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氏慎公祠导游词
忠县白公祠导游词
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来到忠县白公祠。
白公祠位于重庆忠县白公街道城西方向长江沿岸,是为纪念中国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而修建的祠堂,它始建于宋代,清代重修,是长江沿岸著名的旅游景点。
它是与洛阳香山唐少传白公墓祠齐名的两座白居易祠之一,始建于明崇祯三年,清道光十年加以扩建。
公元818年,诗人白居易被贬任忠州刺史,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他有开明的政治态度,在他的诗文中尖锐地揭露和抨击官僚的荒淫、腐败,因而遭到打击和排斥,被贬任忠州刺史。
在忠州任职期间,关心普通老百姓,带动忠州人民开山修路,植树种花,与民同苦乐。
在忠州任职期间,他写下百多首对当时和后世都很有影响的佳作。
忠州人民崇敬他,把他同刘晏、陆贽、李吉甫并称为四贤,在宋代修建了四贤阁以作纪念。
明崇祯三年,忠州知州马易从敬重白居易,深知白居易在忠州为官时深受民众爱戴,遂倡议建祠祭祀,就这样,诛茅辟,日督匠作从事,秋尽成堂三楹及醉吟阁两掖楼,继而扩大建筑。
马易从在倡建白公祠时曾期望后之君子,从而恢拓之,与巴山蜀水共长也。
清道光十年,扩建白公祠。
进入大门,便见一半圆形莲池,满池绿水,生机盎然,与园中花草相映成趣,当年白居易游此写下《龙昌寺荷池》:“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
从来寥落意,不似此池边。
”小小莲池,给白公祠平添几分景致。
进入白公词西尽头,是一片珍稀木莲树林。
木莲树生长山谷间,巴民亦呼为黄心树。
大者高五丈,涉冬不凋,身如青杨,有白文,叶如桂,厚大无脊,花如莲香,四月初始开,自开始谢,仅二十日,是白公在忠州为官时最为钟情的树种。
园内建有洗墨池,白公铜像,东西两侧用花墙隔开,地势东高西低,南面房舍依坡而建,为船楼建筑。
其中白居易生平展览室陈列着白居易的谱系、生活纪年,到忠州为官时的各项政绩。
醉吟阁为四柱三层楼,游人到此可赁栏远眺,这是一座结构复杂的亭阁, 16根圆柱承托1个主楼和4个门楼,游人可从四方进出,登高望远。
白公祠,分为两级台地,临江山而建,气势恢弘,门前一坡两丈有余的大石梯,左是参天大树,右为高耸的栈楼,登梯毕乃白公祠大门,大门为三楼四柱三间牌楼,匾额横书白公祠,门联“遗泽被山川万姓常思贤刺史,宏篇映日月千秋仰大诗人”,道出了万民心声。
进得门楼右拐为“白园”,门联“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天为字乐天”,巧妙地嵌入了白公的名和号,此联是白公逝世时唐宣宗所作挽诗中的两句。
如何写潮州八景之一的导游词作文
hi尊敬的旅客 现在由我带领你们参观这历史悠久的豫园上海城隍庙坐落于上海市最为繁华的城隍庙旅游区,是上海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海的城隍庙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年后),庙内祭奉城隍神秦裕伯(明太祖敕封秦裕伯为上海县城城隍神)和霍光(汉大将军博陆侯)。
清代时香火极其鼎盛,上海的男女老幼,人人皆知城隍庙,上海开埠后城隍庙及其周围地区商贾云集,市场繁荣,到城隍庙可以购买许多生活必需品,特别是一些日用小商品。
上海市政府从1991年起,开始把城隍庙市场改建为具有民族传统的现代化大型旅游购物中心----豫园商城。
商城内道路较窄,建筑多建造于1911年以前(即清代末年),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建筑的风格和特点,整个商城内小商店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各具特色,顾客熙熙攘攘,保持着中国古老的城镇街市风貌,大凡来上海的中外游客,大都要到老城隍庙走走。
在老城隍庙内,汇集了众多的上海地方小吃,绿波廊的特色点心,松月楼的素菜包,桂花厅的鸽蛋圆子,松云楼的八宝饭,还有南翔小笼和酒酿圆子,真可称得上是小吃王国了。
上海城隍庙历史悠久,是上海道教正一派主要道观之一。
老城隍庙里供奉着3个菩萨,即护城神秦裕伯、霍光、陈化成。
关于他们的传说不一,版本很多。
就说那秦裕伯,一种说法是元末明初,这位被称为“智谋之士”的上海人,为逃避乱世,辞官回到了当时还是个小县城的上海。
明朝开国后,朱元璋多次请他出山,才应允入朝。
秦裕伯是前朝老臣,又精于世道,很受皇帝重用。
朱元璋在他死后封他为上海“城隍之神”。
还有个版本是,秦裕伯是元末明初河北大名人,曾在上海住过。
