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段关于莱芜的导游词
帮忙莱芜战役纪念馆导游词急
快
上河园 时光倒汴州,东京梦华一日游。
游友们,现在我到了开封大型民俗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熟悉中国历史和艺术的朋友们可能都知道,《清明上河图》是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名作,图中描绘了宋代京都的繁荣生活和景象。
而清明上河园则是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按照图中布局,采用宋代营造法式,结合现代建筑方法,按照1:1的比例复原,集中再现了原图中的风物景观和风土民情,使您“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 在观看了隆重的开园仪式后,我们来到了清明上河园内,走进园内,迎面看到的是一座长16米,高3米的大型浮雕,浮雕前是汉白玉巨石人像雕像《情系东京》,一代名师张择端手捧恢宏历史长卷《清明上河图》欢迎您的到来。
接下来,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张择端和他的《清明上河图》吧。
张择端字正道,号文友,山东诸城人,生于北宋,卒于南宋,年轻时游学京师,擅长绘画,曾任翰林图画院侍诏。
他的长卷风俗画《清明上河园》真实的描绘了北宋东京的繁荣景象,是我们研究宋代经济,政治,风俗,建筑,科学等珍贵的历史资料。
原作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在这幅长525厘米,宽25厘米的画卷中,有各种人物684个,牲畜96头,房屋122座,船25艘,既有巨商富贾,也有街头小贩;既有城楼红桥,也有行舟路人,就连算卦先生也看得到,专家们还在店铺中发现了算盘,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器。
清明上河园占地600亩,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整个园区分为南苑北苑两个部分。
南苑重在表现市井生活,民俗风情;北苑重在表现皇家园林,宫廷娱乐。
园内可看景物繁多,让我们先去看看著名的虹桥吧。
虹桥犹如一道彩虹,横悬于汴河之上,在展阅《清明上河图》时,我们可以看到一座造型优美的木质拱桥,据专家研究,图中的虹桥为中国十大古桥之一,是著名的木拱桥,始建于1050年,为当时北宋京城的水路运转畅通发挥了重大作用,后毁于战火,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虹桥是按照原图建筑的。
仿虹桥跨径25米,高5米,跨度比为1:5,桥面上共设有三个行道;左右两边的为步行道,供路人行走,中间的为马道,供车马通行。
桥的两边设有四根望柱和四根9米高的立柱,顶部有一圆盘,上面站立白鹤,可以随风转动,对照下面的十字交叉木,可以知道白鹤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了,这个就是古代的风向标。
虹桥飞架在汴河之上,据史书记载,汴河始凿于战国时候的魏,通于隋,畅于宋,上起河洛,下至淮泗,直通长江,为北宋南北贯通的经济大动脉,各地所产的粮食所收的赋税,各种奇珍异果都是沿着这条河运到京城来的。
汴河对于当时的北宋可谓是立国之本。
由于舟船往来,客商众多,汴河两岸店铺林立,河中舟船如梭,一派繁荣景象。
今天的虹桥下面就是东京码头,诸位感兴趣的话,可以荡起宋式木船,饱揽北国水城的万顷碧波。
好了朋友们,由于时间关系,清明上河园南苑的讲解暂时先告一段落。
下面是大家自由活动和拍照的时间,半个小时候在原地集合,小张将带大家去参观北苑的拂云阁,宣德殿和宣和殿。
莱芜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南澳大桥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是一座连接汕头市澄海区和南澳县的跨海大桥。
