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西昌导游词600字

王顺友简介

王顺友1965年10月出生于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2005年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20年来在雪域高原跋涉了26万公里、相当于走了21趟二万五千里长征、绕地球赤道6圈。

每年投递报纸8000多份、杂志700多份、函件1500多份、包裹600多件;投递准确率达到100%中文名王顺友国 籍中国民 族苗族出生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出生日期1965年(乙巳年)10月职 业邮政局投递员信 仰共产主义主要成就20年来每年投递报纸8000多份投递准确率达到100%跋涉26万公里相当绕地球6圈。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目录1人物经历2个人语录3主要荣誉4外界评价5相关新闻1人物经历编辑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和一颗温暖的心。

在绵延数百公里的木里县雪域高原上,一个人牵着一匹马驮着邮包默默行走的场景,成为了当地老百姓心中最温暖的形象。

马班邮路线路图20年,他一个人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按班准时地把一封封信件、一本本杂志、一张张报纸准确无误地送到每个用户手中;20年,他一路奔波不喊累不叫苦,战胜孤独和寂寞,将党和政府的温暖、时代发展的声音和外面世界的变迁不断地传送到雪域高原的村村寨寨,把党和各族群众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这个人,就是木里藏族自治县邮政局的一个普通的苗族乡邮员;一个20年来每年都有330天以上独自行走在马班邮路上的邮递员;一个在雪域高原跋涉了26万公里、相当于走了21趟二万五千里长征、绕地球赤道6圈的共产党员———王顺友。

再大的苦也要忍,不能给党丢脸乡邮员是我的本职工作,再大的苦也要忍,不能给党丢脸1984年,年仅19岁的苗族小伙子王顺友从当乡邮员的老父亲手里接过了马缰绳,子承父业,成为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一名普通的马班邮路乡邮员。

当时,老父亲拍拍儿子的肩膀郑重地说:“送信就是为党做事,为党做事的人要吃得起苦。

”王顺友把这句话牢牢地记在心里,走上了马班邮路的漫漫征途。

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这里高山绵延起伏,全县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大山有20多座,平均海拔3100米,生活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

王顺友负责的邮路从木里县城经白碉乡、三桷桠乡和倮波乡至卡拉乡,往返里程584公里。

1999年,王顺友开始负责县城至白碉乡、三桷桠乡、倮波乡三个乡邮件的投递工作,这条邮路往返360公里,他每月两个邮班,一个邮班来回14天,他每月有28天要徒步跋涉在这苍茫大山中的邮路上。

马班邮路从海拔近5000米到近1000米,气温从摄氏零下十几度到近摄氏四十度,依次经过察尔瓦山、雅砻江河谷、座窝山、矮子沟、鸡毛店山、山王庙峰、刀子山等大大小小的山峰沟谷,穿过四片野兽出没的原始森林。

必经之地察尔瓦山,气候异常恶劣,一年中有6个月冰雪覆盖,气温达到零下十几度。

而一旦走到海拔1000多米的雅砻江河谷时,气温又高达40多度,酷热难耐。

从白碉乡到倮波乡,还要经过当地老百姓都谈之色变的“九十九道拐”。

这里,拐连拐,弯连弯,山狭路窄,抬头是悬崖峭壁,低头是波涛汹涌的雅砻江,稍有不慎,就会连人带马摔下悬崖掉进滔滔江水中。

这就是王顺友走了20年的邮路

在这条路上,没人能和王顺友比速度,他顽强无比。

2002年12月,日本NHK电视台专程来到木里,对王顺友负责的邮路进行跟踪拍摄。

摄制组用4天的时间只走了80多公里,最后实在走不动了,只好坐车返回木里,然后转西昌、过冕宁,再经甘孜州九龙县到达倮波乡,这一圈,他们绕了六、七百公里才进行完邮路终点的拍摄工作。

