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皮院清真寺英文导游词
西安导游资格考试口试的十个景点是哪十个啊
有导游词的更好
(二)口试考评标准、内容及形式
【第1句】:导游服务能力(口试)考试标准景点讲解能力(35分)、语言表达能力(15分)、知识运用能力(10分)、规范服务能力(10分)、应变能力(10分)、旅游情景会话及综合知识问答(20分)等。
满分100分,60分合格。
【第2句】:口试景点 (1)西安地区考生及外语类口试考试抽题景点:秦兵马俑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华清池、大雁塔及曲江旅游区、华山、法门寺、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外语类考生为清真寺)。
(2)外地市考生口试抽题景点为:秦兵马俑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华山、黄帝陵和各市(区)的三个景点。
我是这样做的,希望可以和楼主分享。
自己去网上找找导游词,多找几篇。
然后我买了一本西安实用导游这一套书,这书很不错,个股景点写得都很详细。
你可以去汉唐看看,对你以后也很有帮助的书。
然后你按照你找到的导游词的主线结合那本书你自己在写一份,这样不仅加强记忆,而且你写出来的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和你一样。
你可以选择你熟悉的多写一些,避免的过多的死记硬背,到时候即使你口试紧张忘记了这些熟悉的东西你还是记得的。
求一个陕西旅游导游词
陕西简介吗
这是关于陕西的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我的家乡,现在我将把陕西的概况介绍给大家..... 陕西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位于黄河中游, 南部跨汉水上游, 北部跨黄土高原, 中部为关中平原。
南北资源兼备, 多种景观俱全。
公元前28世纪左右,黄帝、炎帝就曾在陕西活动过。
自周开始又有秦、西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在陕西建都,时间长达1180年。
此外,还有刘玄、赤眉、黄巢、李自成4个农民起义在此建立政权计11年,赫连夏在定边、长安建都24年。
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省份。
因古为秦地,故简称“秦”。
秦亡后,项羽三分秦地,所以又称“三秦”。
悠久的历史,给陕西地上地下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全省拥有各类文物景点
【第3句】:5万余处, 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37处,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西省会西安市,是七大古都之一, 在1000多年间, 先后有13个王朝建都。
