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找杭州一日游导游词

一日游导游词开场白

【第1句】:大好中国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

【第2句】:师傅的三心二意:(X:大家知道师傅的特长是什么吗

客人可能会说:“开车”

X:不是,师傅的特长是三心二意

)三心:1,开车小心 2,对待客人耐心 3,服务热心二意:1,开起车来一心一意, 为各位美女帅哥服务全心全意

【第3句】:跟着导游走,吃喝啥都有。

问啥啥都会,走着还不累

欢送语:之一:各位游客朋友: 我们的旅程到这就基本上就结束了,小张也要跟大家说再见了。

临别之际没什么送大家的,就送大家四个字吧。

第一字是缘分的缘,我们能够相识就是缘,人们常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可以说我们是百年修得同车行。

这次旅程也是百年修来的缘分啊,现在我们就要分开了,缘份却未尽。

第二字就是财源的源,也希望各位朋友在以后的日子,财源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第三个是原谅的原,在这次几天的旅程中,小张有什么做的不到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多多原谅,多提宝贵意见,让我以后的工作能做得更好。

最后是圆满的圆,朋友们,我们的旅程到这就圆满地结束了。

预祝大家在以后的工作好、家庭好、身体好、心情好、今天好、明天好、不好也好、好上加好、来点掌声好不好

谢谢大家

之二: 各位朋友,咱们的行程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段快乐的时光里,咱们游览了山清水秀的XXX景区,参观了雄伟壮观的XXX景区.大家的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希望我的服务能够给大家留下一丝美好的回忆.张学友有首歌,叫做祝福

贾府一日游导游词

大观园导游词各位游客,上(下)午好

欢迎大家光临上海大观园。

我是这儿的景点导游,姓间为1个半小时,希望我的讲解能伴您领略红楼意境,欣赏古典园林,度过上(下)午美好时光

下面我介绍一下大观园的概况。

上海大观园实际上是风景区,位于江南水乡古镇本市青浦区金泽镇,风景优美秀丽,东临淀山湖(杭州西湖十二倍),西靠元荡湖(西湖三倍),占地面积约1600亩,一条穿越其间的青商公路将景区分成东、西两大部。

东部以植物造景为主,有新改建的梅园、民族文化村和少年村;西部以仿古园林为主,有女娲遗石、塔院、大观园。

景区由此形成三园一村的浏览格局,我们即将参观的大观园是根据《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意境描述建成的一个大型的仿古园林。

始建于1981年,1984年部分建成开放,建成于1988年10月。

占地135亩,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

景点有怡红院、潇湘馆、大观楼等二十多处。

大观园由上海园林设计院设计,园林工程公司施工,因其精湛的技艺、设计获国家计委颁发的银质奖,其施工质量荣获国家的鲁班奖,同时被评为建国四十周年“十佳建筑”,“上海十佳休闲景点”。

下面大家随我一起来参观大观园。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大观园的牌楼,小说第五回时写贾宝玉做梦的时候的所在地,牌楼高8米,三门单檐,柱础是雕刻着莲花的须弥座,上面为中国古代木结构特色的斗拱、飞檐卡、翘角高,形象美观、气度不凡,牌楼上方正中额书“太虚幻境”四字,出自《红楼梦》小说第五回“宝玉神游太虚幻境”。

“太虚”就是天空,“幻境”则是指梦幻的仙境。

小说中多处写到“太虚幻境”,说它是离恨天上、灌愁海中,放春山遣香洞的一个所在。

牌楼两边原有一幅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让人联想到大观园是人间虚无缥缈的幻境,而小说虽为文艺创作,但它也是现实的反映;现实在作者笔下化成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即将“真事隐去”,而“假语于村言”(小说第一回出场的人物甄士隐、贾雨村的谐音)。