出发前,他们和王顺友打赌说:看谁先到达倮波乡。

然而,令日本摄制组万万没想到的是,当他们坐车到达倮波乡时,王顺友已牵着那头白骡子等他们半天了。

日本记者被王顺友征服了,他们伸出大拇指说,王顺友,好样的,你是真正的男子汉

王顺友和乡亲们在这条路上,没人能替他分担这近乎残酷的艰苦,他一肩挑、一人扛。

当万家灯火、家人团聚的时候,王顺友只能一个人蜷缩在山洞、牛棚、树林里或露天雪地上,只有骡马与他相伴。

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泥,饿了就啃几口青稞面,渴了只能喝几口山泉水或吃几块冰。

到了雨季,他几乎没穿过一件干衣服。

由于常年野外风餐露宿,喝酒驱寒,王顺友的身体一堆毛病,胃病常年伴随他,他的心脏、肝脏、关节也经常受到病痛的折磨。

他,脸色黝黑,眼窝深陷,皱纹有如刀割,爬满了消瘦的脸庞,人看上去似乎50有余。

在这条路上,更没人比他乐观,他苦中作乐,以苦为乐。

王顺友是苗族,唱山歌是他从小到大的爱好。

大山深处,常常走上一两天都见不到一个人,孤单寂寞时,他就亮开嗓子纵情地高唱山歌:“月亮出来照山坡,照见山坡白石头。

要学石头千年在,不学半路丢草鞋……”面对这绝无仅有的困苦,这个外表矮小、干瘦、背驼的“男子汉”以顽强的意志战胜了孤独寂寞和艰难险阻,每年投递报纸8400多份、杂志330多份、函件840多份、包裹600多件,为大山深处各族群众架起了一座“绿色桥梁”。

正如他自己所说:“搞好本职工作是我的责任,再大的苦也要忍了,不能给党丢脸。

”送信就是为党做事,为党做事的人要像个英雄邮路上高山气候恶劣,空气稀薄,道路险恶,行走困难,经常还会遇到冰雹、飞石和野兽的袭击,一个人行走异常危险。

当地人走这条山路都是和马帮结伴而行,只有王顺友总是独自一人风雪无阻地行走在这条路上,露宿在荒山野岭,熟识的村民送他一个外号“王大胆”。

“王大胆”的胆量已经被考验了无数次。

2000年7月,王顺友翻过察尔瓦山,途经树珠林场时,从树林中突然跳出两个抢匪,距他只有两丈远,恶狠狠地大声冲他叫喊:“把钱和东西全部交出来

” 面对匪徒,王顺友没有胆怯,他以更高的声音正义凛然地喊道:“我是乡邮员,是给大家送报纸信件的

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说话之间,王顺友靠向自己的马,从背篓中拔出了刀子,欲与匪徒搏斗。

两个匪徒见王顺友一身正气没有一丝胆怯,穿着邮政标志服,又带着刀,不知如何是好。

趁匪徒愣神的工夫,王顺友急中生智,纵身上马从匪徒身边冲了过去。

接触王顺友的人常说他有一种“英雄情结”,王顺友爱看电影,特别爱看关于英雄的电影,最佩服《英雄儿女》中的王成。

他说:“王成和我一个姓,他不怕死,为了党,命都敢丢。

我要是生在战争年代,我一定会去当兵,为人民冲锋陷阵。

现在没有打仗的机会了,把信送好就是为党做事。

人总有一死,如果为工作而死,值得。

”送邮路上,险象环生。

1988年7月的一天,王顺友送倮波乡的邮件来到雅砻江边,他把溜索捆在腰上向雅砻江对岸滑过去。

不料,快到对岸时,溜索上的绳子突然裂断,王顺友从两米多高的空中摔在河滩上,邮件包从背上弹落在滔滔的雅砻江中顺江漂去。

王顺友“呼”地一下从河滩上爬起来,抓起一根树枝跳进湍急奔流的江中打捞邮件,几经搏斗,王顺友硬是从汹涌的江水中把邮件包抢了上来。

此时,王顺友累得瘫倒在河滩上。

可他只休息了一会儿,便又背上邮件向倮波乡艰难地走去。

马班邮路新华社四川频道木里6月30日电(记者侯大伟) “哎……我从北京赶回来哟,乡里乡亲等着我噢;牵着马儿就上路哟,送去党的好声音噢喂

”6月30日上午10点27分,王顺友吼着从北京回来后自编的山歌,牵着枣红马,驮着两大袋邮件、报纸重返马班邮路,继续他20年来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的艰苦而平凡的乡邮工作。

