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科目5导游词
请问要考浙江杭州的导游资格证口试需要背哪几篇导游词呢
应该是有一本《浙江省现场导游考试指南》的书上的有关于沿途和景点的内容背了就好,到时候会抽考。
我是直接考的浙江省的导游证。
口试考 的是这上面的
浙江考导游证要写哪八篇导游词
科目一:“政策法规”,考试内容为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旅游业发展方针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导游人员应该具备的法律、法规知识。
科目二:“导游业务”,考试内容为导游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导游人员素质要求和行为规范,导游服务程序和内容、相关知识在导游服务中的应用。
科目三:“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考试内容为全国旅游行业通识知识。
科目四:“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考试内容为地方旅游知识。
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考试内容为景点讲解、导游规范、应变能力和综合知识。
外语类考生须用所报考语种的语言进行本科目考试并进行口译测试。
考试形式考试形式分笔试与现场考试两种,科目一、二、三、四为笔试,科目五为现场考试。
其中科目一、二合并为1张试卷进行测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科目三、四合并为1张试卷进行测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其中科目四占比不少于50%。
科目五中文类考生考试时间不少于15分钟,外语类考生考试时间不少于25分钟。
笔试科目采用机考,各地使用国家旅游局统一的计算机考试系统进行考试。
现场考试由省级旅游主管部门根据现场考试工作标准组织本行政区域内考试。
谁帮我写一篇简介湖州的导游词
太湖南岸的湖州是全国著名的蚕乡,也是世界丝绸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湖丝、湖州宋锦、双林绫绢闻名中外。
湖州,具有典雅的江南水乡风貌,其自然景观以“山水清远”见长。
“苍山北峙,群山西迤,双溪夹流,泓亭皎彻,山水映发,冲和修集”,概括地说明了湖州山水特色。
湖州是中国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
它地处浙江省北部,东临上海,南接杭州,西近南京,北与苏州、无锡隔太湖相望,是江、浙、皖、沪三省一市毗邻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水陆运输要塞。
湖州市现辖德清、长兴、安吉三县和吴兴、南浔二区。
总人口257万,其中市区人口108万;总面积5818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
【第44句】:1%,中心城市建成区
【第52句】:9平方公里。
湖州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对外开放城市,是国务院确定的接轨浦东“先行规划、先行发展”的十四个重点城市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农业、工业、交通、邮电、商贸、金融、科技等欣欣向荣,社会各项事业成绩显著。
湖州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物之邦”之称。
自战国时期(公元前333年)楚春申君筑菰城至今,湖州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市内名胜众多,古迹遍布。
湖州是世界丝绸文化发祥地之一。
在市郊钱山漾遣址出土的蚕丝织物,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悠久的蚕丝织物之一,有4700历史。
湖州丝绸不仅早已“冠绝海内”,而且经丝绸之路获“湖丝衣天下”的美誉。
历代被列为“文房四宝”之首的湖笔也产于湖州。
湖州为典型的江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全年平均温度为摄氏16度,年平均降雨量为1240毫米。
湖州是山水清远、景色秀美的城市,北傍太湖浩渺烟波,西倚天目苍山竹海,市内楼厦林立、风貌清新,乡间小桥流水、景色如画。
湖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市级以上文保单位105个。
公元前248年,楚春申君黄歇筑下菰城至今已有近2300年历史,下菰城墙至今保存完好,为国内罕见的古城遗址。
人杰地灵的湖州历代人才辈出,唐代陆羽隐居湖州所撰的《茶经》成为闻名中外的第一部茶叶专著;北宋教育家胡瑗创立安定书院,人称“胡学”;艺术大师赵孟 、吴昌硕开创的“赵体”书、“吴门”画,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连同绸文化、笔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等共同构成了湖州独具魅力的人文旅游资源。
湖州西倚开目,北滨太湖,东西苕溪和运河水系贯流全境,自然景观尤以“山水清远”著称。
辖区内不乏秀丽的山区风光和悠久的水乡景观, 可谓山、水、湖、泉、洞五类俱全。
湖州的游览点众多。
市区就有巧设精雕的飞英塔,在江南独树一帜的铁佛寺,安闲静雅的莲花庄公园:稍远则有太湖边的“石钟乳音乐厅”--黄龙宫,南洵镇有浙江三大藏书楼之一的嘉业堂藏书楼等,德清的莫干山已久负“清凉世界”的避暑胜地盛名,安吉的龙王山,长兴的顾绪山也各擅春秋,游人往往流连忘返。
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三条旅游线路。
麻烦采纳,谢谢!