传说他是一个孝子,因其母感叹未见过金銮殿,故专门建了一座像金銮殿的建筑。
后被人告密,皇帝派员来查,他就连夜将殿改成金山神庙,躲过了一场灾祸。
清军南下时,原准备屠城。
行动前夜,清军将领梦见了秦裕伯,秦警告他不准杀人,这才没敢下手。
因秦裕伯“显灵”,救了上海百姓,故被列为城隍爷。
霍光是东汉时期镇守疆土的将军。
永乐年间,上海县正式建城隍庙的时候,知县将位于城中心的霍光行祠迁此。
使上海人真正顶礼膜拜的是第三位城隍爷陈化成。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市民从“陈公祠”中请出了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在吴淞炮台战死的江南提督陈化成的神像,供奉在大殿后进,表达了上海人民的抗战决心。
城隍在道教中的意思是指城市的保护神,可见老城隍庙在上海的地位和影响。
至于那城隍庙隔壁的豫园,据说是永乐年间一个在四川任布政使发了迹的上海人潘允瑞为愉悦老亲修造的一个花园。
乾隆年间,豫园卖给了城隍庙,改为它的“西园”,园中重建的湖心亭和九曲桥都很有雅趣。
这个熙熙攘攘了几百年的花园,如今的热闹喧嚣还是没有一丝减弱。
在豫园对面,一排餐饮店延伸了数十米,都是各式的美食店。
老字号“南翔馒头店”卖的小笼包远近闻名,中午饭时间还没到,等着吃小笼包的人就排成了队。
再向左拐是一条特色街,平排的两层木制红楼,店门上沿是一色的曲直镂雕连檐,再上面是镂雕的窗棂,顶上是翘角的飞檐。
街心还有个连廊,就像架起的第二道门。
街道很窄,3米多宽,两旁挂着悬空的“光明居饰”、“景龙轩”、“木梳大王”、“扇”、“茶”等招牌,一路望去,非常醒目。
这城隍庙老街虽然不似现代店铺空调宜人、玻璃映照,但其涂满红漆的木雕门面、种类俱全的小巧制作和青石板砖的粗纹路面,却很有一些《清明上河图》里那特有的乡土气息,让人感到亲切。
谁有关于佛寺的导游词啊?
寺庙 寺庙--我国的艺术瑰宝库,它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
从广义上来说,寺庙不佛教仅仅与佛教一家有关。
但在佛教中,寺庙就有许多种称谓:如“寺”,最初并不是指佛教寺庙,从秦代以来通常将官舍称为寺。
在汉代把接待从365kUaIle.cN西方来的高僧居住的地方也称为寺,从此之后,“寺”便逐渐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称。
“寺”是佛教传到中国后,中国人为尊重佛教,对佛教建筑的新称呼。
如白马寺、大召寺等。
除此之外,如庵,那是尼姑居住的寺庙。
还有石窟,那是开凿在山崖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
印度早期佛寺多用这种形式。
印度佛教石窟的形式有两种,一种为精舍式僧房,方形小洞,正面开门,三面开凿小龛,供僧人在龛内坐地修行;一种为支提窟,山洞面积较大,洞中靠后中央立一佛塔,塔前供信徒集会拜佛。
在蒙古语中称“寺”为“召”。
如大召、五当召等。
另外,有称之为布达拉宫、普陀宗乘之庙等。
在道教中,寺庙的称谓也很多:道教创立之初,其宗教组织和活动场所皆以“治”称之。
又称为“庐”、“靖”、也称为静宝。
在南北朝时,道教的活动场所称呼为仙馆。
北周武帝时,道教活动场所的称呼叫“观”,取观星望气之意。
到了唐朝,因皇帝认老子为祖宗,而皇帝的居所称为“宫”,所以道教建筑也称为“宫”了。
其它还有叫“院”、“祠”的,如文殊院、碧霞祠等。
儒家则称之为“庙”、“宫”、“坛”,如孔庙、文庙,雍和宫,天坛等。
伊斯兰教称之为“寺”,如清真寺等。
天主教称之为“教堂”。
在原始或民间中,称之为“庙”、“祠”,如旧时奉祀祖宗、神佛或前代贤哲的地方。
叫太庙、中岳庙、西岳庙、南岳庙、北岳庙、岱庙等。
如祖庙、祠堂(祭祀祖宗或先贤的庙堂),有武侯祠、韩文公祠等。
寺庙文化它完整地保存了我国各个朝代的历史文物,在国家公布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中,寺庙及相关设施约占一半,谓之“历史文物的保险库”, 乃当之不愧。
寺庙建筑与传统宫殿建筑形式相结合,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民俗特色。
同时,寺庙文化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天文、地理、建筑、绘画、书法、雕刻、音乐、舞蹈、文物、庙会、民俗等等。
各地一年一度的庙会如火如荼,不仅丰富了各地的文化氛围,同时促进了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寺庙可以产生一个安定脸孔让一个不满的人口变得安定。
在上古时代,几乎每个城市都会有一座寺庙来供奉他们的守护神。