所以,整个红楼梦就仿佛给人家置身与一种梦境之中。

紧接着,我们就回味一下他所过的梦境

正门前还有个照壁,照壁是由18米宽、10米高、中间花岗岩浮雕、两侧青砖雕翼墙组合而成。

照壁在园林中起烘托和障景作用,上面文字图刻有画龙点睛的功效,正面图文是曹雪芹关于《红楼梦》来历的自叙,由四组画面构成。

照壁最上层(第一幅),名为“女娲补天”是女娲补天劳累之极侧卧像,她的秀发化为河流,身躯化为山岳,诚然是神话中的大地母亲。

女娲头足各有一圆形,左上角为太阳,日中为上古传说中的 (cun,亦称金 ),右上角为月亮,里为玉蟾。

画面上的日月、山河寓意孕育人类生命的大自然。

四位飞天则增添了画面的神话色彩。

浮雕的第二组画面(左下方),名为“顽石思凡”。

一僧一道坐在青埂峰下一块顽石旁,神采奕奕地谈论着人间的繁华富贵、花红柳绿。

这块顽石正是女祸补天的遗石(女娲补天时,在大荒山无稽崖炼成36501块顽石,补天用去36500块,只剩一块),这块顽石,灵性已通,正为未被入选补天而自愧时,听到这“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一僧一道人间的描述,便不甘寂寞,“口吐人言”,要求两位大仙将它带入红尘富贵场所和温柔乡中走上一遭。

僧道规劝无效后,被其诚儿所感动,便帮助它们化为一块美玉,这就是贾宝玉胎中带来的“通灵宝玉”。

浮雕的第三组画面(中间),名为“宝玉下凡”。

正中镶嵌着一块直径约35厘米的青田玉石,雕刻着一个十分可爱的男孩儿,他伸臂直腰,仿佛大梦初醒时分,下面篆刻“宝玉下凡”四字,四周四位飞天女仙簇拥着。

喑喻僧道将顽石化作神瑛侍者入世,贾宝玉口衔通灵宝玉出世。

浮雕选用青田玉石(非宝玉),特指假宝玉(谐音贾宝玉)。

浮雕的第四组画面(右下角),名为“返本归真”。

顽石入世后,阅历了人生中的喜与悲,最终看破红尘,又回到青埂峰下,返本归真,美玉又成了顽石。

顽石将自己入世后的经历都有刻记在石头上,遂成《石头记》。

浮雕中大石头上隐约可见《石头记》字样。

在顽石的右侧有一位道人(即:“空空道人”)将这部《石头记》从头至尾抄写下来。

画面点出了《石头记》的来历。

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年,增册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即为传世巨著《红楼梦》。

这也是红楼梦的由来。

照壁背面是汉白玉大型浮雕“金陵十二钗”又名“宝玉神游太虚幻境”出自第五回。

实际上贾宝玉在太虚幻境只读了《金陵十二钗正册》等,并未见到十二钗人物,浮雕居中的是警幻仙子,一手托着薄名司册,一手微微抬起,指着身边的黛玉和宝玉,欲言又止。

宝玉虽倾身、双手前伸,似乎在聆听仙子告诫,心眼里却朝黛玉暗送秋波,终未醒悟。

浮雕除警幻仙姑与宝玉,其余皆为金陵十二钗人物,这些艺术形象,无不印含原著中人物的性格和遭遇,下面让我们依次看一下:右起第一位是雍容华贵的皇家贵妃贾元春,因其生于正月初一,故名元春。

大观园就为她回来省亲改建的,因其觉得太浪费了,遂命自己兄弟宝玉、嫂嫂李纨和姐妹们、表姐妹们住进大观园去,所以大观园变为儿女的乐园。

元妃因卷入政治风波染病去世。

右二是贾惜春,手展大观园图画,若有所思,看破红尘,“独守清灯古佛旁”皈衣佛门。

右三是探春,风韵多姿,“顾盼神飞”,干练豁达,胸怀雄才伟略,远嫁番邦。

右四是手举巾帕,以泪洗面的贾迎春,婚嫁小人孙绍祖(中山狼),受尽折磨,“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是四姊妹中命运最悲惨的一个。

右五是薛宝钗,容貌丰美,举止娴雅,以扇遮颔,斜睨宝玉,可见她谙于世事而工于心计,旁边那位“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的是贾宝玉,他是贾府中第一贵公子,最后虽与薛宝钗结婚,但“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所以他双手伸向林黛玉,表达了深刻强烈的爱。

警幻仙姑左一是林黛玉,身子侧转,却又回首顾盼,含情脉脉,犹抱琵琶半遮面,她是曹雪芹笔下着意刻划的人物,也是这块照相馆壁浮雕创作作者程树人用心着力的形象,不禁使人联想着“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画语和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洛神赋图》的仙子。

