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佑纪念馆的导游词
急求辽沈战役纪念馆导游词
辽沈战役纪念馆坐落在辽西区域性中心城市-----锦州。
锦州地处东北的咽喉要道,依山傍海,是中国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二十世纪中期,这里曾发生了一场改变中国前途和命运的著名战役------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是东北解放军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在南至辽宁西部、北至沈阳、长春等地的千里战线上,同国民党军展开战略决战,国共双方共投入兵力150万之众。
整个战役经历了攻克锦州,解放长春;辽西会战,歼灭廖耀湘兵团;解放沈阳,营口三个阶段。
历时52个日日夜夜(140天),共歼灭敌人47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为加速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对此,开国领袖毛泽东评论说:“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中国的军事形势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这是中国革命成功已经迫近的标志”。
辽沈战役纪念馆始建于1959年。
1988年10月辽沈战役胜利40周年之际,新馆落成开放,叶剑英元帅亲笔题写了“辽沈战役纪念馆”的馆名。
2002年11月由国家、省、市投资6000万元对纪念馆又进行整修和扩建,权力打造“红色基地”,未成年人教育基地和军事文化主题的旅游景区,2004年11月重新对外开放,改造后的园区由原来的11万平方米,扩展到18万平方米。
我们从云飞街向北过铁路双桥洞,就可看到一组具有现代气息的三个巨石方块建筑组成的建筑群,这就是中国的“凯旋门”-------辽沈战役纪念馆的胜利之门。
胜利之门是由三个单体建筑组成,占地东西长77米,南北宽42米,前面两个单体建筑,东面高11米,西面高9米,北面单体建筑最高16米,三个单体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
前面两个单体建筑都有一个斜度,从远处看是一个英文字母“V”,是胜利的象征,同时又像张开的手臂,敞开胸襟迎接来自国内外的游客。
三块巨石形状既有门的功能,又有城市雕塑的强烈视觉效果,还兼有建筑物的功能,该工程是由辽宁省建筑设计院设计而成的,设计人员引用和借鉴了中国古代皇宫和皇陵的设计理念,从南到北,从低到高,以纪念馆建筑主体和纪念塔为中轴线,使游客在进入景区的时候有一种纵深感,对纪念塔产生了一种崇敬和高尚的思想感受,造成波澜起伏之情。
穿过胜利之门,大家就可踏上了纪念馆园区的胜利之路,园区的地面是采用花岗岩铺设象征人民军队是从大山内长出的石头,坚硬,勇敢。
而从南大门到纪念塔一共经历104个台阶,则意味着辽沈战役经历了104天。
经过了胜利之路,我们来到了提升广场,提升广场把位于中轴线上的南园和北园完整地结合为一个整体,起到了引线穿珠的特殊作用(立交平台长600米)。
提升广场中间地面采用玻璃钢制透明地面,上雕刻着国旗上的5颗五角星,游人在上面可透视广场下面的马路,两侧的玻璃墙壁上刻着10枚奖章,一侧为解放勋章、解放奖章、毛泽东奖章、艰苦奋斗奖章、模范奖章,另一侧为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纪念章、解放东北纪念章、朱德奖章、英雄奖章、勇敢奖章。
烈士名录墙座落在辽沈战役纪念塔南面两侧。
主体由花岗岩方石砌成,碑面镶贴黑色磨光花岗岩板,烈士碑廊高为
【第2句】:5米,长为2
【第58句】:99米。
分首碑、主体碑、尾碑三部分。
主体碑铭刻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英名。
按《东北解放战争烈士名录》共有5万多名,去掉当年牺牲重名的烈士,实刻47100多位。
名录为魏碑体。
名字总体按19
【第45句】:19
【第46句】:19
【第47句】:19
【第48句】:年和姓氏比划顺序排列,外国籍和女同志有标注。
尾碑为彭真和伍修权的亲笔题词。
“后记”为捐资单位名称及捐款数额 辽沈战役纪念塔是纪念馆园区中心建筑物,1957年2月落成。
塔身高8米,为花岗岩砌筑;塔顶是一座持枪振臂呐喊的青铜铸就的战士全身塑像,高6米,重18吨。
塔身正面镶嵌着朱德题写的“辽沈战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12个鎏金大字。
塔身两侧是长
【第8句】:8米、高
【第2句】:4米的花岗岩高浮雕群像,表现塔山阻击战和黑山阻击战的战斗场面。
塔座
【第91句】:5平方米。
塔后
【第4句】:2米处立有一方纪念碑即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碑,高
【第2句】:3米、宽
