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馆导游词

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导游词150个字。

新四军365kUaIle.cN军部旧址导游词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们大家好:大家一路辛苦了,欢迎大家来,我是安徽旅游社的导游王萍。

很高兴能由我带领大家去游览新四军军部旧址,在游览的过程中,如果大家有什么需求或建议,请及时告诉我,我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大家。

我们的车是蓝白相间的大巴,车牌号12345,劳烦大家一定要记住了,我旁边的这位就是我们的司机吴师傅,吴师傅是一位经验丰富也很有责任心的人,所以乘坐他的车大家可以尽管放心。

刚才我一上车看到大家的时候就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也许我现在不能一一的记住大家的名字,但这不要紧,在以后的几天的旅途中,我会逐渐的了解大家,大家现在只要记住这小王这张并不出众的脸,车是我们流动的家,请保持车内卫生,在这里小王也提醒大家,在旅游景点一定要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在接下来的行程中,有事您说话,小王一定全力为大家服务,同时小王也希望各位多多配合我的工作,预祝我们的旅程顺利圆满。

在参观之前,就由我先给大家讲述一下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大概情况。

在皖南泾县西北处,有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依水,风光如画的地方——云岭。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是座落在安徽省泾县24公里处的云岭乡罗里村。

1937年“七七”事变后,南方八省14地区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在叶挺、项英领导下,新四军将士活跃在大江南北,英勇抗敌,创建了众多的抗日根据地。

作为这一时期的新四军军部,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

四.八”烈士纪念馆导游词

“四·八”烈士陵园坐落在,是为纪念在1946年4月8日因飞机失事遇难的爱国教育家黄齐生先生等9人而建造的陵园。

  解放后,1957年党中央决定重建“四·八”烈士陵园。

新建的陵园设在原八路军总部王家坪北侧,背枕清凉山,面对延河水。

陵园里有纪念堂、纪念塔、纪念亭、陈列室、陵墓台等建筑物。

建筑布局陵园占地

【第3句】:6万平方米,一座汉白玉纪念塔在墓园中间,塔高

【第19句】:46米,寓意1946年,塔身后部呈4层阶梯式,塔下有8级台阶,象征4月8日。

塔尖上有象征的镰刀斧头图案,塔顶最高一层四面嵌着四颗镏金五角星,代表中国人民的事业。

塔身正面嵌着手书的“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镏金大字。

正面塔座上雕砌着一只汉白玉花环。

塔座右侧勒记“四.八烈士遇难碑记”。

陵园最高处是烈士墓台,台分三层。

王若飞烈士墓居陵园中轴线顶端,处于陵园的核心地位。

然后依次为“四.八”遇难烈士和在牺牲的重要领导人和知名人士,如秦邦宪、、叶挺、张浩、邓发、黄齐生、杨松、、张寒晖等。

黄土有幸埋忠魂,“四.八”烈士陵园是最早的一座高规格的烈士陵寝地。

[1] 历史事件1946年4月8日,出席国共谈判与的代表王若飞、秦邦宪乘飞“四·八”烈士陵园藏品机由重庆回延安向党中央,同机回延安的还有刚被党组织营救出狱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出席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回国的中共中央职工委员会书记邓发及著名爱国教育家黄齐生先生等9人,因飞机失事,不幸在山西省兴县黑茶山遇难。

为了缅怀“四·八”遇难烈士,延安各界群众3万多人,在飞机场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

毛泽东题写了“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题词和向“四·八被难烈士致哀”的悼词。

朱德、刘少奇等中共中央领导人亲自执绋,送灵下葬,将烈士的遗体,安葬在飞机场旁边,为烈士建起了陵园。

导游证考试考的导游词是哪几个地方

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位于沙坪坝区歌乐山麓,系国民党政府时期“国民党军事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总部、电台、监狱所在地。