左二是宁国府贾珍之媳秦可卿,她与秦可卿比其他人小了一辈。

巧姐在王熙凤死后,正要被狠舅奸兄卖掉,亏得刘姥姥救援,虎口余生。

左四是史湘云,健康活泼、快言快语,大有男儿气。

左五是王熙凤,生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凶悍泼辣的“凤辣子”。

左六是贾政长媳,清静寡欲的李纨,最后一位是栊翠庵的尼姑妙玉,“可怜金玉质,终陷悼泥潭”,被强盗劫去,下落不明。

门前有对石狮,边座高

【第2句】:8米,原是清朝乾隆年间北京某王府镇宅之物,历经风霜两百多年的石狮身上至今还留着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的枪痕弹迹。

后由故宫博物院收藏,上海建造大观园时特地调拨购来。

由这对石狮,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小说66回柳湘莲对宝玉说的两句话: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狮子干净罢了。

大观园正门,如小说描写的“正门五间,上面筒瓦泥鳅脊”。

它是为迎接元妃省亲,宁、荣两府把原有的部分园林拓建而成的。

省亲时元春题了“大观园”的匾额。

为何叫大观园

元春的绝句是: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功夫筑始成

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

正门两旁是一色的水磨石墙,各开一角门,平日无大事,正门不开。

左侧角门(游园结束后可见到)上方镌有“万象争辉”四字,乃是贾探春在元妃省亲时所题的颂词,意为大观园内奇景异物相互争艳夺辉。

右侧角门上方镌刻着“凝晖争瑞”四字,是薛宝钗所题的颂词,意为大观园内有阳光瑞气凝集会聚之所在。

踏进园门,只见迎面一带翠障挡路,遮住满园景色。

这是一座用3千吨的太湖石堆砌面成。

小说是描写贾政对从众客得意地说:“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景物悉入目中,更有何趣

”大假山正起着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障景”的作用,达到园中景物“欲扬先抑”的目的。

山上草木葱茏,藤萝掩映,其中微微露出羊肠小径,依贾宝玉对答贾政之言(出自小说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题刻了“曲径通幽处”五字,典出自唐朝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句“曲径通径处,禅房花木深”。

走进园内,我们第一个要去的地方就是贾宝玉的居所——怡红院

怡红院是贾宝玉的住所,占地约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890平方米,为大观园主要景点之一。

贾宝玉是“红楼梦”小说中的主人公,贾政次子,元妃之弟,史太君贾母之孙。

虽出身富贵之乡,皇亲贵族士大夫之家,却不喜“子曰,四书五经”,无意仕途,偏爱作曲填词,抗世叛俗,离经叛道,是一个有叛逆性格的公子哥儿,自称为“怡红公子”、“富贵闲人”。

院门额题“怡红快绿”,贾宝玉原本取意院中种有海棠和芭蕉,题“红香绿玉”,后贾元春省亲时,改作“怡红快绿”。

两扇铜环黑漆大门,曾使林黛玉昔日吃闭门羹之苦

背面题有“青埂神瑛”四字,暗示主人公的前世,乃当年女娲补天弃在青埂峰下一块顽石,无才补天,幻形入世,投胎贾府的美玉。

庭院中种植一棵有五百年树龄的罗汉松,暗指主人公出家当和尚的命运。

“前院下房”是小丫环们的值班房,现挂了《红楼梦》故事情节的组画十幅:“宝玉抓阄”、“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宝黛共读西厢”、“晴雯撒

杭州西湖导游词

带他们报旅行社告诉他们是外国游客跟着导游走就好了有懂英文的导游的

中国历史东京一日游导游词

东京(日文:东京,假名:とうきょう,英文:Tokyo),为日本首都,位于日本本州岛关东平原南端。

狭义上广泛使用的“东京”通常是指“东京都区部(亦称东京23区、东京特别区)”地区,其与多摩地方、伊豆群岛、小笠原群岛等地区共同组成日本一级行政区——东京都[2] 。

东京古称江户,是日本自德川幕府时代以来的主要都市之一,明治维新迁都江户,改名东京,自此成为日本首都。

后逐渐发展成为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众多领域的枢纽中心,亦为世界经济发展度与富裕程度最高的都市之一。

根据建成区面积、人口以及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东京是亚洲第一大城市,世界第二大城市,全球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

杭州千岛湖导游词

来杭州之前,您一定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名言吧

其实,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西湖。

千百年来,西湖风景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她的丰姿倩影,令人一见钟情。

就连唐朝大诗人白 居易离开杭州时还念念不忘西湖,“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诗人说他之所以舍不得离开杭州,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杭州有一个美丽迷人的西湖。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啊

