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中山路导游词六百字
中山公园导游词。
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我叫***。
今们要去参观的是汕头八一的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1926年兴建,1928年对外开放,是汕头最古老的公园,中山公园里面的九曲桥和假山最有名。
下面就由我来和大家介绍一下吧
九曲桥建于1926年,有四面通风亭三座,大的主亭居中,两边又各有一个小亭,然后以桥连成一个体。
九个直角曲成的桥体点就在湖上,形成了江南园林建筑的特色。
亭子用黄梳璃瓦盖顶,倒映在碧绿的湖水中,如诗如画。
桥是曲折的,人们漫步在桥上,能不断的变化方向,得到移步换景的效果。
凭栏可览湖山秀色,波光倒影,群鱼戏逐,情趣应然。
因此,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成为园中八景之一。
假山是公园里的一绝。
假山高三层,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全部由海水侵蚀风化的石头和钢筋水泥建造。
其间有弈亭、梅亭、叙方亭、得月亭、月眉亭、七贤亭、摘星亭等七个小亭。
是典型的中国南方园林景致。
由于石头奇形怪状,空洞而又相连;路径设计得迂回曲折,壁洞既隐又现;山径盘旋,无中见有,有中又无。
所以漫步登山,别有一番情趣。
登上山顶眺望,只见绿竹树木掩映,崎岖的山石交错其间,有一种登高舒展之感。
海风吹来,倍感凉 爽。
所以老人们整日都愿在此流连;有的在宽阔地带唱潮剧;有的在山洞里唱潮州歌册。
人们一面乘凉,一面欣赏,自得其乐。
中山公园的美景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希望游客们玩的开心。
有没有关于中山公园导游词的作文而且还是五十字的
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XXX,大家可以叫我文导游。
今天我们要去参观的是汕头八大景点之一的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1926年兴建,1928年对外开放,是汕头最古老的公园,中山公园里面的九曲桥和假山最有名。
下面就由我来和大家介绍一下吧
九曲桥建于1926年,有四面通风亭三座,大的主亭居中,两边又各有一个小亭,然后以桥连成一个体。
九个直角曲成的桥体点就在湖上,形成了江南园林建筑的特色。
亭子用黄梳璃瓦盖顶,倒映在碧绿的湖水中,如诗如画。
桥是曲折的,人们漫步在桥上,能不断的变化方向,得到移步换景的效果。
凭栏可览湖山秀色,波光倒影,群鱼戏逐,情趣应然。
因此,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成为园中八景之一。
假山是公园里的一绝。
假山高三层,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全部由海水侵蚀风化的石头和钢筋水泥建造。
其间有弈亭、梅亭、叙方亭、得月亭、月眉亭、七贤亭、摘星亭等七个小亭。
是典型的中国南方园林景致。
由于石头奇形怪状,空洞而又相连;路径设计得迂回曲折,壁洞既隐又现;山径盘旋,无中见有,有中又无。
所以漫步登山,别有一番情趣。
登上山顶眺望,只见绿竹树木掩映,崎岖的山石交错其间,有一种登高舒展之感。
海风吹来,倍感凉爽。
所以老人们整日都愿在此流连;有的在宽阔地带唱潮剧;有的在山洞里唱潮州歌册。
人们一面乘凉,一面欣赏,自得其乐。
中山公园的美景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希望游客们玩的开心。
导游词 中山的
欢迎大家来到孙中山的故乡中山,这里以前是叫香山的,因为为了纪念孙中山之所一才改的,孙中山是这里的名人,他出生与1866年11月12日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光辉旗帜。
连遗言都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还推翻封建帝制,捍卫共和制度
中山公园导游词
中山公园原名叫龙山公园,总体占地27
【第91句】:5亩,2011年改名为中山公园。
那么为什么要改名为中山公园呢
因为在公园里有一座孙中山铜像。
这座铜像是非常有意义的,201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继承祖父遗志,发扬伟大的中山精神,为实现祖国统一凝聚力量,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向海峡两岸及世界各地捐赠100座孙中山铜像。
其中滦县龙山公园的孙中山铜像是在6月8日揭幕,这座铜像为全球第51座。
当日孙中山和平教育基金会主席、孙中山孙女孙穗芳亲自来到滦县龙山公园,为捐赠的孙中山铜像揭幕。
