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文化中心导游词
抚州汤显祖纪念馆,写作文不少于500字
大觉山国家AAAA级景区 大觉寺地处资溪县大觉山旅游区内,是抚州唯一4A级景区,距景区山门6公里,核心区域面积
【第1句】:8万亩。
佛、道、儒三教合一宗教朝拜胜地、驰名中外数百年的大觉寺,坐落在海拔1118米的莲花山天然石洞中。
此洞深12米,宽60米,高6米,洞之深廓,世所罕见。
大觉山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广,被专家誉为“天然氧吧,全国罕见的动植物基因库”。
境内山清水秀,山峦苍郁峻拔、溪流清澈萦回,自然风貌原始,空气清纯,新鲜、气候舒爽宜人,以全国罕见江西第一的绿色植被,引起国内外等专家关注,被誉为“生态王国,华厦翡翠”。
大觉山风景区成功入选“新赣鄱十景”,可见其魅力所在。
市内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南城麻姑山,麻姑山自古属天下名山,素负洞天福地盛名;有比泰山还高200多米的南丰军峰山,山上古木参天,怪石奇峰,龙潭飞瀑,并有九公里的原始石阶曲折上山;有号称“百岛洞”特大型水库—洪门水库,百里库区碧波荡漾,山重水复;有湖光山色、风景优美的南丰潭湖水库;有风景壮观的抚河源头风光;有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其中资溪马头山,自然保护区内有原始森林和奇珍动物,宜黄华南虎自然保护区内已多批外籍专家来此考察。
还有临川温泉、资溪法水温泉。
近几年,广昌和南丰还推出莲乡、桔乡观光项目。
这些自然景观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
人文景观 抚州素有“才子之乡”美誉,自古名人辈出,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
市内有王安石纪念馆、汤显祖文化艺术中心、汤显祖纪念馆、汤显祖墓、曾巩读书岩、曾巩纪念馆、谭纶墓、陆象山墓、乐史墓、吴澄墓,舒同书画博物馆,还有数条以抚州名人命名的街道。
历代到抚州为官或周游的文人墨客如颜真卿、王羲之、白居易、陆游、谢灵运等,为市内留下了大量诗词、文赋、字画、雕塑、摩岩石刻及许多美好的历史传说。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抚州有六个县为全红区,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在抚州活动过,至今遗存的革命遗址有:第四次反“围剿”东、黄陂战役旧址、第五次反“围剿”高虎脑战场旧址、康都会议及红一方面军总部旧址、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旧居。
人文景观是具有抚州特色的旅游资源。
编辑本段自然资源 [自然特征] 抚州东南西三面环山,武夷山脉逶迤东南,雩山山脉绵延西南,地势南高北低,渐次向鄱阳湖平原地区倾斜。
境内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岗地、谷地广布,河川平原开阔,土地连片集中,抚河水系网及全境。
境内海拔大于500米,相对高度2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36
【第73句】:43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的
【第19句】:52%;海拔100~500米,相对高度50~300米的丘陵面积1180
【第7句】:43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的
【第62句】:75%;海拔小于100米的岗地、平原33
【第36句】:06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的
【第17句】:73%。
抚州区域河流属长江流域鄱阳湖水系。
水系完整,河道密布,溪流不断,水流量大,含沙量少,水能资源丰富。
全市河流分抚河、信江、赣江三支水系,有大小河流470条。
抚河是江西省第二大河流,干流总长350公里,流经境内广昌、南丰、南城、金溪、临川5县区,抚河水系在抚州市集水面积
