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布达拉宫的导游词历史
导游词布达拉宫历史简介(100)
“乘客们,大家好
我姓王,大家叫我王向导就行了。
”“现在,我们来到了布达拉宫。
它红白相接,形似一双手捧着一座佛塔。
东部墙体笔直尖峭,西部墙体则是圆浑厚实。
它外部是白、黄、红三色,与佛教传统密切相关:白色象征恬静、和平,黄色象征圆满、齐备,红色象征威严、力量。
让我们走进布达拉宫吧
这是宫内最珍贵的经卷,有用金水写的,有用银水写的,还有金银凸字。
珍藏的古印度贝叶经,最早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在印度早已失传,而布达拉宫仍保存着完整的一百多函卷。
在这大家可以看到五世、七世至十三世达赖的八座灵塔。
五世达赖的灵塔内有一颗珍珠,据说在大象脑内生成,可以抵半个世界。
布达拉宫还珍藏着明、清两朝帝王敕封历世达赖的圣旨、诰封、玉玺等。
大家有没有发现从我们进来就一直有一样东西伴随着我们,它就是壁画。
布达拉宫还是壁画、唐卡、佛像的世界。
壁画内容丰富,大家一定要认真地看一看。
这里的大小佛像不计其数,材料也不同,明代金制佛像都是无从之宝。
现在,我们已经参观完了整个布达拉宫。
如果有机会还可以多来参观几次,每一次都会有新发现和体会。
”
布达拉宫导游词三百字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是布达拉宫的导游,今天的天气格外晴朗,我的心情也格外晴朗,希望大家游完布达拉宫也会有一个格外晴朗的心情。
布达拉宫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
同时,它也是拉萨的重要标志。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就已经到了布达拉宫的脚下,不过我们第一个要去的地方是白宫,白宫也是布达拉宫的冬宫。
白宫横贯两翼,非常壮观。
有各种殿堂长廊,摆设精美,布置华丽,墙上绘有与佛教有关的绘画,多出名家之手。
白宫里黄金嵌间,布局严谨,错落有致,体现了西藏建筑工匠高超技艺。
后来,两次毁于灾害兵火。
白宫里还配以彩色壁画,金碧辉煌。
白宫占地面积10余平方米,房屋数千间。
好了,各位游客,你们可以自由活动了,不过你们不要乱扔垃圾要注意保护环境。
各位游客,刚才带领你们游览了白宫,感觉怎么样
现在,我再带领你们去更漂亮的红宫。
红宫建筑在3700多米的海拔之上,气势雄伟,有横空之感,气贯苍穹之势,坚实敦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
红宫还有一些附属建筑,包括山上的朗杰札仓、僧官学校、僧舍、东西庭院和山下的雪老城及西藏地方政府的马基康、雪巴列空、印经院以及监狱、马厩和红宫后面的龙王潭等。
各位游客,红宫是不是比白宫跟令人难忘呢
你们可以在这里照一张照片留作纪念。
各位游客,现在已经夕阳西下了,明天继续跟你们开心的旅游,祝你们今夜做一个好梦。
布达拉宫导游词400
这里就是美丽又圣洁的布达拉宫,请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
布达拉宫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海拔3700多米,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
在布达拉宫的每一座殿堂的四壁和走廊里,几乎都可以看到壁画。
布达拉宫分为两大部分:红宫和白宫。
居中央是红宫,主要用于供奉佛神和宗教事务,红宫内安放前世达赖遗体的灵塔,在这些灵塔中,以五世达赖的灵塔最为壮观;两旁的是白宫,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就是在这里。
布达拉宫内部绘有大量的壁画,构成一座巨大的绘画艺术长廊,先后参加壁画绘制的近有二百人,先后用去十余年时间。
壁画的题材有西藏佛教发展的历史,无世达喇嘛生平,文成公主进藏的过程,西藏古代建筑形象和大量佛像,金刚是一部珍贵的历史画篆。
布达拉宫中各座殿堂中保存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和佛教艺术品。
无世达的灵塔,座落在灵塔殿中。
塔高
【第14句】:85米,是宫中最高的灵塔,塔身用黄金包裹,并嵌满各种珠宝玉石,建造中耗费黄金11万两。
其它几座灵塔虽不如达赖喇嘛灵塔高大,其外表的装饰同样使用大量黄金和珠宝,可谓价值连城。
宫内珍藏大量佛像、壁画、藏经册印、古玩珠宝,具有很高的学术和艺术价值。
是西藏最宝贵的宗教和文化宝库,已经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布达拉宫整体为石木结构宫殿外墙厚达2~5米,基础直接埋入岩层。
墙身全部用花岗岩砌筑,高达数十米,每隔一段距离,中间灌注铁汁,进行加固,提高了墙体抗震能力,坚固稳定。
屋顶和窗檐用木制结构,飞檐外挑,屋角翘起,铜瓦鎏金,用鎏金经幢,宝瓶,摩蝎鱼和金翅乌做,脊饰。
闪亮的屋顶采用歇山式和攒尖式,具有汉代建筑风格。
屋檐下的墙面装饰有鎏金铜饰,形象都是佛教法器式八宝,有浓重的藏传佛教色彩。
柱身和粱仿上布满了鲜艳的彩画和华丽的雕饰。
内不廊道交错,殿堂杂陈,空间曲折莫测,置身其中,步入神秘世界。
布达拉宫坐落于红山,它起基于山的南坡,依据山势蜿蜒修筑到山顶,高达110多米。
全部是石、木结构,下宽上窄,镏金瓦盖顶,结构严谨。
从山脚仰望,更觉其建筑巍峨雄伟,气势磅礴。
宫墙由花岗岩砌成,洁白的白宫环护上座的红宫,在蓝天雪山的陪衬上,显得格外壮丽,仿佛是圣洁和庄严的化身。
布达拉宫导游词400