这座孙中山铜像全高近
【第4句】:45米,其中铜像净高
【第1句】:83米、铜制底座高10厘米。
孙中山铜像身穿风衣、左手拿“三民主义”书籍,右手拄拐杖,目光直视东方,尽显伟人风范。
这么珍贵的铜像,全球只有100座,为什么要捐给滦县龙山公园一座呢
因为龙山公园是辛亥滦州起义最著名的“龙山结盟”纪念地。
“龙山结盟”发生在辛亥滦州起义前夕。
“龙山结盟”是辛亥滦州起义的开端,而辛亥滦州起义又是孙中山和同盟会谋划的“北方革命”的焦点。
孙中山先生在策动南方起义的同时,已经在谋划“北方革命”。
早在1894年他就指出:“北京是中国首都,如能攻占,那么登高一呼,应者云集,是为上策。
”他还说:“北方革命运动,固重于目前一切也。
”由于清廷和列强对北京防卫甚严,一时难以攻占,故同盟会就先从北京外围的张家口、宣化、保定、石家庄、任丘、通州、天津等地发动“北方革命”。
当时,来自天津的革命者和当地的革命志士曾在滦州城西龙山秘密结盟,共谋起义大计。
1911年12月31日爆发的辛亥滦州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辛亥革命期间北方的重大事件。
滦州起义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因滦州迫近京津,大大动摇了清朝军心,大长了南方士气”,对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为此,中山公园设有辛亥滦州起义纪念墙,祭奠辛亥滦州起义的革命先烈。
辛亥滦州兵谏和滦州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辛亥革命过程中北方革命达到高潮的标志,它沉重地打击了正在土崩瓦解的清王朝,有力地支持了湖北和南方革命的发展,促进了北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对清王朝的灭亡和中华民国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近代史上书写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我们要永远记住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历史,我们也要记住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伟大的革命业绩和光辉思想。
中山公园巧借龙山自然地形,挖湖制水,填土塑山,构建园林小品,依托中国古典园林建造方式,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造园手法,处处精雕细刻,是一个充满情趣、富有高雅品味的综合性生态公园。
假如你是导游,要怎样写一段关于三峡的导游词(不少于20字)
欢迎大家来到三峡旅游团,我们今天要去的是三峡中的巫峡,也就是古代渔人传唱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现在是秋高气爽的早晨,我们能看到两岸的红叶都蒙着一层薄薄的霜,林石间飘渺着隐隐雾气,因而树林更显清幽,山涧则更为寂静。
虽然现在是深秋,但在多年前的此时,山谷中常回荡着猿猴的鸣叫声,接连不断,凄凉哀婉,令人深感秋季的萧瑟,因而有了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到了三峡,就不得不说这里的山,它有泰山的雄伟,黄山的奇峻,香山的秀丽。
现在我们放眼望去。
两岸是连绵不断的高山,灵巧地将太阳遮了起来,幽暗中山的轮廓若隐若现。
据说只有在正午与午夜时分,才能看见太阳与月亮。
在那极高的山峰之上,古树参天怪石嶙峋。
山涧之间拉下一条白缎,急流冲荡而下,我们能感到脸上都蒙着一层水气。
在此青山绿水,丛林苍翠之中,江上泛舟点点,别具一番诗情画意。
三峡的水没有西湖之静,亦没有长江的浊,却变换多姿。
夏天的时候,江河水涨,将一个个小山包与墨绿的江水连为一体。
每当此时,来往的船只都不能航行。
但三峡水流之快是无人能比的。
传说古代帝王有急事宣召,便令人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夜晚就到了江陵。
这其间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你乘千里快马,驾飞腾的风,也赶不上三峡水流的速度。
若是在春天与冬天,这里又是另一番风情,它不象桃花潭那般烟雨朦胧,确是白色急流不住地回旋,莽莽苍苍。
碧绿的水潭映照着一草一木,悠悠地流淌。
在这样的山水之中置身于三峡之中,我们每个人都回感到亦真亦幻,似处在一幅美伦美奂的名家山水画中,思绪不断起伏,不禁让人吟起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这次三峡之旅就在古代文人对三峡的翩翩情思中结束。
信息来源:三峡游价格 宜昌旅游 三峡旅游景点 \\\/tour\\\/ 三峡游 麻烦采纳,谢谢!