而多数的城市都会有多座寺庙来供奉其他的神明。
而到了现代,寺庙变成了一个礼拜的地方,像是礼拜堂以及教堂。
在上古时代的社会中,寺庙被认为是神的居住地。
信徒们会带食物、香料、稀有物等贡品来到寺庙,当做是对神明的敬意以及尊重。
寺庙存在城中可以带给人们平和的效果,通常有智慧的领导人都会在城市开始成长时尽快地设置寺庙。
十大名寺 中国十大名寺介绍我国著名的古寺:白马寺、灵隐寺、少林寺、寒山寺、隆兴寺、清净寺、大相国寺、卧佛寺、塔尔寺、扎什伦布寺。
洛阳白马寺:白马寺在河南洛阳市东郊,称为“中国第一古刹”。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
白马寺的营建与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紧密相连。
白马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齐云塔等。
杭州灵隐寺:灵隐寺又名云林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
当时印度僧人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认为是“仙灵所隐”,所以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
清康熙南巡时,赐名灵隐寺为“云林禅寺” 灵隐寺全盛时期,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徒达三千余众。
灵隐寺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
登封少林寺:少林寺在河南登封县城西北12公里的少室山麓五乳峰下。
因寺院坐落在丛林茂密的少室山阴,以此得名。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95年)。
32年后,印度名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传授禅宗。
达摩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禅宗的祖庭。
传说少林拳是达摩创造的。
少林寺以其卓绝的少林武功名扬天下。
少林寺保存有唐代以来的碑碣石刻共计300多块,其中的一块\\\\太宗文皇帝御书碑\\\\记载了少林寺十三僧人勇救唐王李世民的史迹,碑文为唐太宗亲笔书写。
少林僧人练武、习拳的情景在寺内白衣殿的壁画之中均有描绘记载。
苏州寒山寺:寒山寺始建于公元502年的梁天监年间。
到了二百年后的唐代,相传唐时僧人寒山曾在该寺居住,故改名为“寒山寺”。
自从唐代诗人张继题了《枫桥夜泊》一诗后,寒山寺便闻名了。
寒山寺中的主要景点有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文《枫桥夜泊》、枫江第一楼。
正定隆兴寺: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 年),原名\\\\龙藏寺\\\\。
宋初,太祖赵匡胤敕令在龙藏寺内铸造铜佛,并盖大悲阁,遂大兴土,以大悲阁为主体的一组宋代建筑先后告成。
到了清康熙、乾隆年间,又两次大规模维修和增建,寺院发展到鼎盛时期。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改龙藏寺为隆兴寺,俗称大佛寺。
泉州清净寺:清净寺又名艾苏哈子大寺,位于市区涂门街。
始建于1009年(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回历400年),创建和重修者皆为阿拉伯伊斯兰教徒。
清净寺建筑采用西亚形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具有阿拉伯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清真寺,清净寺面积2100平方米,现在主要建筑在门楼,高20米、宽45米,辉缘石和白花岗石构筑,三层穹形尖顶拱门。
开封大相国寺:大相国寺位于河南省开封市自由路西段。
开封是“富丽甲天下”、“自古帝王都”的历史文化古城,民间向有“一苏二杭三汴州”之说。
而“大相国寺天下雄,天梯缥缈凌虚空”(元·陈孚),寺院历史上名僧辈出,名士荟萃,活动频繁,寺藏丰富,鼎盛时期辖64禅律院,占地达540亩。
高僧、达官、文人、使节、民众出入其特别是北宋期间;佛事,大相国寺、巡幸、文娱、参访、商贸汇集其中,成为中外佛教及文化交流的中心,深为海内外佛教界瞩目。
北京卧佛寺(十方普觉寺):卧佛寺即\\\\十方普觉寺\\\\。
它位于西山北的寿牛山南麓、香山东侧,距市区30公里。