【第5句】:2米,灰白色大理石上镌刻着辽宁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碑文。
朱瑞将军雕像建于1991年11月2日,座落在辽沈战役纪念塔西侧60米处,占地面积95平方米。
由鲁迅美术学院贺中令教授设计。
通体由花岗岩建造,长
【第8句】:4米、高
【第3句】:6米、宽
【第2句】:1米。
炮车式的纪念碑正面镶嵌着
【第2句】:4米高的朱瑞将军高浮雕头像.头像下方镌刻着伍修权同志题写的“朱瑞将军”四个金字。
碑体背面铭刻着朱瑞将军的生平简介。
朱瑞将军是东北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1984年在辽沈战役攻打义县战斗中牺牲,是我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最高将领。
三层踏步的石台阶基座,将炮车碑托起,雄伟地象征着将军指挥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压倒敌人的气势。
将军头像背景大面积窟窿凿痕,内涵将军殉职的意蕴。
在辽沈战役纪念塔东侧60米处有两座相并列的陵墓,在西侧的是梁士英墓、在东侧的是张士毅墓。
梁士英、张士毅是在辽沈战役中牺牲的两位著名烈士。
两位烈士墓的建筑形式完全相同,为花岗岩结构,长
【第3句】:2米、宽
【第2句】:4米、高0.7米。
北立墓碑,记述烈士生平及贡献。
墓地呈扇形,周围环以苍松。
梁士英墓为衣冠冢,张士毅墓为尸骨墓 馆藏文物11000多件,包括彭真的公文包和陈云的棉背心等国家文物23件。
其中,再现“攻克锦州”宏大战争场面的全景画馆为中国第一座全景画馆,被誉为中国博物馆和美术史上的“开山之作”。
2001年世界全景画中国年会期间,外国专家专程来锦考察,并称赞辽沈战役纪念馆的全景画是世界一流水平。
新馆开馆15年来共接待中外游客1000多万人次,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称号和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全景画面长1
【第22句】:22米,高
【第16句】:1米,总面积1968平方米,重量达4吨。
四.八”烈士纪念馆导游词
“四·八”烈士陵园坐落在,是为纪念在1946年4月8日因飞机失事遇难的爱国教育家黄齐生先生等9人而建造的陵园。
解放后,1957年党中央决定重建“四·八”烈士陵园。
新建的陵园设在原八路军总部王家坪北侧,背枕清凉山,面对延河水。
陵园里有纪念堂、纪念塔、纪念亭、陈列室、陵墓台等建筑物。
建筑布局陵园占地
【第3句】:6万平方米,一座汉白玉纪念塔在墓园中间,塔高
【第19句】:46米,寓意1946年,塔身后部呈4层阶梯式,塔下有8级台阶,象征4月8日。
塔尖上有象征的镰刀斧头图案,塔顶最高一层四面嵌着四颗镏金五角星,代表中国人民的事业。
塔身正面嵌着手书的“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镏金大字。
正面塔座上雕砌着一只汉白玉花环。
塔座右侧勒记“四.八烈士遇难碑记”。
陵园最高处是烈士墓台,台分三层。
王若飞烈士墓居陵园中轴线顶端,处于陵园的核心地位。
然后依次为“四.八”遇难烈士和在牺牲的重要领导人和知名人士,如秦邦宪、、叶挺、张浩、邓发、黄齐生、杨松、、张寒晖等。
黄土有幸埋忠魂,“四.八”烈士陵园是最早的一座高规格的烈士陵寝地。
[1] 历史事件1946年4月8日,出席国共谈判与的代表王若飞、秦邦宪乘飞“四·八”烈士陵园藏品机由重庆回延安向党中央,同机回延安的还有刚被党组织营救出狱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出席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回国的中共中央职工委员会书记邓发及著名爱国教育家黄齐生先生等9人,因飞机失事,不幸在山西省兴县黑茶山遇难。
为了缅怀“四·八”遇难烈士,延安各界群众3万多人,在飞机场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
毛泽东题写了“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题词和向“四·八被难烈士致哀”的悼词。
朱德、刘少奇等中共中央领导人亲自执绋,送灵下葬,将烈士的遗体,安葬在飞机场旁边,为烈士建起了陵园。
鲁迅纪念馆导游词80字
绍兴的悠久历史烂文化给鲁迅先思想以很大的影响,他的小说以绍兴为背景创作的。
绍兴“鲁迅纪念馆”包括鲁迅当年生活过的故居、三味书屋、百草园,恢复过的周家新台门、寿家台门、土谷祠、风情园等一批与鲁迅有关的古宅古迹,现在已经成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很值得一游。
王安石纪念馆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来到王安石纪念馆,首先我们一进大门就可以看见巍然屹立的王安石塑像下面就由我来跟你们讲述王安石的资料吧王安石
