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浔阳江头的景色导游词
《说说我的语文》作文,不要重复,不要太深奥
我的语文书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在我那书包中装着方方面面的知识让我去追寻,探索。
其中有一本书 ,他时刻教导着我,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处处受益,它就是——语文书。
他的封面美丽极了,上面的人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看,在一场大雪之后,几个小朋友禁不住大雪的诱惑,不畏寒冷,都跑出来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瞧他(她)们喜出望外的表情和欢乐的叫喊声,都快把树枝上的积雪震落下来。
瞧.他们不多一会就堆起了一个雪人妈妈和雪人孩子。
语文书里面的内容都是经过精挑细选而选出来的。
谁也无法抵抗那令人循循善诱的,无穷无尽的知识。
同时他还为我们敲起了警钟,让我们保护地球“母亲”,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果我门破坏了“她”,我们就会无法生存。
同时语文书也是一位热心的“导游”,使我足不出户就能饱览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一望无际的草原;富饶的西沙群岛;变化莫测的火烧云....,是我陶醉不已,流连忘返。
它还是我的“良师益友”,有一次期中考试,我因成绩不佳而悲观、失望,我总以为期末考试也没希望了。
这时候语文书让我找回了自信,从此我在灯光下更加刻苦了,作业也更加认真了,上课也比以前更专心了,总算是工夫不负有心人,在期末考试中我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全都归功于我的好朋友——语文书。
书中有着无穷无尽的知识,任我们去遨游;同时他也是一本文学著作的集中营,更加丰富我们的文学内涵,所以我爱我的语文书。
关于潘阳湖的诗
关于潘阳湖的诗:
【第1句】:《春过鄱阳湖》作者:贯休百虑片帆下,风波极目看。
吴山兼鸟没,楚色入衣寒。
过此愁人处,始知行路难。
夕阳沙岛上,回首一长叹。
【第2句】:《泛鄱阳湖》作者:韦庄四顾无边鸟不飞,大波惊隔楚山微。
纷纷雨外灵均过, 瑟瑟云中帝子归。
迸鲤似棱投远浪,小舟如叶傍斜晖。
鸱夷去后何人到,爱者虽多见者稀。
【第3句】:《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作者:李白浪动灌婴井,浔阳 江上风。
开帆入天镜,直向彭湖东。
落影转疏雨,晴云散远空。
名山发佳兴,清赏亦何穷。
石镜挂遥月,香炉灭彩虹。
相思俱对此,举目与君同。
【第4句】:《宿彭蠡馆》作者:罗隐 (唐)孤独少行旅,解鞍增别愁。
远山矜薄暮,高柳怯清秋。
病里见时态,醉中思旧游。
所怀今已矣,何必恨东流。
【第5句】: 《江陵三梦》作者:元稹 (唐)百虑片帆下,风波极目看。
吴山兼乌没,楚色入衣寒。
过此愁人虑,始知行路难。
夕阳沙岛上,回首一长叹。
【第6句】:《经鄱阳湖》作者:赵抃舍陆事川程,霜天晓色明。
长波万顷阔,大舸一帆轻。
静唱村渔乐,斜飞渚雁惊。
云披见楼阁,隐隐豫章城。
京族导游词
【民族概况】京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
历史上自称“京”,他称“越”。
1958年定名为京族。
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江平区的山心、沥尾、巫头三地及恒望、潭吉、红坎、竹山等地区。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京族人口数为22517。
主要从事渔业,兼营农业和盐业。
使用京语,与越南语基本相同。
现基本上通用汉语广东方言和汉文。
【历史】京族自15世纪以后陆续从越南涂山等地迁来,最先居住在巫山岛和江平镇附近的寨头村,后来才逐渐向(沥)尾、山心、潭吉等地发展。
清朝政府曾在江平地区设立“江平巡检司”,清末属防城县管辖。
京族和当地汉族人民一道,披荆斩棘,筑海堤,垦荒坡,劳动生产,共同开发了南方的沿海边疆,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
在历史上曾和汉、壮等族人民联合进行过多次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中法战争期间,京族聚居的福安村(包括今沥尾)里长杜光辉率领京族、汉族群众数十人,参加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
1886~1887年间,法军侵占江平地区时,当地京、汉族人民联合组成义军,坚决抗击法国侵略者。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沥)尾、山心京族30余人参加东兴总工会领导的船工工会。
山心京族地区曾成立农民协会。
总工会及农民协会允后在沥尾、山心组织动员京族群众数百人举行游行示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本家的斗争。
1944年初,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入京族地区,京族人民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纽争州川:平地区抗日游击小组,开展武装斗争。