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典型、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为了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为了传递人民群众的信件,在大山里默默行走了20年。

他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引起全国广大读者、观众的强烈震撼和反响。

受各地邀请,王顺友从5月23日起一直在外参加各种活动,其间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6月29日下午17时多才回到木里。

在王顺友离开木里的这段时间,县邮政局临时聘请了一个当地老乡为他代班。

王顺友对记者说:“受到那么多人的关注,得到这么高的荣誉,都是源自于党的培养、源自于我对这份工作的尽心尽责,我不能骄傲、不能停下来,我要更好地去走好马班邮路,所以我准备明天就上路。

”为做好第二天上路的准备工作,29日下午刚回到木里,王顺友就匆匆赶到县邮政局分发邮件、办理手续,一直忙到晚上19时过。

30日一大早,县邮政局用邮车将王顺友和邮件送到十多公里外大山里的家中。

县城不能养马,这儿才是王顺友马班邮路出发始点。

9点17分,县邮政局邮车邮件一到,王顺友和家人即备马上鞍、准备行囊。

除了两捆邮包,王顺友的行囊很简单:一袋干粮、一袋饲料、一顶帐篷、一壶白酒。

王顺友说:“路上太孤独了,没有酒走不下来。

”在家人的帮忙下,王顺友的行囊很快就上马捆扎完毕。

轮到捆扎邮包的时候,王顺友坚决不要其他人动手帮忙,他自己将两大包邮件抱上马后,捆了扎、扎了解、解了又捆,来来回回折腾了几次,最后王顺友双手拉着马背上的包裹,使劲地摇,直到确信邮包不会滑落才罢休。

妻子韩萨倚在墙角默默地看着他,直到王顺友牵着马走出家门,也没有说一句话,依依不舍之情令人动容。

女儿则在屋里忙前忙后准备午饭。

20多年乡邮工作,这样的“出发”早已成为王顺友一家生活的习惯,没有嘱咐、没有叮咛,甚至连招呼一下都没有,王顺友牵着马、唱着山歌就上了屋后的山。

三个小时之后,他将到达第一个送信点--树珠村,在那里王顺友将吃上这次行程的第一顿饭。

走在马班邮路上的王顺友……我从北京赶回来哟,乡里乡亲等着我噢;牵着马儿就上路哟,送去党的好声音噢喂“哎

” 王顺友背影在大山中慢慢隐去,而他的歌声还飘荡在幽静的山谷中。

木里藏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紧连青藏高原。

这里群山环抱,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的地面上只有9个人。

全县29个乡镇有28个乡镇不通公路,不通电话,以马驮人送为手段的邮路,是当地乡政府和百姓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唯一途径。

全县除县城外,15条邮路全部是马班邮路,而且绝大部分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

以共产党员王顺友为代表的马班邮递员几十年如一日,冒着生命危险跋涉在人迹罕至的高寒深山,为各族群众送信送报,确保全县所有乡镇通邮,受到当地各族群众高度赞誉。

2005年1月6日,王顺友送完倮波乡的邮件准备返回白碉乡时再次遇险。

当时,他刚要上横跨雅砻江的吊桥时,吊桥的一根钢绳突然断了,整座吊桥翻了个180度,正走在桥上的一个马夫由于手快,伸手抓住了另一根钢绳,慢慢地爬回了岸边。

另一个马夫和9匹骡马则全部坠入江中,瞬间就淹没在湍急的江水中,紧随其后的王顺友吓出了一身冷汗。

看到当时场景的人在为王顺友感到庆幸的同时都问他:“你害怕吗

”王顺友说:“哪个不害怕哟,但是人总有一死,如果是为工作而死,值得

”正是凭着这种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20年来,王顺友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个邮件,没有丢失过一份报刊,投递准确率达到100%,为中国邮政的普遍服务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1] 2个人语录编辑“乡邮员是我的本职工作,再大的苦也要忍,不能给党丢脸。

