联赛浙江主场比赛在天台举行;5月31日-6月4日,成功举办“安厦房产杯”2002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暨亚运会选拨赛;10月26日-27日,成功举办全国田径冠军赛暨大奖赛总决赛。
大众传媒 全县13个乡镇在2000年底已实现有线广播电视光缆联网,成为全省县(市)实现乡镇全部光缆联网较早的县;并消灭了电视空白村,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
全县目前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到7万户。
《天台报》已办成日报,发行量
【第1句】:5万份。
天台广电IP宽带网、天台电信IP宽带网相继在2001年9月与11月开通,使天台的Internet用户可以实现宽带上网,全县现有各类网站100多家.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
【基本概述】自然地理 温岭市,中国大陆新千年、新世纪阳光首照地,地处浙江东南沿海,长三角地区的南翼,三面临海,东濒东海,南连玉环,西邻乐清及乐清湾,北接台州市区,是一座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崛起的滨海城市。
全市陆域面积920平方公里,岛屿面积
【第14句】:72平方公里,滩涂面积155平方公里。
陆域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和西南向东渐倾,西部和西南部为海拔100-250米的低山丘陵,北部、中部和东部为平原,以太湖山主峰734米为最高山,系北雁荡山余脉。
境内主要有金清水系和江厦港、横坑溪、横山溪、大雷溪等四个自成一体的水系。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气候影响明显,总的特点: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适宜。
温岭历史 温岭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
夏、商、周为东瓯地,秦属闽中郡,汉属会稽郡,三国属临海郡,东晋分属临海郡、永嘉郡。
唐至明代为台州之黄岩、温州之乐清二县,明成化五年(1469年),置太平县(县以境内太平岩得名),属台州府,治所设太平乡泉溪。
成化十二年,温州府乐清县之山门乡、玉环乡,划归太平县。
民国三年,因与山西、四川、安徽等省的太平县同名,改以县西温峤之别称“温岭”为名,称温岭县。
1949年5月28日,温岭县城解放,温岭县人民政府随之成立。
1994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始称温岭市。
人口概况 温岭市是台州市九个县(市)区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县(市)。
2009年末人口1
【第18句】:4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第19句】:61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279人,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县市之一。
人口出生率
【第10句】:5‰,死亡率
【第6句】:25‰,自然增长率
【第4句】:25‰。
男女性别比10
【第3句】:7:100。
温岭市是纯汉族聚居地,分别居住在16个镇(街道)。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通婚区的扩大,来自全国各地有极个别少数民族如侗族、满族等因婚姻嫁入我市。
区划人口 全市辖太平、城东、城西、城北、横峰5个街道,泽国、大溪、松门、箬横、新河、石塘、滨海、温峤、城南、石桥头、坞根11个镇,97个社区(居)委会,832个行政村。
面积9
【第25句】:8平方公里,人口 116 万,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县市之一。
市树和市花 市树为香樟,市花为桂花。
温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明显。
总的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温湿适中,雨量充沛,光照适宜,无霜期长。
年平均降雨量1660毫米,全年有两个雨季,5~6月为梅雨期,7—9月为台风暴雨期。
年平均气温
【第17句】:3℃,最热的七月气温在
【第27句】:2℃~28℃之间;最冷的一月气温
【第6句】:2℃一
【第6句】:7℃,气温表现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特点。
再加上丘陵区森林植被的“林荫效应”,因此温岭的大部分山区气温比市区平均低3~4°C,具有显著的避暑消夏功能,为开展海滨生态度假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气候环境。
五分钟的导游词
国清寺讲解词 :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佛宗道源、山水神秀”的天台山旅游,我是来自台州华顶旅行社的实习导游,我叫许某某,言午许,大家可以叫我小许。
在我右手方开车的师傅姓B,B师傅有30多年驾龄了,开车很沉稳,大家可以安心乘坐。
【国清寺概况】国清讲寺位于浙江省天台山南麓,五峰环抱,双涧萦流,古木参天,伽蓝巍峨,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日本和朝鲜半岛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唐代时与齐州的灵岩寺(山东长清),润州的栖霞寺(江苏南京),荆州的玉泉寺(湖北当阳)并称为“天下四绝”。
