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写一篇颐和园的导游词600字

写一篇颐和园的导游词

颐和园(Summer Palace)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颐和园风景(15张)身清漪园,为三山五园(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

三座山上分别建有三园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

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银两(据专家考证,应为500至600万两白银),由样式雷的第七代传人雷廷昌主持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

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许多珍宝被劫掠一空。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复。

后来在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拥有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导游词作文 600字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导游。

今天我们游览的景点是颐和园。

颐和园是清代皇家园林,始建于1750年,曾两次遭到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抢掠和破坏,但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很好的修缮和保护。

“颐和”是颐养天年、身体健康的意思。

当年,慈禧太后选用“颐和”这个园名,是盼望能够养好自己的身体。

各位游客,颐和园最有名的就是长廊。

看,绿色的柱子,红色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了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画着美丽的图。

但在上千幅图画中,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长廊旁的风景优美,栽满了花木,一种花没谢,另一种花就开了。

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好,现在抬头,大家看到那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了吗

那就是佛香阁。

下面那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正在万寿山上。

向下望,颐和园的大半景色尽收眼底。

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色的宫墙。

正前面,是昆明湖。

湖上的游船、画舫在湖面上滑过。

向东眺望,隐隐约约地可以望见几座古城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了。

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许许多多的垂柳,风光美丽极了

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

我们可以从石桥上走过,去小岛游玩。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来到石桥上了。

这座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

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雕刻着小狮子。

这么多狮子,没有两只是一样的。

各位游客,今天的旅途到此结束,相信这次旅行一定能为你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长春南湖公园导游词 600字 作文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导游,今天,让我们走进吉林省的省会——长春市的南湖公园。

南湖公园位于长春市内,总面积222万多平方米,是市内最大的公园,为全国第二大园,仅次于颐和园。

且花园特色鲜明。

  南湖公园水面面积达92万平方米,湖水清澈,岸柳低垂、曲桥亭榭,胜似江南。

每逢盛夏和初秋,这里都要举办灯会、民俗风情展等各类活动;冰封时节,在白茫茫的湖面上举办的冰雪活动花样繁多。

特别是狗爬犁和骆驼爬犁,满载着游人的笑声……是消遣休闲的好去处。

  从空中俯瞰南湖公园,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全貌,形似哑铃状,东西窄,南北长,水域面积96公顷,与北京颐和园水域面积相似。

南湖公园是长春市区内面积最大的公园。

  有关南湖公园的规划,开始于日本人制定的《大新京都市计划》。

在这份计划中,日本人设想,根据城市自然环境,降雨量,利用伊通河的几条小支流,筑坝形成人工湖,然后实行分流制排水,即污水排入伊通河,雨水存贮于人工湖。

南湖公园正是基于这种设想,利用了伊通河支流兴隆沟的水源,于1937年沿今天的工农大路修筑了这条高10米,长800米的拦河坝,最终形成了今天这个人工湖。

求避暑山庄的导游词,字数大概在600~1000字,急需呀~~~~~~~~

我给你介绍吧: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宫苑。

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距离北京230公里。

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约90年建成。

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避暑山庄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兼具南秀北雄之美,享有“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和“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的盛誉。

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英文名称:The Mountain Resort and its OutlyingTemples, Chengde),于1994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编号:200-011)。

避暑山庄与北京的颐和园,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这四座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里面的园林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

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72景。

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100余处。

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

避暑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环绕山庄婉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相当于颐和园的两倍,有八个北海公园那么大。

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一个紧密关联的有机整体,同时又具有不同风格的强烈对比,避暑山庄朴素淡雅,其周围寺庙金碧辉煌。

这是清帝处理民族关系重要举措之一。

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英文名称:The Mountain Resort and its Outlying Temples, Chengde),于1994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编号:200-011)。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承德避暑山庄,是清王朝的夏季行宫,位于河北省境内,修建于公元1703年到1792年。

它是由众多的宫殿以及其它处理政务、举行仪式的建筑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建筑群。