解放战争中,京族人民积极参加游击队活动,为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
【社会经济】解放前,京族主要从事浅海捕捞的渔业,兼营农业、盐业。
地主、富农和渔业资本家占有大量的渔、农业生产资料。
沥尾、巫头、山心、潭吉的地主、富农、渔业资本家占4村总户数的
【第2句】:93%,他们占有4村渔箔的
【第23句】:87%,每人平均占有数为贫苦渔民的
【第7句】:54倍;拥有4村渔船总数的
【第28句】:94%;占有4村耕地的
【第35句】:09%,平均每人占有的耕地数为贫农的11.73倍。
封建的租佃剥削是京族地区的基本剥削方式,在渔业上表现为网租和箔租,剥削量达70%以上;在农业上表现为地租,租率占产量的50%。
雇佣剥削以雇长工和利用京族传统的帮工互助性质的“寄赖”关系进行,剥削率高达70~80%。
在残酷的剥削下,京族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京族保存以“翁村”为首的社会组织。
“翁村”意为乡长或乡正,负责处理村内事务及纠纷,监督执行村约,主持祭祀仪式,筹办公益事业。
‘‘翁村”下有“翁管”,协助翁村执行处罚,管理山林;“翁记”负责文书账目。
重大事务由村中长老组成的“嘎古,,集团商议决定,交“翁村”执行。
国民党统治时期,曾利用“翁村”作为统治京族人民的工具。
解放后,京族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京族人民充分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经济建设事业。
单纯的渔业生产也发展到多业经营。
生产不断增长,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改善。
京族的渔业生产也发生了几大变化:一是由过去的浅海捕鱼发展到深海作业;二是过去的竹筏小船已改为大中型渔船;三是从单纯的捕捞发展到捕捞、养殖、加工相结合的生产形式;四是从单纯重视渔业生产发展到工、农、林、渔业并举,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解放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沿海地区实行比内地更优惠的开放政策,使得处于开放前沿的京族地区贫困落后面貌迅速改变。
文教卫生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
【文化艺术】京族传统民间文艺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京族的歌唱艺术颇有特色。
唱时由一位哈哥操三弦琴伴奏,二位哈妹则边敲打竹梆子与竹板轮流进行演唱,内容多为叙事史歌以及中国古诗词等。
如《宋珍、陈菊花》、《斩龙传》、《琴仙》、《浔阳江头夜送客》,等等。
歌的曲调不下30种。
按内容分有山歌、情歌、结婚歌、渔歌、诉苦歌、长篇叙事歌、风俗歌、劳动生产歌等等。
其中有些歌本流传,有些却是即兴创作,触景生情,随口而出。
用京语演唱的京歌,有着自己的格律,比较复杂。
京族的民歌内容也十分丰富,由于生产的影响有不少歌曲都与大海相关。
如有一首海歌这样唱道:“潮涨潮退不离海,风吹云走不离天;大路不断牛脚印,海上不断钓鱼船。
”有一首情歌的歌词是:“摇船过海摇绳断,还有几摇到岸边;板短搭桥难到岸,望妹伸手过来牵。
”京族青年男女一般通过对歌物色对象,所以他们个个能歌善唱。
“京戏”是京族传统的戏剧,称“嘲剧”,独具民族特色。
独弦琴是京族独有的民族乐器,它的半片大竹筒,或3块木片制成长方形的琴身,长约75公分,一端插一根与琴身成直角的小圆柱,或金属片条,另一端按一把手,两端由高至低拉一弦线。
演奏出来的声音十分幽雅动听。
【渔业文化】渔业是京族的传统产业。
在各类渔业生产中,京族主要从事浅海曳网渔业和杂渔业。
渔业工具有拉网、塞网、渔箔、刺网,以及用于专门渔猎对象的鲨渔网、南虾网、海蜇网、鲎网、墨渔网等。
至于挖沙虫、耙螺、挖泥丁、捉蟹等等,都是较简单的小海作业了。
由于各地所处的地理条件有所差异,从事的作业种类也有不同。
尾主要以拉网捕鱼,山心主要以渔箔捕鱼,而巫头以渔箔和塞网捕鱼。
渔具之多、分工之细,形成了京族独特的渔业文化。
拉网有大小之分。
大的拉网高3米,长400米,整幅网身由6张缯网缀连而成,网眼小而密。
小拉网由4张缯网组成,网眼大而疏,网长330多米,两头高
【第2句】:3米,中间高
【第3句】:3米,略成桃叶状。
操作时,前者需三四十人,后者要二三十人。
操作程序为:先探察海域,观测鱼情,选择作业地点;其二,在发现鱼情的地方,划小艇或竹筏将渔网慢慢放开,由滩边向海面围成一个半月形的大包围圈;其三,操网者分为两组,各执网纲一头,合力向滩岸拉收;其四,在拉拽过程中,两组人一边拉一边徐徐靠拢,直到网尽起鱼。
这样,一次拉网操作即告结束。
这种拉网作业是京族较大型的群体性操作的渔业生产方式之一。
男女均可参加,也不受季节限制。
塞网又称闸网或壅网,分疏、密两种。
网的长度和高度与拉网相当。
但其网的设置地点是在海滩上定置进行的。
操作时把人分为三组,各组又具体分为“号桩”、“插桩”、“挂网”(把网挂于桩上)、“挑沙土”(将网脚填塞)等工序。
这种塞网的设置,都是在潮涨之前预先进行的。
当海潮上涨时,各种鱼虾随潮水进入塞网圈内,退潮时,鱼虾便被渔网和沙土围成的海滩包围所困,“束手就擒”。
这种“塞网”与“拉网”的区别就在于,塞网着重在固定的“塞”和“堵”,而拉网则着重在“拉”与“收拢”,其操作各具特色。
渔箔,是一种漏斗形的捕鱼工具,一般选择在潮水升降、水势较急的汇合处设立。
每个箔位有规定的大小距离。
先用高约2米,直径10多厘米的木桩围成两排,一头汇合处用木桩固定,再用小竹片编排,结成“篱笆”栅栏,围成高约
【第3句】:5米呈圆形的渔港(鱼室)。
