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写万载导游词300字

万载导游词250字作文

大家好:“我是安徽的导游员,欢迎大家来安徽旅游,安徽的名胜古迹可是数不胜数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有黄山、天柱山、九华山啦”黄山有温泉十五处,其中被称为黄山“四绝”之一的温泉(故称汤泉),又名朱砂泉,有两个出入口。

温泉水质以含重碳酸为主,自唐代开发以来,享誉千年。

  云海是黄山第一奇观,黄山自古有云海之称。

黄山的“四绝”中,首推的就是云海了,由此可见,云海是装扮这个“人间仙境”的神奇美容师。

云以海名,谁能说不奇

奇妙之处就在于是海非海,山峰云雾相幻化,意象万千,想象那就更是千千万万了

  听我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心动了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亲身体验。

”我就不多说了大家自己去体验黄山的奇吧

去了后,你一定会感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说得是如此对啊

花炮之乡万载的导游词

万载竹山洞是赣西颇具特色的自然风景名胜区。

风景区是赣西颇具特色的自然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万载县东南部,距县城10公里,距宜春市42公里,距沪瑞高速宜春入口40公里,距 南昌市170公里,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走进竹山洞,仿佛置身于龙宫宝殿之中。

洞内钟乳低垂,怪石嶙峋,有大小自然景观300多处。

那千姿百态的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等构成了一 座天然的雕塑艺术长廊。

这里的“迎客松”冠幅遮天,枝繁叶茂;“燕回巢”骄燕凌空,展翅钻飞;“金元宝”重11

【第18句】:8吨,世间罕见;“千佛崖” 罗汉800,神态万千;“寿星指路”眯眯笑,“神龟出浴”分外娇;“洞中仙府”“神鳄灵光”;“石琴飞瀑”“八音缭绕”;“龙经书苑”龙王讲 经,“金牛回首”憨态可掬;“亿年灵芝”白蛇难采,“万载百合”沾了仙气。

“石笋凌空”、“汤周雪霁”、“龙河晚渡”、“鹅峰耸翠”、“小 岭樵歌”、“笔架回澜”、“坤山夕照”、“紫盖浮云”等万载“古八景”无不一一收藏在这艺术长廊之中。

走进竹山洞,简直走进一座“断层博物馆”,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裂隙带、断层带和被溶洞中雨水淋净的顶板断裂面。

据地矿高级工程师、浙江 地质学会会长王功成教授实地考察,该洞是一条在强大水动力条件下形成的地下长河,这在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已发现的地下暗河中实属少见,故有“ 华东第一地下长河”之称。

也许那洞中自然形成的一条条晶莹剔透的“白色蛟龙”,还会告诉你许多在课堂上难以听懂的地质科学知识。

写作文万载游记去龙湖公园玩

黄帝陵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我们今天游览被誉为世界中华第一陵的---黄帝陵。

我是你们本次旅游的导游,我姓蒋,也可以叫我蒋导。

如果在旅游中遇到了问题,大家可以向我提出,我会帮助大家。

祝大家旅游愉快

为了让大家对黄帝陵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申华民族的始祖——黄帝。

黄帝,是距今5000年左右的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

据古籍记载,黄帝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姓姬。

封于有熊,号有熊氏。

曾居于轩辕之丘,又号轩辕。

因崇尚土德,土色黄,所以又称为“黄帝”。

 传说中,黄帝不但是一位英雄的领袖人物,而且也是智慧的化身。

人们把许多发明创造都归功于黄帝或他的妻子、臣下。

如造舟车、制衣冠、务蚕桑、创医学、定音律、造文字、布五谷、烧彩陶及政治生活中的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中的婚丧礼仪等,后人以黄帝时代作为中华民族迈人文明社会的开始,所以,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

关于黄帝埋在哪里

现在有很多说法。

但是,从历史资料的记载以及历代政府的态度上看,大家马上就要看到的黄帝陵就是黄帝百年后唯一的安寝之地。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明确说“黄帝崩,葬桥山”。

而黄帝陵历史上就称为“桥陵”,1944年才改称今名。

在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黄帝是在黄陵县的桥山骑龙升天的,后人们将黄帝衣冠埋葬在这里,起冢为陵,这就是黄帝陵的由来。

另外,黄帝陵一带被考古证明曾经是这一带原始氏族的聚居地,出土的陶器和石器,带有鲜明的仰韶文化的特征。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北距西安约180公里。

