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天津科技馆导游词简短

谁有广州科学馆的导游词啊

广东科学中心 在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的最西端,耗资19亿元人民币、历时近5年建成的广东科学中心在2008年9月19日举行亮灯仪式。

在2008年9月26日下午的开馆仪式,27日,中心正式对公众开放。

占地45万平方米的广东科学中心位于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它南、北临江,西靠滨江生态公园,东邻广州大学城外环路,主入口正对广州大学。

从远处望去,它仿佛一艘正待启航的航空母舰;从空中俯瞰,它又变成一朵在蓝天下怒放的巨大木棉花;从近处看去,它又像一只探索世界的眼睛。

就是这个木棉花和航空母舰的结合体,总建筑面积达

【第13句】:75万平方米,成为目前世界上展示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科普教育场馆。

广东科学中心总投资为19亿元人民币,全部由政府出资,是目前国内投资最大的科学馆项目。

广东科学中心项目,先后进行了两轮设计方案和国际招标,经过严格挑选,最终,国内的中南建筑设计院凭借“科技航母”方案,从国内外30多个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广东科学中心以“自然、人类、科学、文明”为主题,演绎包含人与文明、人与科学、人与自然相对关系。

是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机构,是为广大公众提供科普教育的社会科技活动场所。

广东科学中心主体建筑内目前共有8大常设主题展区(儿童天地、实验与发现、数码世界、交通世界、绿色家园、飞天之梦、人与健康、感知与思维)、4座科技影院(巨幕影院、球幕影院、动感影院、4D影院)、两个开放实验室和一个2500平方米的“数字家庭体验馆”,此外还有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临时展区,用于随时展示国内外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

广东科学中心的展项目前已超过400个,这些展项形式非常新颖,有一半都是国内外第一次出现的创新展项。

在广东科学中心主楼周边,除了水主题展区——8万平方米的人工湖外,还有一个互动性很强的大型室外展区——科学广场,这里汇聚了巨大杠杆、人体日冕、回声管和传声管、排箫、石板琴和木板琴等63个大型展项。

科学广场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室外科学展示区,广场上的63个展项全部都将对公众免费开放。

科普教育、科技成果展示和科学技术交流是广东科学中心三个主要的功能,广东科学中心设有专门的学术交流区域,里面有功能齐全的会议厅、学术报告厅和信息中心。

不仅如此,这里的‘科学家俱乐部’还将定期请著名科学家前来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

广东科学中心其实还有一个很大的功能,那就是科普旅游和休闲功能,这里不仅有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餐厅,还有面积约700平方米的商场,里面摆放着具有广东科学中心特色的纪念品、小型展示模型及科普书籍和音像制品。

它体现了21世纪‘玩中学’的理念,将带动广东省的旅游档次登上一个新台阶。

介绍南京科技馆的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王导,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讲解颐和园的风景名胜。

请大家随着我走。

现在,我手指的这个是著名的长廊。

这个长廊可不一般。

它全长700多米,分成273间。

大家可以看到,每间的横槛上都有许多五彩图画,画得各式各样,有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难怪被称为“世界第一廊”。

大家往前看,这就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

这片湖静得像一面镜子。

游船经常从这里经过,大家可以听到船上游人们的欢歌笑语。

在昆明湖的上面,就是闻名遐迩的万寿山。

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部风景。

站在这里看,整个颐和园真可谓是无比壮观。

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阁。

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

这座石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

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的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这座在历史上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现已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参观热点之一,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

1986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大家听了我的介绍,也心动了吧

那就亲自到颐和园看看吧

求成都大熊猫繁殖基地导游解说词

12月虽然寒风刺骨,但是却依然抵挡不住我们408班孩子们的热情。

今天,我们班的全体同学带领着来自萧山区高桥小学的80位老师们参观了美丽的校园,感受了浓浓的校园文化。

每一个同学都面带微笑,自信满满,自然大方地向客人们介绍着校园的每个角角落落,俨然一副专业小导游的模样。

准备篇 在得知有这样一次机会之后,孩子们都是既兴奋又紧张。

为了更好地展示我们408班的风采,有更出色的表现,每一个同学都认真积极地准备着。

孩子们首先精心制作了导游旗和导游证,瞧,孩子们做得多漂亮

当小导游最关键的就是导游词了。

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仔细观察了解校园的每一处,然后自己完成整个线路的导游词,语文潘老师也精心帮助孩子们进行修改。