【第1句】:68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
【第84句】:6%,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第75句】:9亿立方米。
信江支流泸阳河、白塔河分布于资溪、金溪、东乡3县。
赣江支流乌江水系网及乐安,梅江水系网及广昌,约占全市土地面积各
【第7句】:5%和0.24%。
由于大小河流切割,长年冲积,逐渐形成峡谷沃土,赣抚平原即由此形成。
市境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四季分明。
寒冬日出则暖,盛夏雨过便凉。
1月份平均气温5℃,7月份平均气温29℃。
年平均气温
【第17句】:6℃,年平均降雨量1735毫米,无霜期平均在27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1780小时,很适宜农作物生长。
“南丰蜜桔驰名中外”,
江西的三色是什么
第一次作业
【第2句】:康德的主要美学著作是()。
A:《纯粹理性批判》B:《判断力批判C:《实践理性批判》》D:《反思批判正确答案:B
【第3句】:第一次把优美与崇高并列,将其作为两个主要审美范畴进行论述的是()。
A:哈奇生B:夏夫兹博里C:休谟D:博克正确答案:D
【第5句】:提出劳动创造了美”的是()。
A:别林斯基B:车尔尼雪夫斯基C:马克思D:列宁正确答案:C
【第11句】:提出诗言志”的著作是《》。
A:《诗经》B:《尚书》C:《庄子》D:《论语》正确答案:B
【第13句】:认为文艺是模仿的模仿”的人是()。
A:苏格拉底B:德谟克利特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正确答案:C
【第1句】:美学之父”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鲍姆嘉通D:莱辛正确答案:C
【第6句】:最早区分美本身”与美的东西”的人是()。
A:毕达哥拉斯B:德谟克利特C:苏格拉底D:柏拉图正确答案:D
【第7句】:提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的人是()。
A:亚里士多德B:伊壁鸠鲁C:巴门尼德D:朗吉弩斯正确答案:A
【第8句】:庄子的美学观是()。
A:君子**之美B:天地有大美而不言C:充实之谓美D:美在虚实正确答案:B
【第9句】:认为崇高在于无形式”的人是()A:康德B:黑格尔C:费希特D:叔本华正确答案:A
【第10句】:汉代《说文解字》里美”字的意思是()A:羊人为美B:羊综合感觉为美C:羊生殖崇拜为美D:羊大为美正确答案:D
【第12句】:强调尽善尽美”的是()。
A:老子B:孔子C:韩非子D:荀子正确答案:B
【第14句】:苏珊・朗格提出的文艺本质说是()。
A:表现说B:神授说C:无意识说D:符号说正确答案:D
【第15句】:提出艺术是人类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之一的人是()。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正确答案:A
【第4句】:黑格尔的美学观是()。
A:美是理念的感性现象B:美是和谐C:美是鲜明的颜色D:美是数的和谐正确答案:A
【第2句】:B
【第3句】:D
【第5句】:C
【第11句】:B
【第13句】:C
【第1句】:C
【第6句】:D
【第7句】:A
【第8句】:B
【第9句】:A
【第10句】:D
【第12句】:B
【第14句】:D
【第15句】:A
【第4句】:A 第二次作业
【第17句】:下列作家属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是()。
A:杜甫B:李白C:汤显祖D:屈原正确答案:A
【第29句】:相当于优美”这一范畴的中国概念是()。
A:阳刚之美B:雄浑C:大D:阴柔之美正确答案:D
【第23句】: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现象”的人是()。
A:费希特B:车尔尼雪夫斯基C:黑格尔D:狄德罗正确答案:C
【第24句】:提出审美的第六感官”这一概念的人是()。
A:夏夫兹博里B:柏克C:培根D:洛克正确答案:A
【第26句】:提出文艺创作模仿说”的人是()。