黄陵县原名中部县,1944年经呈请原民国政府批准,更名为黄陵县。

1997年6月,黄帝陵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大家现在所处的位置是轩辕广场。

这里是谒陵的起点。

轩辕广场的地面是用秦岭天然河卵石铺就而成的,共计5000块,含义是代表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悠久历史。

眼前的池子叫印池,相传是黄帝洗笔的地方。

印池之水来自沮河。

在古汉语中,沮通“祖”,故而沮河也被看成是祖先之河。

夜晚来临,这里会出现“沮水月夜”的美丽景观。

现在,我们所经过的这座桥叫轩辕桥。

这座桥横跨印池,为全花岗岩石材建造,被誉为“中国近代全石材第一桥”。

轩辕桥北端通向庙院的龙尾道共有95级台阶,寓意黄帝“九五之尊”的崇高地位。

拾级而上则是宽阔的庙前广场,近年来的公祭活动大都在此举行,现代传媒已使它广为人知。

站到宽阔的庙前广场,请大家再回头看轩辕广场,你一定会感受到一种“雄伟、庄严、肃穆、古朴”的恢弘气势。

拜祭黄帝,一般为“先祭庙,后谒陵”。

轩辕庙坐落在沮水以北,坐北朝南、居高临下、雄伟壮观。

请大家跟我走进这个神圣之地。

这座祭祖黄帝的古老庙宇,相传初建于汉代。

原来在桥山西麓,宋代移至这里。

轩辕庙由四进院落构成,庙门为汉代建筑风格,庑殿顶,白墙,黑琉璃瓦,高大巍峨,古朴大方。

“轩辕庙”三个字是由蒋鼎文先生书写的。

 跨入轩辕庙大门,左侧有一株参天古柏映入眼帘。

古柏枝干苍劲,苍翠欲滴,冠如华盖,郁郁葱葱。

该树树龄已有约4700年,相传为黄帝亲手栽植,所以称“黄帝手植柏”, 1982年,英国林学专家罗皮尔等人在考察了世界27个国家之后来到我国,惊叹它是“世界柏树之父”。

1998年,该树被第一批认定为“中华一百棵古树名木”之列。

这座亭叫“碑亭”。

这里共有四通碑石。

右手第一遍碑文的内容系孙中山先生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所作的一首祭词。

右手第二通是1942年蒋介石亲笔题写的“黄帝陵”三个大字。

左侧第一通为毛泽东于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时亲笔撰写的祭文。

第二通为邓小平手书“炎黄子孙”四个大字。

离开碑亭后,继续向里走,会看到左手边有一块一米见方的青石块,石上刻着一副巨大的黄帝脚印。

该石出土于黄陵东南的郭洼。

据说黄帝的脚印共有三副。

一副在河南,一副在山东,一副就在黄陵,脚印石旁有栅栏围护。

据当地人讲,如果有人隔着栅栏用硬币投中大脚趾,就预示着大吉大利,万事顺意。

  在轩辕殿前左侧,有一株柏树。

树干斑痕密布,纵横成行,好似有断钉在内。

据传,公元前l09年,汉武帝北征朔方归来,祭黄帝陵时在此树干上钉钉子挂盔甲所致。

所以叫“挂甲柏”,也叫“将军柏”。

每年清明节前,树孔内还会溢出柏汁,凝结为珠,像泪珠一样。

清明节后,又恢复原样,被人称为“群柏之奇”。

  现在,映人我们眼前的建筑叫轩辕殿。

大殿建于明代,门额上悬挂着原国民党爱国将领程潜1938年所题的“人文初祖”四字大匾。

进入大殿,映人我们眼前的是半浮雕黄帝像。

这尊民族始祖的圣像,是以东汉武梁祠庙的画像石刻拓片为蓝本,经国家文物局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后批准,放大刻制而成。

  轩辕庙北端坐落着2004年新建成的祭祖大殿,2004年清明首次以国家级礼仪公祭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仪式在这里举行,大殿整体建筑秉承汉风唐韵,融古老传统与新时代气息为一体。

殿前祭祖广场均由花岗岩铺装而成,占地1万余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00行祭典活动。

好了,轩辕庙就参观到这里。

下一步我们将登山,拜谒黄帝陵。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冢,被称为“天下第一陵”。