卧佛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原名兜率寺,又名寿安寺。
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后改名为普觉寺。
由于唐代寺内就有檀木雕成的卧佛。
后来元代又在寺内铸造了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涅磐铜像,因此,一般人都把这座寺院叫作\\\\卧佛寺”。
据元史记载:当时铸铜像冶铜50万斤,用工七千。
铜佛身长5米作睡卧式,头西面南,左手自然地平放在腿上,右手曲肱托头。
卧佛后面围坐着12圆觉菩萨,他们面部表情沉重悲哀,构成一幅释迦牟尼涅磐于婆罗树下,向12弟子嘱咐后事的景象。
西宁塔尔寺:塔尔寺又名塔儿寺。
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古称“佛山”,藏语称为“衮(音gun)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
它座落在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连花山坳中,是我国喇嘛教(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诞生地,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届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尔寺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塔尔寺整个寺院是由众多的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组成的一个汉藏艺术相结合的辉煌壮丽建筑群,占地面积约600余亩. 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扎什伦布寺位于日喀则市尼色日山南侧,藏语意为“吉祥须弥山”.扎什伦布寺是西藏佛教格鲁派在后藏地区的最大寺院,又是西藏地区班禅四世之后历代班禅举行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中心。
扎什伦布寺始建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全寺分宫殿、勘布会议(后藏地方政府最高机关)、班禅灵塔殿、经学院四大部分。
经学院有措钦大殿,4个扎仑及下属的64个康村组成。
介绍合肥的导游词,快
500字左右。
现在呢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合肥。
用二十个字便可以概括合肥“一个中心,二段历史,三大特色,四大名人,五大景点”。
这具体的分别指什么呢
下面您就听袁导给您娓娓道来。
这“一个中心”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就是指合肥市安徽省旅游中心城市。
“二段历史”是指公元215年的三国和公元1952年在这里成立了安徽省省会。
“三大特色”呢指合肥是历史悠久的古城、新兴的科教名城和美丽的滨湖新城,也正因为此。
,合肥市一座既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
“四大名人”是包公、李鸿章、刘铭传、杨振宁。
“五大景点”是指包公园、李鸿章故居、三河古镇、丰乐生态园和徽园。
由于时间限制呢,咱们今天下午就去合肥最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景点,包公文化园。
游客朋友们,在到达包公祠之前呢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包拯:包公,姓名包拯,字希仁,北宋名臣。
生于999年,卒于1062年,享年63岁。
有关包拯清正廉洁、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的故事,民间流传很多,世人尊称他为“包青天”。
为了纪念这位刚正不阿的清官,后人陆续建成了包公祠、包公墓等一批纪念性的建筑物,形成了今天的包公文化园,大家请随我来。
我们现在所在的就是包公祠前了,它是包拯的家祠,全称为“包孝肃公祠”。
迎面的一座白底黑框照壁墙,正堂两侧各卧石狮一只,雌雄各一。
包公祠的正殿为五开间,正中安放着一尊高八尺的古铜色包公坐像,你看他一手执笏,一手握笔,高大威武,正气凛然,两边分别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大护卫的站立塑像,上方高悬着三方回文匾额,正中间是“色正芒寒”,两边分别是“清风亮节”和“庐阳正气”。
