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长沙著名景点烈士公园的导游词

我想写篇烈士公园的导游词,要350字。

你能告诉我吗

告诉了我后不要告诉别人。

谢谢

大家好,我叫姚丹,是烈士公园旅游社的导游。

今天,我将陪同大家一起来游玩烈士公园。

祝大家在这里玩的愉快。

现在,我们来到烈士公园的南门口,进了南门口,向上仰望,一座八角宝塔形的建筑物耸立在高处,灰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那就是纪念塔。

走进纪念塔,首先看到的是许多烈士用过的东西用过的东西。

向左走,里面就是许多烈士的照片,和他们的一些资料,这里面有的事卫国打仗而死的,有的是落水救人而死的,说也说不尽,都是中国的好儿女。

从纪念塔里出来,绕过纪念塔,走过一条方砖铺成的小路就来到了游乐场。

游乐场里有过山车,有飞椅;有旋转木马等等游乐项目,从每个游乐项目里都会传来孩子们欢乐的笑声,这里真是孩子们快乐的乐园啊

从游乐场下来,我们来到咸嘉湖。

湖面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艇,画舫在湖面上慢慢的滑过,突然,一艘游艇飞快地开过来,打破了这份安静,慢慢地湖面上变得热闹极了。

好了,今天烈士公园就要结束了,烈士陵园还有很多很多美丽的地方,希望你有机会再来细细游

精选长沙导游词400字一

长沙导游词作文  早上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星城——长沙,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旅行社的全体员工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欢迎参加本次组织的“红太阳之旅”,因为我们走的是红色路线,。

韶山又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所以我们这次旅程就叫红太阳之旅。

  自我介绍一下吧,我是本次红太阳之旅的导游,我姓赵,为了方便大家可以叫我小赵,那在小赵的左手边,是咱们的司长师傅X师傅,X师傅开车技术好,经丰富,待人热情,所以我们坐他的车尽可以放心,大家在旅途中有什么问题尽可以提出来,小赵和X师傅会尽全力为各位服务,好了,让我们共同拥有一个美好的旅程!  我们的旅程开始了,那现在在我们脚下是有着“三湘第一路”的著名的五一大道又叫五一路,它代表着长沙的明天,长沙的繁荣地带就是从这里辐射开来的,始建于1951年5月1日,所以因此而得名,是当时第一条柏油马路,路幅只有9米宽,可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的发达,9米宽远远满足不了往来穿梭的车辆。

直到2000年花费了5个月的时间进行整修,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全心  界的五一大道,她东起火车站,西止湘江一桥,全长4138米,路幅宽达60米,为双十车道,五一路的交通算是井然有序,可司机们大多不愿走这条路,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这条道上有3套电视监控设备和6个电子眼,一不小心很容易被抄牌,所以司机们是有又爱又恨了!

梧桐山为什么叫梧桐山

笔者经过多方收集,发现目前关于梧桐山名字的来历有三种可能的推测。

  第一种推测是梧桐山群山跌宕、绵延起伏,俯瞰梧桐山,她犹如一条蜈蚣,弯弯曲曲,绵延数十里,因此最初称其为蜈蚣山,但由于梧桐和蜈蚣正好谐音,于是以讹传讹,蜈蚣山就慢慢演变为梧桐山。

  第二种推测是梧桐山上分布有大面积的藜蒴,有人称藜蒴为桐子树或爆梧桐,所以她因藜蒴即桐子树或爆梧桐而得名。

  第三种推测是梧桐山因多产梧桐异草而得名,这里的梧桐异草是指像梧桐一样具有灵性的植物,如兰科等具有较高观赏和药用价值的植物。

  为考证梧桐山的名字来源,我们从史料研究入手。

  一、有关梧桐山的史料  最早记述梧桐山名的是明朝的《广东通志·卷十三·舆地志一·山川·东莞县》,当时深圳属东莞县管辖,书中有:“又南七十里曰梧桐山(其木多梧桐)”的描述。

此书为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黄佐所著,比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早127年,比清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王崇熙编纂的早了258年。

