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写一篇扬州个园导游词

扬州个园导游词

个园导  个园是扬存历史最悠久,保存好的盐商园林,南临扬州著名古巷东关北对着扬州内河风光带盐阜东路,是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两淮盐总黄至筠的家宅。

为扬州明清私家园林的经典代表。

199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和苏州拙政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园主黄至筠为两淮商总五十余年,家资累积巨万。

全园占地

【第2句】:3公顷,整体布局采用古典园林前宅后园的传统形式,在造园上以竹石为主。

植竹以品种丰富为旨归,万竿千姿,蔚为大观。

叠石以分峰用石为特色,叠出独一无二的四季山,南北称奇,名闻遐迩。

此外更有三路豪宅,宏达微著,余光遗响,彰显尽一代盐商家居生活的奢华气象。

由于置景独特,构撰巧妙,于疏朗开阔之中,别有一种曲折幽深引人入胜的境界。

  个园名称中这个“个”字,最为耐人寻味,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字典里,还是语言习惯中,“个”都是用来作量词的,如:一个人,一个苹果。

其实呢,“个”最早的意思是“竹一竿”,古书《史记正义》便有 “竹曰个,木曰枚”的说法。

这一点不奇怪,因为汉字原本就是象形文字,而“个”看上去不正是竹叶的形状吗

清代大才子、大诗人袁枚有“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的诗句,物象鲜明,意境空灵,可谓深得竹的神韵。

另外黄至筠自己也以“个园”作为自己的别号,人与园合一,意味深长,园中竹居三一,石居三一,人居三一。

分而独立成章,各奏华彩、合而大化天成,高潮迭起。

人与竹与石浑然一体,宾主难分。

是最具扬州地方特色的江南私家住宅园林。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它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风情万种生态竹  进入北大门,迎面而来的就是万竿修竹,竹是个园的精魄,个园的灵魂,游个园,第一要观竹。

黄至筠爱竹,并在园内种竹万竿,就连个园的名称也是由竹而来。

其实竹在扬州的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姚合的《扬州春词》里就写到扬州人“有地唯载竹,无家不养鹅”。

“竹”历来也为中国文人所爱,不仅是因为竹子姿态清雅,色如碧玉,更主要的因为它“正直,虚心,有气节”的品格。

比如张九龄的“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板桥的“一枝一叶总关情”。

1997年,个园在四季假山北建“品种竹观赏区”,逐渐恢复当初有竹“百种万竿”的历史原貌。

目前是扬州城内最佳赏竹处。

总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现有竹60余种,近20000竿。

设土山竹林,品种观赏,映碧水榭,竹西佳处等区域。

  在个园观竹,既是一次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也是一门深奥有趣的学问。

竹,既非草本.也非木本,它在植物界中自成特殊的一族。

在植物分类学上,竹子是属于禾本科竹亚科,据记载全世界竹类植物约有50余属,1300余种。

我国自然分布的竹种就约有30余属,500余种。

分丛生和散生两大类,扬州地处江淮,适宜散生竹种和少数比较耐寒的丛生品种。

园内现有60余种,从观赏角度可分为观秆和观叶两大类型。

观秆类中,又有形与色的分别。

像龟甲竹、方竹、螺节竹;佛肚竹、罗汉竹、辣韭矢竹、高节竹等是欣赏其秆形的不同寻常;而紫竹、黄皮刚竹、黄槽刚竹、小琴丝竹、黄金间碧玉竹、金镶玉竹、花毛竹、金明竹、黄皮乌哺鸡竹、花秆哺鸡竹、斑竹、茶秆竹、紫蒲头石竹等则是欣赏秆色。

观叶类中,有宽叶形的箬竹、狭长叶形的大明竹、和叶面有各种色彩条纹的菲白竹、铺地竹、黄条金刚竹等。

此外,晏竹、芽竹、苦竹、红竹、唐竹、鹅毛竹、平竹、斑苦竹等散生品种,也可在园内找到身影。

  龟甲竹  龟甲竹是园中最奇特的竹子,它是楠竹的变异品种,属自然生长的变异竹子,因此极为稀少,上千亩竹林中也难见其踪。

是珍稀观赏竹种。

龟甲竹的节片像龟甲又似龙鳞,凹凸,有致,坚硬粗糙,与其他灵秀、俊逸的竹相比,少了份柔弱飘逸,多了些刚强与坚毅。

秆基部节间连续呈不规则的短缩肿胀,并交斜连续如龟甲状。

象征着健康长寿,福如东海。

  慈孝竹  这一品种称孝顺竹,也叫慈孝竹,丛生竹种,笋期在夏季,新笋紧靠老竹,像是遵从古训“父母在,不远游”。

而老竹,则殷殷呵护、扶持着新竹免遭风雨侵袭,平安成长。

正如板桥所言“新竹高于旧竹枝,全靠老杆来扶持。

”因为气候的关系,个园内丛生竹较少,只有孝顺竹、凤尾竹和小琴丝竹几种。

  斑竹  在所有的竹子里,最具传奇色彩、也最令人伤感的就是斑竹了。

因为它和我们民族传说中一个优美动人的悲剧故事紧密联系在一起。

绿色的竹秆上呈现着紫色的斑点,宛如泪痕。

根据晋代博物学家张华《博物志》记载: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尧有两个女儿,一个叫娥皇、一个叫女英,姐妹俩同时嫁给继承皇位的舜帝为妃。

