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赵树理展厅导游词

导游词200字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王导,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讲解颐和园的风景名胜。

请大家随着我走。

现在,我手指的这个是著名的长廊。

这个长廊可不一般。

它全长700多米,分成273间。

大家可以看到,每间的横槛上都有许多五彩图画,画得各式各样,有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难怪被称为“世界第一廊”。

大家往前看,这就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

这片湖静得像一面镜子。

游船经常从这里经过,大家可以听到船上游人们的欢歌笑语。

在昆明湖的上面,就是闻名遐迩的万寿山。

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部风景。

站在这里看,整个颐和园真可谓是无比壮观。

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阁。

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

这座石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

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的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这座在历史上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现已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参观热点之一,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

1986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大家听了我的介绍,也心动了吧

那就亲自到颐和园看看吧

平遥古城导游词100-200字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平遥县内,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

山西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

[1-2] 2009年,平遥古城被世界纪录协会评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

2023年7月13日,平遥古城成为国365kUaIle.cN家5A级旅游景点。

[3-4] 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

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联合国教科文世界遗产委员会)

我来当导游 介绍山西晋城沁水

沁水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城市西北部,中条山东北,黄河支流沁河中游。

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系衔接处,西临翼城县,东连高平市、泽州县,北和浮山、安泽、长子县接壤,南与垣曲、阳城县搭界,总面积26

【第76句】:6平方公里。

地理坐标为北纬35°24′-36°04′,东经115°55′-112°47′。

县境四周环山、东至老马岭、岳神山与高平、晋城市泽州县为邻;西至东坞岭与翼城县搭界;南至仙翁山、舜王坪与阳城、垣曲县接壤;北至香山岭、关帝岭、宇峻山与浮山、安泽、长子县毗邻。

全县东西长约150千米,南北宽约55千米,总面积2655平方千米。

沁水历史悠久,自古就有女娲补天,舜耕历山的动人传说。

70年代发掘的“下川遗址”,证明早在

【第2句】:3万年到

【第1句】:6万年前,沁水人的先祖们就创造了灿烂的“下川文化”。

现存的河头村汉墓群、武安村战国古寨、东峪村北齐石刻造像、玉溪村唐代古塔、窦庄村宋代窦将军墓、郭南村元代崔府君庙以及明清建筑柳氏民居、湘峪古城、上阁古民居、窦庄夫人城等,映证了沁水历史的辉煌。

历史名人刘东星   沁水人。

明隆庆进士。

累升湖广左布政使。

万历中,历官河漕总理、工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

时朝鲜以倭患告,王师调集,恰天津等地又受灾,他请漕米平粜,以济民困。

开元贾鲁所浚故道,又浚漕渠邵伯、界首二湖之后开泇河。

卒官。

后李化龙循其遗迹,与李三才共把河开成,漕运遂便。

天启初,谥庄靖。

孙居相   (

-1634)沁水人。

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

授恩县知县。

征授南京御史。

负气敢言,曾疏陈时政,告发诚意伯刘世延奸并及南京子弟暴横罪状,尽被查问,强暴为之掩盖劣迹。

天启时,累升兵部右侍郎。

被魏忠贤弹劾,削籍。

崇祯时官户部尚书。

因牵连杨时化通书事,被贬边,卒戍所。

孙鼎相   居相弟。

历官吏部郎中、副都御史、湖广巡抚,亦有名于东林中。

张铨   (

-1621)沁水人。

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

历御史、江西巡按。

言辽东兵事,有先见之明。

熹宗立,出按辽东。

天启初,清兵陷城,被俘,不屈,自杀。

赠大理卿,再赠兵部尚书,谥忠烈。

张凤仪   铨女,夫马祥麟(明末著名女将军秦良玉和马千乘所生),明末著名抗清女英雄。

张五典   铨父。

历官南京大理卿。

卒,赠太子太保。

霍氏   张铨妻。

居窦庄寨堡。

崇祯中,率僮仆坚守寨堡拒流“贼”,贼攻不克。

遂名其堡曰“夫人城”。

张道濬   铨子。

荫锦衣指挥佥事。

屡升都指挥佥事,佥书卫所。

有讨贼功。

因沁城失守,被弹劾,更戍海宁卫。

贾景德   (1880-1960)沁水县人。

清朝进士。

山西大学肄业。

曾任山西都督府秘书监、山西省政务厅厅长、正太铁路局局长、山西绥靖公署秘书长。

1942年后任国民党政府铨叙部部长、考试院副院长、行政院副院长、行政院秘书长。

到台湾后,任台湾“考试院”院长“总统府”资政。

赵树理   (1906-1970)作家。

沁水人。

曾任小学教员、杂工。

后任山西阳城县新编第八区区长,《黄河日报》路东版副刊编辑,《中国人》报、华北新华书店、《新大众》报编辑。

建国后,任《说说唱唱》主编,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

著有长篇小说《李家庄变迁》、《三里湾》,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锻炼锻炼》。

有《赵树理文集》(四卷)。

综观沁水地名,除上述外,还有与地理方位、庙宇、信仰、历史演变、政治文化有关的地名。

所以说,地名既是历史,亦是文化,更是一种传承与推进,是连接古老和未来的桥梁。

现代文明,不排挤古老的地名,现在许多省份和地区都在大做地名文章,不惜代价收集原始资料,编写《地名志》,利用名人及名地大力开发旅游资源。

河南济源、林州等地修荆浩纪念馆,建荆浩故居,将一些地名、寺名、村名都改为“洪谷山”、“洪谷寺”、“荆浩村”。

在我国历代大量的史志中,都记载荆浩为山西沁水人。

我们为什么不能组织有关人员,对沁水的山川河流,村落山庄进行考证,寻找先人的足迹,编写完整的《地名志》

这岂不是一件“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264830.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