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秦始皇陵兵马俑陪葬坑、唐太宗昭陵、唐高宗乾陵、司马迁墓、勉县诸葛亮墓、明代西安城墙、佛教净土宗的祖庭香积寺、大慈恩寺、西安市化觉巷清真寺、法门寺以及出土文物、大雁塔、小雁塔、扶风法门寺塔、高陵三阳寺塔、泾阳的崇文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耀县药王山摩崖造像、子长县钟山石窟以及蓝田县水陆庵雕塑、西安碑林、耀县碑林、略阳碑林、摩岩题刻的代表陕南的石门栈道题刻、著名石刻昭陵六骏、汉茂陵石刻、唐乾陵石刻和唐桥陵石刻、以及众多的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西安唐代艺术馆、咸阳博物馆、汉中市博物馆、碑林博物馆、半坡遗址博物馆、乾陵博物馆、临潼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耀州窑遗十博物馆、司马迁纪念馆以及延安革命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等。
再加上陕西的民俗文化艺术:安塞腰鼓、陕北的剪纸、各地的农民画、以及民俗的布艺等,更进一步促进了陕西省旅游业持续稳步的发展。
我想考导游证有哪位大师能帮我提一下建议
试内容及口试考评标准 考试内容分为:导游综合知识(笔试)和导游服务能力(口试)两部分。
导游综合知识考试科目为:2008版《旅游法规》、《导游业务》、《导游基础》和《陕西导游》(其中红色旅游占陕导知识的25%,教材为《陕西红色旅游(导游)讲解词》)四科;外语类考生加试外语笔试,英语、日语、德语、法语使用导游考试专用教材。
导游服务能力(口试)考试为:景点讲解、语言表达、导游规范、素质仪表和应变能力等。
西安地区考生及外语类口试考试抽题景点:(1)秦兵马俑博物馆(2)陕西历史博物馆(3)西安碑林博物馆(4)华清池(5)大雁塔及曲江旅游区(6)钟楼、鼓楼、城墙(7)乾陵(8)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西安事变纪念馆(外语类考生第八题改为清真寺)。
外地市考生口试抽题景点为:(1)秦兵马俑博物馆(2)陕西历史博物馆(3)西安碑林博物馆(4)华清池和各市确定的四个景点。
西安市以外的市、区旅游局应在10月30日前推荐当地的四个景区,报省旅游局人教处认定 导游饱和 考试变态 还是有人前赴后继啊 祝福你吧
西安的吉祥村特产是什么啊
【第1句】:羊肉泡馍 牛羊肉泡馍,是独具西安方邦特色的著名小吃,西安老孙家饭庄从一八九八年开始经营,迄今已有百年历史。
【第2句】:黄桂稠酒 陕西的风味菜点以其所包含的丰富历史典故和文化情趣为越来越多的游人所了解和喜爱。
酒席宴上吃喝是不分家的,于是陕西最有名的饮品黄桂稠酒就开始大行其道了。
到如今,从大酒店到街坊小吃铺,到处都在卖热气腾腾的稠酒,以至很多西安的老人和小孩也都能给外地客说出几句有关杨贵妃与稠酒的传说来.
【第3句】:荞面饸饹 西安城墙内的西北方向有一个地方名叫教场门,顾名思义,大概是当年八旗兵、绿营兵操演武功的地方。
门没有看到过,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教场门三个字出现在西安人的口中,常常是后面还挂着另两个字饸饹。
【第4句】:灌汤包子 贾三是西安城的名人。
来到西安,你是无论如何该去品味贾三先生透彻人心的清真和美伦美焕的技艺。
找到贾三,你就算是找到了真正的小吃。
西安的小吃多,贾三灌汤包子是名头最大、字号最为响亮的西安小吃之一。
【第5句】:陕西凉皮
【第6句】:泡泡油糕
【第7句】:岐山面 (赵老大歧山面庄,歧山臊子面馆在西安随处可见,其中较地道正宗的是赵老大歧山面庄,食者络绎不绝。
地址:南关正街109号) 陕西的臊子面历史悠久,清代已经很驰名。
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闻名,用精白面粉、猪肉、黄花菜、鸡蛋、木耳、豆腐、蒜苗等原料和多种调味品制成。
其基本制作工艺是:面条要用手擀成,并达到面薄条细、筋韧光滑、软硬适度的标准。
做臊子是先将猪肉切成薄片,入热油锅烹炒,同时加入生姜、食盐、调料面、辣面和陈醋炒透即成。
