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境的景点导游词讲解
导游词讲解之下雨天该怎么开头向游客讲解
游客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就有望带着大家游览这美丽的乌镇风光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是大家都听过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
这首诗是在美丽的西湖旁写的,而我们今天即将要游览的杭州乌镇也可和西湖媲美。
乌镇曾名乌墩和青墩,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小桥流水)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乌镇具典型江南水乡特征,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
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
小桥流水桥是江南水乡古镇不可或缺的因素。
据说乌镇历史上桥梁最多时有120多座,真正是“百步一桥”,现存30多座。
其中西栅有通济桥、仁济桥,中市及东栅有应家桥、太平桥、仁寿桥、永安桥、逢源双桥;南栅有福兴桥和浮澜桥;北栅有梯云桥和利济桥。
这些桥最早建于南宋,大多始建或重建于明清,有些桥还题有桥联,如通济桥:“寒树烟中,尽乌戌六朝旧地;夕阳帆外,是吴兴几点远山。
”(朝南) “通云门开数万家西环浙水;题桥人至三千里北望燕京。
”(朝北)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和时分让人感觉古老的感觉。
(石板小巷)走进乌镇,走在那用青石板铺成的狭窄的小街上,看到两边各式各样的民居和仍住在民房中的乡民,就会让人有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
作为历史古镇,乌镇无论是整个镇还是观前街,都体现着一种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
走进这个充满了农业文化氛围的古镇,漫步于古镇绵延一里多长的石板小街上,可以倾听脚步在另一小巷上的回音。
沿水小街有“石帮岸”,有些可能有修饰,比如我见过雕上一个瓶,瓶里插着三支戟,取“平升三级”的意思。
用以系船。
(人家尽枕河)乌镇和许多江南水乡小镇一样,街道、民居皆沿溪、河而造,正所谓“人家尽枕河”。
与众不同的是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人称“水阁”,这是乌镇所特有的风貌。
水阁是真正的“枕河”,三面有窗,凭窗可观市河风光。
茅盾曾在《大地山河》中这样描述故乡的水阁:“……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唉乃,飘然而过……”记下来请大家尽情欣赏这美丽的乌镇风光
旅游景点解说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光临南京夫子庙。
夫子庙地南秦淮河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是南京人引以为自豪的历史遗迹和旅游景点,是新兴的文化、商业、游览中心和庙市合一的繁华之地。
夫子庙,又叫孔庙、文庙,是祭祀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地方。
孔子在古代被人们尊称为孔夫子,故其庙宇俗称“夫子庙”。
由于儒学的正统地位,它的创始人孔子备受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士子们的尊崇,祀奉他的孔庙遍布全国各地,有的地方还不只一个。
夫子庙作为封建士子崇拜的场所,大多与教育设施(如学宫、贡院等)布置在一起,即所谓的庙附于学,一般是在学宫的前面或一侧。
历史上,南京城区的夫子庙曾有三处,一处在今市政府大院内,另一处在朝天宫。
现在我们要参观、游览的,是第三处,也是最有名气的一处。
它是宋景佑元年(1034年)从朝天宫迁来的,初为建康府学,元为集庆路学,明初为国学,后为应天府学,清迁出府学,改为江宁、上元两县学。
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同治年间(1869年)重建,抗战中为日军焚毁。
现存夫子庙为80年代初重建。
它采用前庙后学,孔庙在前,学宫在后,后来设立的贡院被布置在学宫的左侧。
因此,南京夫子庙比较完整的格局包括三部分,即孔庙、学宫、贡院。
以大成殿为中心的南北中轴线及两侧的主要建筑和以明远楼为中心的江南贡院陈列馆成为夫子庙地区最主要的旅游观光点。
夫子庙地区由于悠久的历史、方便的水上交通,使其在夫子庙出现之前,就已成为古代南京比较有名的“佳丽地”和名士聚居地,因此除了以上所述主要景点外,还有吴敬梓故居、古桃叶渡、萃苑、百年老店一条街、文德桥、王谢故居、乌衣巷、媚香楼等景点。