朋友们:下面就随我一起从岳庙码头乘船去游览西湖。

在船未启动之前,我先来介绍一下西湖的概况: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南北长约

【第3句】:2公里,东西宽约

【第2句】:8公里,绕湖一周近15公里。

面积约

【第5句】:68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

【第6句】: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

【第1句】:55米,最深处在

【第2句】:8米左右,最浅处不足1米,蓄水量在850万到870万立方米之间。

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小南湖5个部分。

西湖处处有胜景,历史上除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妈: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南屏晚钟、双峰插云、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橹浪闻茑。

如以每个字来点的内涵,它们是:春夏秋冬花,晚云夕月柳。

点出了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明晦晨昏,西湖胜景时时皆有,处处都在的特色。

1985年又评出了“新西湖十景”。

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公里的园林风景区内,颁着主要风景名胜有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有30多处。

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

1982年11月8日,国务院将西湖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之一。

1985年,在“中国十大风景名胜”评选中,西湖被评为第三。

西湖这么美,当然孕育着许多奇妙动人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天上有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起琢磨了很多年,白玉就变成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

后天消息传到天宫,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前来把珠抢走。

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遭到王母拒绝,于是就你争我夺,王母被掀翻在地,两手一松,明珠就掉落到人间,变成了晶莹清澈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降落,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在西湖之滨。

刚才有的朋友问西湖的水为什么这样清澈纯净

这就从西湖的成因讲起:西湖在12000年以前还是与钱塘江相通的浅海湾,耸峙在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是环抱这个海湾的两个岬角。

后来由于潮水的冲击导致泥沙淤塞,把海湾和钱塘江分隔开来,到了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4年)西湖的湖形已基本固定,西湖真正固定下来是在隋朝(581-618年),地质学上把这种由浅海湾演变而成的湖泊叫泻湖。

此后西湖承受山泉活水的冲刷,再经历过历代由白居易、苏东坡、杨孟瑛、阮元等发动的五次大规模的人工疏浚治理,终于从一个自然湖泊成为风光秀丽的半封闭的浅水风景湖泊。

历史上西湖有很多名称。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时称为武林水、金牛湖、明圣湖;唐朝(618年-907年)时称石函湖、钱塘湖。

此外还有高士湖、贤者湖、上湖、龙川、钱源等称呼。

到了北宋(960-1127年),苏东坡做杭州地方官时,写了一首赞美西湖的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人别出心裁的把西湖比作我国古代美女西施,于是,西湖又多了个“西子湖”的雅称。

西湖作为著名的风景地,许多中外名人对这情有独钟。

毛泽东一生中共40次来杭州,最长的一次整整住了7个月之久,他把杭州当作“第二个家”。

毛泽东常常称赞西湖秀美,但他生前从未正式发表过描写西湖的诗词。

中国伟人喜欢西湖,国际友人对西湖更是流连忘返。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两次来杭州,他赞叹地说:“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而杭州是这个国家的心脏,我还要再来。

”尼克松还把家乡加利福尼亚州出产的红杉树送给了杭州。

我们船已缓缓启动了。

我先把整个游湖的行程简单的介绍一下:环湖一周的景点有一山和二堤。

一山指的孤山,孤山景区的名胜古迹多达30多处,沿湖们所能欣赏到的有西泠桥、秋瑾墓、西泠印社、楼外楼、中山公园等。

孤山之后是白堤,起自平湖秋月,终于断桥残雪,桥后还有著名的宝石流霞等景观。

欣赏完沿湖景色,我们再去湖中三岛,游船最后将在苏堤靠岸。

现在船正在自西向东行驶,各位到的是孤山一带的景色。

孤山西接西泠桥,东连白堤,海拔35米,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

孤山景色唐宋年间就已闻名,南宋理宗曾在此兴建规模宏大的西太乙宫,把大半座孤山划为御花园。

清朝康熙皇帝又在此建造行宫,雍正皇帝改行宫为圣因寺,与当时的灵隐寺、净慈寺、照庆寺并称“西湖四大丛林。

或许有的朋友要问:孤山既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为什么要取名“孤山”呢

这是因为历史上此山风景特别优美,一直被称为孤家寡人皇帝所占有,所以被为孤山。

从地质学上讲,孤山是由火山喷出的流纹岩组成的,整个鸟是和陆地连在一起的,所以“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被称为西湖三绝。