”“送信就是为党做事,为党做事的人要吃得起苦。

”“我是乡邮员,是给大家送报纸信件的

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哪个不害怕(死)哟,但是人总有一死,如果是为工作而死,值得

”“我要继续走好邮路 走到走不动为止。

”3主要荣誉编辑2005年10月19号,在万国邮政联盟总部的会议上,131年的惯例被中国人打破,王顺友成为自1874年万国邮政成立以来第一个被邀请的最基层、最普通的邮政员。

2001年被四川省邮政局评为四川省邮政劳动模范;2001年5月1日,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5年4月,中共四川省委授予王顺友同志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国家邮政局授予王顺友同志全国邮政劳动模范称号;2005年5月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王顺友同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感动中国2005年十大人物王顺友王顺友曾于2005年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颁奖词: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

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

事迹:孤独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投递员王顺友的一种生活常态。

每送一次邮件需要半个月,在这段时间里自己跟自己的歌声打交道,跟身边陪伴他的马打交道,这种“孤独”,是让人尊敬的。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4外界评价编辑以王顺友、全二平为代表的一批邮政人扎根基层、服务民众的事迹广为传颂,提升了邮政的企业形象,成为邮政关注民生的代言人。

邮政的现状、改革与发展引发了社会更多的关注,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个行业,交流成为一种常态,互动成为一种可能。

邮政部门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融入地方经济发展。

这其中,特别需要关注影响民生的政策、方针、制度的出台,扬长避短,量身定做邮政新业务,做到有的胡总书记亲切接见王顺友等劳动模范放矢,要经常进行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确定邮政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定产品结构。

事实证明,凡是受到广大人民群众肯定和欢迎,能够促进社会建设、和谐发展,关注民生,社会效益显著的邮政产品与服务都能够得到政府力推,从而形成良性互动。

要充分利用好各级党委、政府的优惠、特殊政策,借梯上楼,举一反三。

邮政企业必须处理好自身“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唇齿相依的和谐关系,而服务“民生”正是合适的切入点,能在最基本方面达成共识。

只有加快发展,营造自身“小环境”,融入地方社会“大环境”,促进企业“内外和谐”,才能带动邮政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实现又好又快,并最终朝着和谐、稳定、可持续方向发展。

[2] 5相关新闻编辑获赠奥运水晶门票魏牛庚、王顺友 、董红、张雷、吴鹏等32位代表“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的杰出工作者来到活动现场,他们的事迹分别以展版和多媒体等形式出现在大家面前,一个个感人肺腑的事例、一段段形象生动的画面,深情回顾劳模们的工作业绩,深刻诠释中国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对北京奥运的支持与企盼,让与会人士充分了解和感受到奥运是人民的奥运。

中国人保集团总裁吴焰将写有“中国心·人民情”的奥运水晶门票送到劳模代表 “马班邮路”投递员王顺友手中,届时32位全国劳模将盛邀出席并亲临观看北京奥运会,为奥运加油。

作为人民的“信使”,劳模将会把“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保障奥运的精神从工作一线的劳动者中传递到北京奥运,再将奥运精神成果带回到人民群众去。

[1] 四川西昌交通专用公路开工 马班邮路将消失“希望马班邮路将来能过汽车,但愿马班邮路早日消失

”2012年初,在出席四川省两会时省人大代表、凉山州木里县邮电局的邮递员王顺友曾说过这样的话。

仅三个月时间不到,这位全国劳动模范的愿望就有望成为现实:2012年4月8日,随着雅砻江中游卡拉和杨房沟水电站交通专用公路在西昌正式开工,著名马班邮递员王顺友常年奔波的马道上将建起一条全长

【第91句】:3公里的三级公路,公路也将成为木里县对外联系的黄金通道。

“卡拉和杨房沟水电站交通专用公路的开工建设,标志着雅砻江中游两座百万千瓦级电站建设步伐的加快,同时也标志着雅砻江中游水电开发利用的加速。

”据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云华介绍,总投资约300亿元的卡拉、杨房沟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境内,是雅砻江中游河段梯级开发的两座骨干电站。