拉萨又称“日光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首府,西藏第一大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她作为西藏自治区首府,长期以来就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是一座具有1300年历史的古城。
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91°06′,北纬29°36′海拔3650多米。
东邻林芝地区,南与山南地区交界,西连日喀则地区,北接那曲地区。
南北最大纵距202千米,东西最大横距277千米。
总面积29518平方千米。
总人口
【第57句】:61万人。
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拉萨城进入了新的时代。
196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拉萨为地级市,1982年又将其定为首批公布的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市名来源】“拉萨”,藏语翻译为口头语言“是”,做事只需敬顺佛圣旨意,如理即化,亦表示精确,不容置疑与改变,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是通“寺”与“侍”。
此地以佛寺立城,故名拉萨市。
“拉萨”在藏语中为“圣地”或“佛地”之意,长期以来就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金碧辉煌、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是至高无上政教合一政权的象征。
早在七世纪,松赞干布兼并邻近部落、统一西藏后,松赞干布就从雅隆迁都逻姿(即今拉萨),建立吐蕃王朝。
拉萨古称“惹萨”,藏语“山羊”称“惹”,“土”称“萨”,相传七世纪唐朝文成公主嫁到吐蕃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草沙滩,后为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用山羊背土填卧塘,寺庙建好后,传教僧人和前来朝佛的人增多,围绕大昭寺周围便先后建起了不少旅店和居民房屋,形成了以大昭寺为中心的旧城区雏形。
同时松赞干布又在红山扩建宫室(即今布达拉宫),于是,拉萨河谷平原上宫殿陆续兴建,显赫中外的高原名城从此形成。
“惹萨”也逐渐变成了人们心中的“圣地”,成为当时西藏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拉萨是由布达拉宫、八廓街(八角街)、大昭寺、色拉寺、哲蚌寺以及拉萨河构成的,但西藏人认为,严格意义上的“拉萨”应是指大昭寺和围绕大昭寺而建立起来的八廓街,只有到了大昭寺和八廓街,才算到了真正的拉萨。
如今拉萨城东一带尚保持着古城拉萨的精髓。
拉萨古城的导游词!急要!~~~~~~~
拉萨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也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拉萨市、郊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40万人口。
其中市区面积5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4万多,有藏、汉、回等民族,藏族人口占87%。
拉萨城风景优美,被称为蓝色欢乐之波的吉曲河(拉萨河),从白雪皑皑的念青唐古拉山的冰峰雪谷中奔涌而下,喷珠吐玉,雪浪飞翻,穿过无数森林峡谷,田园牧野,全长315公里,在曲水地 方象鼻湾汇入雅鲁藏布江,形成了蓝白二水相互交融的雪域奇观。
拉萨古城就伫立在这条蔚蓝色的吉祥河畔。
城中布达拉宫高耸云天,街道纵横,高楼群集,车365kUaIle.cN水马龙,色彩缤纷。
古老与现代,传统与创新,宗教与世俗,转经筒与电脑,昨天、今天和明天,都在这里碰撞、凝聚和交融。
拉萨位于西藏高原的中部,海拔3650米,座标东经91°06’,北纬29°36’。
在群山环绕的小盆地的盆底,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平均气温摄氏8度(华氏43°)左右。
全年日照时间约3000小时,比邻省四川省省会成都市多1800小时,比中国最大的东部城市上海市多1100小时,在全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故有日光城的美誉。
拉萨年降雨量约500毫升,集中在
【第7句】:
【第8句】:9三个月,夏秋雨季是拉萨最美好舒适的季节,雨水多在夜间降落,形成了拉萨夜雨的独特气象。
往往白天烈日高照,晴光炫目,夜幕降临,好雨淅淅沥沥从天而降,一洗白日的暑热尘埃,使林 园街市一片光洁。
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部族首领松赞干布在此创基立业。
公元641年,松赞干布完成统一大业后,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公主进藏后建议用白山羊背土填湖建庙。
于是,人们把最初的寺庙,即现在的大昭寺,命名为“惹萨”,藏语的意思是“山羊背上”。
最后,“惹萨”被译成了“逻些”,逐步又变成为“拉萨”了。
而上千年来,这里曾几度成为西藏政教活动中心,于是,拉萨成为名副其实的“神圣之地”。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15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