有了导游词,每个孩子都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练习,熟悉整个介绍过程。

同时还邀请了当过小导游的409和406班的同学们带领我们游览校园,进行指导。

最后又邀请了401和403班的孩子们担当小老师,进行模拟练习。

在一次次的练习中,孩子们在不断地进步,也变得越来越自信。

活动篇 终于要正式上场了。

孩子们显得异常兴奋。

首先中队长李有为给所有的老师们简单地介绍了我们中队,然后每位孩子就自由地去邀请两位老师开始小导游工作了。

不少孩子介绍得有声有色,有些平时胆子比较小的同学也是声音越来越响。

在介绍的过程中,孩子们还和老师们进行互动交流,对于孩子的表现老师们都满意地点头。

同时我们还邀请了五位家长担任我们此次活动的摄影师,为每位孩子留下了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感受篇 这次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次很难得的锻炼机会,也将成为他们小学生活中非常难忘的经历。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都很开心,纷纷用语言记录下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位来自萧山和蔼可亲的老师,这是我从小学阶段最难忘的一天了。

----李心悦正要参观科技馆时,老师问:你们学校的大操场在举行什么活动?怎么全校同学都在跑?我在心里惊慌地想:在导游词中,我根本没有写到关于冬季长跑,这下没辙了.还好我灵机一动,说:这是我校的冬季长跑活动,是先活动开身体;再做广播体操.老师对我这套临时编的说法大大地点了下头,算是对我的肯定. ----闻鑫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不停地翻滚着,无法平静......还没有去的时候,心里不知道有多紧张了

因为我知道:“我代表的不仅仅是408班,还是三墩小学

” ----姜婕 活动马上就开始了, 我带着老师们走出多功能厅,刚出门 我就满身紧张,心想:" 我会不会突然忘词,会不会说错......"后来, 我发现老师非常温柔, 我就不紧张了, 我想,原来也没什么好怕的,我介绍起来越来越流利。

----马浩原 刚开始,我紧张得腿发抖,随着我的投入,后来我介绍得越来越流利,越来越自信,看到“我的游客”微笑着仔细听我的解说,我心里有种前所未有的快乐。

---谢欣蕾 今天我穿的漂漂亮亮到了学校,又兴奋又激动的期待着接待萧山80位老师

老师表扬我说的好,我心里想:“陈彦予加油

不要骄傲”。

回到教室我心想:“这次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下次有这样的机会我一定会做的更好”

----陈彦予 今天,我的心情即紧张又激动,因为马上就要当小导游了

在去笑脸墙的路上,我先给老师讲解了我们学校的概况,介绍完刚好到笑脸墙回头一看,我不是带了一位老师吗

怎么又凭空出现了这么多的老师。

竟然有6位女老师选我做导游,难道是我口才太好了

我不禁沾沾自喜,一路上老师们对我赞不绝口,都有点害羞了。

365kUaIlE.cn和同学们一个个的擦肩而过,看到他们认真的讲解并且个个脸上带着微笑和热情,我更自信的进行我的导游工作。

----智佳时 一个人要带两位老师,那时候我非常紧张,于是我就在心里默默地练习,我怕在说的时候断断续续的给学校丢脸,导游证和导游旗我做得也特别细心,一定要给老师们一个最好的印象。

----蒋奕

求桂林七星公园华夏之光导游词。

越详细越好。

特急。

各位大家好,欢迎您来到桂林七星公园,愿您在这里开心,看的.下面我来为大家讲解的七星公园.七星公园在漓江东岸,是桂林市面积最大、风景最美的综合性公园。

在解放桥往东望去,可以看见七座山峰,排列得很像北斗七星,而被称为七星山。

七星公园因山而得名。

斗魁的北四峰叫普陀山,斗柄的南三峰,组成了月牙山。

它荟集了山、水、洞、石、庭园、林木、文物等精华,主要景观有花桥、驼峰、普陀山、七星岩、月牙山以及桂海碑林等,是人们的必游之地。

花桥横跨灵剑江与小东江的会流处,是七星公园西面的入口。

它原名嘉熙桥,始建于宋代,明朝时重修两次,并在桥西增建旱桥七孔,用于汛期排洪。

该桥在当时地处城郊,每年春夏,花开烂漫,落英缤纷,“满溪流水半溪花”,所以称之为花桥。

现桥是1965年依原式重修的四孔桥,青石所砌,汉白玉栏杆,桥顶盖有琉璃瓦,可供游人避雨观景。

远眺花桥,桥孔与倒影,就像四轮明月,映入江中。

桥上赏景,可见水光山色,绮丽幽雅。

“四轮明月伴芙蓉,半入澄江半化虹。

花好月圆情缱淃,长亭恰似广寒宫。

”这首诗写的就是“花桥映月”之景。

普陀山位于七星公园的中心,由七星山西北的天枢、天璇、天矶、天权4峰组成。

因山上有洞供奉观音菩萨,而按佛教习俗称之为普陀山。

山的西麓有元风洞,盛夏酷暑,此处却凉风习习,所以明代诗人俞安期写诗赞道:“深洞贯阴崖,寒飙生不绝。

悬泉石謼垂,炎月吹成雪。

”从这里沿桂花林荫道北行不远是普陀门,门内右侧有护碑亭,直立两块碑石,一书“逍遥楼”,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手笔,碑的背面是宋代李彦弼的《湘南楼记》,另一碑是明代包裕的《重修广西省城碑记》。

