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西安兵马俑导游词简写

西安兵马俑导游词,求告知

首先,我带大家去兵马俑博物馆参观一下,那个镇馆之宝,非秦始王的四马青铜战车莫属,马车设计巧妙,简直是当代的宝马和奔驰都无法比拟的。

导游特地为我们演示了一件仿古铜器,即可当古时候的箭,几支多发,又可当伞架撑。

真让人不由地感叹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

还没有看到真正地兵马俑,就有这么多神奇的发现,你一定会迫不及待地亲眼去会会那些沉睡在地下几千年了的兵马俑。

  随着队伍快节奏地来到第一展厅,这里是发掘兵马俑原址的1号坑。

我的心忽然紧张起来,不知道传说中的兵马俑,庐山真面目会是怎样

神奇、壮观……我都不知道用什么形容词了。

要知道那是几千年前的杰作和眼前的我相对。

个个兵马俑都是按照真人的比例雕刻起来,全部穿着盔甲,整装待发。

现在看去泥土都发白了,据说出土时是彩色的,都氧化了。

兵马俑神态各异,有等级之分,还有战马陪在旁边,可见昔日的秦始王军队是何等的壮观。

  在现场,我看到有许多考古人员在细心地修复出土的兵马俑。

由于现代的科技无法保留原貌,只出土了一小部分,留到下一代在继续开发。

中国的历史都是那么灿烂辉煌,我们当代的还有什么理由不继续发扬呢

兵马俑的导游词。

兵马俑导游词讲解

【篇一:秦兵马俑导游词】秦兵马俑导游词大家好!我是梦幻旅行社的一名优秀导游.很荣幸,今天能带领大家一起去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游玩.那么现在我们就出发吧!秦兵马俑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号二号三号坑组成.今已建成博物馆.兵马俑排列成阵,气势壮观.兵马俑分将军俑骑兵俑武士俑陶马等.馆内还展出了大型彩绘铜车马.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展示了古长安往日的辉煌.现在我们已经到了目的地----一号坑.一号坑在三个俑坑中面积最大,东西有230米长,南北有62米宽,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呢!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6000多个呢!那么现在我就带领大家一起去看看类型众多的兵马俑吧!请大家在游览过程中不要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破坏公共文物等看!这就是将军俑.它身材魁梧,头戴鹤冠,身上披着铠甲,手里还握着宝剑,看它那若有所思样子,好像在考虑如何打退匈奴大军呢!那个兵马俑名叫武士俑.它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上还穿着前端向上翘的战靴,手里还拿着兵器,瞧他那神气的样子,准能把敌人吓的屁滚尿流!看这个身披铠甲骑在马上的青年,就是骑兵俑,他手持弓箭好像在等将军一声令下,就去与匈奴大军作殊死拼博!这个兵马俑是陶马,它的大小跟真马差不多

【篇三:兵马俑导游词全】一个地下军队的指挥部

兵马俑的导游词.

我是学旅游管理的,建议你搜集资料自己写一份,自己写的东西有感觉

兵马俑导游词50字左右

大家好!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介绍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临潼区。

它最早发现的时间是1974年.说来也奇怪,它的发现者竟然是一位正在掘井的农民。

它的发现,即刻引起了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国家文物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及时地采取了保护措施和开发工作101贝考。

兵马俑一共分为3个坑:一号坑,二号坑与三号坑。

大家瞧!这是一号坑,坑里严谨有序的阵容,反映了秦始皇时代军队的强大。

二号坑和三号坑内,有些陶俑因接触空气而脱落颜色,有些还会因此破碎,考古学家不得不再用黄土覆盖上,所以二、三号坑里的陶俑比一号坑中的陶俑相对少一些。

在秦朝,陶俑都是一块块烧制成的,而秦始皇陵兵马俑坑里约有2000个陶俑,还有大部分埋在地下没有挖掘。

可想而知,这多麻烦、多辛苦啊!坑内每一个陶俑都跟真人一样,形态各异,表情丰富,形象逼真。

可见当时的劳动人民多么的聪明、伟大!秦始皇陵兵马俑庞大雄伟的气势,不愧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

兵马俑导游词

今天,我们将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

秦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酉安市东35公里处。

自秦兵马俑博物馆于1979年10月1日开馆至今,已有为效众多国家的党政首脑都参观过这个博物馆,更有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客不远干里来参观这个人类奇迹。

法国总统希拉克曾留言说过:“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

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美国前副总统蒙代尔也说;“这是真正的奇迹。

全世界人民都应该到这里看一看。

”从这些高度凝练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秦俑的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

关于兵马俑的导游词

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

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

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人殉是伴随原始公有制的瓦解而萌芽,至奴隶制建立而盛行的一项残酷的丧葬制度。

春战国之际的社会变革促使葬俗发生了变化,出现以俑殉葬,即用陶俑、木俑等来代替人殉。

“俑”的本意就是人殉,当人殉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之后,“俑”便成了墓葬中陶塑、石雕、人像的专有名词。

秦兵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顶峰。

秦俑之所以在规模、写实程度上达到如此的高度,除了工匠的智慧之外,还与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的意志分不开。

秦俑严格地摹拟实物,带有肖像写生的性质和特点,并且在规模和气势上更胜一筹。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18786.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