由此可见:梧桐山的名字来源于“其木多梧桐”。

也就是说,梧桐山的名称是因为山上多梧桐树。

  二、梧桐山名的考证  为进一步考证梧桐山名称的由来,笔者还查阅了大量当代的地名文献。

在贾文毓、李引主编华厦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的中,第419页收录了梧桐山:“在广东省深圳市区东北约7000米处。

海拔943.7米。

以山上多梧桐树得名。

”此论与古籍记载一致。

  梧桐分布于我国和日本。

据介绍,在广东也只有栽培的梧桐,没有天然分布。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和九十年代进行过多次梧桐山植物资源调查,既没发现有天然的梧桐,也没发现人工栽培的梧桐。

  梧桐山现在有没有梧桐

回答是肯定的。

1999年,为填补梧桐山没有梧桐这个空白,笔者从湖南长沙采回一批梧桐的种子,在五亩地苗圃播种育苗,成功培育出苗木一百多棵。

这些苗木大多种在北站和盐田站周围,成活了六七十棵。

后来由于两站周围都进行了施工改造,大部分梧桐没有保存下来。

目前只有盐田站旁一棵,2009年9月9日测量,该树已长到7.1米高,胸径8.6厘米。

此树已是梧桐山唯一的梧桐了,值得加以保护。

  显然,梧桐山的名字来源不是以上的梧桐树。

“其木多梧桐”中的“梧桐”是哪种植物呢

我们经过走访当地老人得知:梧桐山上分布有大面积的黧蒴,因其形态似梧桐,当地人称之为桐子树或爆梧桐,梧桐山因黧蒴即桐子树或爆梧桐而得名。

  经调查得知,藜蒴是梧桐山的优势树种,梧桐山有353.9公顷的藜蒴天然林,占风景林总面积的13.3%,蓄积量达21356.9立方米。

  综上考证可得出结论:之所以叫梧桐山,是因为山上多梧桐树,而这梧桐树不是上的梧桐,而是黧蒴。

其实早在我国的中就有关于梧桐的记载:“矣,于彼高冈。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这诗说的是梧桐生长茂盛,引得凤凰啼鸣。

中也提到梧桐:“南方有鸟,其名鹓雏,子知之乎

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

这里把梧桐和凤凰联系在一起,“鹓雏”就是凤凰的一种,他说凤凰从南海飞到北海,只有梧桐才落下。

可见梧桐的高贵,唯有梧桐凤凰来,凤非梧桐不栖。

“”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梧桐树因此被赋予灵性,也表达了人们对梧桐山的美好愿望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甘肃省临洮县岳麓山上停放的飞机是怎么来的,它有什么历史

岳麓山 编辑岳麓山海拔300.8米,是南岳衡山72峰之一,在橘子洲旅游景区内,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也是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

岳麓山位于古城长沙湘江西岸,为城市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已开放的景区有麓山景区、橘子洲景区。

其中麓山景区系核心景区,景区内有岳麓书院、爱晚亭、麓山寺、云麓宫、新民学会旧址景点等。

中文名称岳麓山外文名称YueLu Mountain地理位置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占地面积

【第35句】:20平方公里开放时间早08:30-晚17:00景点级别摘牌门票价格免费著名景点岳麓书院、爱晚亭、麓山寺、云麓宫海 拔300.8米所在地长沙市区湘江西岸著名院校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大所属国家中国建议游玩时长4-6小时适宜游玩季节秋末冬初适宜游览目录1 历史沿革2 景区文化3 著名景点▪ 爱晚亭▪ 岳麓书院▪ 麓山寺▪ 云麓宫▪ 学会旧址▪ 舍利塔▪ 禹王碑▪ 赫曦台▪ 印心石屋▪ 麓山忠烈祠▪ 第九战区司令部战时指挥部旧址▪ 长沙会战纪念碑▪ 丁文江墓▪ 中南工业大学地质博物馆▪ 中南大学民主楼、和平楼▪ 烈士墓碑▪ 穿石坡湖▪ 白鹤泉▪ 蟒蛇洞▪ 兰圃水景▪ 响鼓岭▪ 飞来石▪ 自来钟▪ 万景园▪ 鸟语林▪ 南泥湾4 资源保护▪ 一级景观单元▪ 二级景观单元▪ 三级景观单元▪ 四级景观单元5 旅游信息▪ 开放时间▪ 交通▪ 游玩线路历史沿革编辑岳麓山的地理位置独特,岳麓山其山脉属南岳衡山,古人把岳麓山列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称为灵麓峰。