二战后期,曾在此建“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

歌乐山烈士墓、烈士纪念碑和展览馆于1954年修建,1984年改名。

系国民党政府时期“国民党军事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总部、电台、监狱所在地。

二战后期,曾在此建“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1984年7月改称现名。

“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东西长约7公里,纵横约10公里。

在这个“特区”周围完全用碉堡、岗亭和铁丝封锁着,任何人也不能通行。

它名义上是以中美联合对日作间谍战、中美交换情报为幌子。

实际上,完全是一个训练法西斯刽子手的机构,对中国共产党员和搞日民主人士进行大量的搜捕和迫害。

国民党统治时期,这里是关押和杀害革命志士的人间地狱。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曾被囚禁于此,著名共产党人罗世文、车耀先、江竹筠,爱国将领杨虎城、黄显声等均在这里惨遭杀害。

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政权撤离大陆前夕,对囚禁在这里的300多位革命人士实行集体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一·二七”大血案。

解放后,在这个“特区”内,办起了工厂、农场和学校,原平的白公馆、渣滓洞两个在监狱已开辟为展览馆,陈列了当年的实物、图片等。

如今,每年有上百万游人来此参观、凭吊烈士英灵。

  1955年重庆市人民政府修建了烈士墓园和烈士纪念碑,占地698平方米。

195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将这里定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1963年,重庆中美合作所美蒋罪行展览馆成立,恢复了白公馆、渣滓洞的原貌,于1985年更名为重庆歌乐山革命烈士陵园。

1988年,这里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3年增挂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馆牌。

  重庆歌乐山革命烈士陵园1996年被中央六部委局授予“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1997年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景点旅游提示  门票: 渣滓洞:5元\\\/人;白公馆:5元\\\/人;松林坡:5元\\\/人;梅园:2元\\\/人;陈列大厅(含半景画):5元\\\/人 到达方式:重庆市内乘坐2

【第15句】:2

【第17句】:2

【第21句】:2

【第27句】:2

【第65句】:801等路公交车均可到达。

开放时间:08:30到17:00  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位于重庆市嘉陵江畔,包括红岩村13号、曾家岩 50号、 桂园、《新华日报》旧址等。

它们都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活动基地,是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人民群众进行 革命斗争的中心。

因业绩卓著,故设馆加以纪念。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武汉、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

作为中 共代表的周恩来,以及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叶剑英、王若飞、邓颖超等 同志也相继抵达,组成了以周恩来同志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

当时的南方 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都设在红岩村。

1945年,毛泽东同志从延安到重庆与 国民党进行谈判的43天内,也住在红岩村13号。

因此,当年的红岩村成了举世 瞩目的政治活动中心。

红岩村13号,为3层简易建筑,是由当时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必机 关工作人员动手改建的。

为适应在敌特包围中斗争的需要,设置奇特:右侧传 达室装置了脚踏电铃,以便在紧急时向内部发出通知;传达室门后掩蔽着一个 通向二楼的小门,大门开时,即掩了小门。

毛泽东、周恩来同志和南方局的领 导人在此办公住宿的房间里陈列着许多革命文物。

曾家岩50号,是当时南方局在重庆市城内租用的办公处。

它是一幢3层楼 房,右侧是国民党特务头子戴笠的公馆;左侧有国民党警察局的派出所,这 幢楼挺立在中间。

楼的二层有两个房间分别作为周恩来、董必武同志的办公 室兼宿舍,底层和三层为南方局其他同志用。

1945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重庆 与国民党谈判期间,曾在底楼会议室接见过中外人士。

周恩来同志会见各界 人士和中外记者也常在这里。

桂园,是毛泽东同志在“重庆谈判”期间市内办公、会客的地方。

它是 一座砖楼小院,位于曾家岩50号右侧200米处,原是国民党谈判代表之一张 治中先生的公馆,为了毛泽东同志的安全和方便而特意提供的。

楼下会客厅 是当年毛泽东、周恩来同国民党代表进行谈判和签订《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 要》(即《双十协定》)的地方,毛泽东曾在这里接见过各界民主人士和记 者。

在右边的餐厅里,毛泽东和周恩来曾宴请各国驻华使节和中外各界人士。

二楼是毛泽东和周恩来办公、休息的地方。

现在这里陈列着他们在重庆期间 活动的照片,以及《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登载的有关毛泽东在重庆 活动的报道。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29108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