退潮时,随流鱼虾蟹顺两排木桩游动进入渔港,即可网住。
鲨渔网是一种用于深海猎捕鲨鱼的专用网具。
网身长400米,高
【第1句】:3米,网眼粗大,由网线、网浮(竹筒)、网坠(铅铁或石块)、网纲等组成。
下网时由4人乘筏到鲨鱼活动的深海区,将网的两端及中间脚部以重石坠定于海中。
每次下网可持续三四天,连续捕猎,是一种既惊险又充满乐趣的捕鱼作业。
在京族的渔业生活中,至今还保留着“见者有份”的被称为“寄赖”习俗。
“寄赖”即我们俗话说的“沾光”之意。
如果想吃海味,就可到退潮后的渔箔边或满载归来的渔船上,捡一些拿走,主人是不会怪罪的。
在长期的渔业生活中,京族人民还形成了一些礼仪与禁忌习俗。
如饭烧焦了,不可说“焦”,因为“焦”与“礁”同音,怕触礁;在船上将“油”说成“滑水”,“滑”即“顺利”、“顺当”之意。
京族男子每次出海,老人、妇女、孩子都要到海滩上送行,并举行一些祭海活动。
京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渔业生产经验。
他们非常熟悉各种鱼类的回游规律,能准确预测潮水的涨落和海上气候的变化,根据潮水的“涨”“落”规律来安排生产。
【节庆】京族除了和汉族相同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是“唱哈节”。
京族农历六月初十(沥尾、巫头岛)或八月初十(山心岛),正月二十五(红坎乡)时,当地京族要过最隆重的“唱哈节”,由歌手“哈妹”轮流吟唱。
唱哈活动要连续进行3天3夜,一边宴饮,一边听唱。
“唱哈节”过去每年都举行,各地日期不一。
“唱哈”是京语唱歌娱乐之意,每逢唱哈节,京家男女老幼身着节日盛装,汇集到哈亭听哈之前迎神、祭祀,祈保渔业丰收,人畜两旺。
唱哈的活动过程,大致分为迎神、祭神、入席唱哈、送神四个部分。
节日前一天,先把京家信奉的“镇海大王”等诸神迎于哈亭,节日当天下午三点钟左右开始祭神,祭神完毕,即入席饮宴、唱哈。
这是唱哈节的主要活动项目,节目有情歌、灯舞、乐舞、歌唱族杰等,这是唱哈节的高潮,人们纵情欢歌跳舞持续多天。
唱哈至尾声时进行送神,送神毕,唱哈节结束。
春节家家都要做“白薯壹”(用糯米粉包糖心做成的一种糕点),年初一早餐不吃荤不喝酒,只吃糖粥、粽粑和白薯壹。
春节期间全村都要到哈亭以猪、鸡、鱼为供品祭拜诸神,回家后要拜祖先。
岁守时,必须在祖先牌位前,摆上白薯壹方能入睡。
【饮食】大部分地区习惯日食三餐,居住在污尾的京族一般习惯日食两餐,早餐多选在上午十一点左右,直到入夜后才吃晚餐。
过去京族常以玉米、红薯、芋头混着少量的大米煮粥作为主食,只有出海捕鱼或秋收,劳动量大时才吃干饭。
如今稻米已成为京族最为常见的主食了。
京族喜吃鱼、虾、蟹、鱼汁及大米糍粑“风吹穑”。
日常菜肴以鱼虾为主,常用鱼虾做成鱼汁,作为每餐不离的调味品。
家庭饲养的猪鸡,也是日常主要肉类来源。
京族的典型食品有:鱼汁,又称“鲶汁”。
是京族民间传统调味品,以各种小鱼经腌制而成。
妇女爱嚼槟榔。
到京族三岛去旅游与做客,您一定会品尝到那风味独特的鲶汁和“风吹(米乙)”。
鲶汁在市场上一般叫鱼露,是用小鱼腌制的一种调味汁,每年3至6月间,渔民家家腌制鲶汁。
分为头漏汁(多出口东南亚各国)、二漏汁(多在国内市场销售)、三漏汁(通常自家食用)。
即便是三漏汁,也会使初尝者赞不绝口,回味生津。
做汤时加些鲶汁,汤味顿觉鲜美;吃肉时蘸以鲶汁,入口便觉清香。
【服饰】京族的服饰,部分老年妇女穿民族服装,上身穿窄袖紧身对襟无领短上衣及菱形遮胸布,下穿黑色或褐色长宽裤子,外出时加穿白色长外衣,形似旗袍而开衩较高,结“砧板髻”。
少数妇女还保留染黑牙齿的习惯。
过去男子穿窄袖上衣,长及膝盖,腰间束带。
但现在多数青年男女的服饰已与附近汉族相近。
【民居】京族过去的居屋多带“干栏”式建筑遗风,以木为柱,以竹、泥为墙、茅草为盖,属草庐茅舍一类,易于搬动。
但现在大多筑方石砖瓦房屋。
每块石条长75公分,宽25公分,厚20公分。
石条砌墙,房高约7米,屋顶盖瓦,稳固凉爽,可抗台风。
室内以条石或竹片木板分隔为左右偏房及堂屋共3间。
厨房与畜圈在居室旁另建。
近年还出现了不少钢筋水泥楼房,带有阳台和装饰性栏杆,摆放着鲜花盆景。
【婚俗】婚姻过去是父母包办。
现在大多自由恋爱,用对歌物色对象。
对歌后,如果男方钟情于姑娘,就慢慢靠近女方,并用脚尖将沙撩向姑娘,如女方也心中有意,就会照样将沙踢回对方。
通过这种踢沙方式或互相对掷树叶的活动,建立感情,再请“兰梅”(媒人)传递爱歌,双方还要互赠彩色木屐一只,如果正好是左右足配对,就被认为天生成双,可以缔结婚约(称作“对屐”),然后男方带着礼品,请些歌手去女方对歌认亲。
举行婚礼时,女方紧闭大门,在屋前大路和树林里设三道悬灯挂彩的榕门。
要想通过三道门,必须对歌,直到女方歌手满意才可通过关卡。
晚宴以后,去往男方家拜堂,对歌,此起彼伏,通宵达旦,幸福愉悦的歌声伴着天作地合的一对新人。
京族男女青年订婚,男方要用一定数量的猪肉、糕饼等作为礼品送给女方,贫穷之家也要送少量的糖、糯米、茶叶、糕饼作为订婚礼。
结婚时,男方要备一百斤猪肉、二百提酒(每提等于200克)、七斗米及其他礼品,送给女方。
婚后三天,新娘“回潮”,夫妻俩将自家染红的糯米饭两托盘(约6斤),猪肉两块、鸡两只回娘家谢拜岳父母,婚礼才算结束。
【习俗】逢年过节都要进行祭神活动,届时要备猪、鸡、鱼拜祖。
煮猪肉拜祖还是京族女子出嫁时的一种礼习。
每年哈节,凡年满16岁的男子都要置备鸡、酒、糯米饭、槟榔等祭品到哈亭祭祀,经过祭拜的男子才算“入众”(即进入成年),才能被允许参加唱哈节的入席活动,从此便可参加捕鱼生产。
【禁忌】在渔家做客,千万别说饭烧焦了,因为“焦”与“礁”同音,怕触礁。
在船上不要说“油”,把油称为“滑水”,因为“滑”有“顺当”、“顺溜”、“顺利”之意,而“油”与“游”同音,船破后人落水才要游呢。
移动器物要拿起来,别拖着推着移动,因为有“搁浅”之嫌。
当然,一般来说,不懂规矩的客人是不会被责怪的。