【1021年一1086年5月21日】,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介甫,晚号半山。
北宋临川(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
仁宗庆历进士。
嘉佑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 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
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
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
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
熙宁七年辞退。
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 改封荆,世称荆公。
卒谥文。
在文学中具有突出 成就。
他一生写了不少深刻反映人民疾苦和社会问题的作品。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有的风格遒劲有力,精辟精绝,有的风格雄健峭拔,修辞凝练,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对后来宋诗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
父名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
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
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
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
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
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
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参观鲁迅纪念馆的导游词 50字左右 急急急急急
主要由三味书屋、、和百草园组成的,我们先来到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在这里鲁迅先生小时候读书的课桌上,还可以看到一个“早”字,这是先生小时候为了提醒自己上学不迟到刻下的。
这里还有一个后院,书院课程枯燥乏味,当先生讲得入神时,学生们就会偷偷到这里玩。
走完三味书屋,我们就来到,故居里有起居室、闺房卧室、少爷室等鲁迅以及他的家人的住所,这是先生小时候住的地方。
游好,便会展现在我的面前,这里有鲁迅先生一生的纪录和保留下来的书,还有鲁迅先生的雕像。
有二层,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去参观一下。
百草园是鲁迅小时候玩的地方,里面有一棵大树,小时候的鲁迅会在树下和小伙伴嬉戏,晚上在大树下乘凉……,著名的这篇文章写得就是这里的事情。
搜问互助三团为你解答,满意请采纳。
写一段引导游客参观鲁迅纪念馆的导游词80字左右
汤显祖纪念馆导游词 汤显祖(1550—1616)是我国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思想家,卓越的反封建斗士,他生活于明代中、晚期,身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
其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如清康熙陆辂评概:“始焉学道,居然大鸿也;继而慷慨,又为直节名臣矣;晚乃漱润词场,以风流擅名当代”。
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公元1564年4月23日生于英格兰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1616年5月3日(儒略历4月23日)病逝。
每年4月23日是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1995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定为“世界读书日”。
】的明代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于1593年至1598年在遂昌任知县。
此前,汤公在京是个闲官,被贬广东徐闻是个挂名的小吏,到遂昌始为一县父母官。
汤公在遂昌“仁政惠民”,吟诗赋词,与遂昌士民结下了深情厚谊。