大桥起于澄海莱芜围,终于南澳长山尾苦路坪,接环岛公路;路线长约
【第11句】:08公里,其中桥梁全长9341米,连接线全长1739米。
全线采用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的二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12米,桥梁净宽11米。
大桥于2022年1月1日正式通车试运营。
南澳大桥建成后,将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南澳发展和岛上居民进出岛难的陆岛交通“瓶颈”问题。
南澳的独特区位优势尤其是港湾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出来,并由此带动南澳进入加快发展的快车道。
同时,建设南澳大桥,将与东部城市经济带新津片区的建设形成呼应,使汕头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提高海岛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共享性,促进汕头、南澳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有效地拓展汕头城市发展空间,加快推进深水港口建设,有利于发挥汕头对台优势,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圈,加快对台航运、贸易发展。
莲花山导游词
你说的是深圳的莲花山吧。
莲花园在深圳福田区,位于市中心区,在市场北边。
这里风景优美,环境清新,是深圳市民的一处休闲胜地。
莲花山海拔只有106米。
山顶广场建有一座高大的邓小平雕像,在这里,人们可以瞻仰这位给深圳乃至全国带来幸福今天的伟人。
所以,莲花山也就成为了深圳人最向往与最崇敬的地方,不仅如此,凡来深的中外领导都会来这里凭吊、缅怀小平同志。
登顶的道路有多条,东西南北各个方向都有通往山顶的登山道,有车的话,可从北面的登山道登顶。
白天登顶,可观深圳的林立高楼、气派豪华;山顶夜览,可赏深圳的灯火辉煌、流光溢彩。
山下有可供观鱼、划船的湖泊,南北都有大面积的休闲草坪,山坡植被茂密,林木品牌繁多。
东面还有较大面积的荔枝树,每当荔枝成熟时节,这里可以购买品尝到最新鲜的深圳荔枝。
莲花山公园与深圳市民中心的连接处,建有一条宽敞气派的空中通道,漫步其上,仰视两侧摩天高楼,眺望山顶小平雕像,令人神清气爽,胸怀激荡。
市民中心犹如展翅的大鹏,扶摇直上,气冲霄汉。
深圳莲花山公园内的主要景点还有“风筝广场”、“关山月美术馆”、“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念公园”等;山脚下有深圳图书馆、深圳音乐厅、深圳书城、少年宫等,这里也是市民文化活动的集中地。
这里的交通极为便利,已建成运营的深圳地铁龙岗线、龙华线均途经这里(少年宫站),公交路线更是四通八达。
请问谁有新建成的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的导游词?
时间:1947年3月 中共方针:诱敌深入 1947年3月,蒋介石集中45万兵力,向山东解放军发起大规模进攻,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等指挥下,打响孟良崮战役,粉碎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孟良崮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山东省蒙 阴县东南孟良崮地区 ,对国 民 党军进行的山地进攻战役 。
1947 年3月,国民党军集中兵力对陕北和山东实施重点进攻。
在山东战场,国民党军集中了24个整编师共60个旅约45万人,由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在徐州设立前进指挥所统一指挥。
其中用于第一线的兵力为17个师43个旅约20万人;以其精锐的整编第
【第11句】:第74师和第五军为骨干编成 3 个兵团,成弧形向鲁中山区推进,企图迫使华东野战军主力与其决战或北渡黄河。