【宗教信仰】京族崇拜祖先,多神崇拜,特别是与海有关的神尤为敬仰。
京族过去一般多信奉佛教、道教,少数人信奉天主教。
京族男子每次出海,老人、妇女、孩子都要到海滩上送行,并举行一些祭海活动。
写一份暑假实践报告,内容如下:
范文,自己修改关于九江旅游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一、九江旅游业发展基本情况 九江旅游资源丰富,景点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文化底蕴厚重,旅游业发展的潜力巨大。
近年来,九江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旅游产业大省的战略部署,坚持旅游业与“两区互动、强工兴城”协同发展,以项目建设和资源整合为着力点,旅游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2009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15
【第25句】:9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
【第15句】:95亿元,占全市GDP的
【第13句】:9%、第三产业的
【第38句】:87%,成为九江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
今年尽管受特大洪涝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九江旅游产业仍保持稳步增长。
1-9月接待旅游总人数150
【第6句】:3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
【第11句】: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第22句】:29%、
【第23句】:31%。
综合九江旅游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1句】:坚持政府主导,旅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近年来,九江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把发展旅游业与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一道,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九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来抓。
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各相关单位为成员的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协调全市旅游产业的发展。
先后出台了九江市实施江西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规划纲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措施和要求,并将旅游工作纳入县域经济发展考评体系。
景区开发稳步推进,全市现有开放的景区景点130多处,形成了以庐山为龙头,集名山、名江、名湖、名城、名寺于一体的赣北旅游体系。
【第2句】:突出项目带动,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后劲。
项目是把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业的载体。
为了引进更多更好的旅游项目,九江市不断完善旅游发展规划体系,围绕鄱阳湖、庐山、庐山西海,建立了一批旅游重点项目库。
先后赴北京、上海等沿海发达地区和有实力的旅游集团公司进行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了中信集团投资120亿元人民币开发建设庐山西海风景区项目、庐山新城建设项目、庐山南北山园门建设项目以及庐山西海国际艺术园项目等重大旅游项目。
目前全市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重大旅游商贸项目共有43个,投资总额已达1
【第59句】:8亿元,今年以来已完成投资
【第29句】:1亿元。
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九江旅游产业的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得到改善,发展后劲将进一步增强。
【第3句】:重视宣传促销,客源市场不断拓展。
设立了旅游专项基金,用于旅游发展的保护开发和市场营销。
通过投放主流媒体广告,举办中国庐山世界名山大会、庐山西海尚水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书画家、摄影家现场采风,组织参加旅游交易会等手段和载体,加大了旅游景点的包装和市场促销力度,进一步提升了九江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稳定原有客源的基础上,加强了区域联动营销,主动对接武广客运专线,对接武汉、重庆等地长江游船业务,洽谈北京、青岛、大连、港澳台等地的专列或包机旅游业务,重点拓展了日本和韩国等境外客源市场和台湾市场。