大家再看,坐像左侧陈列的是为老百姓所熟悉并热情传颂的龙头、虎头、狗头三口铜铡。
游客朋友们,出了包公祠,大家可以看到东面的那座六角亭,就是廉泉亭了。
亭内有口古井,据说凡清官好人喝了安然无恙,但赃官不孝之人饮此井水,便觉头痛不止,且无药可救,所以称为廉泉井。
再到包公墓看一看,大家小心台阶,这是一座比较完整的古代名臣陵园。
进入墓园大门,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高
【第4句】:2米,宽
【第10句】:5米得大型照壁,上面刻有“包孝肃公墓园”六个苍劲有力的楷书大字,照壁后面是子母双石阙。
阙,是古代宫殿陵墓的肃穆场所前的高台建筑。
古人入阙必得下车,以示礼敬。
我们再往前走,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专供祭祀用的享堂。
享堂内设有神龛,供奉着包拯的神位,神位前的供桌上设有香台,供瞻仰祭祀者进香叩拜之用。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观察一下。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游览到此为止......万分感谢你们对我的支持,谢谢
醉翁亭导游词
你最好是去导游论坛里面找相关的导游词,比如导游栖息地、张家界导游论坛、北京导游论坛。
另外各地旅游局很多都有官方的导游论坛的,如果你想要语音导游词,推荐古游网和好友随行论坛
昌黎碣石山导游词作文500字
朋友,你知道碣石山是什么样子吗
让我来告诉你吧
碣石山是昌黎最高的山峰,它在昌黎县城的北边,穿过杏树园村就到了碣石山山脚下,在那里有一个水岩寺,寺里住着和尚……站在山脚下往上看,山很高大,山路是铺好的台阶,一边走一边看风景,路边上长着很多的树,还有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像一只乌龟从洞里钻出来,还有的像大鼓……走到半山腰,有一座漂亮的小亭子,可以坐在那里歇歇脚,再往上走,路就更陡了,路边架上栏杆,可以保护行人通过,我还听泉水哗哗的响声,仔细一看,原来是山上流下来的呀,我赶紧跑到泉水边洗一洗小手和小脸,洗完之后真爽啊
忘记了自己的疲劳,我一口气爬到了解脱岭,妈妈说,再往上就是望海长廊和八仙台了,只是我年龄太小,爬不上去了,我相信那里景色会更美
朋友快来碣石山玩吧
黑龙江齐齐哈尔扎龙 导游词 完整版
你应该补充一点~~ 如果写的好的可以~多给分~~那样人就多了~` 导游我没干过``我帮你差了下你说这些地方的资料~~你自己看看吧~ 对你应该有帮助~~
【名称】:齐齐哈尔市龙沙公园
【联系地址】:黑龙江齐齐哈尔龙沙区 市内乘坐
【第10句】:
【第13句】:
【第15句】:
【第7句】:
【第28句】:27路公交汽车
【电话】:0452-6672452
【传真】:0452-2423017
【景点图片】:
【介绍】: 龙沙公园坐落于市区中心,位于齐齐哈尔市公园路32号,距齐齐哈尔市火车站
【第3句】:5公里,齐齐哈尔三家子机场11公里。
占地面积64公顷,其中水域面积20公顷,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公园。
龙沙公园始建于1904年,是黑龙江省建立最早的公园,因当时利用城西南部仓库基址,故称仓西公园。
俗称西花园。
1917年改称龙沙公园。
“龙沙”泛指塞外之地。
唐代诗人李白有“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之句龙沙公园由此而得名。
龙沙公园内设五个游览区:文化游览区,有藏书楼、望江楼、关帝庙、寿公祠、澄江阁等建筑。
劳动湖游览区,湖中有岛,岛中有湖。
曲桥、拱桥逶迤 贯通,亭台楼榭点缀其间。
动物展出区,有东北虎、非洲狮、金钱豹、棕熊、驼鹿和丹顶鹤等上百种禽兽。
游艺娱乐区,有电动宇宙飞船,升降式飞机和大型综合娱乐厅等。
花卉观赏区,有花卉140多种。
文化游览区的望江楼、寿公祠尤为壮观。
望江楼坐落于园内劳动湖东岸的假山上,建于1907年,是一座古典园林楼阁,它以精美别致的造型成为龙沙公园的代表建筑,是整个公园的游览中心。
登上望江楼,凭栏西望,劳动湖畔垂柳摇曳,湖面碧波 荡漾。
向东南望,青松、古榆、枝叶繁茂,满园郁郁葱葱。
楼下东侧,宽阔平坦的林荫道路直通花池,间落花池和立体坛中的花卉,争芳斗妍,多彩多姿。
寿山祠是1926年为纪念民族英雄寿山将军而建,是龙沙公园的园中之园。
近年新修建的胜龙山上的天远阁更为壮观,堪称齐齐哈尔最高点。
站在天远阁上极目远眺,市内风光尽收眼底。
每年冬季,龙沙公园举办“龙沙冰景游览会”,增添了一大景观,齐齐哈尔的冰雕作品,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被视为鹤城奇葩。