两座电站总装机250万千瓦,其中卡拉电站装机100万千瓦,杨房沟电站装机150万千瓦,电站年发电量达110亿千瓦时,“卡拉和杨房沟电站坝址地处高山峡谷,远离现有的交通网络,交通极为不便。

此次卡拉和杨房沟水电站交通专用公路的开工,将突破两座大型电站乃至中游河段各梯级电站早日开工建设的瓶颈难题。

”记者获悉,工程建设总投资

【第43句】:35亿元的交通专用公路全长

【第91句】:3公里,设计为国家三级公路。

专用公路从锦屏一级水电站沿江而上,终点至木里县麦地龙乡的杨房沟水电站坝址。

整个项目施工工期约三年零四个月,其中包含多个超长隧洞。

木里县长宋平表示,交通专用公路建成后将成为木里县建设通村公路网的交通支干,极大地改变木里县现有29个乡镇70%不同公路的局面,惠及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30%的人口,当地六个乡近三万名藏族群众将从此有了一条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致富路。

《香巴拉信使》讴歌王顺友以全国劳动模范、2005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获奖者、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邮政局“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为原型、俞钟导演的电影《香巴拉信使》于5月3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盛大的首映式,来自邮政系统、宣传部、广电总局的众多领导和王顺友本人出席。

主演邱林和网络红人“天仙妹妹”尔玛依娜在电影中谱写了一段新时期的“邮缘”——乡村邮递员和百姓之间深厚的缘分。

王顺友的事迹在两年前的6月2日被全国媒体集体报道,感动了无数人。

他参加工作20年,克服地形、天气等种种困难,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往返跋涉26万多公里,相当于走了21个二万五千里长征,把邮政服务延伸到一个个偏僻乡村。

20年当中,他没有误过一次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到百分之百。

在遇到劫匪,洪水侵袭的时候,他总是想方设法保护邮件,却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把这样一个典型人物的事迹改编成电影,素材不可胜数,但罗列起来却未必能传达打动人心的力量,反而会让人容易产生枯燥说教的感觉。