【第4句】:完善配套功能,旅游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九江旅游业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目前,全市拥有旅游宾馆1000余家,其中星级酒店83家,农家星级饭店22家,乡村旅游示范点12个;旅行社83家,导游4200余人;旅游车队5个,旅游汽车近500辆;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0万人。
建成了全省最大的旅游商品展销中心,一批专营九江土特产的旅游购物销售网点相继开业。
开通了上海至九江的长江中下游旅游航线,为做亮九江水上旅游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建设了集旅游交通集散、信息咨询和旅游服务于一体的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通过开展优秀导游评比、行业培训和旅游市场整治等一系列活动,加强了行业管理,有效地净化了旅游发展环境。
二、需引起重视的几个突出问题 近年来,九江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各项指标均列全省第一,但与黄山、张家界等周边地区蓬勃发展的态势相比,九江旅游业发展仍显不足,与丰富的旅游资源不相称。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1句】:体制机制不顺。
一是管理体制亟待理顺。
庐山 “一山五治”、柘林湖“一湖三治”的管理体制长期得不到解决,导致规划难落实,形象难塑造,宣传难统一,管理难到位,已成为制约九江甚至江西旅游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关键问题。
二是旅游企业改组改制滞后。
现有旅游企业规模小,经营能力弱,利用国内外资本特别是依靠资本市场融资严重不足,没有支撑旅游发展的大企业、大集团。
三是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创新。
旅游从业人员学历层次偏低,整体素质与整个产业发展的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旅游高端人才引不进、留不住。
【第2句】:产业化水平不高。
一是旅游经济结构比较单一。
门票经济特点明显,购物和娱乐两个环节薄弱,缺乏有本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商品,高品味、高档次的旅游娱乐项目不多,难以吸引游客进行二次消费。
二是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高等级公路沿线标识标牌和景区景点的中英文标示牌等标准化建设不规范。
有的县游客服务中心功能不全,景点之间专线班车少,缺乏有效方式将散客组织起来,输送到旅游景点。
城区环境秩序与旅游休闲城市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县域范围内特色旅游休闲场所较少。
【第3句】:资源整合提升不够。
一是规划的龙头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
各市县、各景区旅游发展规划和交通、商贸等部门的规划与全市旅游发展规划衔接不紧。
二是线路整合和深度开发进展缓慢。
各景区低层次重复建设、景点相互隔离等现象较为突出。
目前已开发的景区普遍 “低、小、散”,档次不高。
庐山山上山下资源整合不够,庐山的品牌效应对周边影响不明显,导致游客普遍认为到了牯岭就到了庐山,到了庐山就到了九江,别的地方没什么可看。
三是旅游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到位。
现有景区多以观光为主,产品类同,九江丰厚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
【第4句】:发展氛围不够浓厚。
一是合力兴旅有待加强。
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建设旅游产业大省的认识存在片面性。
有的认为发展旅游是旅游部门的事,与己关系不大;有的认为旅游投入大,见效慢,特别是对财政的直接贡献小,不如抓工业来得快;有的对省、市出台的优惠政策执行不到位。
如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媒体对我省旅游整体形象进行公益性宣传不够,一些部门在水电、天然气、有线电视和旅游项目用地等方面优惠政策不落实。
二是旅游软环境有待改善。
旅游市场监管力度不够,执法队伍不健全,导游素质偏低,致使欺客宰客、不正当竞争、不规范经营、服务质量差等一些扰乱市场秩序,影响旅游健康发展的行为得不到有效治理。
三、推进九江旅游业加速发展的几点建议 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旅游产业大省的战略决策,吹响了我省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号角,目前各市旅游呈现千帆竞发、你追我赶的态势。
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九江必须按照“全面融合、整体推进、文化导向、高端引领”的理念,创新体制,加强合作,整合资源,打响“庐山牌”,尽快将丰富的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实现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