建筑风格各异的庙宇和皇家园林同周围的湖泊、牧场和森林巧妙地融为一体。

避暑山庄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而且还保留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的罕见的历史遗迹。

当年康熙皇帝在北巡途中,发现承德这片地方地势良好,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又直达清王朝的发祥地--北方,是满清皇帝家乡的门户,还可俯视关内,外控蒙古各部,于是选定在这里建行宫。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开始在此大兴土木,疏浚湖泊,修路造宫,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建成36景,并建好山庄的围墙。

雍正朝代暂停修建。

乾隆六年(1741年)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又继续修建直至完工,建成的避暑山庄新增加干隆36景和山庄外的外八庙,形成界墙内约占地564公顷,其规模壮观,是别具一格的皇家园林,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古代园林建筑杰作.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

避暑山庄兴建后,清帝每年都有大量时间在此处理军政要事,接见外国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

这里发生的一系例重要事件、重要遗迹和重要文物,成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最后形成的历史见证。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清政府为加强对蒙古地方的管理,巩固北部边防,在距北京350多公里的蒙古草原建立了木兰围场。

每年秋季,皇帝带领王公大臣、八旗军队、乃至后宫妃嫔、皇族子孙等数万人前往木兰围场行围狩猎,以达到训练军队、固边守防之目的。

为了解决皇帝沿途的吃、住,在北京至木兰围场之间,相继修建2l座行宫,热河行宫——避暑山庄就是其中之一。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自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动工兴建,至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最后一项工程竣工,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历时89年。

以上仅供参考,谢谢

导游词200字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王导,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讲解颐和园的风景名胜。

请大家随着我走。

现在,我手指的这个是著名的长廊。

这个长廊可不一般。

它全长700多米,分成273间。

大家可以看到,每间的横槛上都有许多五彩图画,画得各式各样,有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难怪被称为“世界第一廊”。

大家往前看,这就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

这片湖静得像一面镜子。

游船经常从这里经过,大家可以听到船上游人们的欢歌笑语。

在昆明湖的上面,就是闻名遐迩的万寿山。

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部风景。

站在这里看,整个颐和园真可谓是无比壮观。

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阁。

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

这座石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

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的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这座在历史上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现已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参观热点之一,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

1986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大家听了我的介绍,也心动了吧

那就亲自到颐和园看看吧

按照颐和园的游览顺序写一篇写景作文

篇一: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来颐和园的大门,绕过了大殿,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700多米,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栏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有谢,那一种又开了。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

下面是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郁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昆明湖围着长长地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载着数不清的倒垂的杨柳。

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

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

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桥杆上有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也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都有美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篇二:大家好

我是一名优秀的小导游。

这次,我将要带领大家来到一个美不胜收的旅游胜地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

在游览的过程中,大家都可以叫我张导游,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来问我,我会耐心地为您解答。

下车了,请大家注意安全,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

跟我到这边来参观,请自觉排好队。

首先,我们要去游览世界闻名的景观天下第一廊,也就是我们家喻户晓的长廊。

我们要绕过这座大殿,才能达到这条名垂千古的长廊。

大家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望无际。

这条长廊足足有七百多米长,还分成了二百七十三间,每一间横槛上都有玉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和风景。

更出乎我们意料的是:这几千幅画没有一幅是相同的。

这条长廊的两旁还栽着数不清的花草树木,这一种花还没凋谢,那一种花又开了。

相信大家现在一定觉得心情豁然开朗。

是啊

这些美丽的花草树木为这条名垂千古的长廊旁边,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再加上昆明湖上吹来的凉风,更使人神清气爽。

现在,我们游览完了长廊,就该来到万寿山山脚下欣赏这里炫丽的景色了。

大家请往上看,有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屋顶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亮。

那就是人们家喻户晓的佛香阁。

下面有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那就是排云殿。

我们现在就要登上万寿山了,大家看我手指的方向,昆明湖平静的犹如一面未打磨过的镜子,绿得想一块纯净无瑕的翡翠。

再往东看,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楼里白塔。

现在的我们已经下山了,来

让我们走过这座石桥吧

这座石桥叫做十七孔桥,桥上的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雕刻着小狮子,他们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各不相同。