在很久之前的南北朝刘宋时《南岳记》载“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

”故名岳麓。

据地质学考证,岳麓山奠基于古生代,形成于中生代,发展于新生代,距今三亿余年。

景区文化编辑岳麓山东麓有座岳麓书院,早在宋代就是全国有名的四大学府之一。

书院的主讲人叫山长。

清代乾隆年间,有个名叫罗典的人,在这里做了二十七年山长,很有名气。

罗典是位经学家,为人清高傲慢,有些古板。

他不但认真教书,还每年拿出自己的俸金,增修书院,岳麓山的柳塘烟晓、桃坞烘霞、桐荫别径、风荷晚香、曲涧鸣泉、碧沼观鱼、花墩坐月、竹林冬翠等八景,都是他亲手指点加工修饰的。

为了欣赏秋山红叶,他还在书院后面的清枫峡口上建了一座亭子,取名红叶亭。

有一年秋天,江南的著名才子袁枚到了长沙,许多人仰慕他的名气,都赶来会见他。

只有罗典不加理睬,他说袁枚这个人有官不做,到处游山玩水,生活放荡,写诗作文又标新立异,违背圣贤之道,特别是袁枚收女学生,更使得罗典看不惯。

他不但不进城去会袁枚,还怕袁枚找上门来,就在书院的牌楼上贴了副对联:“不为子路何由见,非是文公请退之。

”子路姓仲名由,是孔子的学生。

子又是对人的客气称呼,就是现代语中的您。

上联的意思是说:“我不是和您一条路上的人,有什么理由见面呢

”唐朝的文学家韩愈,字退之,谥文公。

下联的意思是:“你袁枚不是韩文公一样有真才实学的人,请打回转吧

”过了两天,袁枚真的过江来了。

他看了罗典的对联,摇摇头,笑了笑,还是到了书院门口,递了拜帖。

这时,罗典正在书院里整理文稿,接过门人递上的帖子,连忙叫他传话说:“山长病了,不能相见,请自便

”袁枚碰了一鼻子灰,也不在意,便自管游山去了。

袁枚走后,罗典叫人挑来几担水,冲洗书院门前的台阶,说是要洗净异端邪气。

袁枚到了清风峡,只见这里三面环山,枫叶红的像火,中间开阔处有座亭子,石柱子,琉璃瓦,飞檐高挑。

亭子的匾额上写着“红叶亭”三个大字,柱子上刻了一副对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滴翠,一双驯鹤待笼来。

”袁枚看了对联,不住点头,望望匾额,好像想说什么,又没说出口来。

他离开了清风峡,参拜了麓山寺,观赏了白鹤泉,登上了 云麓宫,才兴尽下山。

袁枚在长沙住了几天,写了很多诗,才到别的地方去。

说也奇怪,他对岳麓山上的景物都写了诗,惟独在《红叶亭》题目下,只抄录了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绝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如二月花。

”分明是一首人人都背得出的诗,不知道他为什么把第三句还抄脱了两个字,变成了“停车坐枫林”了。

这件事引起了长沙人议论纷纷,不久就传到了岳麓书院。

罗典听了,脸红到了颈根,连声说:“惭愧,惭愧……”,马上吩咐学生把“红叶亭”的匾额取下来,又亲笔提写了一块“爱晚亭”的新匾额挂上去。

(少了“爱晚”两个字,袁枚的意思是罗典不爱护晚辈)。

此后,罗典再也不傲慢了。

每有文人上山,不管自己喜欢不喜欢,熟悉不熟悉,总是客客气气地接进书院,热情相待。

[1] 岳麓山云麓峰左侧峰峦上著名的“禹王碑”是岳麓山古老文化的象征,是宋代摹刻至此的。

这块碑石刻有奇特的古篆字,字分9行,共77字。

相传4000多年前的洪荒时代,天下被淹没洪水之中,大禹为民治水,到处奔波,疏导洪流,竟“七年闻乐不听,三过家门不入”,最终岳麓山 (4张) 制服了洪水,受到百姓的尊重。