汤公一到任,见全县唯一的县学讲堂破败,诸生无所诵读,也无射堂可供习射,立即在城南眠牛山营建书院和射堂,合称“相圃书院”,意寓哺育将相之才,并亲自授课,和诸生一起习射。
次年,又在孔庙北侧营建遂昌最早的图书馆——“尊经阁”。
每年春三二月,汤公备花酒、带春鞭,下乡劝农。
“家家官里给春鞭,要尔鞭牛学种田。
盛与花枝各留赏,迎头喜胜在新年。
”千古绝唱《牡丹亭》第八出南安太守杜宝下乡劝农的欢乐情景,正是汤公自己在遂昌的真实写照。
为促耕读,汤公重修钟楼,亲自登楼敲钟。
汤公初到遂昌时,地方并不安定,百姓颇受盗贼、虎患之苦。
汤公勒杀盗酋十数人,治安渐宁。
遂昌林茂,虎患严重,汤公组织打虎除害。
然民间迷信虎受神佑,青壮不敢应募。
汤公祷告城隍:“我与神共典斯土,人之食人者吾能定之,而不能于止虎。
民曰有神。
夫虎亦天生,贵不如人。
神无纵虎,吾将杀之。
”一扫民众疑虑,再率乡勇打虎,杀虎十七。
虎患渐靖。
汤公既重治安整治,又重感化教育,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汤公曾邀名医何晓为幕宾,遇百姓打架斗殴,先令何晓治伤,然后审案。
遇囚犯患病,常自己出钱,请何晓买药治之。
偶遇审案用刑致人受伤,立命何晓诊治。
汤公在任五年,“未尝拘一妇人”,“县无斗伤笞 系而死者”。
特别是除夕遣囚和纵囚观灯,尤显汤公之重感化。
除夕,汤公亲临监狱,遣囚回家过年,与亲人团聚。
正月初四,囚犯按时回狱,个个父兄陪送,甘心服刑。
元宵,则组织囚犯上河桥,在原是官眷赏灯之所观花灯,体会“绕县笙歌”的欢庆景象,使囚犯在良辰美景下更增改过之决心。
汤公德刑兼施,宽严相济,使遂昌呈现出了“琴歌积雪讼庭闲”,“市上无喧少斗鸡”的升平景象。
汤公量移遂昌知县,实是遂昌百姓之福。
汤公自寓遂昌是“仙县”,自己是“仙令”,故多有闲暇投入创作。
汤公在遂昌“捉笔了霍小玉公案”改定了剧本《紫钗记》,开始了扛鼎之作《牡丹亭》的构思和写作,还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汤公“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平昌令得意处别自有在,第借俸著书,亦自不恶耳”。
汤公对遂昌情有独钟:“风谣近胜,琴歌余暇,戏叟游童,时来笑语。
”“君子山前放午衙,湿烟青竹弄云霞,烧将玉井峰前水,来试桃溪雨后茶。
”“山也清,水与清,人在山阴道上行,春云处处生。
官也清,吏也清,村民无事到公庭,农歌三两声”。
汤公挂念遂昌士民,遂昌百姓更是怀念汤公。
1712年,遂昌士民在县城建遗爱祠,奉祀汤公。
1984年,遂昌汤显祖研究会成立。
1985年,举行纪念汤显祖诞辰435周年活动,民众自发捐资在妙高山又建遗爱亭。
1986年,举行纪念汤显祖逝世370周年活动。
1987年,复在汤公挚友叶澳故里独山村建遗爱亭。
1995年,汤显祖纪念馆建成。
2006年,根据《遂昌县汤显祖文化发展规划》的要求,对原有陈列进行了重新设计、布展。
一座以汤显祖文化展示为主题,以最新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为指导,以现代化展示技术为支撑,展示精华展品的人物类纪念馆呈现在大众面前。
当年,一代高僧达观禅师特至遂昌看望汤公,曾口占四句:“汤遂昌,汤遂昌,不住平川住山乡。
赚我千岩万壑来,几回热汗沾衣裳。
”数百年来,不断有人被“赚”至遂昌,心怡遂昌,只因汤公《四梦》源于遂昌,汤公遗爱永驻遂昌。
王安石纪念馆导游词王安石纪念馆坐落在抚州市赣东大道的南端,是为了纪念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而建,为江西省十大历史名人纪念馆之一,王安石纪念馆筹建于1985年初,1986年11月11日于“江西省纪念王安石逝世900周年学术讨论会”召开之际揭幕开馆。
王安石纪念馆占地面积二十亩,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陈列厅600平方米,是一座具有江南园林意境和宋代建筑遗韵的仿宋府第园林式建筑群。
古色古香的园林建筑风格秀逸超脱,与馆内门楼、隐壁、水榭、游廊、碑廊、亭台、荷池、曲桥等景致浑然天成,翘角飞檐,圆柱简瓦,绿木葱葱,修竹掩映,饱含传统文化内涵,处处散发出浓郁的书卷气。
纪念馆建筑方案由南京园林设计研究所设计,占地面积1332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
她具有江南宋式府第门楣,楼阁实体,二览(展览,浏览)兼顾的特点。
主体建筑是一座仿宋式的二层楼阁,歇山飞檐,筒瓦花窗,园拄环绕对称端庄,其它附属建筑的格局与主体建筑和谐协调,既造型各一,又相互衬托,交相辉映。
端庄素雅的门楼虽不雄伟壮观,但牌遍上镶嵌的中国佛教协会主席,书法家赵朴初提写的馆名“王安石纪念馆”六个大字,使门楼显得格外的气派、精神。
一进大门,两侧是造型优美的隐壁,顺着甬道登上水榭,池边杨柳垂风,水中鱼儿飞花,阵阵幽雅的古乐,仿佛把人带到了仙境,迂回曲折的游廊碑廊将门楼、水榭、接待室、主楼和荆公亭连为一体,形成“曲径同幽,耐人寻味”的佳境。