A:黑格尔B:康德C:柏拉图D:贝尔正确答案:C
【第30句】:鲍姆嘉登的《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学科的**,其时间是在( )A:1775年B:1757年C:1755年D:1750年正确答案:D
【第16句】:被称为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纲领”的是()。
A:诗言语志B:文载道C:诗缘情D:诗赋欲丽正确答案:A
【第25句】: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人是()。
A:荀子B:孔子C:庄子D:孟子正确答案:C
【第27句】:第一次提出崇高”这一概念的人是()。
A:朗吉弩斯B:毕达歌拉斯C:苏格拉底D:泰勒斯正确答案:A
【第19句】:法国考古学家雷纳克认同的文艺起源说是()。
A:巫术仪式说B:符号说C:表现说D:表现更高实体说正确答案:A
【第20句】:下列著作的作者是康德的是()。
A:《美学》B:《汉堡剧评》C:《判断力批判》D:《拉奥孔》正确答案:C
【第21句】: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是()。
A:美本身B:秩序、匀称与明确C:数的和谐D:和谐、整一正确答案:B
【第22句】:提出诗可以兴、观、群、怨”的先秦诸子是()。
A:庄子B:孟子C:荀子D:孔子正确答案:D
【第28句】:文艺游戏说”的代表人物是()。
A:康德B:贺拉斯C:布瓦洛D:雪莱正确答案:A
【第18句】:下列人物属于文艺模仿说代表人物的是()。
A:弗洛伊德B:阿德勒C:达尔文D:亚里士多德正确答案:D 第三次作业
【第31句】:A
【第45句】:A
【第37句】:B
【第38句】:D
【第40句】:D 41B 35D 36A 39A 32D 33D 42C 43A 44B 34B
【第31句】: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的( ) A:伊安篇B:斐多篇C:大希庇阿斯篇D:会饮篇正确答案:A
【第45句】: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是( ) A:物质实在层B:意象世界层C:形式符号层D:意境超验层正确答案:A
【第37句】:被比作水中盐、蜜中花”的美感心理要素是( ) A:通感B:理解C:想象D:情感正确答案:B 3
【第8句】:曾指出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的美学家是( ) A:朱光潜B:李泽厚C:蔡仪D:宗白华正确答案:D
【第40句】:曾以典型的无我”创作方式闻名的作家是( ) A:雨果B:马拉美C:庞德D:梅里美正确答案:D
【第41句】:当人心境压抑时,去观看喜剧表演,用笑来冲淡郁闷,从而保持情绪的稳定,这是艺术的社会干预功能( ) A:社会干预功能B:心理平衡功能C:道德教育功能D:娱乐消遣功正确答案:B
【第35句】:以下不属于大力倡导美感的非功利性的美学家是( ) A:康德B:王国维C:蔡元培D:柏拉图正确答案:D
【第36句】: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构成的一种( ) A:精神关系B:认识关系C:信仰关系D: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关系正确答案:A
【第39句】: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将意境”范畴发展为境界”的美学家是( ) A:王国维B:吕荧C:严羽D:蔡元培正确答案:A
【第32句】:隐秀”说的提出者是( ) A:钟嵘B:陆机C:司空图D:刘勰正确答案:D
【第33句】:决定着美的生活内容和文化深度的是以下哪个层面( ) A:自然物质层B:心理意识层C:知觉表象层D:社会历史层正确答案:D
【第42句】:艺术意象是一种( ) A:虚拟的存在B:客观的物质存在C:精神的存在D:物质—精神存在正确答案:C
【第43句】:决定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的关键层次是( ) A:意象B:意境C:表象D:内容正确答案:A
【第44句】:以下不属于艺术品的基本特征的是( ) A:自律性B:他律性C:形式符号性D:**性正确答案:B