国清寺创建于隋开皇18年(公元598年)晋王扬广承天台宗实际创始人智者大师遗愿建立。
历代经过多次整修,现存建筑系清代重修。
1973年政府拨款又作了全面整修。
有殿宇十四座,房屋六百多间。
主要建筑多依清代宫式营造,分布在五条轴线上。
占地面积三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二万多平方米。
国清寺是全国重点开放寺院,200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隋塔】大家请跟着我往前走,请大家先看一下前方的这座塔,这座塔被称为“隋塔”,因建于隋朝而得名。
也叫做“报恩塔”,这是因为晋王杨广(即后来的隋炀帝)为报答智者大师给他授菩萨戒的师恩而命名的纪念塔。
我们现在看到的赭黄色砖砌塔身,六面九级,高
【第59句】:4米,边长
【第4句】:6米。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隋塔在南宋重修。
关于这座塔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隋朝年间的一天晚上,南海观世音路过天台,被天台的美景吸引,便和五百罗汉斗法要为天台人民做件好事,五百罗汉人多便在国清附近造塔,而观音来到罗汉道场附近的瀑布,看到两条蛟龙打斗,便把它们拉到一起,这样就在瀑布的中间形成了一座石梁,这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的石梁飞瀑。
【七佛塔】请大家往这边走,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是七佛塔,国清寺山门前的七佛塔,是为纪念“过去七佛”而建,他们分别是: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
因为是祭祀过去七佛,所以建在寺院门前。
现在大家所看到的七佛塔为1973年在旧址上重建的,它只有30多年的历史。
但很少有人会记得这一点,新建的七佛塔旁也没有任何的文字说明。
旧七佛塔,毁于文革期间,关于旧佛塔,历书记载为明朝天顺年间建造,也就是1460年左右。
新七佛塔与旧七佛塔在造型上最大的区别在于新塔为实心,而旧塔为是镂空。
旧七佛塔的塔身正面,也刻有过去七佛塔的佛名,右侧凿有供佛灯的小洞穴,与塔身内部的洞穴相通。
旧时信徒们常将经文、纸钱、祈祷文等投入洞内,但多被佛灯的灯火所引燃,以至于烟火把整个塔身都熏黑了。
大家往七佛塔的上方看,我们可以看到“一行禅师墓”。
据说这只是一行的衣冠冢,据说一行大师为了测量子午线到天台向当时国清寺的主持学算数时,喜欢上来这里的山水,便想死后安葬在这里,于是便在这边安置了衣冠冢。
【寒拾亭】再往里走,满眼都是古树绿荫,绵延的黄墙掩映在树荫里依稀可见,,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过街式的亭子叫。
是为了纪念唐代在国清寺隐修的寒山、拾得两位高僧而命名的,寒拾亭的前后亭额上分别题写“五峰胜境”和“万松源处”。
旅游的地点建议
来屏南白水洋把 白水洋-景区景观 白水洋又名仙耙溪为鸳鸯溪四大奇观之一,位于福建省屏南鸳鸯溪风景区内,是鸳鸯溪上游景区。
其三大水上万米广场经国家建设部组织专家证实,系目前世界已发现的稀有浅水广场,故被称为“天下绝景”。
白水洋白水洋百米冲浪滑道 白水洋的中洋最为壮观,有些节理较发育的岩石因比较疏松,在水流的冲刷下不断脱落,形成一个个“天然浴缸”。
白水洋-白水洋的传说 秀美的山水必然流传着许多美好的神话传说。
白水洋的民间传说有趣、独特而颇具本地风光,传说当年程惠泽因误吞龙珠化龙时,为三峰村开辟了三百丘农田,当他腾空而起,准备飞往东海时,想多为农乡做点事,由于时间伧促,他只好施展神威,摆动龙尾,在崇山峻岭中横扫出一方农田,这方良田使这一带的百姓安居乐业。
不料早已垂涎这方沃土的恶霸郭某借口这一带的山地原是他家的,就勾结县官,要霸占这块土地。
这事恰巧被居住在下游水濂洞中修行的齐天大圣孙悟空知道了,就在一夜之间,用了移山倒海的手法,把所有的田地都搬到水濂洞附近的山中,在此形成一处新的村庄,被当地群从称之为宜洋(移洋),从那时起,这里就剩下一块光洁的石床,正所谓:民间神话久传留,惠泽扬威造大丘,大圣为民移土去,唯留巨石伴清流。
白水洋镇 白水洋镇,是浙江省中心镇,临海市的西部重镇。
临海位于浙江省的沿海中部,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卫生城市、浙江省小康县市和中国无核桔之乡。
白水洋镇地处临海、天台、仙居三县市接壤处,是联接台州与金华的交通咽喉,镇域面积217平方公里,人口近10万,历来商贸发达,人杰地灵,是周边近百里方圆的商业和文化中心,我国当代伟大的生物学家、教育学家朱洗先生就诞生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
教育、文化 白水洋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投资上千万元改造中学教授教养举措措施,投资万元建设白水洋中央小学形成了幼儿、小学、中学、职教等完善的教育网络,正视基础教育、素质教育,教育质量不断进步,白水洋小学被浙江省少工委确定为首批省网络实验学校,双港小学被评为台州市首批农村示范性实验小学。
大 西部产业园区概况 临海市西部产业园区是临海市四大产业园区之一,位于白水洋镇区西翼,规划平方公里,是一工艺美术、旅游用品等轻工、低污染产业为主的生态型现代化产业园区,区位前提良好,天然风光柔美,是临海市西部地区的产业中央。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262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