把豆腐、黄花菜、木耳炒好为底菜,鸡蛋摊成蛋皮,切成棱形小片,加切小的蒜苗做漂菜。
吃时先将面条煮熟捞入碗内,打入底菜,再浇汤,放臊子和漂菜。
岐山面要求宽汤,即汤多面少,并突出酸辣味。
所谓煎、汪即面条要热的烫嘴、油要多,才能体现此面的特色。
岐山面是一种高碳水化合物、高饱和脂肪酸的地方特色面食。
在古城西安乃至三秦大地享有盛誉的西安永明岐山面馆是西安市规模最大的一家岐山面馆,永明岐山面继承三千年西岐故里遗风,并运用现代科技进行了工艺创新,使永明岐山面具有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不喝汤,回味长的15字特色,以极富营养价值的天然植物的五端(根,茎,叶,花,藻)和五色(红,黄,白,绿,黑)再配以数十种名贵调料烹制而成,营养成分平衡,营养价值极高,实属价格低廉的大众营养快餐。
【第8句】:葫芦头 葫芦头原于宋代的煎白肠,相传至今。
其主料由猪大肠头、猪肚头、肥肠去腥臊后加佐料煮成汤,再用汤煮馍而成。
其汤酽味浓、鲜香适口,是一种高饱和脂肪酸、高胆固醇食品。
具有浓郁味醇,鲜香滑嫩,肥而不腻,老幼皆宜的特点。
春发生泡馍馆
【第9句】:肉 加 馍 在西安,老樊家几乎成了腊汁肉的代名词。
【第10句】:饺子宴 11.锅盔 ••••••••• 晚上西安热闹的地方钟鼓楼地方比较适合外地人,而且鼓楼里也是西安最大的回访(穆斯林)小吃 陕西特产一条街,你问的是”贾三包子店”吗
也在鼓楼里,招牌很大,很好找。
小吃街一般下午开始所有店铺出滩营业,到次日清晨左右打烊(早上也有,但是多数关门)西安著名小吃很多,比如羊肉泡馍,葫芦头,肉加馍,凉皮等等,泡馍要吃老孙家或者同盛祥的,葫芦头要吃春发生的,肉加馍要吃樊记,凉皮都基本一样,另外钟楼西边鼓楼巷子里,是西安回民小吃一条街24小时营业,最著名的有贾三灌汤包子和红红酸菜肉丝炒米饭,还有马永信的黄桂柿子饼和其他烤肉等民族小吃应有尽有,进去转一圈就已经回味无穷了 推荐:老孙家羊肉泡(东大街和东门外都有店面)老黄家羊肉泡(西门外),同盛祥羊肉泡(钟鼓楼广场),春发生的葫芦头(粉巷旁)土门第一碗的葫芦头(土门),樊记肉夹馍(竹岜市)秦豫肉夹馍,王魁,王恒这二家的肉夹馍也不错,永明岐山面(南稍门和劳动南路),)德发长饺子(钟鼓楼广场,解放路的饺子(解放路),薛家米皮(分店很多)。
这都是特色小吃,其实西安的特色还有很多,只要是在市区不妨多尝试一些小吃,西安高档饭馆多集中在东大街、长安南路和南二环一带。
你就去回民街吧 钟楼下一站鼓楼下车 进鼓楼的门洞里 西安所有好吃的都在那了(鼓 楼 15 钟鼓楼广场 火车站乘6
【第11句】:60
【第3句】:610路) 在这次出发去西安以前,我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从网上找了一堆关于西安好吃的东东的文章,准备开始去一路尝试。
本来以为在西安只有半天多的自由活动时间,谁知道由于去延安的路上堵车,在快到洛川的时候堵了大概3个小时以后,最终还是决定放弃延安,这样就多出了一天,我也就有很充裕的时间了。
根据文章的介绍,我的主要活动定在了回民街,在那里我吃到了不少西安的小吃,也就以我的体会来说说吧。
肉夹馍:一天早上导游把我们带到了西大街鼓楼对面的一个小街里的“樊记”,不过在去的路上看到了“王恒”的招牌。
记得在文章里看到过说“王恒”比“樊记”好吃,在同伴们全开始在“樊记”里面吃的时候,我和一MM到“王恒”也买了一个精选,
【第4句】:5元一个。
和“樊记”的相比,果然好吃很多,主要是由于“樊记”里的馍好象捂过了,没有那边的那么脆。
不过“王恒”的普遍比“樊记”贵5毛,看来还是很有道理的。
在随后的几天里,我又有两天的早饭是在那里解决的,不过一般一个人吃不下一个,基本是吃一半浪费一半,现在想起来真后悔啊。