好了,今天的游玩就此结束了。

颐和园的美景实在数不胜数,一时说不过来了。

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颐和园的景色,不妨亲自到这来参观参观,一定会使您大饱眼福

流连忘返

篇三:今天,我们去了颐和园,鸟儿在蓝天中飞翔,不是还叽叽地叫着,我的心情也很快乐,这一个比圆明园还小一千多亩地的颐和园到底什么奥秘呢

我们进入颐和园的第一站是仁寿殿,仁寿殿前放着一块美仑美奂、惟妙惟肖的巨大石头,因此石似一位老寿星,故称寿星石。

位于仁寿殿旁,是一个蓝天绿水,水天一色的湖泊,它叫昆明湖,昆明湖是和万寿山在一起的,称为“山清水秀”。

在昆明湖之上,会有鱼跌出水面,有时会被鸟儿抓起,鸭子也来凑热闹了,身穿着棕色和白色相加的大衣大摇大摆地游来游去,好像在向我们展示它那良好的游泳技术呢

那是什么

原来是长廊

来到长廊,那可是充满中国气氛的哦

进入了长廊,就一望无尽了,我便情不自禁地赞叹起来,在屋檐下,一幅幅国画和工笔画非常显眼,有的是画鸟,画得栩栩如生;有的是画鱼,画得美仑美奂;有的是画人,画得惟妙惟肖。

这也说明,中国人的艺术水平已经蒸蒸日上,推向高峰了

路旁的橡树是多么高大、笔直,回过头来,那一条带着世界文化的长廊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吸引来了更多中外游客。

离开了长廊,下一站就是横跨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桥了

既然叫“十七孔桥”,那必然有十七个孔了

是的,十七孔桥可是很奇妙的哦,每一个栏杆上都有一只不同形状的麒麟,一共有五百多只

离开颐和园,我心中非常舍不得,明天我就要走了

篇四:今天,我游览了颐和园,它实在是太美丽了,颐和园作文。

首先,我来到了长廊,看到长廊的顶上,有着各种各样的画,有画人物的,有画风景的,总之,每一幅画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且,没有一幅画是相同的。

我走完了长廊,就来到了昆明湖边,准备游湖。

昆明湖的水真像一面镜子,映出了颐和园中许许多多的景色,美丽极了。

不久,船就到了湖中央,突然,我看见了有着一十二个孔的桥,这不正是书上写的昆明湖的一十二孔桥吗

我继续看,看见桥两旁倒垂的杨柳,非常绿,风一吹,柳枝儿一摆,像一个个可爱的胖娃娃围着一十二孔桥跳舞呢

我急忙拿起照相机,把这美景“咔嚓”一下照下来了。

我下了船,走在路上,突然,看见一个黑影跑了过来,等它停下来的时候,原来是一只松鼠,非常大,我发现了它们的基地,原来这儿有一个松鼠窝,大大小小的松鼠都有。

我在地下捡了一些花生,去喂松鼠,它们本来还不敢来,直到后来,发现我不是坏人,才开始吃。

我也拍下了这张照片。

到中午了,应该去吃饭了,我真的好舍不得这群可爱的小东西呀

篇五:暑假里,我和妈妈到了首都北京,游览了一个壮丽的地方――颐和园。

一进门,我就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庄严的石狮、金碧辉煌的牌坊、辽阔的太湖这些景物使我看了不由得大喊一声“美

“到了太湖边上,迎着凉爽的清风,乘上了船。

看到这波光粼粼的湖水“跳跃”着,不禁使我想起宋朝诗人苏轼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这雀跃着的太湖水,难道不能与美丽的西湖媲美