中山陵导游词 300字
中山陵是我国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坐落于古城南京东郊紫金山中麓的中茅山上,气势雄伟。
中山陵1926年开工,由我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吕彦直设计,1929年建成之后,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从北京奉移至南京,随即与当年的6月1日举行备极隆重的奉安大典,将中山先生的灵柩葬入中山陵,时至今日。
中山陵的主体建筑包括博爱坊,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所有建筑均坐落在一条中轴线上,从下往上总共有392级台阶,寓意当时中国的三亿九千两百万同胞,墓室里面有一汉白玉的孙中山卧像,卧像下方5米深处的墓穴内安放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用一具美国制造的铜棺装殓,周围用钢筋混凝土密封。
墓室后面是后花园,有中山陵的历史陈列展览。
巍巍中山陵导游词
各位旅客,你们好
我是XXXX社的XXX。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位于南京东郊的钟山南麓的钟山陵园。
中山陵是我国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
而设计中山陵的是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吕彦直。
中山陵1926年开工,1929年建成之后,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从北京奉移至南京,随即与当年的6月1日举行备极隆重的奉安大典,将中山先生的灵柩葬入中山陵,时至今日。
中山陵作为一座陵墓,吕彦直在设计上继承了我国传统的陵墓建筑风格,如依山为陵,保留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等中国古代陵墓中常用的基本建筑格局,但又剔除了古代帝王陵墓中属于封建糟粕一类的东西,如摒弃用于显示古代帝王威严的石人石兽,同时吸取西方建筑的一些先进技艺。
整个构思的确称得上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别具匠心,巧夺天工。
中山陵的主体建筑包括博爱坊,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所有建筑均坐落在一条中轴线上,从下往上总共有392级台阶,寓意当时中国的三亿九千两百万同胞,墓室里面有一汉白玉的孙中山卧像,卧像下方5米深处的墓穴内安放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用一具美国制造的铜棺装殓,周围用钢筋混凝土密封。
墓室后面是后花园,有中山陵的历史陈列展览。
祭堂内部以云南产白黑色大理石铺地。
堂内四周还可以看到12根黑色石柱,直径有0.8米,四隐八现,12代表的是一年中的 12个月,4代表的是一年中的4个季节。
大西两侧的护壁上还刻有孙中山手书《建国大纲》全文。
祭堂正中是一尊石雕孙中山全身坐像,像高
【第4句】:6米,底座宽
【第2句】:1米,用意大利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
只见中山先生身穿长袍马褂,膝上放着一本展开的文卷,双目凝视前方,显示出一位伟大思想家的深沉和睿智。
坐像是由法籍波兰雕刻家保罗·郎特斯基雕琢而成的,它于1930年雕成后从治国巴黎运到中山陵,总造价150万法郎。
坐像底座四侧的六幅浮雕,再现了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的生动画面。
正面一幅为“如抱赤子”,画面上孙中山先生正在精心地为一个患病的幼儿治病。
东面两幅是“出国宣传”和“商讨革命”,表现了孙中山先生早年奔走革命和创建同盟会的情形。
背面一幅为“国会授印”,再现了辛亥革命后,议会向孙中山授大总统印的场面。
西面两幅浮雕,一幅是“振聋发聩”,表现了孙中山为唤起民众,正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另一幅是“讨袁护国”,内容是孙中山发表演说,号召人民讨伐倒行逆施的袁世凯。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2937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