现在我们已站在夫子庙中轴线的起点部分—夫子庙广常环顾四周,南有泮池、照壁、木坊,东西两侧有聚星亭、魁光阁及商业区,北有中轴线上主要建筑大成殿和分布于孔庙东西两侧的东、西二市,形成了夫子庙地区区别于其他城市孔庙的独特氛围,即历史上形成的庙市合一的格局。
请看广场前的这一条河,它叫秦淮河,是南京人民的母亲河,全长110公里,孕育了早期的南京文明。
流经广场的这一段是内秦淮河的一部分,建庙时被改造为泮池,因曲阜孔庙泮水流过而得名。
南岸的一堵红墙,是建于明万历(1575年)年间的大照壁,长达110米,气势磅礴,为全国照壁之最。
照壁起遮蔽和装饰作用,是整个夫子庙建筑群的开始。
泮池北岸石栏则为明正德(1514年)年间所建,是历经了沧桑变迁之后,成为夫子庙建筑群中唯一保存最好的古代建筑小品,抗战前曾加以修整。
游人至此,凭栏小憩,观览秦淮秀色,心旷神怡。
泮池西侧的文德桥现为汉白玉桥。
因儒家提倡文章道德而得名。
因为桥向与子午线方向一致,所以每逢农历11月15日子时左右,皓月当空,凭栏俯视,在桥的两边分别可看到桥影将河中明月分成两个半月,被称为“文德分月”。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一书中就有记述,如果您有机会的话,不妨在农历11月15日来文德桥边看一看。
文德桥南乌衣巷口的一组徽派建筑群,为“王谢古居”。
作为东晋豪族王谢两大家族聚居区,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唐刘禹锡名作《乌衣巷》的诗句,使乌衣巷、王谢旧居变得非常有名,现为“南京六朝历史文化陈列馆。
”大家有时间可以进去参观参观。
现在我们看石栏北侧是新复建的天下文枢坊,表明此处为天下文化中心。
三门四柱,颇为壮观。
在古代,它与后面的棂星门对应,用于帝王出巡朝圣祀孔,中间高门坊是皇帝幸临的御道,左右供郡亲王出入,一般的官员臣民不能通行,因而平时都用木栅栏封闭起来。
庙前广场西侧的聚星亭,六角飞檐、古朴大方,外表看双重飞檐翘角,貌似两层结构,其实只有一层,亭名取群星聚集、人才荟萃之意。
再请看东边,临水而立的小院子是魁光阁,阁内的魁星亭,三层六面,下临秦淮,景致独特。
古有“奎主文章”之说。
奎星即魁星,是文运兴旺之兆,是科举时代考试夺魁的象征,因而魁星被历代学子奉为神灵。
魁光阁与聚星亭东西犄角相望,互为呼应,融为一体。
庙前广场北面的石砌坊门,是孔庙第一道大门—棂星门,六柱三门,古朴优美,中间横楣刻有篆文“棂星门”。
棂星是古代天文学中的“文星”,取名之由是要表示天下文人学士集学于此的意思。
三门之间镶嵌有牡丹图案的砖刻浮雕,精雕细琢,美仑美奂。
石柱顶端皆用云板,即华表之意,作为一种标志。
此乃皇帝祭孔的仪门。
博物馆类旅游景点讲解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博物馆事业也蒸蒸日上,与其同时,社会对博物馆认知需求日益提高,传统的讲解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及参观者的需求,对于博物馆讲解员讲解工作的研究就越发显得重要起来。
博物馆讲解员的讲解工作是共性与个性的结合。
共性指的是讲解工作,必须符合社会的总体发展趋势,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博物馆讲解工作的个性指的是不同内容的博物馆展出,讲解内容也各不相同。
博物馆具有三大职能,其中宣传教育职能是其核心之一。
要发挥好这一职能,博物馆讲解员的讲解功不可没。
选拔和培养出优秀的讲解员,是做好博物馆宣教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环。
一、讲解员工作的重要性 博物馆作为传播历史文化知识的殿堂,为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
博物馆宣传教育和社会服务的主体对象是参观者,而把博物馆和参观者两者有效联系起来的就是博物馆的讲解员。
讲解员作为联系博物馆和参观者的有效载体,其工作对于发挥博物馆教育职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人认为:“讲解是知识和语言的高度综合艺术,其职业特点与组团社导游员有着根本的区别,它综合了教师、播音、演讲、话剧、表演等专业的技术手段,是专业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的综合。
”肖冠雄:《谈博物馆、纪念馆讲解员的选拔和培养》,《中国文物报》,2005年7月3日。
讲解员的岗位性质非常特殊和关键,他们面对的是一个知识层次、收入层次、年龄层次、民族层次不同的特殊团体。
讲解员既担负着宣传和教育的职能,也担负着观众的组织引导以及协调处理其他事务的职责。
讲解员是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形象代言人。
讲解员工作自产生之日起,就在社会需要与人的发展之间徘徊并确认其自身的属性和价值,它既是社会成员不断强化自身发展意志的工具,又是推进社会文明的途径。
一个优秀的讲解员,必须具有丰富的博物馆专业知识,必须具有揭示和传播文物所积淀的历史文化内涵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博物馆的教育职能,有利于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因此,讲解员在博物馆工作中的地位决不可忽视。
