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宾满族自治县老城导游词
需要赫图阿拉城的资料
“赫图阿拉”是满语,汉意为“横岗”,即平顶的山岗。
而事实上,它却也建在横岗之上。
“潆洄千曲水,盘迭百重山”,手扶古城墙垛口,极目远眺,你不难想象当年康熙皇帝东巡祭祖时来此的那种心境。
赫图阿拉城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其中位于城北的“汗宫大衙门”是全城的“心脏”所在。
它欲称金鸾殿,又叫尊号台,是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称汗”的地方。
置身其间,但见八角飞檐冲天而起,御座、御案闪闪生辉,气势辉宏。
另有两处景致让人拍手称奇:殿左侧断崖处有一深潭,面阔水幽,荷花争艳;殿右侧陡坡下是一池塘,清水粼粼,鱼虾竞游,名曰“神龙二目”。
内城中部地势低洼,形若盆地,有全城唯一的饮水井。
井深丈余,井水充盈,俯身可取。
因传现在井下之木板框仍是当年努尔哈赤时所为,故名“罕王井”。
赫图阿拉城西南角建有普觉寺,即关帝庙。
寺内雕塑生动,贴金彩绘,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每年农历四月十八庙会之日,各地进香者、朝拜者如潮水涌来,蔚为壮观。
出赫图阿拉城东行约二百米,山岗上有两处建筑群古朴典雅、庄严肃穆。
这就是被合称为“皇寺”的地藏寺和显佑宫。
地藏寺是满族人民最早修建的寺院,一度为辽东佛教名胜之地,曾红火近三百年。
至今,寺内香火仍长年萦绕。
钟鼓之声不绝于耳。
显佑宫亦是满族人民最早接受汉族文化中道教文化的实物力证。
相传,清太祖努尔哈赤每遇战事或重大活动之前,都要入宫进香,祈求神明保佑。
宫内有神奇榆树一株,已历四百年风雨,仍生机盎然。
现在,这两处建筑群已和山下的赫城湖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新兴的“满族风情园”中最独特的人文景观。
人们追忆历史上辉煌的后金第一都城,但却更喜欢现在古朴自然的老城。
因为,虽然城内的古建筑都是按历史原貌恢复,但其中毕竟有了许多鲜活有趣的景致。
比如满族舞蹈、婚俗表演,比如农家小院满族饮食,无一不体现出浓郁的满乡风情。
赫图阿拉城,是努尔哈赤建国称汗的地方,也是清王朝在塞外建的第一个都城。
全城依山而筑,垒土为廊,万山朝拱,峭壁峥嵘,三面环水,易守难攻。
内城周五里,外城周十里。
城内地势南高北低,四周筑有高高的城垣。
城周十里设九门即南三门、北三门、东二门、西一门。
内城布设,颇有谋略。
赫图阿拉城又叫老城,位于新宾满族自治县境内,是清太祖发祥肇兴之地,始建于1603年。
现已修复了汗宫大衙门、北城门、普觉寺、白旗衙门、清前史满族文化馆。
历史上的南城门、罕王井依然如故。
赫图阿拉,满语意为“横冈”。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努尔哈赤从旧老城费阿拉迁居于此,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改称兴京,后人又称其为老城。
老城位于永陵东南八里,苏子河与二道河汇合处的左岸山岗上。
有内外两城。
内城周长五里,有南、北、东三个城门;外城周长九里,有南三门、 北三门、东二门、西一门。
城墙高七尺,土石杂筑。
内城住的是努尔哈赤的家属和亲族,外城住的是八旗兵丁,城外住的是各种工匠,有二万多户。
内城现存“尊号台”遗址,是明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天命元年,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的地方。
正白旗衙门在内城的东侧,保存得较为完好。
关帝庙,位于南门内西侧,为努尔哈赤在位时所建,现已经过翻修。
皇寺(地藏寺)已经荒废,仅存满汉文碑刻、铜钟及础石。
古井位于城内最低处,井水甘甜,长年不竭,是当年和现在内城唯一的一口水井,至今当地人仍在饮用。
内外城的城墙、城门还在,仍可供旅游者登临怀古. 赫图阿拉作为后金的第一个都城,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现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宾永陵的导游词怎么写
内容随便写,一定要写。
必须二百字。
随便讲个神树的故事也不止两百字呀
清东陵导游词
98据ijk uiokjljkh iujihuijkh
亲,你是有辽宁导游词的日语版吗
每个景点都有吗
可以帮帮忙吗
清永陵是清朝皇帝的祖陵,位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西北启运山脚下,清永陵北依启运山,南临苏子河,对恃烟筒山。
陵内葬有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追封肇祖原皇帝)及其嫡福晋(追封肇祖原皇后)、曾祖福满(追封兴祖直皇帝)及其嫡福晋(追封兴祖直皇后)、祖父觉昌安(追封景祖翼皇帝)及其嫡福晋(追封景祖翼皇后)、父亲塔克世(追封显祖宣皇帝)母亲喜塔拉氏(追封显祖宣皇后)以及伯父礼敦、五叔塔察篇古等人的墓地陵园。
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称兴京陵,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尊为永陵。
从1682年到1829年,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曾先后九次亲来永陵祭祖。
写一篇榆次老城作文300字
很早以前说过“看历国,到榆次老城句俗语。
10月4日,我们一家三口满怀着求知和渴望的心情,来到榆次老城,来欣赏这座闻名遐耳的古城。
首先,导游阿姨向我们介绍了榆次老城:以城隍庙为中心的榆次老城,从清虚阁至北大待牌楼,南北长一千二百余米,形成一条主轴线,左右商铺居民建筑对称排列。
占地约一百万平方米,建筑与园林面积六十万平方米。
各个建筑斗拱交错、重檐飞翘,组成了庙、市、街景合一的特有的明清风格的宏伟建筑。
现在我们顺着万般迷人的街道,来到了城隍庙。
这里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庙之一。
它占地约6000平方米。
城隍神是古代汉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抵之一,是护城佑民,主掌灵籍之神,是古代“人神失治”思想的明确反映。
跟着导游,也不由自主恭恭敬敬地双手合十,保佑平安幸福。
看到了此情景,我不由想到了当时城隍神英勇斗恶魔,保卫城隍庙。
一股热浪涌上心头。
……不知不觉中,两个小时已经悄然离去,我们走到了最繁华、最热闹的地区——商业街。
店铺鳞次栉比,建筑古朴典雅,是一条具有典型明清风格的步行商业街。
店面、作坊、住宅三位一体,保留了古代商家“前店后坊”、“前铺后户”的经营格局和特色。
老街的店铺字号、文化色彩甚浓,体现了当时晋商的特点。
明清商业街已经成为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历史文化步行商业区。
沉醉在美景中时,不由地掏钱买了一份明清时代的古玩物,作纪念品,感觉心中踏实了许多。
观看了榆次老城美景,我不禁想到了古代山西商业经济多么发达,更想到了中国一座文明古国,文化遗产丰富,使我更加热爱晋城,更加热爱祖国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293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