【第1句】:加强规划引导,整合各项旅游资源。
在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抓紧编制九江市“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并在各相关产业规划中体现旅游功能,把发展任务分解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中。
要强化规划执行机制,各地批建旅游项目必须符合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有利于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优化,切实提高旅游资源的科学利用水平。
要形成九江“大旅游”的理念,以庐山为主线,以全市其它景区景点及环城市旅游经济带为配套,整体推动其发展。
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着力开发鄱阳湖生态文化旅游,大力开发建设庐山国际生态旅游区、鄱阳湖国家重点生态旅游区和云居山-柘林湖旅游区、吴城候鸟观赏区等独具特色的专项旅游产品。
重点保护和开发好鄱阳湖候鸟、湿地等生态旅游自然景观,借鄱阳湖的国际知名度,形成九江生态旅游的新品牌。
大力发展农家乐、山庄、农庄等大众休闲旅游产品。
组织开展旅游商品研发、包装设计等评选活动。
建设好旅游购物街区(中心)和旅游购物点,加大对庐山云雾茶、九江茶饼等特色旅游商品研发生产企业的扶持引导力度。
【第2句】:尽快理顺庐山管理体制,建立大庐山旅游发展新格局。
由于其历史文化地位,庐山在国内外旅游市场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对全省旅游业有很强的品牌导向和辐射作用。
打好庐山牌,不仅对庐山、九江市本身至关重要,对于带动全省的旅游业也意义重大。
但由于体制不顺等原因,近年来庐山旅游与黄山、张家界等地的差距越来越大。
2009年,黄山、张家界分别接待游客2000万、19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7亿、100亿元,而庐山接待游客为4
【第45句】:68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第36句】:7亿。
庐山体制问题争论已久,关键是各行政区划的利益之争。
建议省委、省政府把理顺庐山的管理体制作为解决影响江西旅游的突出问题重点加以研究。
在目前行政区划调整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应跳出行政区划之争,切实打破旅游资源地域、行政、所有制的界限,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格局,实现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享。
按照“统一规划、统筹运作、属地管理、利益共享”的原则,以股份合作的形式,将庐山山体及周边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组建综合性、专业化的旅游集团公司。
由公司负责对资源保护、产品开发、宣传推广等实行统一运作,逐步形成一个品牌统一、利益兼顾、经营有效、管理到位的全新体制和机制。
【第3句】:培育市场主体,做大做强旅游企业。
要加快旅游企业改组改制,组建实力雄厚、有控制力和扩张力的旅游集团公司,并以此为平台,整合各类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产业集中度,形成以产权为纽带的旅游企业群,尽快培植一批经营理念新、充满活力的旅游市场主体。
加大旅游产业向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开放的力度,努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财团、旅游管理公司和旅行社,参与旅游产业的综合开发,促进旅游企业经营方式与国际接轨,壮大其实力。
认真落实并完善旅游企业扶持政策,对国家、省关于发展旅游产业的意见及其以往制定的各项旅游扶持政策要落实到位。
要建立旅游企业奖励资金,形成“奖优汰劣”机制,促进旅游企业做优做强。
要通过多方配合解决旅游企业发展的阶段性困难,以企业上档升级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大企业培育推动大产业发展,形成旅游产业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
【第4句】:挖掘特色文化内涵,提升九江旅游整体形象。
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
“名山、名江、名湖、名城、名寺”是九江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山水文化资源。
但目前九江仅仅停留于观光旅游层面,大多数历史文化资源还未做深度开发,“名人”在旅游中的效应不突出。
要努力将文化元素和文化体验加载到旅游产品中去,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充分发掘九江、庐山名人文化内涵,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坚持有题必作、小题大作、大题炒作、无题创作,精心打造源远流长的山水文化、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神秘深奥的宗教文化、厚重深远的商业文化、催人奋进的红色革命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使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潜能得以充分释放,提升九江旅游的品位。