【第34句】:以下陈述不属于席勒所作出的是( ) A:“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B:“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这就是审美王国的规律。
”C:“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
”D:“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
”正确答案:B 第四次作业
【第1句】: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探讨主要形态有哪些?答:在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理论众说纷纭,但从哲学的出发点看,基本上不外两种:一种从客观物质的属性中去寻找美的根源;另一种从精神中去寻找美的根源。
此外,还有游移于上述两者之间的各种折衷、含混的说法。
(1)马克思主义主张从人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实践改造中去寻找美的根源。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在事物本身,主要是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主要靠事物的“体积与安排”,要见出事物的“整一性”。
达芬奇认为美不是什么神意的体现,而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是可以用感官认识到的事物的性质。
他认为“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如《蒙娜丽莎》像,整体的每一部分都和整体成比例。
在他看来人体是自然界中最美的东西。
狄德罗把美分为实在美和相对美,属于客观事物本身形式方面的秩序、对称、安排的关系称为实在美。
属于对象与其他事物相比较的联系,称为相对美。
他们是从客观物质的属性中去寻找美的根源。
(2)柏拉图认为“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理式(理念、美)—-现实(影子)—艺术(影子的影子)。
康德人为美“只能是主观的”。
美感是一种不计较利害的自由的快感,在趣味判断中,美具有无目的而又合目的性的形式。
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自然不能显现理念,只有艺术才能充分地显现理念。
严格地说只有艺术才能算是真正的美,因此他研究的“并非一般的美,而只是艺术的美。
”所以黑格尔把美学也称为“艺术哲学”或“美的艺术的哲学”。
他们是从精神中去寻找美的根源。
(3)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
美包含一种可爱的、宝贵的东西。
美是活生生的事物,是多样的对象。
这是一种折中、含混的说法。
【第2句】: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美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客观社会性。
就是说,美既是客观的,又是社会的,它既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同时又不是脱离人的社会生活的纯粹的自然存在的东西。
(2)个别形象性。
就是说,一切审美对象必须是个别的,具体的,形象的,人们可以通过感觉、知觉、直觉等一系列审美心理活动直接感受得到的,否则就无法进入人的审美领域。
(3)感染性。
就是说,美具有诱人的魅力。
美的事物作为实践的产物,积淀着人的个性、智慧、才能、理想和情感等,因此,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自己的情感和理想社会与审美对象相调和而引起感情波动或浓烈的感情向纵横方向扩充,这就是感染性的实质。
(4)社会功利性。
美既有非功利、超功利的一面,又有社会功利性的一面。