“怀文堂”的宋代文物,使人们领略到祖先的文化艺术,通往“草亭”的田间小道,让游人想起王安石罢相后的淡泊生活。
主楼展厅分上下两层,四个部分。
简明扼要的“前言”引出王安石的出身、家世和他青少年时期的活动,“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这一大标题下,展出了王安石十几年地方官的政绩同,他著名的“上仁宗皇帝事书”,“三不足论”,“熙宁新法”的主要内容都在版面中得到展现。
在二楼展厅,王安石的文章诗词,道德人品是主要展出内容。
他那脍炙人口的散文、诗词,曾使多少后生学者为之倾倒,高风亮节的品德连他同代的反对派也叹服。
刘海栗等名家的书法,王大进教授和他弟子们精心雕塑的十组王安石塑像,更使全馆增添了浓厚的诗情画意。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宋代 临川人。
王安石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他从北宋熙宁二年开始进行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变法运动,史称“王安石变法”。
列宁曾称赞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作为江西省十大历史名人纪念馆建设项目之一,王安石纪念馆于1985年9月12日破土,次年11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
纪念馆建筑方案由南京园林设计研究所设计,占地面积1332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
她具有江南宋式府第门楣,楼阁实体,二览(展览,浏览)兼顾的特点。
主体建筑是一座仿宋式的二层楼阁,歇山飞檐,筒瓦花窗,园拄环绕对称端庄。
其它附属建筑的格局与主体建筑和谐协调,既造型各一,又相互衬托,交相辉映。
端庄素雅的门楼虽不雄伟壮,但牌遍上镶嵌的中国佛教协会主席,书法家赵朴初提写的馆名“王安石纪念馆”六个大字,使门楼显得格外的气派 、精神。
一进大门,两侧是造型优美的隐壁,顺着甬道登上水榭,池边杨柳垂风,水中鱼儿飞花,阵阵幽雅的古乐,仿佛把人带到了仙境。
迂回曲折的游廊、碑廊将门楼、水榭、接待室、主楼和荆公亭连为一体,形成“曲径同幽,耐人寻味”的佳境。
“怀文堂”的宋代文物,使人们领略到祖先的文化艺术,通往“草亭”的田间小道,让游人想起王安石罢相后的淡泊生活。
刘伯承纪念馆导游词
刘伯承同志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三级博物馆、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地处开县县城盛山公园内,于1992年12月4日正式建成对外开放,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馆名。
通过两次改扩建,纪念馆现占地60亩,由主展馆和东西部景区组成。
主展览馆分内外两进院落,内院为陈列布展厅,共有展厅6间,以回廊相连,外院有书画厅。
馆内的陈列布展按历史轨迹,分为“壮志英华,从戎救国”、“土地革命,屡建奇功”、“烽火抗战,尽显神威”、“解放战争,功勋卓著”、“开国元勋,再铸伟业”、“一代名师,风范千秋”等六部分,展线长达520米,陈列着珍贵图片630张,实物和文献资料358件,通过声光电科技手法,生动再现了刘伯承元帅光辉伟大的一生。
纪念馆西部景区修建了借远桥、兵法小品园、刘帅功勋柱石雕广场、流水松风馆等景观。
2010年开始建设东部景区,主要建有影视教育厅、大型军事器戒展场、元帅池等景观,改建了游客接待中心。
景区管理单位——刘伯承同志纪念馆管理处成立于1992年,原属全额拨款正科级事业单位,现为县委直属全额拨款六级职员单位,隶属县委宣传部管理,业务上接受县旅游局、县文广新局指导。
管理处领导职数设一正两副,主任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任,下设办公室、宣教科、文物科、安保科、财务科、故居管理所。
纪念馆和故居常年设刘伯承同志生平业绩成列展览和故居游览祭拜活动。
利用春节、“三八”、“清明”、“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元旦”和刘伯承诞辰纪念日等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针对不同观众对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近三年来,共接待游客150余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10余万人次、市级以上领导200余人次、部队官兵1万余人次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26486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