大家再看前方那座环洞石拱桥,地处孤山西面,名叫西泠桥。

它和断桥、长桥并称为西湖古代的三大情桥。

过了西泠桥,孤山后麓的绿树丛中有尊汉白玉塑像,只见这位女英雄左手叉腰,右手按剑,目光炯炯,昂首注视前方,似在探求着革命的真理。

她是谁呢

她就是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为推翻清王朝,争取民族独立而壮烈牺牲的“鉴湖女侠”秋瑾。

这尊塑像高

【第2句】:7米,墓座高2米,正面碑石上该有孙中山手书“巾帼英雄”4个大字。

秋瑾烈士的塑像,给了我们一种启示:西湖的闻名,不仅仅是占了山水之胜,它更因众多的历史人物而倍增光彩。

在西湖风景区内,被誉为“湖上三杰”的岳飞、于谦、张苍水,还有与秋瑾一起为振兴中华而献身的近代发主革命者徐锡麟、陶成章等,都安葬了西子湖畔。

我们的船继续徐徐往东行驶,各位看到前面的一道 粉墙,院内便是著名的西泠印社。

印社右侧,这幢中西合璧的建筑,就是百年老店楼外楼。

楼外楼创建于1848年,店名取自南宋诗人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名句。

楼外楼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曾经接待过许多中外名人。

楼外楼的当家名菜数西湖醋鱼了,它是选用西湖中在规定范围内养殖的草鱼,先在清水中饿一二天,除去泥土味,然后烹制而成的。

成菜后的西湖醋鱼,色泽红亮,肉味鲜嫩,酸甜可口,略带蟹味,是杭州最有代表性的风味名菜。

现在船已驶向中山公园,孤山的正门就在这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孤山既是一座风景名山,又是一座文化名山。

孤山的地位在西湖景区中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它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景区内有著名的“西湖天下景,”还纪念北宋隐逸诗人林和靖的放鹤亭。

这些景点等上岸后我们起前往参观。

中山公园旁,我们看到的这一组建筑是新近修建落成的“浙江省博物馆”。

进而面陈列着上至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下到近现代的文物展品1700余件。

博物馆后面的古建筑是清代的皇家藏书楼文澜阁,它是我国为珍藏《四库全书》而修建的七大书阁之一。

请看前面那座突出湖面的水泥平台的重檐亭子已展现我们眼前,这座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建筑,名叫平湖秋月。

它是白堤的起点,也是杭州的三大赏月胜地之一。

历史上杭州人中秋赏月有三大去处:湖中首推三岛之一的三潭印月,山上应是凤凰山坡的月岩景点,至于岸边,就数这月白风清、水天共碧的平湖秋月了

现在各位看到前面这条“间株杨柳间株桃”的游览长堤就是白堤。

当我们的船驶到这里,西湖最秀丽的风光就呈现在大家面前了。

堤上两边各有一行杨柳、碧桃,特别是在奏,柳线泛绿、桃树嫣红,一片桃红柳绿的景色,游人到此,仿佛如临仙境。

白堤原名“白沙堤”,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以风光旖旎而著称。

它虽与白居主持修筑的白堤不在一个方位,但杭州人民为缅怀这位对杭州作出杰出贡献的“老市长”,仍把它命名为白堤。

它与苏东坡主持建造的苏堤犹如湖中的两条锦带,绚丽多姿,交相辉映。

大家再看,白堤中间的这座桥叫锦带桥,以前是座木桥,名中“涵碧桥”,如今更名为石拱桥。

在白堤的尽头,到了断桥,全长1公里的白堤就由此而“断”了。

断桥的名字最早取于唐代,宋代称宝祜桥,元代又叫段家知,以前是座苔藓斑斑的古老石桥。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桥虽然是座很普通的石拱桥,但它的名字和《白蛇传》故事联系在一起,因而成了西湖中最出名的一座桥。

讲到这里,我看到有的朋友已经在仔细观察,或许你们马上会问:这座桥根本没有断,为什么要取名“断桥”呢

这个问题就让我来解答吧。

断桥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由于断桥所处的位置背城面山,处于北里湖和外湖的分水点,视野开阔,是冬天观赏西湖雪景最好的地方。