二、讲解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良好的心理素质。
讲解员直接与前来参观的听众面对面,产生强烈的现场效应,听众在听取讲解内容的同时,始终也在感受讲解员所表现出来的心态和气质,讲解要获得理想的效果,讲解员除了要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较强的表达能力外,建立自信、真诚、投入的良好心理素质也是必不可缺的一项。
2.高尚的品格。
讲解员只有热爱博物馆事业,热爱讲解,才能做好讲解工作;其次,要谦虚亲和,不管面对的参观者受教育的层次如何,都要给予尊重和人文关怀。
厚德载物,人格力量具有不可忽视的魅力。
3.赞美听众的习惯。
参观者就是顾客,就是上帝,面对前来参观的群众,讲解员不能以教育者的姿态面对他们。
观众的受教育差异、性别差异、民族差异、国别差异,都可能使博物馆的展出给参观者带来不同的理解。
一个优秀的讲解员,要从中拓展自己的思维,深化弥补自己的知识结构的不足,养成赞美听众的好习惯。
所谓赞美听众,就是让听众与自己的讲解融为一体,让听众能听得进,听得舒畅,入脑开心。
讲解员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重复着自己的职业,长年的讲解工作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情绪而缺乏激情。
一个优秀的讲解员必须努力克服这种情绪,自我调适,寓讲于乐,寓乐于讲。
《孟子·公孙丑上》载,“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而不厌,而诲人不倦也。
子贡对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厌,仁也。
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讲解员要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作为终身讲解工作的理论。
三、讲解员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1.讲解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讲解内容,即通常说的讲解稿。
一般来说,关于展出的基本资料,博物馆都有较翔实的记录。
一份好的讲解稿,需要讲解员在稿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渠道去收集更多的相关信息作为补充,丰富讲解内容。
2.信息技术与讲解内容整合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随着电子科技的日新月异,博物馆信息传播技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一个好的讲解员必须结合讲解内容,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来使自己的讲解变得更加翔实和生动。
3.营造讲解情境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讲解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前来参观的听众了解博物馆展出的内涵,学到知识,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和品德情操的陶冶。
讲解员必须结合讲解内容的历史背景和参观的现场气氛来营造出适当的讲解情境,使得自己的讲解获得最佳效果。
4.讲解探究、讲解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所谓探究,是指讲解员本身需具备“提高讲解技能”的研究能力。
除了实践经验外,还要具有不断学习和领悟理论的能力。
5.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自我反思能力,对于一个讲解员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虽然讲解稿的基本内容大致相同,但在实际的讲解过程中,往往由于前来参观的听众各个方面的差异,使讲解的方式、方法及内容有某些变动时,一个好的讲解员都会在每次讲解结束之后进行总结,反思各个讲解细节的处理是否恰当。
通过不断反思,使自己的讲解水平不断提高。
6.角色调适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在讲解过程中,一个讲解员往往要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耐心的聆听者、沟通心灵的朋友、虚心学习的学生等许多不同的角色。
这些角色,常常在一次讲解过程中要不断进行转换。
一个好的讲解员,要具备快速调整和适应这些角色转化的能力。