从个体美感的瞬间心理特点来看,是非功利或超功利的;从美所包含的内容来看,又具有功利性,这种功利性是隐蔽的、曲折的、往往不为审美主体所察觉。
【第3句】:审美活动产生的前提是什么? 答:(1)美感的存在必须以人的审美能力存在为前提,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包含先天的感官感受能力和后天的学习辨识能力。
(2)美感的产生要以人的审美需要的存在为前提,马斯洛需要层次。
(3)必须要有审美的态度。
所谓审美的态度就是一种非功利的非抽象逻辑的非科学式的态度,从功利中解放出来从科学探索中解放出来,从而在自由的心态下只注重事物的整体形式本身,在自己的直觉感知活动和想象、情感活动等心理活动中获得精神的陶醉和快乐愉悦。
(4)美感的存在,是以人的审美心理的存在为基础的。
(5)美感的存在需要一定的审美环境。
【第4句】:简述美学史上4种关于喜剧性的理论。
答:(1)康德是从喜剧的心理效应来论述喜剧发生原理。
(2)黑格尔从矛盾冲突的观点出发,在悲剧与喜剧的比较之中揭示喜剧产生的原因,显得更加深刻和切合喜剧的本质。
(3)马、恩:认为喜剧本质上是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它是新事物在取得胜利后或即将取得胜利时对旧事物的否定,使“人类能够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
(4)巴赫金,提出了著名的“狂欢化”思想,认为与喜剧文化相关的狂欢文化和怪诞风格,具有解构意识形态和社会秩序的功能。
【第5句】:怎样理解崇高的内涵? 答:崇高的内涵是: (1)人与自然的对立与超越; (2)人与社会的对立与超越; (3)艺术作品的崇高风格。
文言文翻译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
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
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
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
描述汤显祖的诗词歌赋
汤显祖,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若士,世称临川先生。
汤尚贤长子,明嘉靖29年(1550年)生于文昌里汤家山灵芝园。
汤显祖5岁时能与长辈联对,12岁在伯父汤尚质影响下开始写诗,并将其书斋号为诗集名,曰:。
汤显祖14岁为县学诸生,因有神童誉,江西提学使何镗亲试其才,并指案为题,汤显祖从容对答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何镗异之道:“此生将来必以文章雄视天下”。
明隆庆4年(1570年),汤显祖参加乡试中第8名举人,并以制义创奇,被誉为举业八大家之一,时名以满天下。
国子监祭酒汤宾尹赞其曰:“制义以来能创奇者,汤义仍一人而已”。
丞相张居正闻知,欲收其名为已所用,则待汤显祖入京参加会试之时,令其子至汤显祖下榻求见,并许以本届会试“鼎甲”,以示宠爱。
汤显祖自知实力,不肯助张居正科场作弊,则当即回绝,权相张居正恼羞成怒,故在科场中设阻,至使汤显祖落榜。
汤显祖落第后,风尘仆仆回到家乡,抚州知府闻知其科场义举,举城相迎,并赞汤显祖为“真正状元”。
张居正因把持朝正,会试考官皆视其马首为瞻,以其好恶来决定考生成绩,因众考官皆知汤显祖是张居正眼中钉,尽管汤显祖制义为天下第一,然而考官始终不敢公正对待其考卷,致使汤显祖连续落第。
明万历10年(1582年),丞相张居正死,因而扫清了汤显祖会试的障碍。
明万历11年(1583年),汤显祖再次入京参加会试中第65名,殿试时获第三甲第211名,赐同进士。
汤显祖因为三甲赐同进士,不能入选翰林院,则依旧例,授南京太常博士,专责祭祀礼乐。
明万历14年(1586年),汤显祖改授南京詹事府主簿,其职虽为辅导太子,然因太子在京,此职实为虚设。
明万历17年(1589年),汤显祖被擢升为南京礼部司南仪郎、六品主事,主祭祠,汤显祖虽为闲官,但其却甚为关心时事,他因不满丞相申时行压制言路,打击谏官之行为,上书弹劾权相,他奏道:“指策申时行以权谋私,专权行事,断绝言路,使言官噤若寒蝉不敢直谏”。
时天下谏官无不畏申时行之专横,无敢言者,汤显祖虽位卑言轻,但却敢挺身而抗强权,因而顿以直声闻四海。