酸梅汤:这个说成是西安的小吃应该是有点牵强,不过我在回民街里面看到很多家都有卖的,1块钱1杯,而我那几天也喝上了瘾,根据我吃的顺序,也就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吧。
第一次喝也就是在吃“王恒”的肉夹馍的时候,喝起来冰冰凉凉的,很爽口。
后来晚上去回民街的时候,发现有好多家买酸梅粉的,估计这个酸梅汤也就是勾兑出来的,有的浓有的淡,用塑料杯装着,在“红红炒米”里面盛酸梅汤的杯子居然上面还有吸管,一开始觉得很新奇,后来想想,觉得挺不卫生的。
不过酸梅汤好象倒真是比可乐什么的更容易在回民街被接受。
钟楼小奶糕和滚雪球:这两种冰棍全是5毛一根。
钟楼小奶糕在咱们坛子上好象去年就有人提起过,在路上和当地的导游说起,她告诉我其实当地人更喜欢吃滚雪球。
从乾陵和法门寺回来回来的那天比较早,我就和2个MM一起杀到回民街去了。
本来看介绍上说开元下面卖的那个小奶糕是正宗的,本来想走过去买,后来在鼓楼对面的一个小摊子上发现了,一人买了一根奶油味的,果然好吃,用MM的话说“比小牛奶强多了”,一根还没吃完,就到了马路对面,在鼓楼下面的摊子上发现了有滚雪球的,我嘴里还咬着小奶糕呢,又张罗着买滚雪球,结果卖的那个小姑娘看着我都乐了,滚雪球一吃还不打紧,后来几天我们就吃它了,尤其是可可味的。
最后我们已经简称为“我们再滚一下吧”,最后一天一MM居然提议,要不我们吃两个东西之间就滚一下,我害怕拉肚子,没敢赞成。
镜糕:还没进回民街,在鼓楼的下面就有很多卖镜糕的小车,镜糕放在很小的笼屉里,很小,上面有红红绿绿的调料,要吃的时候会再给蘸上芝麻和糖,很便宜,5毛钱一个,味道还不错。
不过我们走到回民街里面的时候,看到有一个卖1块钱一个的,上面放了不少葡萄干,决定也买一个尝尝,结果发现没有5毛的好吃:( 凉皮:在西安吃了两种凉皮:秦镇凉皮和麻酱凉皮。
秦镇凉皮名字的由来不知道,估计是和某个地名有关系吧,而麻酱凉皮顾名思义是放了麻酱的。
那个凉皮和在北京吃的很不一样,比北京的好吃多了,吃到嘴里有一种精到的感觉,鲜百味馄饨店里和老陕面馆里的觉得也没这个好吃。
个人觉得秦镇的比麻酱的好吃,不过也许是因为我不爱吃麻酱的缘故,我在西安的朋友说她每次去回民街总忍不住要吃一碗麻酱的。
炒米:其实就是炒饭,但西安好象没有这么个叫法。
我在介绍西安小吃和小兔子的文章里全看到过介绍“红红炒米”,到了那里,当然要尝一尝。
晚上有很多桌子摆在路边,我们也找了一张空的坐下,会有服务员过来问你吃什么,点完以后,没过两分钟就上来了。
观察了一下,好象这个就是直接炒出来,然后看哪桌要就给端过来,虽然后来又去了一次,不过我也没搞清楚那里是不是就做这一种炒米。
那炒米是用酸菜和牛肉末一起炒的,味道很好,考虑回来以后可以自己实践一把,看能不能做出这种味道。
我们因为是吃完晚饭再过去的,没吃太多,三个人就要了一碗,不过那可是那天晚上我们唯一全部吃光的东西。
肉串:在很多小吃店的旁边总会有烤羊肉串和牛肉串的炉子,很便宜,2毛一串,同样也是烤好了端到每个桌上来问你要不要,一般十串起卖,由于很小,不用担心吃不下去。
结帐的时候就数铁钎子,很方便。
不过由于上面的肉很少,吃起来没太多感觉,觉得还是北京的羊肉串好吃。
后来看见有一家,有整只的羊挂在外面,好象可以现穿羊肉串,可惜眼大肚子小,就没有再吃了。
同时那里还有卖涮牛肚的,3毛一串,红红的,上来的时候刷了麻酱,总觉得味道有点淡。
羊肉泡馍:这次吃的羊肉泡馍是在据说最正宗的老孙家吃的,为了品尝当地小吃,集体定了老孙家的风味餐,10个热菜10种小吃。
其中就有羊肉泡馍,上来的时候是机器弄好的,没有体会到自己掰馍的过程,由于那时候已经吃的比较饱了,也就是尝了两口,没留下太深的印象。
不过后来有一天去大皮院,看到了小兔子介绍的小炒馍,来了一份优质,一块馍我掰了大概10分钟,再送去给厨房炒,大概等了10分钟。