7.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所谓创新,包括讲解内容创新,讲解技巧创新,讲解情境创新,讲解角色创新和讲解思维创新。
要具备这一能力,必须首先具备上述六个基本能力。
因为不会开发新内容,不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不懂得自我总结,自我反思,就根本谈不上创新。
8.讲解评价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讲解员的工作不应该仅局限于实际的讲解过程,要出色地完成一次讲解任务,往往幕后的工作显得更为重要。
一个优秀的讲解员要培养自身的讲解评价能力,在评价不同讲解员和自身讲解环节的优缺点,从中获得自身讲解技能的提高。
9.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学记》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论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一名优秀的讲解员,既要虚心向其他讲解员学习,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借鉴和吸收他人经验,又要与听众合作交流,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四、讲解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1.讲解的目的。
在一次讲解开始之前,讲解员首先要明确此次讲解的目的。
讲解目的就是让参观者获得美的感受和体验;学习历史,思考现实,面向未来。
除此之外,不同的展览,又有各自不同的具体目的。
如一次古代梅瓶展,主要目的是了解古代优秀文化,提高公众文物保护意识,学习和借鉴瓷器的制造技术等。
如果是一次博物馆生态环境展,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了解古代自然生态环境,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等。
讲解目的达到与否,是评价讲解效果的硬性指标之一。
2.讲解的目标。
从总体上来讲,讲解目标包括思想道德目标和社会实践目标两大类。
思想道德目标是指观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如爱国主义思想等;社会实践目标是根据展览的目的而制定的具体目标,展览的不同,参观者所受教育、性别、民族及国别的不同,讲解要求达到的具体目标也不尽相同。
除讲解员本身具备的基本素质外,达到讲解目标的关键因素就是沟通。
一些专家对“沟通”一词下的定义是:“沟通是指行为者之间通过有效语言,运用合理的协调方式达到真理解或共识的行为。
它是发生在特定行为者经验视界之间的信息传递,相互对话(含批判性思维),意义理解和建构,他寻求的是理解个人的和主体间的意义和动机。
在这里,人被看作是有资格能力和沟通能力的行动者,他们积极主动地成长着并创造或建构着社会世界。
”东娇:《教育沟通论》,27~36页,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
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概括出一个比较科学通俗的讲解沟通的含义,即讲解员与前来参观的听众之间通过有效语言,运用合理协调的方式达成共识的一种人际沟通,包括讲解员本身与讲解文本的沟通,讲解员与听众的沟通。
亦即讲解员将文本承载的信息与自己的体验融合后得到的信息传递给听众,形成了听众的体验过程。
3.讲解的内容。
讲解的内容是结合不同的展览而制定的,讲解内容资源的开发能力是讲解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一份好的讲解词内容需要丰富而翔实,面面俱到。
在此基础上,根据参观者的差异,讲解员要随机应变,在原讲解稿的基础上进行增减,把握重点,使讲解内容恰到好处。
以恐龙化石展为例,如果参观者是中小学生,讲解员讲解内容的重点应放在恐龙种类或最终灭绝原因等基础知识之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科普的目标,而不应过多讲解恐龙的身体骨骼构造等深奥的知识,以免与中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相脱节。
总而言之,讲解的内容需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因人施讲,有的放矢。
4.讲解的步骤和方法。
讲解的具体步骤有:信息的整合、语言的组织、良好的互动、提供练习和反馈。
讲解的过程,是知识和语言的有机结合。
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讲解员要学习和掌握各方面的知识,灵活运用多种语言进行实际有效的表达。
在讲解中与其单方面的垄断知识,不如在观众面前同时充当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给予观众更多的尊重。