华东野战军曾多次定下歼灭国民党军的决心 ,除 4月下旬在泰安歼灭整编第72师主力外 ,均因其密集靠拢行动谨慎而未能实现。
针对上述情况 ,中共中央军委指示:敌军密集不好打时,忍耐待机;一不要性急 ,二不要分兵,将主力集结于机动位置;只要主力在手,总有歼敌机会 。
华东野战军指挥部遵照指示,于5月上旬调整部署 ,把主力后撤至莱芜 、新泰以东地区隐蔽待机 。
蒋介石、顾祝同得悉华东野战军主力撤退,即令3个兵团向博山 、沂水一线疾进 。
担负右翼进攻任务的第一兵团司令官汤恩伯不待第二、第三兵团统一行动,即以整编第74师为骨干,在整编第
【第25句】:第83师的配合下,于5月11日自垛庄、桃墟地区进攻坦埠 。
企图乘隙占领沂水至蒙阴公路,另以第七军及整编第48师北犯沂水,策应整编第74师作战;以整编第65师担任蒙阴防御。
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副政治委员谭震林决心集中主力5个纵队东移 ,歼灭整编第 74师于坦埠以南、孟良崮以北山区。
经过
【第13句】:14日的猛烈攻击,15日形成了对整编第74师的四面包围。
激战至16日上午,全歼整编第74师,师长张灵甫被击毙。
此役,在国民党军的主要进攻方向上给以迎头痛击,歼灭其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74师等部
【第3句】:2万余人,震惊了国民党军内部,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胜利信心,有力地配合了陕北和其他战场的作战。
孟良崮战役的结果,解放军共歼灭32000多国民党军,其中毙伤13000多人,俘虏19000多人。
战役中解放军方面也损失很大,共损失12000多人,其中牺牲6000余人,并有最高级别将领第10纵司令谢祥军在战斗中阵亡。
孟良崮战役 孟良崮战役,我军歼敌3万余人,国民党军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阵亡。
张灵甫究竟怎么死的
蒋介石说是“自杀成仁”,我军称张灵甫被“乱枪击毙”。
1947年3月,蒋介石眼见其有生力量被我军一点点消灭,转而对我山东和陕北解放区实施了重点进攻。
蒋介石调集了24个整编师、60个旅,共约45万人,组成3个兵团,由顾祝同任总司令坐镇指挥,采取加强纵深、密集靠拢、稳扎稳打、步步推进的战法,气势汹汹地向我山东根据地扑来。
陈毅司令员率领我华东野战军灵活机动,忽打忽停,寻机歼敌,但因敌军高度集中,未能达到预期目的,便于5月上旬率主力转至蒙阴、新泰、莱芜以东隐蔽集结,寻找战机。
敌军司令顾祝同见我军东撤,即令各部“跟踪进剿”,并特命第1兵团司令汤恩伯率领整编74师以及25师和83师,进军沂水。
于是,我军就此拉开了孟良崮战役的帷幕。
“他打我,我不打他
蒋介石打我,我也敢开枪
” 整编74师原为国民党军74军。
该师全系美械装备,为甲种装备师,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是蒋介石指定的典范部队。
师长张灵甫毕业于黄埔军校第4期,在陆军大学甲级将官班受过培训,抗日战争时期,曾被誉为模范军人,在湘西会战中,又因战功卓著而荣获自由勋章,因此深受蒋介石青睐。
在江西高安战役中张灵甫一条腿被炸断,送往香港治疗后安上了橡皮假腿。
此人仗着蒋介石的器重,骄横异常,出发前口吐狂言:“把陈毅赶进东海里喂鱼去
” 华东野战军领导全面分析了敌我态势后认为,我主力正位于坦埠及其两侧地区,可出奇不意集结数倍于敌的兵力加以围歼,完全可打有把握之仗。
5月13日黄昏,华东野战军领导指挥第
【第1句】:第8纵队利用地形掩护,穿插揳入74师纵深,割断了74师与其他蒋军的联系。
经过了一天的激战,到15日拂晓,第
【第1句】:第
【第6句】:第8纵队分别攻占了垛庄和万泉山,完全截断了74师的退路,将其合围于孟良崮及其以北的狭小地区内。
得知74师被围,蒋介石急令各部齐头并进,拼死也要解张灵甫之围。
陈毅命令各阻击部队坚决挡住援敌,同时根据战场情况,重新调整部署,1纵从西,4纵从北,6纵从南,8纵从东,9纵从东北,5个纵队同时对74师发起了总攻。
敌人负隅顽抗。
双方展开了争夺战,战况非常激烈。