舜帝驾崩后,失去了丈夫的姐妹俩昼夜啼哭,泣泪成血,洒到竹子上,长出来的竹子从此部满了斑点。

人们把它叫做斑竹。

后来,娥皇、女英的泪哭干了,就投入湘江自尽了,传说做了湘水女神,所以斑竹又叫湘妃竹。

斑竹是著名观赏竹。

其实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斑竹的花纹应该是真菌腐蚀幼竹而成的。

不过人们还365kUaIle.cN是更愿意相信它是泪珠染成的,“斑竹一枝千滴泪”所代表的忠贞的爱情,总是令人无限向往的。

  碧玉间黄金 黄金间碧玉  是园内最多的竹子。

此竹色彩美丽, 叶片披针形,为优良的观赏竹种。

竹秆金黄色,节间带有绿色条纹是黄金间碧玉;竹秆碧绿色,节间是黄色条纹者即碧玉间黄金。

具有极高的观赏性。

  竹西佳处(竹径)  曲径通幽,是江南园林的审美要素之一。

而悠长纤瘦的竹林小径,在体现园林意境美方面更胜一筹。

进入竹生态区,即有一条数十米长的小路穿越其间,竹影横斜,竹香清幽,筛光漏月。

行至竹径尽头,可见一匾额上题着“竹西佳处”。

竹西”的来历,出自晚唐诗人杜牧吟咏扬州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到了宋代词人姜夔这里,又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词句,后来人们便用“竹西佳处”来指称扬州。

“竹西佳处”在这里回归了字面的本来意义,显然是在提示人们:此处竹景最佳。

仔细琢磨回味,你会恍然大悟,其实,真正的竹西佳处,都在这条竹林小径上呢。

走过竹径是一条由桂花树枝叶交错形成的林荫小径。

桂花的花期大多在中秋前后,前后可持续20天左右,不过盛花期也就一个星期的样子,此时天清露冷,所以亦有“冷露无声湿桂花”的说法。

每到花开的时候,满园都浮动着清清悠悠的芬芳,令人沉醉。

这时,你若是来游园就可以尽情地享受这甜蜜的幽香。

微风拂过的时候,细碎的桂花便如雨一般纷纷扬扬,落满你的发稍和衣襟。

  你现在看到的小楼是“丛书楼”。

从名字可以知道这是主人藏书、读书之所。

桂花向来和旧时人们仕途得意、飞黄腾达密切相连。

黄至筠在园中植桂花、置书楼当然是希望子孙后辈才华出众,仕途通达。

楼下有楹联:清气若兰,虚怀当竹:乐情在水,静趣同山。

  冠盖豪门盐商第  过丛书楼向南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园主黄至筠的日常起居之所。

依照坐北面南、前宅后园的传统,个园南部是主人的起居区,正门开在东关街上。

大门对面是座豪华大八字磨砖砖雕照壁。

陈从周先生在《园林丛话》中说;“华丽的照壁,贴水磨面砖,雕刻花纹,正中嵌‘福’字,像个园大门上的,制作精美。

”清人金雪舫曾说个园是:“门庭旋马集名流”……

扬州个园导游词?

扬州个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扬州市区东关街318号住宅之后。

原为寿芝园旧址。

寿芝园之叠石,相传为清初大画家石涛手笔。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两淮盐业总商黄至筠改筑,园中多植竹,因竹叶形似“个”字,名个园。

1949年后曾4次进行整修。

个园以叠石精巧闻名。

园内假山,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之意境,由楼、台、厅、轩相连,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独具特色。

入园处,两边有...

关于扬州个园的介绍

清代扬州曾有“园林甲天下”之誉,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优秀的古典园林,其中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要算坐落在古城北隅的“个园。

1988年个园被国务院授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建筑特点个园由清代嘉庆年间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的旧址上扩建而成。

园虽不大,但处处体现出造园者独具匠心之处,值得一提的是个园的叠石艺术,采用分峰用石的手法,运用不同石料堆叠而成“春、夏、秋、冬”四景。

个园是一处典型家住宅园林。

从住宅进入园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月洞形园门。

门上石额书写“个园”二字,“个”者,竹叶之形,主人名“至筠”,“筠”亦借指竹,以为名“个园”,点明主园门两侧各种竹子枝叶扶疏,“月映竹成千个字”,与门额相辉映;白果峰穿插其如一根根茁壮的春笋。

主人以春景作为游园的开篇,想是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含意吧

透过春景后的园门和典雅的一排漏窗,又可瞥见园内景色,楼台、花树映现其间,引人入胜。

进入园门向西拐,是与春景相接的一大片竹林。

竹林茂密、幽深,呈现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

在扬州考导游证需要记哪些必考的导游词

扬州各景点的导游词都是需要记住的到时候是抽签特别是瘦西湖、个园、何园这些最好是跟现场导游熟悉熟悉线路、各个小景点的特色导游这些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29555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