讲解员讲解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互动型讲解,是指讲解员和参观者双方相互探讨,形成良好互动的讲解方式。
(2)包容型讲解,是指在参观者受教育程度、思想道德素质、思维能力等各种素质较低的情况下,讲解员要具有包容的心理,采取灌输式的讲解方式进行讲解。
(3)启发型讲解,指的是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善于引导参观者自动提问,自主思考,获得新知的一种讲解方式。
(4)想象空间型讲解,指的是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多方诱导参观者想象力的发挥,使参观者在自我想象中加深对展览的印象,再构知识的一种讲解方法。
以上四种讲解方式在实际讲解中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灵活穿插使用的。
讲解员只有按以上几个步骤和方法贯穿到讲解中去,才能将自身积累的知识转化为参观者的知识,使双方形成情感的融合和身心的愉悦,共同收获身体、知识、智力等方面的成果。
5.讲解效果评价。
讲解的对象不同,讲解的目的、目标、内容、方法不同,预期达到的效果也就不同。
讲解目标的达到是评价讲解效果的重要因素。
讲解效果分为有效和无效两种,在沟通过程中,讲解员和听众双方知识对接、获得美的享受、达到身心愉悦者,视为有效讲解;讲解方式不当,讲解效果低下者为无效讲解。
造成无效讲解的关键因素在于讲解沟通的传递方式错误,即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态度被动,传达的是复制性信息,讲解的方式是缺乏互动的单向性,导致讲解目标达不到。
五、讲解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
曾伸先生在《游客对博物馆解说员解说服务满意度研究》中说:“调查数据表明,游客认为,最重要的是解说员解说服务满意度即‘服务态度’,其次为内容表达,解说技巧。
”曾伸:《游客对博物馆解说员解说服务满意度研究》,《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90页,电子杂志社,2007年。
由此可见,讲解员与参观的听众之间建立一个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是异常重要的,唯有让游客有一个愉快的参观经历,才能吸引更多的参观者,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
2.始终贯365kUaIlE.cn穿心理教育。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业、不同民族、不同国籍的人参观博物馆的动机各不相同。
荷兰莱顿国家人种志博物馆的馆长,将人们参观博物馆的动机划分为“寻求美学的动机;寻求浪漫主义或者逃避现实的动机;寻求知识的动机”曹兵武:《记忆现场与文化殿堂——我们时代的博物馆》,18~19页,学苑出版社,2005年。
三种类型。
不管出于何种动机,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都必须始终贯穿心理教育。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
对听众心理教育的成功,是讲解员讲解工作的最大成功。
3.讲究讲解策略。
“讲解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讲解员要善于在具体的语境中推测听众的意图,并据此作出恰当的反应,哪些是适宜的讲解内容,如何安排内容的次序”John JGumperz,P23,DISCOURSE STRATEGIES,Cambridge Univer sity Press 1982。
正确的讲解策略会让参观者产生受尊重的感觉,更有利于讲解目标的实现。
讲解目的的实现,博物馆的宣教功能才能发挥。
六、讲解员的境界 作为一名讲解员必须具有比常人更高的境界,明确讲解技巧的位置和作用。
在讲解过程中,人是讲解的主体。
一个优秀的讲解员,不应该用讲解技巧来掩盖自己的个性。
相反,应该利用讲解技巧使自己的个性充分表现出来。
没个性的讲解是枯燥无味的,一切技巧、手段,都是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一味追求讲解形式,而忽视至关重要的内在这一节,舍本求末,最终只会流于普通,雷同。
王国维先生在1908年发表的《人间词话》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第三境也。
”讲解员的工作同样可以套用这三个境界,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讲解员,唯有达到第三种境界才是高境界的体现。
七、结束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真正的喜爱,才能产生最大的动力。