一会儿,我们到达了码头,来到佛香阁山下。

这佛香阁真是美: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照射下仿佛变得像湖水般波光粼粼了。

红色的宫墙、金黄色的琉璃瓦在山脚下望,这庄严肃穆的佛香阁就象是一名身披金甲的威武将军,在高高的山岭上守卫着这片美丽的领土。

最后,我们又游览了许多景点,我收益非浅。

篇六:颐和园可真美呀

我们走进了慈禧太后的大戏楼,大戏楼可真宽敞。

仔细瞧瞧,我们看到了一辆黑色的汽车。

你可别小看它

它可是咱们中国的第一辆汽车。

穿过大戏楼,我们看到了大戏台。

大戏台上有许多机关,这些机关可以帮助演员们表演的更精彩。

我们又到了壮观的长廊,长廊可真长啊

全长达1186米。

长廊的顶部,全都是花纹,看的我们眼花缭乱。

这些花纹各不相同,都非常好看。

从长廊向左望去,十七孔桥横跨在大河面上。

我数了一数,真是17个小孔啊。

我们又来到了万寿山,万寿山真是太高了。

万寿山前面有一座大房子,那就是“李连英”的家。

李连英家的院子里,有一块大大的石头,这就是“败家石”,这可是当时最大的一块石头呀

我们要下山了,万寿山可真陡峭,一不溜神就得摔倒。

我们终于下来了。

接着,我们去照相。

我穿上了皇帝的衣服,坐在了龙椅上,龙椅上方挂着一个大排子,上面写着“正大光明”这四个大字。

顺着小路走,又到了石坊。

石坊是一艘大轮船,它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可惜,不让上去了。

好了,颐和园我们就参观完了

篇七:上午,我和妈妈还有舅舅一家一起来到了享誉中外的颐和园。

我们跟着旅游团的导游走,导游说,颐和园是中国皇家园林的代表作之一,是至今保留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园林。

颐和园面积有四千多亩,主体为万寿山和昆明湖。

在万寿山上建有一群金壁辉煌的楼台殿阁,高大的佛香阁是全园的核心建筑。

在佛香阁的高台上可以俯瞰整个昆明湖。

昆明湖是模仿杭州西湖开凿的。

西湖有一条苏堤,苏堤上有六座桥;昆明湖也造了一条苏堤,堤上也建有六座造型优美的桥。

昆明湖中有三个岛,它是古代神话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神山的象征。

了解这么多后,我们便坐上了龙船,领略了昆明湖的美,可就在这时,老天偏不作美,下起了大雨,害得我们只好坐到船舱里面去。

到了对岸,我们在雨中漫步也是非常开心的。

走在长廊里,望着满池的荷花,我想起了杨万里的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写一篇西樵山的作文,要仿写18课《颐和园》,要移步换景,不能用我们这个词语

广东名山西樵山是一个景色秀丽迷人的自然风景区。

寒假里的一天,我们全家怀着兴奋的心情一起去游览。

来到山脚下,我抬头一看,哇

西樵山可真高呀,像在云层里面似的。

于是,我们便马上上山了。

到了山顶后,我们先去了百竹林。

走进竹林,只见周围密密麻麻的都种满了竹子。

竹子有的粗,有的细,,郁郁葱葱,整个竹林都被绿色笼罩着。

那粗壮圆实的竹子,一棵紧挨一棵。

百竹林汇集了各地名竹:有纤细的观音竹、昂挺的秤杆竹、古劲的、紫线青皮竹、万山爆竹、、马甲竹等等。

此外,还有一种西樵山的特产——四方竹。

四方竹比一般的竹矮小,茎呈方形,形态疏密有致清雅飘逸。

在这么多竹子里,使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了。

全身呈金黄色,中间有一条条细细的绿色的花纹,所以取名叫做黄金间碧竹。

随后,我们去了桃花园。

啊,这么多的桃花,真是桃花的世界

桃花一簇挨着一簇,一团连着一团,在微风中欢笑着,抖动着。

每朵花的花瓣都向四面绽开,把粉红色的脸面向人们。

桃花不但美丽,而且还放出一股淡淡的清香。

花香引来了一群蜜蜂和蝴蝶,它们辛勤地采蜜,忽高忽底,忽飞忽落,真是美丽极了

西樵山的美丽景色真是令我流连忘返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295511.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