从普陀门上山,左入“超尘静境”,过拥翠亭和小蓬莱长廊,便到普陀石林。

这里奇石峥嵘,石骨嶙峋。

唐太宗李世民曾派李靖来此取瑞石回长安,刻制欧阳询写的《九成宫酚泉铭》碑。

李靖曾在这里修建庆林观,相传“庆林观”三字是唐太宗亲笔所题。

傍山有普陀楼,登楼可以远眺桂林风光,楼后有观音洞,是供奉观音菩萨的地方。

普陀楼旁就是普陀岩,但岩的左壁却刻有篆书“碧虚岩”。

这是明代道士潘常静的错刻。

碧虚岩就是七星岩,此三字本应该在七星岩口,却因潘道士耳聋听不清而错刻在此。

穿过普陀岩,登上玄武阁,在阁左窗外的崖壁间有“龟蛇合一”的浮雕。

红龟青蛇,形象逼真,这也是潘道士的杰作。

普陀山的天矶峰上有摘星亭,登亭极目四望,便可以看到宋代大诗人刘克庄所写的“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壮丽景色。

“驼峰”是骆驼山的简称,因其酷似一只蹲在地上的骆驼而得名,又因像一只古代的酒壶,也叫他作壶山。

明代末年江南名士雷鸣春避战乱而隐居于此,遍种桃花,著书立说。

他为人好饮,醉必长啸,自号“酒人”,死后葬于山脚,山上刻有“雷酒人之墓”。

每年春天,桃花红遍,仿佛给骆驼山披上赤霞,景色极其优美,古人因此称之为“壶山赤霞”,即驼峰赤霞。

这是桂林十六景之一。

游人至此,必与之照相留念,以纪游兴。

该山在普陀山后,两侧有动物园、盆景场、花圃和茶室。

月牙山是由七星山的玉衡、开阳、瑶光三座山峰组成,因山腰有一岩石,远望酷似一弯新月,故得名。

又因山中有龙隐洞,龙隐岩,也叫龙隐山。

在山北的山腰上,有一剑柄石,它屹然独立,笔直峭拔,高达数仗,形似剑柄。

沿山麓小道西南而行,过玉兔岩,即可到伴月亭。

在这里看花桥倒映于清澈的小东江中,极富诗意。

再往前行数十米是月牙岩,它前临小东江,三面是悬崖峭壁,琼花盛开,石乳倒垂。

过去此处曾有一月牙寺,1963年改建为古雅清幽的二层楼阁,取名小广寒。

在其右侧,依山傍崖处还有一襟江阁。

登阁远眺,景色迷人。

出阁顺山南下,就到丹桂岩,它因传说以前附近有一丹桂树而得名。

这里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至今已有约六千至一万年了,现在岩壁上仍嵌有贝壳的遗物。

出丹桂岩不远便是龙隐洞。

该洞南北通透,洞的一壁插入小东江,洞顶有蜿蜒的石槽,槽壁上被剥蚀的均匀斑痕,极像龙鳞。

整个石槽就像一条神龙飞去后所留下的全身痕迹,所以人们称之为龙隐洞。

相传这里是神龙隐睡的地方,头南尾西,神龙飞走后,人们就在石壁上题刻了“神龙遗迹”、“破皮而飞”的大字。

明代诗人周进隆写道:“飞腾不知几千载,至今点点龙鳞存。

”龙隐洞不远就是龙隐岩,据说这也是老龙居住的地方,因岩洞像个布袋子,又叫布袋岩。

它高明宽敞,冬夏宜人,是个很好的游览之地。

龙隐岩最大的特点是题刻颇多,明代人就说它“壁无完石”。

在100多件的石刻中,宋刻就占了一大半,其中最著名的是《元祐党籍碑》。

宋代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宰相蔡京将司马光、苏轼等309人列为元奸党,由宋徽宗下令全国刻石立碑,次年又下诏尽毁。

龙隐岩的这一块是被列为元党人之一的梁焘之曾孙梁律在时隔93年后重刻,是全国仅存最完整的一块。

碑的右侧是清末康有为的《观元党人碑记》。

此外,这里还有宋代黄庭坚书写南北朝诗人颜廷之的《五君咏》和宋代米芾、程节和诗石刻等。

1964年在龙隐岩口建成了“桂海碑林”陈列馆,展列了分散在市内各处碑刻的拓片,供人欣赏,被称赞为“古代书法艺林”。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21472.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