因此,一名优秀的讲解员首先要学会培养自己的讲解兴趣,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如果把讲解只当做一项工作,当做谋生的手段,最终只能达到讲解的第二种境界而无法提高。
其次还要懂得通过出色的讲解来培养观众的兴趣,让观众体会到参观博物馆能给他们带来好处,调动民众进博物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才能真正实现博物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宗旨。
旅游景点解说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光临南京夫子庙。
夫子庙地南秦淮河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是南京人引以为自豪的历史遗迹和旅游景点,是新兴的文化、商业、游览中心和庙市合一的繁华之地。
夫子庙,又叫孔庙、文庙,是祭祀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地方。
孔子在古代被人们尊称为孔夫子,故其庙宇俗称“夫子庙”。
由于儒学的正统地位,它的创始人孔子备受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士子们的尊崇,祀奉他的孔庙遍布全国各地,有的地方还不只一个。
夫子庙作为封建士子崇拜的场所,大多与教育设施(如学宫、贡院等)布置在一起,即所谓的庙附于学,一般是在学宫的前面或一侧。
历史上,南京城区的夫子庙曾有三处,一处在今市政府大院内,另一处在朝天宫。
现在我们要参观、游览的,是第三处,也是最有名气的一处。
它是宋景佑元年(1034年)从朝天宫迁来的,初为建康府学,元为集庆路学,明初为国学,后为应天府学,清迁出府学,改为江宁、上元两县学。
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同治年间(1869年)重建,抗战中为日军焚毁。
现存夫子庙为80年代初重建。
它采用前庙后学,孔庙在前,学宫在后,后来设立的贡院被布置在学宫的左侧。
因此,南京夫子庙比较完整的格局包括三部分,即孔庙、学宫、贡院。
以大成殿为中心的南北中轴线及两侧的主要建筑和以明远楼为中心的江南贡院陈列馆成为夫子庙地区最主要的旅游观光点。
夫子庙地区由于悠久的历史、方便的水上交通,使其在夫子庙出现之前,就已成为古代南京比较有名的“佳丽地”和名士聚居地,因此除了以上所述主要景点外,还有吴敬梓故居、古桃叶渡、萃苑、百年老店一条街、文德桥、王谢故居、乌衣巷、媚香楼等景点。
现在我们已站在夫子庙中轴线的起点部分—夫子庙广常环顾四周,南有泮池、照壁、木坊,东西两侧有聚星亭、魁光阁及商业区,北有中轴线上主要建筑大成殿和分布于孔庙东西两侧的东、西二市,形成了夫子庙地区区别于其他城市孔庙的独特氛围,即历史上形成的庙市合一的格局。
请看广场前的这一条河,它叫秦淮河,是南京人民的母亲河,全长110公里,孕育了早期的南京文明。
流经广场的这一段是内秦淮河的一部分,建庙时被改造为泮池,因曲阜孔庙泮水流过而得名。
南岸的一堵红墙,是建于明万历(1575年)年间的大照壁,长达110米,气势磅礴,为全国照壁之最。
照壁起遮蔽和装饰作用,是整个夫子庙建筑群的开始。
泮池北岸石栏则为明正德(1514年)年间所建,是历经了沧桑变迁之后,成为夫子庙建筑群中唯一保存最好的古代建筑小品,抗战前曾加以修整。
游人至此,凭栏小憩,观览秦淮秀色,心旷神怡。
泮池西侧的文德桥现为汉白玉桥。
因儒家提倡文章道德而得名。
因为桥向与子午线方向一致,所以每逢农历11月15日子时左右,皓月当空,凭栏俯视,在桥的两边分别可看到桥影将河中明月分成两个半月,被称为“文德分月”。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一书中就有记述,如果您有机会的话,不妨在农历11月15日来文德桥边看一看。
文德桥南乌衣巷口的一组徽派建筑群,为“王谢古居”。
作为东晋豪族王谢两大家族聚居区,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唐刘禹锡名作《乌衣巷》的诗句,使乌衣巷、王谢旧居变得非常有名,现为“南京六朝历史文化陈列馆。
”大家有时间可以进去参观参观。
现在我们看石栏北侧是新复建的天下文枢坊,表明此处为天下文化中心。
三门四柱,颇为壮观。
在古代,它与后面的棂星门对应,用于帝王出巡朝圣祀孔,中间高门坊是皇帝幸临的御道,左右供郡亲王出入,一般的官员臣民不能通行,因而平时都用木栅栏封闭起来。
庙前广场西侧的聚星亭,六角飞檐、古朴大方,外表看双重飞檐翘角,貌似两层结构,其实只有一层,亭名取群星聚集、人才荟萃之意。
再请看东边,临水而立的小院子是魁光阁,阁内的魁星亭,三层六面,下临秦淮,景致独特。
古有“奎主文章”之说。
奎星即魁星,是文运兴旺之兆,是科举时代考试夺魁的象征,因而魁星被历代学子奉为神灵。
魁光阁与聚星亭东西犄角相望,互为呼应,融为一体。
庙前广场北面的石砌坊门,是孔庙第一道大门—棂星门,六柱三门,古朴优美,中间横楣刻有篆文“棂星门”。
棂星是古代天文学中的“文星”,取名之由是要表示天下文人学士集学于此的意思。
三门之间镶嵌有牡丹图案的砖刻浮雕,精雕细琢,美仑美奂。