《香巴拉信使》却是集中“笔墨”用一个曲折的故事反应先进人物的思想境界。

主人公王大河是木里县的乡邮员,一次领导让他给一个名叫王雨生的孩子送去大学录取通知书,并要求王大河把他带到县里参加欢送会。

但在大山耸立、路途崎岖、少数民族聚居的大山中,寻找这么一个只知道汉族名字的孩子绝非易事。

王大河历尽波折找到王雨生后,却发现他不是男孩,而是一位本名翔秋的女孩。

翔秋以为自己录取无望,即将被包办嫁人……王大河又说服所有人,将翔秋带到县城。

可是路上,翔秋渐渐体力不支,王大河被自己的马踢伤,马又跌落悬崖……当翔秋终于可以踏上大学之路的时候,王大河却躺在了病床上。

为了体现电影人物的本色,本片没有启用一位专业演员。

饰演王大河的正是在张艺谋电影《千里走单骑》中扮演导游邱林的邱林,而饰演翔秋的则是在网络上人气超高的天仙妹妹尔玛依娜。

邱林此次虽然不是演自己,但对于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却非常熟悉。

他说自己也有徒步跨越大山的经历,但相比王顺友20多年如一日的跋涉,他还是觉得太累了,太可怕了。

尔玛依娜在电影中虽然是出演一个刚刚高中毕业的小女孩,可是不少片断连造型都和她平时出现在媒体面前时一模一样,基本上也算是本色演出。

至于导演俞钟,他执导的《我的兄弟姐妹》曾经赚足了无数观众的眼泪,堪称一部非常成功的商业片。

这次他接拍这样一部看起来颇有政治任务色彩的电影,让人有点琢磨不透。

不过,无论是故事的驾驭,还是演员的选取,我们还是能看到俞钟身上体现出来的很强的商业性。

而假如能把一部思想性极强的电影拍成在商业上也取得成功的电影,不消说,更是极难做到的事。

《香巴拉信使》起码初步具备了这样的潜质。

词条图册

平阴玛钢公园风景作文400个字

魏哲韬定海有个公园,被人们称作“客厅”,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它叫海山公园。

海山公园可美了

海山公园的大门中间刻着四个大字“海山增辉”,旁边有两个大大的石狮子,威风凛凛地守在公园的门口,不让坏人进来。

海山公园的美,美在花。

有金杯红、万寿菊等,它们颜色迷人,红的、白的、黄的,光彩夺目。

海山公园的美,美在草。

海山公园有宽敞的大草坪,绿绿的,柔柔的,有的人在与小草跳舞,有的人在这儿躺着,有的人来这儿野餐。

海山公园的美,美在树。

树长得非常茂盛,有的高,有的矮,一棵棵树连成一片,把整个海山公园包围起来。

海山公园的美,美在湖。

海山公园有三个人工湖,湖水波光粼粼,水波相连,像银子一样。

几条小鱼在水里吐着泡泡,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各异。

有些人说是在钓鱼,实际上是在和鱼儿玩呢。

小山上,几位老人在锻炼身体,有的在练太极拳,还有的在练剑呢。

有些人在悠闲地散步,有些人在打羽毛球,球飞来飞去,互不相让。

最热闹的是我们小朋友了,有的在溜冰,有的在爬山,他们像猴子一样,“唰唰”几下就爬上了山,急得家长大声喊:“小心点,小心点,快下来,快下来。

”海山公园真美呀,我爱美丽的海山公园

四川地理概况有哪些

酉阳桃花源,位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系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国家级森林公园 、国家级地质公园 、国家级户外运动基地、重庆市文明旅游风景区、“十大文化休闲旅游品牌景区”、“2010年度·最负国际盛名景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品牌”。

桃花源总面积50平方公里,由世外桃源、伏羲洞、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桃花源广场、酉州古城、二酉山等六大部分组成。

离酉阳县城不到500米,有一石灰岩溶洞,高、宽约30米。

洞前的桃花溪水自洞内流出,清澈见底,哗哗地流入泉孔河。

溪畔有一个四角木质小亭。

传说是当年渔人问津之处,故名“问津亭”。

仰视洞口高处,是由著名历史学家马识途先生题写的“桃花源”三个大字。

典故酉阳桃花源风景区高大雄伟的石牌坊上,镌刻着著名诗人流沙河题写的“时光隧道今通古,桑竹田园主娱宾”和“无影无踪渔郎路志,有根有据陶令文章”两幅楹联。

逆桃花溪入洞,洞内钟乳倒挂,千姿百态,好似观音坐莲、燃灯古佛、宫庭玉灯、银山雪海、飞禽走兽,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洞中滴水如珠、叮咚有声好似铜壶滴漏,在石钟和石鼓上轻叩,声音清脆悦耳,此乃洞中八景之一的“石鸣钟鼓”。

洞中石壁石刻颇多,因年代久远,皆模糊难辨。

惟洞尾左侧高处,古朴遒劲的“太古藏书”四个大字,清晰犹存。

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直是游客心中世俗喧嚣之外的净土。

全国各地自称桃花源的景区也很多,但位于重庆市酉阳县城北一华里处的桃花源不仅是通过国内外专家、学者从多方面进行考证后得出的,而且是还具有历史资料的记载。

25A级景区2012年初,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评定酉阳桃花源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继大足石刻、巫山小三峡、武隆天生三硚后重庆市第4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2]。

历程酉阳桃花源2009年9月,为加快推进酉阳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助推“旅游兴县”发展战略,酉阳作出桃花源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决策部署,组建由县委书记任指挥长、县四大班子6位领导为副指挥长、30个部门及乡镇为成员的桃花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指挥部,投资20亿元建设钟渤快速通道,投资3000万元实施古桃花源深度开发,投资8000万元完成桃花源广场扩建,投资