本来以为炒馍出来会是干干的,谁知道也是有汤的,里面有蘑菇,西红柿,羊肉,粉丝.....好吃。
凉糕和凉粽:基本上来说我还是喜欢吃那种又甜有粘的东西,而这两个刚好符合我的胃口。
唯一可惜的是拿出来的时候放了太多的蜂蜜和桂花糖,弄的味道反而有点苦,建议去吃的时候稍微加一点白糖就好。
糊辣汤和麻花油茶:据说是西安人喜欢的早点,我们当然也尝试了一下。
不过说实话,很不习惯。
麻花油茶一股怪怪的味道,我们一人尝了一口就没再吃,MM试了一下里面的麻花,说和油条差不多。
糊辣汤里面有圆白菜、土豆、菜瓜、牛肉丸什么的,当地人会在里面泡上一个“坨坨馍”据说就是很好的早餐,不过我们本来就抱着尝尝的思想,当然馍就没要,吃起来有点辣,感觉比麻花油茶好点。
不过看起来当地人真的很喜欢吃,我们进去时候满满的一大盆,没5分钟出来已经少了很多。
酸汤水饺:同去的两个MM巨喜欢吃,由于我对面食一般,同时对酸的东西也不是太喜欢,因此是她们两主攻。
其实第一次吃是在老孙家,一MM本来说不吃,后来尝了一个就连汤带饺子吃了一堆。
后来有时间我们自由活动,还想到老孙家吃去,被我及时打住,给小兔子打了个电话,才知道大皮院那里就有好几家,我吃的凉糕和凉粽,不过从她们连汤也喝的比较干净看来,应该还是很好吃的。
灌汤包:贾三灌汤包也是鼎鼎有名的,离红红炒米很近,第一天晚上本来想进去,看里面那么多人还要等位,同时我们肚子也不是很饿,就没有坚持。
不过后来有一天早上去了,要了一笼羊肉馅的,10个才4块钱,咬到嘴里满嘴的汁,果然很鲜美,再蘸上点醋,刚好解腻。
不过由于事先有大半个肉夹馍垫底,我就吃了一个,剩下的全让MM吃光了。
在西安我主要就吃了这些东西,总结一下,西安的小吃还是很便宜的,我们吃的这些东西最贵的也就是小炒馍,
【第6句】:5一份。
而且有一个比较集中的地点,很便于象我们这种去旅游的外地人,不象别人问我北京有什么吃小吃的地方我都回答不上来,王府井小吃街和东华门的夜市里卖的小吃有多少是正宗的北京小吃我也不敢肯定。
陕西省下一次导游考试是什么时候?都考些什么?麻烦列出考试前所要看的书?
2010年的考试时间在10月份,8月10号报名 中文导游笔试所需书籍:《导游基础》《导游业务》《陕西导游》《旅游法规》《陕西省导游词》 口试景点讲解能力(35分)、语言表达能力(15分)、知识运用能力(10分)、规范服务能力(10分)、应变能力(10分)、旅游情景会话及综合知识问答(20分)等。
满分100分,60分合格 西安地区考生及外语类口试考试抽题景点:(1)秦兵马俑博物馆(2)陕西历史博物馆(3)西安碑林博物馆(4)华清池(5)大雁塔及曲江旅游区(6)华山(7)法门寺(8)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外语类考生第八题改为清真寺)。
2010年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导游服务能力(口试)分为景点讲解及知识问答两部分,并以抽签形式决定应考景点及相关知识内容。
口试内容:考生景点讲解完毕,再抽知识问答,汉语类考生抽两道题,一道为景点相关知识,一道为导游业务或旅游法规知识;英、日语考生景点讲解完毕后,进行旅游情景会话测试,即按照听到的一段情景会话录音,模拟与游客进行对话,然后从考场的题库中,任意抽取1张答题卡,用所报语种回答问题;报考其他小语种的考生各抽2道题,用所报语种回答问题。
我今年要考,不过就是要好好看书,多背,还要跑景点,看那些老导游怎么讲解的。
还要买相关的练习题,配合书记忆 就这么多,希望对你帮助。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18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