石柱顶端皆用云板,即华表之意,作为一种标志。
此乃皇帝祭孔的仪门。
导游词讲解之下雨天该怎么开头向游客讲解
游客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就有望带着大家游览这美丽的乌镇风光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是大家都听过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
这首诗是在美丽的西湖旁写的,而我们今天即将要游览的杭州乌镇也可和西湖媲美。
乌镇曾名乌墩和青墩,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小桥流水)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乌镇具典型江南水乡特征,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
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
小桥流水桥是江南水乡古镇不可或缺的因素。
据说乌镇历史上桥梁最多时有120多座,真正是“百步一桥”,现存30多座。
其中西栅有通济桥、仁济桥,中市及东栅有应家桥、太平桥、仁寿桥、永安桥、逢源双桥;南栅有福兴桥和浮澜桥;北栅有梯云桥和利济桥。
这些桥最早建于南宋,大多始建或重建于明清,有些桥还题有桥联,如通济桥:“寒树烟中,尽乌戌六朝旧地;夕阳帆外,是吴兴几点远山。
”(朝南) “通云门开数万家西环浙水;题桥人至三千里北望燕京。
”(朝北)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和时分让人感觉古老的感觉。
(石板小巷)走进乌镇,走在那用青石板铺成的狭窄的小街上,看到两边各式各样的民居和仍住在民房中的乡民,就会让人有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
作为历史古镇,乌镇无论是整个镇还是观前街,都体现着一种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
走进这个充满了农业文化氛围的古镇,漫步于古镇绵延一里多长的石板小街上,可以倾听脚步在另一小巷上的回音。
沿水小街有“石帮岸”,有些可能有修饰,比如我见过雕上一个瓶,瓶里插着三支戟,取“平升三级”的意思。
用以系船。
(人家尽枕河)乌镇和许多江南水乡小镇一样,街道、民居皆沿溪、河而造,正所谓“人家尽枕河”。
与众不同的是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人称“水阁”,这是乌镇所特有的风貌。
水阁是真正的“枕河”,三面有窗,凭窗可观市河风光。
茅盾曾在《大地山河》中这样描述故乡的水阁:“……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唉乃,飘然而过……”记下来请大家尽情欣赏这美丽的乌镇风光
景区导游词怎么写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王导,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讲解颐和园的风景名胜。
请大家随着我走。
现在,我手指的这个是著名的长廊。
这个长廊可不一般。
它全长700多米,分成273间。
大家可以看到,每间的横槛上都有许多五彩图画,画得各式各样,有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难怪被称为“世界第一廊”。
大家往前看,这就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
这片湖静得像一面镜子。
游船经常从这里经过,大家可以听到船上游人们的欢歌笑语。
在昆明湖的上面,就是闻名遐迩的万寿山。
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部风景。
站在这里看,整个颐和园真可谓是无比壮观。
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阁。
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
这座石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
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的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这座在历史上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现已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参观热点之一,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