【第1句】:2亿元建设酉州古城,投入5000万元打造桃花源森林公园,投资8000万元开发伏羲洞地质奇观。

全面完成1200平方米新游客接待中心、12000平方米生态停车场、13个星级厕所和20个景观亭(休息亭)建设。

广告世界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您心中,一个在重庆酉阳

心中的桃花源桃花源景区[3]是国家森林公园、中国户外运动训练基地,位于渝鄂湘黔四省市结合部的武陵山区腹地,由古桃源、伏羲洞、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酉州古城、桃花源广场等五个部分组成,总面积50平方公里,核心区

【第22句】:8平方公里,是人类早期空想共产主义的唯一物质实证、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的文脉原型,是现代人们远离尘世喧嚣、步入秦晋田园、探寻地质奥秘、回归绿色天堂的理想旅游目的地,已成为蜚声海内外、游人如织、众口交赞的国家最高品牌的5A级旅游景区,成为推动酉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助推器。

桃源美池桃花源景区入口处是一片茂盛葱郁的桃树林,一条清净小溪潺潺流过,若是待到阳春四月,便正应了诗中那句忽逢桃花林,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行人慢慢走入洞穴,静听岩壁滴水落珠之声,忽觉一股脱俗之意,再前行便是豁然开朗的田园景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在一瞬间,便恍若隔世,返璞归真。

美池取自“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美池中有一个小岛,名桃花岛,岛上有一个小亭。

水池后,有一座小村,名:潜村,潜村实则为一座小小的酉阳民俗博物馆。

继续前行,是桃花源的尽头,分布有玉盘仙迹,有字天书,天池,秀才看榜,巴人栈道,逍遥洞等影区。

往回走,桃花源的最中间是精致的避秦庄,得名于“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避秦庄旁边是十二生肖及大片桃林。

出景区处,有陶然阁和拙村。

陶然阁实际上为一处不再使用的秘密军事基地。

该基地为西昌卫星的最初发射作出了重要贡献。

民国时期川湘公路未修,官路离洞口约一华里,从那条自洞中流出的小溪的石桥上通过。

溪畔桃树特多,一到春天,桃花盛开,落瑛缤纷,溪水流红。

明代无名氏在洞壁题刻绝句一首:“洞前流水渺漫漫,洞里桃花渐渐残。

曼倩不来渔父去,道人闲倚石阑干。

”明季酉阳宣慰使冉天育在咏大酉洞“八景”的诗中也有“万山嶙峋洞天幽,结酗联翩作胜游。

霄际松风青霭霭,洞边桃瓣水悠悠……”都是咏这“桃涧流红”胜景的。

现酉阳县政府正着手开发大酉洞风景区,按《州志》所记恢复旧貌,根据游览需要配以现酉阳桃花源代旅游设施,供人们欣赏游乐面积重庆阳桃花源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牌分为古桃源区、新桃源区和森林区三部分,以大酉洞为中心,有松峰耸翠、石室藏书、飞泉洒玉、玉盘仙迹等大酉八景。

桃园胜地所以景区沉睡了1600余年,无人问津。

在大酉洞中石壁石刻颇多,因年代久远,皆模糊难辨。

惟洞尾左侧高处,摩崖石刻“太古藏书”四字遒劲有力,清晰犹存。

洞口的高处,是由著名作家马识途先生题写的“桃花源”三个大字。

国内外专家、学者从地理、路线、景物、历史、距离、环境等六个方面论证,一致认为这里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原形。

桃花源是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集桃源文化、巴人文化、民族文化、土司文化、桃源风光于一体,已完全展示出隐逸古朴的和平田园风光,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区,2009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10年提出创建国家AAAAA级景区,2012年2月正式被评为AAAAA风景区,成为重庆市第四个5A风景区。

成为武陵酉州的一朵奇葩。

3门票景区门票:120元\\\/人前往景区交通前往景区自驾车重庆到酉阳:高速直达,车程约4小时,途径南川、武隆、彭水。

黔江自驾车:从重庆巴南驶入渝湘高速公路(G63),途经南川、武隆、彭水、黔江到达酉阳高速互通桃花源站下道,5分钟后直达景区,全程约3个半个小时。

火车乘坐重庆北——酉阳的火车,下车后可随时乘坐龙潭(火车站)——酉阳的中巴(票价:

【第10句】:5元),耗时40分钟到达景区。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15444.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