建议从四个方面打响文化品牌:一是展示庐山、柘林湖水的灵性,弘扬山水文化;二是依托陶渊明、黄庭坚、江万里以及李白、白居易、苏东坡等历史名人,弘扬名人文化;三是以史料为基础,弘扬历史文化和战争文化。
重点是以点将台为背景的“三国文化”,以浔阳楼为依托的“水浒文化”,以明朝鄱阳湖之战为背景的明史文化,以湘军与太平军九江安庆决战为背景的战争文化,以万家岭战役为背景的抗战文化等。
四是利用山水资源,发展体育文化。
【第5句】:强化整体宣传促销,建立多元化旅游客源市场。
旅游经济就是知名度经济,旅游营销就是城市推销。
要继续采取各种手段和载体,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按照“巩固省内市场,拓展周边省外市场、开发国际市场”的思路,以“抓住客源,扩大市场份额”为切入点,对九江旅游整体形象进行精心提炼、策划、包装。
要树立营销一体化的观念,在统一主题品牌的前提下,强化整体对外宣传。
要改进宣传促销手段,利用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开通中、英、日、韩等主要客源国语言的九江旅游网页,建立网上宣传销售系统。
要加强与市外、省外旅游机构、企业进行联系,加强对旅游线路的策划和包装,推进旅游区域合作。
要充分发挥各旅行社的积极性和对外联系渠道,不断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大力推进长途旅游和入境旅游。
要充分发挥友好城市作用,利用友好城市的媒体、旅游商务机构,大力宣传九江整体形象,加强友好城市之间的文化、旅游贸易合作。
【第6句】: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摒弃门户之见、地域观念,树立全市一盘棋的观念,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大省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对照任务分工,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努力营造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合力兴旅的良好氛围。
省内各级主流媒体要把全省旅游整体形象和主打旅游产品的宣传作为本职工作和公益性任务来完成,要辟出专门栏目、安排专门时段进行宣传。
交通部门要加快推进公共交通和通往各主要景区的交通网络建设,完善旅游路牌和指引标识,开通公交客运线路,方便散客出行。
供水、供电、供气和有线电视管理部门要切实将对旅游企业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要加大旅游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在旅游从业行业广泛开展“诚信旅游活动”,全面提升旅游行业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坚持依法治旅,切实加强对旅游市场的执法和管理力度,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行为。
以建设旅游休闲中心城市、文化旅游胜地为载体,九江要在城市规划、城市风貌、城市生态、城市环境、城市管理等方面创特色、上水平、树品牌,尤其要紧紧围绕旅游六要素,加强旅游服务配套建设,强化旅游集散功能,加大城市环境整治力度,提升九江的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介绍陶公祠的导游词五十字以内
陶公祠:又名靖节祠,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距县城26公里的东流镇的鳖石山上,它是为纪念东晋大文学家、诗人陶渊明建立的始建于宋代初期。
晋时东流属江西彭泽,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曾住东流种菊,并作《劝农》、《九月闲居》等诗篇,故东流又雅称“菊邑”,流经东流的长江谓“菊江”。
后人们慕陶公高风亮节,建祠祀之。
陶公祠玲珑秀丽,四周松菊掩映,柳枝婆娑。
陶渊明,名潜,别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
江西浔阳柴桑(今九江市)人,东晋义熙二年(公元406年)秋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余日,逢退督邮来县,&127;须束带揖见,陶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来,折腰向乡里小儿
”乃自解印绶而去,回到故里,隐居田园,读书种菊。
东晋时今东流地域属彭泽县,相传陶渊明辞官后,为避州、郡官吏的纠缠,曾乘舟下东流,隐居种菊。
因此,东流留下了不少关于陶渊明种菊的传说。
并传下“菊圃”。
陈/子《花镜》中说:“昔陶渊明种菊于东流县治,后因而县亦名菊。
”
吴城望湖亭 诗词
望湖亭诗集 吴 城 山 ----文天 人鬼外, 神在地天间。
彭蠡石砮出, 洞庭商舶还。
秋风黄鹤阔, 春雨白鸥闲。
云际青如粟, 河流接海山。
由 剑 邑 过 吴 城 ---文天祥 自戴南冠离粤境, 凄风苦雨过吴城, 寒鸦点点仃伶影, 络纬萧萧啜泣声。