传说大禹曾到过南岳,并在岣嵝峰立下了这块石碑。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就记载了这一传说:“禹登衡山,梦苍水使者,投金简玉玉字之书,得治水之要,刻石山之高处。

”唐代韩愈为此登临岣嵝峰寻访禹碑,虽未亲见,却留下了“蝌蚪拳身薤叶拨,鸾飘风伯怒蛟螭”的诗句。

1212年(宋嘉定五年),何致游南岳,在岣嵝峰摹得碑文,过长沙时请人翻刻于岳麓山颠。

宋以后,碑被土所掩。

明代长沙太守潘镒找到此碑,传拓各地,自此禹碑名闻于世。

全国各地有10余处禹碑,据说都是由岳麓山禹碑复刻的,由此也可见它的珍贵。

岳麓山还有一块著名的碑刻——麓山寺碑。

其规模宏伟,碑高近3米,宽1米多,由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李邕撰文和书写,黄仙鹤刻石。

碑额篆书“麓山寺碑”4个大宇,碑文共1400余字,骈散文体兼用,叙述了麓山寺自晋泰始(265-274)年间建立至唐开元(713-741)立碑时500年间的兴废修葺、历代禅师宣扬佛法的经过,以及岳麓山的佳丽风光。

由于此碑的文采、书法、刻工都精湛独到,所以人们又称它“三绝碑”。

“三绝碑”在中国古代碑刻艺术中声誉很高,碑字用行书是此碑新创,笔力雄健浑厚,后起书法大师,如苏轼、米芾等都沿袭其法。

元代书法大家赵孟頫自言:“每作大字一意拟之”。

自古至今,许多著名文人游览岳麓山时都特意来观摩此碑,宋代的张栻、明代的李东阳等都留下了吟咏它的诗篇,可见其对后人影响之大。

唐代是诗的盛期,当骆宾王、杜甫、李白、李商隐等著名诗人往来吟咏古长沙时岳麓山 (2张) ,湖南本地的俊杰之士王磷、李群玉等也才华毕露,撰文作诗,联句竞对。

宋代,岳麓山产生了一则湖湘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胡寅怒斥奸臣的故事。

南宋初年,金兵不断南侵,宋高宗赵构偏安江左,执掌朝柄的秦桧等人畏敌如虎,一味妥协投降,胡寅目睹国家的内忧外患,心急如焚,对南宋朝廷极为不满,对秦桧之流深怀憎恨,他愤而辞去京官,请示归回湖南和父亲胡安国、弟弟胡宏等一同居住生活。

一次,胡寅正在长沙岳麓山游览麓山寺,突然听到秦桧党羽刘旦来湖南做官的消息,他非常气愤,便挥笔在墙壁上大书“是何南海之鳄鱼,来作长沙之鸟。

”南海鳄鱼的比喻,来唐代韩愈的《祭鳄鱼文》。

传说韩俞初任南海边潮州刺吏,知道恶溪中有鳄鱼把百姓的牲口几乎吃光了,便写了《祭鳄鱼文》投入恶溪,命鳄鱼限日离开潮州迁往南海,否则将弓矢捕杀殆尽,结果鳄鱼惧怕潜走,以后潮州永无鳄鱼。

刘旦恰好是潮州人,胡寅是将他比喻成了那凶残虚伪的潮州鳄鱼,又到长沙来为害百姓了。

刘旦见了这题句,知道是在讥讽自己,便向秦桧告状。

胡寅因而落职,20年不再做官。

这表现出胡寅和其他湖湘学派创始人一样,节操凛然,一身骨气,为岳麓秀山增色不少。

著名景点编辑爱晚亭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由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