1986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景区导游词怎么写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王导,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讲解颐和园的风景名胜。
请大家随着我走。
现在,我手指的这个是著名的长廊。
这个长廊可不一般。
它全长700多米,分成273间。
大家可以看到,每间的横槛上都有许多五彩图画,画得各式各样,有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难怪被称为“世界第一廊”。
大家往前看,这就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
这片湖静得像一面镜子。
游船经常从这里经过,大家可以听到船上游人们的欢歌笑语。
在昆明湖的上面,就是闻名遐迩的万寿山。
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部风景。
站在这里看,整个颐和园真可谓是无比壮观。
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阁。
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
这座石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
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的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这座在历史上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现已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参观热点之一,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
1986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导游面试时,导游词必须讲够10分钟么(沿途+景点)
考官应该不会听那么长时间吧
我是河南的。
时间是有规定的,必须达到
如果你认真准备了,你只会感觉时间不够用,我记得我好像还有很多没说完,时间就到了,还是考官提醒我才意识到该结尾了
另外,考官会随时喊停,要做好心理准备,千万不要乱,按自己的语速调整
呵呵,说到经验,有很重要的一点,也是我的秘籍,你在考试之前亲自到各个景点去实际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别的导游是怎么讲的,(最好是笔试之前,因为笔试完后时间不长就会考口试,你要留出时间整理)我老师教过我,说做导游有一个本事,就是神游,简单的说就是别人给你讲一路的见闻,用语言描述建筑、景点的样子,你就要有和亲临现场一样的感觉,这是衡量导游员是否可以做得出色先觉条件之一。
另外,你也要配备“头脑现场录制”的模式,也就是你到了景点以后,将你看到的完整的记录在你的脑子里,在口试的时候,就像再次还原一样把你想象中的景点讲出来,说实话,我当时考试的时候就是这样,也很投入,当时我竟然连考试的老师都看不见了,脑子里想的,嘴里说的,以及眼里看到的全是故宫
那种感觉很奇妙,不像在考试,好像完全在做导游
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千万别讲故事和野史,否则成绩会凄惨到极点
呵呵
导游面试时,导游词必须讲够10分钟么(沿途+景点)
考官应该不会听那么长时间吧
我是河南的。
时间是有规定的,必须达到
如果你认真准备了,你只会感觉时间不够用,我记得我好像还有很多没说完,时间就到了,还是考官提醒我才意识到该结尾了
另外,考官会随时喊停,要做好心理准备,千万不要乱,按自己的语速调整
呵呵,说到经验,有很重要的一点,也是我的秘籍,你在考试之前亲自到各个景点去实际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别的导游是怎么讲的,(最好是笔试之前,因为笔试完后时间不长就会考口试,你要留出时间整理)我老师教过我,说做导游有一个本事,就是神游,简单的说就是别人给你讲一路的见闻,用语言描述建筑、景点的样子,你就要有和亲临现场一样的感觉,这是衡量导游员是否可以做得出色先觉条件之一。
另外,你也要配备“头脑现场录制”的模式,也就是你到了景点以后,将你看到的完整的记录在你的脑子里,在口试的时候,就像再次还原一样把你想象中的景点讲出来,说实话,我当时考试的时候就是这样,也很投入,当时我竟然连考试的老师都看不见了,脑子里想的,嘴里说的,以及眼里看到的全是故宫
那种感觉很奇妙,不像在考试,好像完全在做导游
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千万别讲故事和野史,否则成绩会凄惨到极点
呵呵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2060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