夷狄兵戎摧上国, 天人正气砥孤臣。
于今重饮鄱湖水, 且学啼鹃带血归。
被俘北归路过吴城 ---文天祥 凌云披雾望湖亭, 屹立赣水修河滨。
历尽沧桑罹万劫, 饱经风雨度千春。
此日登亭神气爽, 百代名胜载酒兵。
六朝古迹招诗客, 几忘囚服束吾身。
晓 发 吴 城 山 ----欧 阳 彻 风扫阳侯雪阵平, 雨催摩诘画图成。
气吞浦溆重林尽, 秋著江湖去鸟明。
厚禄故人无一事, 长年三老伴余生。
会须满意开怀抱, 到眼庐山不世情。
江 亭 怨 ---吴城小龙女 帘卷曲栏独倚, 山展暮天无际, 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数点雪花乱委, 扑漉沙鸥惊起, 没入苍烟丛里。
望 湖 亭 ----掲 傒 斯 远棹开残雨, 携筇陟古亭。
风高万木落, 天阔数峰青。
草色凝幽寂, 岚光暗杳冥。
匡庐云正断, 何处望神京。
望 湖 亭 ---虞 集 水国微茫宿雨收, 望湖亭下暂维舟。
昔人已去空陈迹, 今我重来忆旧游。
数点归鸦彭蠡暮, 一声羌笛楚江秋。
陵迁谷变知多少, 依旧高亭枕碧流。
望 湖 亭 ---解 缙 吴城堤上草萋萋, 楼观苍茫曙色微。
一自英雄争战后, 两川鸥鸟自忘机。
青山拍拍风沙满, 红叶萧萧浦树稀。
遥忆故乡何处是, 望湖亭下有渔矶。
望 湖 亭 ---李 鼎 亭上湖光一望平, 望中秋色动离情。
千帆冉冉依天尽, 万木萧萧作雨声。
幔卷烟云山隐见, 地分吴楚势纵横。
乾坤一剑疏狂客, 醉倚危栏待月生。
望 湖 亭 ----胡大成 地尽三江外, 亭窥九派中。
水光深浴日, 山色远依空。
极浦浮征棹, 长天度朔鸿。
剑如冲斗近, 星可泛槎通。
鬒发随年换, 登临自古同。
朗吟湖上作, 漂泊忆苏公。
望 湖 亭 ---胡 奎 鸥外青波雁外山, 望湖亭下系归船。
夜深起坐占风信, 人在珠宫月在天。
望 湖 亭 怀 古 ---汪 轫 凉飚万顷出芙蓉, 一片残阳下远峯。
蠡水尚闻今夜鼓, 匡山犹打旧时钟。
烟云石上迷孤鹤, 风雨波心战老龙。
两眼湖山看不尽, 西来暮色树重重。
望 湖 亭 ---乐 镗 吴城高阁俯青鬟, 万顷望湖一望间。
积雨满天云黯黯, 长风吹浪水潺潺。
鱼龙夜泊孤根没, 鹳鹤朝飞别浦还。
细读坡翁亭上句, 始知此地有仙颜。
望 湖 亭 ----邹 度 竑 茫茫天外练光开, 十载征人今溯洄。
江上叠山依岸出, 沙边飞鹭带帆来。
峰添螺黛云移影, 潮卷虹涛雪作堆。
何处疏钟鸣应谷, 日斜倚栏独徘徊。
望 湖 亭 ---樊 王 家 望湖亭上望湖光, 苹蓼微风近有霜。
地控千崖奔蠡泽, 江分九派过浔阳。
当峰木叶秋先下, 傍水楼台午更凉。
飘泊不堪频眺目, 故山丛桂已苍苍。
望 湖 亭 晚 眺 ---周 体 观 江天秋色似沧溟, 江岸何年剩草亭。
浦外孤帆飞渺渺, 波间白鹭去冥冥。
楚云暗接宫湖阔, 吴岫遥连庐岳青。
倚槛自多怀古意, 好风吹客暮扬舲。
望 湖 亭 和 壁 间 韵 ---游 龙 万顷晴波一望连, 河流曲曲似滩漩。
亭孤人集千帆落, 天草峰回五老悬。
浪拂湖光侵槛碧, 雨凝山色入帘鲜。
登临忽忆坡仙句, 今古苍茫感逝川。
望 湖 亭 ---宋 荆 宝 叶响空亭屐齿孤, 匡庐东望雨模糊。
关心一阵沙头雁, 特地惊寒夜入吴。
望 湖 亭 ----叶 同 春 亭外春晴宿雨收, 故人招我上亭游。
凭栏试看亭前水, 昼夜滔滔东北流。
登 望 湖 亭 ----陶 万 达 湖亭一望思悠然, 彭蠡弥茫上接天。
云外远邮穿岫翠, 雨中飞舫点江烟。
却输浮水群鸥静, 还恐临风过客癫。
不识此身何所系, 得闲凭眺即为仙。
望 湖 亭 ---曹 秀 先 渺渺危亭俯十川, 月光如水水如天。
亭中吸出宫亭水, 一桁康山照眼前。
望 湖 亭 ---裘 日 修 暖薰芳草柳拖绵, 隐隐江城隔暮烟。
远目喜凭高处立, 望湖亭外水连天。
望 湖 亭 -----艾 渭 窅淼石阑际, 亭如此卓然。
帆留今日客, 湖浸几时天。
载壁诗成蛀, 环山画落烟。
向来谁望者, 难尽朔南年。
望 湖 亭 ----陈宗虞 偶尔停江驿, 胡然陟古亭。
江长天其白, 山碎鸟俱青。
断石留元碣, 苍苔剥宋铭。
栏杆斜日下, 错落拥春星。
望 湖 亭 ---吴 观 湖上溟溟雨正收, 天涯风物此亭幽。
檐垂夕照偏平野, 帆褂西风下急流。
树色红含迁客醉, 雁声清落九江秋。
关山南北俱戎马, 拟向烟波泛钓舟。
望 湖 亭 ---回 阳 子 望湖亭下水沄沄, 五老峰头已夕曛。
隔岸山光凝白昼, 绕亭树色易黄昏。
断碑埋没藏秋草, 古庙荒凉锁暮云。
不用登临更怀古, 离人到此倍消魂。
吴 城 登 望 湖 亭 ---朱国汉 金铙回首夕阳边, 客裹年光感逝川。
千里书来湖口县, 片帆人上秣陵船。
长风卷浪花如雪, 极浦连天草似烟。
何处笙璈江水沸, 令公祠下响神弦。
望 湖 亭 晓 望 ---李 绂 水落珠矶一带偏, 半居青草半居船。
青洪君老无常怒,晓气平昏百里天。
饮 望 湖 亭 ---熊汝达 湖面遥开镜, 山腰小构亭。
望中烟岫出, 坐久晚风生。
渔艇归帆乱, 村灯近郭明。
更怜高会处, 地主喜逢迎。
吴城登望湖亭寄周南康星宫 ---王士祯 东南临眺美何如, 信有孤亭切太虚。
极浦长风生左蠡, 画帘青昼对匡庐。
九江潮汐迎人远, 五老鬓眉见面初。
明日玉涧潭上酒, 共看飞瀑驻篮舆。
登 望 湖 亭 ----张 承 光 四面湖光入, 凭虚望不穷。
远烟时绰约, 近渚较空濛。
足底云根迸, 眉间雾气通。
谁能不挥洒, 长笑激天风。
三峡自助游
我以前也去玩过的,感觉还不错
~大概当时我和我女朋友两个人玩了两天,不加车费就用了700多块。
花不了多少钱的,放心吧。
至于景点有导游的,当地有很多这样来挣钱的人。
希望你也玩的开心,自己带3000块就够你玩的啦~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0003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