与安徽滁爱晚亭 (19张) 县的醉翁亭(1046)、杭州西湖的湖心亭(1552)、北京陶然亭公园的陶然亭(1695)并称中国四大名亭。

爱晚亭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亭。

后来由湖广总督毕沅,根据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为爱晚亭。

爱晚亭几经沧桑,清同治、光绪、宣统年间均相继进行过修复。

其中宣统三年秋,湖南学监程颂万先生主持修复时,把罗典所撰写的对联刻在亭柱上,“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

这次修复爱晚亭之事还刻在石碑上记载下来。

世人称为《放鹤》石刻或《二南诗刻》,两首诗为宋代张南轩和清代钱南园两位大文人游岳麓山的七韵诗。

石刻后移至清枫桥南端的六角茅亭中。

解放前,亭破败不堪,四周荒芜。

解放后,党和政府曾五次修复。

其中1952年湖南大学重修,校长李达专函请毛主席题写了“爱晚亭”亭额。

1969年,岳麓山公园重修,刻毛主席草书手迹《沁园春·长沙》于藻井内,更为古亭增添了光彩。

在国际交往中,爱晚亭的知名度也与日俱增。

长沙市与日本鹿儿岛市结为友好城市后,爱晚亭作为古城长沙的象征,按其规制仿建于鹿儿岛市,以纪念中日两国人民友谊长存。

[2] 毛泽东青年时代,在第一师范求学,常与罗学瓒、张昆弟等人一起到岳麓书院,与蔡和森聚会爱晚亭下,纵谈时局,探求真理。

因为这个缘故,1952年重修爱晚亭时,湖南大学校长李达致书毛主席,请求提书亭名,毛主席愉快地接受了请求。

[3] 岳麓书院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也是中国现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的国家5A级风景名胜岳麓山风景区。

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岳麓书院 (20张) ,正式创立岳麓书院。

嗣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尔后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

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

岳麓书院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主体建筑有大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等,各部分互相连接,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

除建筑文物外,岳麓书院还以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闻名于世,如唐刻“麓山寺碑”、明刻宋真宗手书“岳麓书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御匾“学达性天”、“道南正脉”、清刻朱熹“忠孝廉洁碑”、欧阳正焕“整齐严肃碑”、王文清“岳麓书院学规碑”等等。

岳麓书院古建筑群分为教学、藏书、祭祀、园林、纪念五大建筑格局。

[4] 注: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5] 南泥湾山庄麓山寺望采纳

深圳梧桐山的由来

深圳梧桐山是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的一座山,由罗湖区、盐田区和龙岗区围绕,覆盖面积为

【第31句】:82平方公里。

主峰大梧桐高达海拔9

【第43句】:7米 (一说9

【第73句】:7米,比香港的凤凰山(934米)顶峰为高,与香港的大帽山顶峰(957米)接近) ,是深圳市的最高点。

  梧桐山位处海滨,与香港新界的山脉一脉相承、溪水相连。

从海边仰视梧桐山,山势特别挺拔、壮观,是深圳地理位置的最高点。

山中经常云雾缭绕,变换莫测;山顶与市区的温差相当大,夏季清凉宜人。

梧桐山以“稀”、“秀”、“幽”、“旷”著称,是民众登高休闲的理想去处。

山区植物茂盛,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珍稀动植物的庇护地和资源库之一,有维管束植物233科764属1376种,其中的刺桫椤、穗花杉、白桂木、土沉香、粘木等被视为珍稀、濒危物种;野生动物有24目64科196种,如蟒蛇、鸢、赤腹鹰、褐翅鸦鹃、穿山甲、小灵猫等。

梧桐山山麓有深圳著名的园林景观:东湖公园和仙湖植物园。

  根据对化石的采集与研究判断,梧桐山山区是由地质史上的侏罗纪时期火山喷发而形成的。

梧桐山所在的侏罗纪火山是粤东火山带的一个支脉,居浙、闽、粤火山活动带之粤东次活动带,受力于库拉—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挤压而爆发火山。