吸引国外百万游人来观光,龙沙公园已列入《中国名胜词典》。
龙沙公园一角公园经过多年建设,现有5个游览区。
一进正门便是花卉观赏区,抬眼林木茂盛,草坪葱绿,古榆参天,百花开屏。
向园中走出,曲经见亭阁,湖心望孔桥,随处可见逼真的雕塑和各种建筑小品。
爬上胜龙山,登上天远阁,一览望江楼、关帝庙、寿公祠、澄江阁、藏书楼等古建筑。
极目远眺城廓新貌,跑车如蚁,人头攒动,令人赞叹。
西望劳动湖,水从嫩江来,湖水碧绿清澈,波光闪闪。
湖中有岛,岛中有湖跨水而建的彩虹式的拱桥,幽深的曲桥,飘洒的玉带桥,亭台楼榭装点其间。
泛舟环湖而行,风光如画。
南端是动物观赏区,汇集丹顶鹤、东北虎、金钱豹、棕熊等百种珍禽,游人流连忘返。
游艺娱乐区是一个神奇的儿童乐园,配有升降式飞机,电动宇宙飞船等新型活动项目。
同时还有供成人娱乐的大型多功能厅,给人们带来欢乐,成为齐市周边闻名的游览胜地和娱乐憩息的上佳之地。
扎龙的参考资料 卜奎清真寺坐落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繁华商业区----卜奎大街一条深巷里,(卜奎为齐齐哈尔旧称,因齐齐哈尔又名卜奎,故名。
)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 (1684年),早于卜奎建城七年,故有“先有清真寺,后有卜奎城”之说。
总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是300余年前的旧城内保存较为完整的建筑。
从初建时的几间草房,经过多次修缮、扩建,形成了目前这座省内规模最大、历史最久、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伊斯兰宗教建筑。
该寺包括东寺、西寺、女寺三部分,过去分别挂牌为东寺、西寺、女寺,1958年合为一寺,1981年定今名。
东寺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西寺始建于1852年(咸丰三年),两寺相邻,布局相似,均为砖木结构的精美的宫殿式建筑。
主体建筑由大殿、拜殿、窑殿、拱廓组成。
东寺的大殿(礼拜殿)和窑殿建筑艺术精美,融合了宗教和我国古典建筑风格。
大殿为凸字形,座西朝东,可容纳五百人诵经,大殿前宽阔的卷棚式庑廊,飞檐翘起,彩椽相街,数重龙爪菊似的斗拱,由六根大红柱衬托,正门门际上悬挂阿拉伯文太斯米赞主词横匾,左边题有急公好义匾额一方,20扇活页门雕刻着琴棋书画,四季花卉和桃李佛舍桔等精美的花纹,大殿内两面山墙上装饰着逼真的砖雕。
窑殿为三层三重檐,四边形塔式建筑,正面石雕上刻有天房捷镜四个金字,中间一层通体砖雕,图案呈柱形、齿形、回纹形。
每面还有九个圆形砖雕,上刻阿拉伯文的圣主名字和圣形。
攒顶用“风剥铜”材料建成,莲花府座上镶有高
【第1句】:9米,直径0.9米的镀金葫芦,葫芦尖上嵌有40厘米长金色新月,是伊斯兰教弯月涵星的象征,金光闪耀,堪称一绝。
西寺礼拜大典由后窑殿、中大殿、门厅组成。
正房厢房安排为伊协办公室、教长室外和贵宾接待室、沐浴室等。
自1852年始建以来,西寺仍保持原貌,门庭、壮观,大殿威严,经1989年翻建,油彩绘画,堪称齐市可数的清代建筑群体。
女寺于1990年初建,后归于东寺院内,有女沐浴室,在大典内用围帐隔开礼拜。
寺内现珍藏有稀世手抄本《古兰经》和1858年(咸丰八年)出版的私塾教材《四书集注》等。
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真寺,阿拉伯语意是叩真主处。
按照伊斯兰教教义,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人都要做赞念、礼拜、斋、课、朝勤等五功。
每周五的聚礼日,教徒们进入清真寺,面向麦加圣城克尔白天房方向叩拜真主,回历十月一日尔代节是清真寺最为隆重的一天。
据史料记载,清康熙时,为抗击沙俄的侵略,根据康熙皇帝的谕旨,作战基地设在齐齐哈尔一带,在马神庙附近设立卜奎驿站,并修筑齐齐哈尔城,从山东、河北移来戍边的回民在建城的当年(1684),盖起几间茅舍即为最初的东寺,1852年,甘肃十二家伊斯兰教徒放逐于齐齐哈尔,他们分属于哲合林郁教派,因其宗教仪式与格迪木派有别,于是另建西寺。
卜奎清真寺是黑龙江省清真寺中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寺院之一,对研究宗教历史和建筑艺术有重要价值,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05月25日,卜奎清真寺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293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