每当瑞雪初晴,桥的阳面已经冰消雪化,而桥的阴面却还是白雪皑皑,远远望去,桥身似断非断,“断桥残雪”就因此得名。

还有,断桥又是白堤的终点,从平湖秋月而来的白堤到此中断。

讲到这里,或许大家已经明白,原来是“堤断桥不断”。

大家再看断桥后面那座山叫宝石山,海拔78米。

这座山的岩石和西湖群山不同,主要由火成岩中的流纹和凝灰岩构成,其中有一种名叫碧玉的“宝石”,嵌在紫灰石中,在阳光照射下,分外耀眼,这就是宝石山得名的由来。

山上那座秀丽挺拔,高高耸立的塔,名中保俶塔。

保俶塔初建为九级舍利塔,现在的是1933年重建的。

它是用成的实心建筑,塔身呈八棱型,高

【第45句】:3米,上下匀称,线条柔和优美,在湖上诸塔中,保俶塔的造型最为俏丽,体态最为窈窕。

历史上与保俶塔相对应的还有一座雷峰塔,在西湖风景布局中,同位于一条中轴线上,一南一北,隔湖相望,一个敦厚典雅,一个纤细俊俏。

在雷峰塔未倒塌前,西湖上曾呈现出“南北相对峙,一湖映双塔”的对景,所以民间有“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的说法,道出了当年雷峰塔和保俶塔的不同风姿。

各位朋友:西湖沿岸的景观就介绍到这里,接着我们去观赏湖中三岛。

首先我们来看西湖中最大岛“三潭印月”,也叫小瀛州。

这是一个“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湖上花园。

全面积7万平方米,其中水面占60%。

全岛呈“田”字形,东西连柳堤,南北建曲桥,曲桥两侧,种植着大片红、白各色的睡莲。

此外,历史上三潭钱月还以种植西湖莼菜而著名。

下面请随我上岛游览,三潭印月这座小岛,初建军于明代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是用疏浚的湖泥堆积而成的。

它的精华就在于岛南面的三座石塔。

请看:三塔鼎立在湖上,塔高2米,塔身球形,排列着5个小圆孔,塔顶呈葫芦形,造型优美。

每逢月夜,特别是到了中秋佳节,皓月当空,人们在塔内点上蜡烛,沿口蒙上薄纸,烛光外透,这时“塔影、云影、月影”溶成一片,“烛光、月光、湖光”交相辉映,在光的折射中,三塔的灯光透过15个圆孔投影在水面上,共有30个月亮,加早天上的一个水中的1个,湖面可以倒映出32个小月亮,呈现“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的绮丽景色,真是“一湖金水欲溶秋”,有说不尽的诗情画意。

接着我们再来看湖中那座飞檐翘角的亭,名叫湖心亭。

它是西湖中最大的一座亭。

也是在西湖三岛中最早营建的一座岛,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距念已有440年有历史的。

“湖心平眺”是钱塘十景之一。

站在湖心亭处眺望西湖,水光山色,尽收眼底,西湖风光,一览无余。

湖心亭西北的那个小岛,称为阮公墩。

是西湖三岛吧最小的一个,面积仅5561平方米。

它是在清朝嘉庆年间(1800年),浙江巡抚阮元用疏浚西湖后的淤泥堆积而成的。

阮墩垂钓已成为杭州市民假日休闲的好去处,阮墩夜游则是为各地旅游者隆重推出的西湖夏季的一个特色旅游项目。

游完湖中三岛,我们的船已驶向即将停靠在方向----苏堤。

大家请看:前面这条自南而弱横贯西湖,全长

【第2句】:8公里的湖中长堤就是苏堤。

堤上共有6座石拱桥,分别是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堤岸种植桃柳、芙蓉,形成“西湖景致六条桥,一枝杨柳一枝桃”的景色。

说到苏堤,人们自然会想起北宋诗人苏东坡,苏东坡曾二次担任杭州的地方官,他组织20万民工疏浚西湖,然后利用湖泥葑草,筑成了这条从南屏山下直通栖霞岭麓的长堤,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取名“苏堤”。

现在 堤的南端修建了“苏东坡纪念馆”供人们参观,缅怀苏东坡的功绩。

各位朋友:人们常常把杭州西湖和瑞士日内瓦的莱蒙湖比喻为世界上东西方辉映的两颗名珠,正是因为有了西湖,才使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把杭州经喻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

西湖做为著名景点,接待过世界各国的元首不计其数。

因此,西湖不仅是杭州的明珠,更是东方的明珠,世界的明珠。

“忆江南,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这是白居易为颂扬西湖给后人留下的回味无穷的千古绝唱。

各位朋友,当我们即将结束西湖之行时您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呢

但愿后会有期,我们再次相聚,满觉陇埯赏桂子,钱塘江上看潮头,让西湖的山山水水永远留住您美好的回忆。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265033.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