梧桐山地表有超过50%的面积分布着火山岩,包括海拔944米的山顶,从而证明是火山喷发造就了高耸入云的梧桐山。

有深圳地质专家认为,位于深圳大鹏半岛的七娘山与梧桐山属同一地质时期火山运动形成的,距今有9700万至

【第1句】:54亿年。

  关于梧桐山名字的来历,根据深圳晚报的《梧桐山名考》一文,目前有三种可能的推测。

  第一种推测是梧桐山群山跌宕、绵延起伏,俯瞰梧桐山,她犹如一条蜈蚣,弯弯曲曲,绵延数十里,因此最初称其为蜈蚣山,但由于梧桐和蜈蚣正好谐音,于是以讹传讹,蜈蚣山就慢慢演变为梧桐山。

  第二种推测是梧桐山上分布有大面积的藜蒴,有人称藜蒴为桐子树或爆梧桐,所以她因藜蒴即桐子树或爆梧桐而得名。

  第三种推测是梧桐山因多产梧桐异草而得名,这里的梧桐异草是指像梧桐一样具有灵性的植物,如兰科等具有较高观赏和药用价值的植物。

  梧桐山名的考证——  为进一步考证梧桐山名称的由来,《梧桐山名考》一文的笔者还查阅了大量当代的地名文献。

在贾文毓、李引主编华厦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的《中国地名辞源》中,第419页收录了梧桐山:“在广东省深圳市区东北约7000米处。

海拔943.7米。

以山上多梧桐树得名。

”此论与古籍记载一致。

  梧桐分布于我国和日本。

据《广东植物志》介绍,在广东也只有栽培的梧桐,没有天然分布。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和九十年代进行过多次梧桐山植物资源调查,既没发现有天然的梧桐,也没发现人工栽培的梧桐。

  梧桐山现在有没有梧桐

回答是肯定的。

1999年,为填补梧桐山没有梧桐这个空白,笔者从湖南长沙烈士公园采回一批梧桐的种子,在五亩地苗圃播种育苗,成功培育出苗木一百多棵。

这些苗木大多种在北站和盐田站周围,成活了六七十棵。

后来由于两站周围都进行了施工改造,大部分梧桐没有保存下来。

目前只有盐田站旁一棵,2009年9月9日测量,该树已长到7.1米高,胸径8.6厘米。

此树已是梧桐山唯一的梧桐了,值得加以保护。

  显然,梧桐山的名字来源不是以上的梧桐树。

“其木多梧桐”中的“梧桐”是哪种植物呢

我们经过走访当地老人得知:梧桐山上分布有大面积的黧蒴,因其形态似梧桐,当地人称之为桐子树或爆梧桐,梧桐山因黧蒴即桐子树或爆梧桐而得名。

  经调查得知,藜蒴是梧桐山的优势树种,梧桐山有353.9公顷的藜蒴天然林,占风景林总面积的13.3%,蓄积量达21356.9立方米。

  综上考证可得出结论:之所以叫梧桐山,是因为山上多梧桐树,而这梧桐树不是植物分类学上的梧桐,而是黧蒴。

其实早在我国的《诗经》中就有关于梧桐的记载:“凤凰鸣矣,于彼高冈。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这诗说的是梧桐生长茂盛,引得凤凰啼鸣。

《庄子·秋水篇》中也提到梧桐:“南方有鸟,其名鹓雏,子知之乎

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

这里把梧桐和凤凰联系在一起,“鹓雏”就是凤凰的一种,他说凤凰从南海飞到北海,只有梧桐才落下。

可见梧桐的高贵,唯有梧桐凤凰来,凤非梧桐不栖。

“凤栖梧桐”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梧桐树因此被赋予灵性,也表达了人们对梧桐山的美好愿望。

湖南红色旅游景点有哪些

韶山故里、长沙、宁乡故里、湘潭彭德怀故里、衡山、张家界桑植、汨罗、怀化......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266413.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