196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第一号”。

陵家位于黄陵县城北1公里的桥山上。

黄帝陵有一绝叫“桥山古柏”。

不论您从哪个方向进人县城,都可以看见面积5800亩的桥山,满山翠柏,葱郁一片。

目前,坐落在陕西省黄陵县的“中华始祖”轩辕黄帝陵景区内共有柏树

【第8句】:1万余棵,树龄在千年以上的古柏就达3万余棵,是我国最古老和保存最完好的古柏群。

这真是“古柏参天黄帝陵,苍烟缭绕晓风轻。

桥山彻底高耸翠,沮水缠腰万载青”。

 这些古柏可都是无价之宝,因此,我国历代政府都高度重视黄帝陵古柏的保护。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就来到了陵园大门,请大家向门外左侧看,这个高20米的圆锥土台,叫“汉武仙台”。

据说汉武帝祭祖后,非常羡慕黄帝驭龙升天成仙。

于是命数十万大军每人背一袋土上山,一夜之间筑成这座高台。

他登台祈仙,对众人说:“如果我能如黄帝那般乘龙归天,抛下妻子算得了什么,不过如撇下鞋子一样罢了。

”而今,汉武仙台有两条石砌曲径通向台顶。

上行77级台阶,下行78级台阶,谓之“七上八下”。

据说登台一次可增岁添福。

朋友们,前方这座陵冢就是我们的祖先——黄帝的安息之地。

该陵为扁球形土冢。

冢前又有一碑,上刻有“桥山龙驭”四个大字,意思是此地为黄帝驾龙升天之地。

传说黄帝活了100多岁,天帝感其丰功伟德,派一条巨龙接他升天,臣民们不愿黄帝离去,将他团团围住。

巨龙驮着黄帝腾空而起,慌乱间人们扯下了黄帝的衣襟、靴子、佩剑。

人们把黄帝的衣靴宝剑埋在这里,起土成冢作为纪念,这便是黄帝陵是衣冠家说法的由来,但是传说毕竟是传说,《史记》等书明确记载“黄帝崩,葬桥山”。

而且汉武大帝等各代帝王均来此祭奠黄帝,所以这里是公认的黄帝陵所在地。

“桥山龙驭”碑前还有一碑,刻有郭沫若1958书写的“黄帝陵”三个大字。

好了游客朋友们,由于时间关系,咱们今天黄帝陵的讲解就到此结束,大家可以自行的参观,半小时后我们门口集合,请注意安全,谢谢大家

当石林的小导游

大家好,我是小导游XXX,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游览石林。

今天我们游览的石林是“世界喀斯特的精华”。

石林以喀斯特景观为主,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著称,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它形成历史久远、类型齐全、规模宏大、发育完整,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现在,我们来到了石林的主要景区——李子营石林。

李子营石林的面积约12平方公里,可供我们游览的有1200亩。

主要由石林湖、大石林、小石林和李子园几个部分组成,是石林风景区风景最美的地方。

大家如果玩儿累了,我们就去望风亭或狮子亭休息一下吧

大家在休息时,听我介绍一下吧: 大约在三亿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大海,在200万年前,这里才逐渐形成。

大家请看,在我后面的,就是著名的“阿诗玛”景区。

“阿诗玛”矗立在风雨中,翘首以待“阿黑哥”的到来。

传说在云南的阿着底有个彝族姑娘叫阿诗玛,她聪明美丽,与青年阿黑哥相爱。

头人之子阿支,贪恋阿诗玛的姿色,央媒人海热带厚礼前去逼婚,被断然拒绝。

于是,阿支趁阿黑哥去远方牧羊时,将阿诗玛劫走。

阿诗玛趁机将与阿黑哥定情的山茶花扔入溪中,溪水立即倒流,阿黑哥知道了以后,迅速赶回救援。

这时,阿支正用尽所有方法,都不能让阿诗玛屈服。

阿支正要暴打阿诗玛,幸好阿黑哥赶到,才救了阿诗玛。

可阿支贼心不死,放洪水将阿诗吗淹死,阿黑悲愤地呼唤着阿诗玛的名字,但阿诗玛已经化为一座巍峨的雕像,千年万载、长留人间。

这就是阿诗玛的传说。

好了,我们今天的石林一日游就到这里了,祝大家一路顺风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0073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