五分钟的导游词
国清寺讲解词 :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佛宗道源、山水神秀”的天台山旅游,我是来自台州华顶旅行社的实习导游,我叫许某某,言午许,大家可以叫我小许。
在我右手方开车的师傅姓B,B师傅有30多年驾龄了,开车很沉稳,大家可以安心乘坐。
【国清寺概况】国清讲寺位于浙江省天台山南麓,五峰环抱,双涧萦流,古木参天,伽蓝巍峨,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日本和朝鲜半岛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唐代时与齐州的灵岩寺(山东长清),润州的栖霞寺(江苏南京),荆州的玉泉寺(湖北当阳)并称为“天下四绝”。
国清寺创建于隋开皇18年(公元598年)晋王扬广承天台宗实际创始人智者大师遗愿建立。
历代经过多次整修,现存建筑系清代重修。
1973年政府拨款又作了全面整修。
有殿宇十四座,房屋六百多间。
主要建筑多依清代宫式营造,分布在五条轴线上。
占地面积三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二万多平方米。
国清寺是全国重点开放寺院,200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隋塔】大家请跟着我往前走,请大家先看一下前方的这座塔,这座塔被称为“隋塔”,因建于隋朝而得名。
也叫做“报恩塔”,这是因为晋王杨广(即后来的隋炀帝)为报答智者大师给他授菩萨戒的师恩而命名的纪念塔。
我们现在看到的赭黄色砖砌塔身,六面九级,高
【第59句】:4米,边长
【第4句】:6米。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隋塔在南宋重修。
关于这座塔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隋朝年间的一天晚上,南海观世音路过天台,被天台的美景吸引,便和五百罗汉斗法要为天台人民做件好事,五百罗汉人多便在国清附近造塔,而观音来到罗汉道场附近的瀑布,看到两条蛟龙打斗,便把它们拉到一起,这样就在瀑布的中间形成了一座石梁,这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的石梁飞瀑。
【七佛塔】请大家往这边走,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是七佛塔,国清寺山门前的七佛塔,是为纪念“过去七佛”而建,他们分别是: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
因为是祭祀过去七佛,所以建在寺院门前。
现在大家所看到的七佛塔为1973年在旧址上重建的,它只有30多年的历史。
但很少有人会记得这一点,新建的七佛塔旁也没有任何的文字说明。
旧七佛塔,毁于文革期间,关于旧佛塔,历书记载为明朝天顺年间建造,也就是1460年左右。
新七佛塔与旧七佛塔在造型上最大的区别在于新塔为实心,而旧塔为是镂空。
旧七佛塔的塔身正面,也刻有过去七佛塔的佛名,右侧凿有供佛灯的小洞穴,与塔身内部的洞穴相通。
旧时信徒们常将经文、纸钱、祈祷文等投入洞内,但多被佛灯的灯火所引燃,以至于烟火把整个塔身都熏黑了。
大家往七佛塔的上方看,我们可以看到“一行禅师墓”。
据说这只是一行的衣冠冢,据说一行大师为了测量子午线到天台向当时国清寺的主持学算数时,喜欢上来这里的山水,便想死后安葬在这里,于是便在这边安置了衣冠冢。
【寒拾亭】再往里走,满眼都是古树绿荫,绵延的黄墙掩映在树荫里依稀可见,,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过街式的亭子叫。
是为了纪念唐代在国清寺隐修的寒山、拾得两位高僧而命名的,寒拾亭的前后亭额上分别题写“五峰胜境”和“万松源处”。
浙江版初中科学都有哪些科目
分别是哪一册哪一章节,比如物理的话是哪些章
浙江中科学有四大板块,物理,化学,生地理,其中地理中考只考两个选择,占的比重忽略不计理主要分布在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章,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章,八年级下册第一章,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等。
杭州千岛湖导游词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八日,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今天,我们就来到了海宁县的盐官镇,见识一下雄伟的钱塘江大潮。
现在,潮还没有来,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钱塘江大潮的成因。
每年秋天,农历八月中旬,由于月球、太阳的引力作用,形成海水大回流。
在钱塘江入海口,以海为起点,面向江的上游,河道越来越窄,海水回流时会因河道变窄而形成大潮。
钱塘江大潮有两个看点:
【第1句】:潮头。
【第2句】:潮头相撞。
我们现在站在观赏潮头的最佳地点。
现在是下午一点,江上还是一片平静,大潮还没有出现在人们眼前。
但远处隐隐约约传来隆隆的巨响,江潮即将开始。
过了一会儿,巨响声越来越大,由远而近。
这时,在远处,海天相接的江面上,出现了一道白线,这应该就是大潮的“潮头”。
潮头一刻不停地向上游奔来,并不断拉长、变粗。
你看,江潮已经形成第一波高峰。
白色的浪潮像一群奔腾的野马,发动全体力量,向海塘大堤冲来。
在这里,我们感到潮湿的空气扑面而来,响声震耳欲聋,大地在震动。
潮水溅起的高度至少有三层楼高。
白色的潮头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向上游奔腾而去。
正如杨万里诗中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第一波高峰过后,江水上涨了许多,江心中有一个丁字坝,现在,潮月正努力翻越它。
潮水一个“背跃”就翻上了丁字坝。
又是一浪!这个丁字坝的坡度不大,因此只溅起一层楼高的浪花。
现在,潮水已经进入第二波高峰区。
十米、五米、三米、两米、一米,一潮离海塘大堤越来越近。
潮水象第一波那样快速地向海塘大堤涌来,激起了滔天巨浪,令人触目惊心。
我们不能不为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叫绝。
正如文学家周密所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的确,这钱塘江大潮实在壮观,令人惊叹不已,教人不可思议。
现在,潮头已过,可余波还漫天卷地地涌来,潮水已上涨了六米多高。
看完大自然的神奇,相信大家还意犹未尽。
今年的潮水已经过去,请大家明年继续关注。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262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