我华东野战军23师夺取万泉山后,立即向74师中心阵地猛扑。
副师长戴文贤从师警卫排和部分连队中,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了突击小组。
时任23师69团1营2连班长的葛兆田有幸入选,并担任主攻。
每个突击小组7人,轮番冲锋,猛攻张灵甫的指挥部。
不料,前几个小组都失败了。
葛兆田一挽袖子,跟着副连长冲了上去。
张灵甫的指挥部是在一座山崖根儿里,前面用石头垒了道石墙以防流弹。
等葛兆田冲上来,只剩下他、副连长和一名战士。
葛兆田持枪高喊:“1营在东,2营在西,3营堵正面,告诉他们缴枪不杀,谁动打死谁
”这时听见敌军指挥部里有人喊:“别开枪,我们投降
”一群官兵随即从指挥部里走了出来。
走在最前头的一个军官见只有3名解放军战士,端起冲锋枪就扫。
这时副连长受了重伤。
葛兆田一下子火了,也抱起冲锋枪“嘟嘟嘟”一梭子。
这名军官和一串敌军士兵应声倒地,余下的敌人赶紧高喊:“别打别打,我们真投降
”葛兆田厉声命令:“一个一个地出来,把枪扔在门口
”待敌人全部走出后他数了数,一共83人。
这时,葛兆田走过去看那个被打死的军官,身材高大,肩上有两颗将星,胸前还缀满了勋章。
当山风掀起他的裤管时,葛兆田发现他的一条腿是橡皮假腿。
当时葛兆田也闹不清他是谁,心想反正这个官儿小不了。
正在这时,副师长戴文贤率领后续部队冲了上来,一见躺在地上的敌军官,问道:“这个军官是谁打死的
”葛兆田还以为要受表扬,便得意地回答说:“我打死的。
”不料,戴副师长发了火:“你为什么打死他
我要处分你
”葛兆田也来了犟脾气,一拧脖子说:“他打我,我不打他
蒋介石打我,我也敢开枪
”戴副师长也不好再说什么,对他说:“那好,你先把俘虏押下去吧
” 张灵甫的卫兵说:“你打死的那个有橡皮假腿的就是张灵甫。
” 孟良崮战役胜利结束了。
国民党整编第74师及整编第83师一个团共3万余人全部被歼
蒋介石痛失虎将,哀叹74师被歼是他“最可痛心、最可惋惜的一件事”。
陈毅司令员兴之所至,挥笔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篇:“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
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
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
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
” 战后,葛兆田听说国民党军74师师长张灵甫没有被活捉,而且他还知道了张灵甫有一条腿是橡皮假腿,是在江西高安战役中被炸断的。
葛兆田这时猛然想起,他打死的那个有橡皮假腿的敌军官是不是就是张灵甫
但他又想起了戴副师长的话,怕受处分,再加上战事紧张,顾不及多想,所以就把这个疑团藏在了心底。
在葛兆田抓获的俘虏中有一个叫朱凡友的,是张灵甫的卫兵。
孟良崮战役后朱凡友当即参加了解放军,和葛兆田成了亲密战友。
两人同在一个班,一同打到上海,打过鸭绿江,最后一同驻防内长山要塞区。
闲时一说起孟良崮战役来,朱凡友就说:“那时你真厉害,一打枪吓得我们都麻了腿儿。
”葛兆田说:“谁叫你们不投降
”朱凡友对他说:“那天你打死的那个有橡皮假腿的就是张灵甫,怎么不向上级反映一下
”葛兆田听了,才知道自己果真打死了张灵甫,藏在心中多年的谜团终于揭开了,但是心中仍想不明白,当时为何戴副师长说:“你为什么打死他
我要处分你
”于是,张灵甫被击毙的真相深藏在老人的记忆里。
对于张灵甫的死,当年国民党方面为了稳定军心,曾大张旗鼓地宣扬张灵甫是“杀身成仁,为党尽忠”,说什么“灵甫见大势难支,乃召集各部长官至山岩指挥所当众宣誓,决心以死报国,然后率部从容步出指挥所,自杀成仁”。
蒋介石更在其《痛悼74师檄文》中说该师“饮水断绝,粮弹绝尽,全师孤立,四面受敌,即在阵地相率自戮者计有师长张灵甫等高级将领20余人,悲壮惨烈”。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299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