权相申时行见汤显祖以下官犯上,怒而罢朝,万历皇帝专宠申时行,乃下诏切责汤显祖,并贬其为海南徐闻县典史。
海南为偏荒僻野之地,是历朝流放罪臣之地,因而朋友们都劝汤显祖不要去接受这个不入流的小官。
汤显祖道:“吾生梦罗浮、雷擎、大蓬、葛洪母井、马伏波铜柱而不可得,得暇一尉,了此夙愿,何必减陆贾使南粤哉”。
明万历19年(1591年)九月初九,汤显祖告别诸友,经赣州,越梅岭,自广东保昌(南雄)下船,过英德真阳峡,十月到广州,遇道往游罗浮山,十月初七,自广州舟行到南海,经香港、澳门、恩平到阳江,由阳江乘海船过琼州海峡,抵围州采珠地,然后折回到广东徐闻上任。
汤显祖一路游玩到广东,县人闻其大名,蹑衣冠而请揭者,趾相错也,诸弟子执经问难靡虚日,户履常满,至廨舍隘不能容。
徐闻民风好斗,人皆轻生。
汤显祖为了推广中原文明,化土著之俗,其联合知县熊敏捐俸银,在徐闻县城西门塘畔创办了一所“贵生书院”,教民知书识礼,认识生命的重要性,而化其轻生之俗。
并宣传“君子学道则爱人”、“天下之生皆当贵重”的人生哲理。
汤显祖将书院的十二间教室,分别命名为审问、博学、慎思、明辨、笃行、格物、致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并在一文中道:“天地孰为贵,乾坤只此生,海波终日鼓,谁悉贵生情”。
汤显祖在教学上,他对弟子一视同仁,因材施教,扶理谈修,每日津津不厌。
通过汤显祖的教育和宣传,徐闻文风渐盛,科举盛行。
清碑文曰:“自明义仍先生来徐闻建书院,而徐益知向学,当时沐其教者,辍魏科登赋仕,后先辉映,文风称极”。
明万历19年至崇祯年间,徐闻连年旱灾,民食不果腹,但人人向学,仍出了15名举人。
明清两代,徐闻多次修缮贵生书院,并订立了,还拨出田96石作为会科经费,可见汤学已经深入徐闻人心。
汤显祖病逝的消息传至徐闻,徐闻县兴建了“汤公祠”,以此表达当地人民对他的崇敬和怀念。
汤显祖虽身在徐闻,但因刚直遭贬,社会舆论大哗,申时行迫于社会压力,被迫辞职,因而汤显祖得脱流放之灾。
万历20年(1592),汤显祖北还故乡临川,因家中人口增多,他想找一静处另盖新居,老友高应芳得知,便将自己在临川县城沙井巷占地960平方米,闲置不用的废旧房屋转卖给汤显祖,供其建玉茗堂,兴建宅邸。
新宅布局合理,中为玉茗堂书斋,左为寒光堂,右为兰省堂,前为芙蓉馆,后为清院楼,东有四梦台,全院共由6组建筑组合而成,精巧别致,美观大方,从此汤、高两家比邻而居。
明万历21年(1593年),汤显祖被升任为浙江丽水地区遂昌县知县,汤显祖治政以教育为本,为办学兴县,他将奉禄捐出,兴办了一所“相圃书院”,意在造就将相之才。
汤显祖在遂昌县6年,创尊经阁、启明楼,并于学中建象德堂、于射园置灭虎祠,种种美政,将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区小县治理成为两浙的先进县。
汤显祖在遂昌任上未取一文赎金,未监一个好人,未杖死一名囚徒,其治迹生平,为后人所称道。
他自赋道:“杏花轻浅讼庭稀”;“市上无喧少斗鸡”。
因此越民无不颂其德,然而吏部奖罚不明,始终不肯嘉奖汤显祖,朝廷选官制度的黑暗,使汤显祖更加认识到社会的腐败,明万历26年(1598年),愤然挂冠弃职,归隐临川。
清康熙年,遂昌人民感念汤显祖之德,在遂昌为汤显祖建造了一座“遗爱祠”。
汤显祖回到故乡,于玉茗堂设帐讲学,又于四梦台编演其所编的新剧、、、,统称临川四梦。
汤显祖每写完一出,好友谢挺凉就协助他组织排练演唱,汤显祖领导的临川派戏曲,异军突起,以绝对的优势压倒了老戏曲派的吴江派,成为中国戏剧界的旗手。
汤显祖为了向社会证实自己的教育能力,在临川创办了一所崇儒书院,四方理学节义贤至,无不以听临川之音而为人生一大幸事;而禅伯词英对汤显祖诗词更是赞不绝口,莫不依风景附随,形成一股汤学之风。
汤显祖的女婿刘同升承汤显祖制义之奇,于明崇祯丁丑科(1637年)蟾宫折桂登状元及弟;而其门徒陈际泰、罗万藻、艾南英、章世纯则继汤显祖理学文章,成为“江西四大家”;而司徒李太虚、御史傅朝佑、次子汤开远、义子汤维岳则承汤显祖刚直不阿之精神,皆以直声闻天下,不辱师名也。
汤显祖居家教学、吟诗、唱戏好不快活,但他的朋友都为他不能出山为官而惋惜,漕运总督李三才,不忍见其英才被埋没于乡间,特致书礼聘汤显祖复出为幕,汤显祖无心复出,坚拒道:“独愧身与公等比肩事主,老而为客,亦非予所能也”。
汤显祖一生娶三妻,原配吴夫人生长子汤士蘧、次子汤大耆;继配傅氏是北京名门闺秀生三子汤开远、四子汤开先;而填房赵氏不育,过继侄子汤维岳为养子。
汤显祖五子皆以文才有声士林,而尤以长子士蘧餐英披秀,凤冠人群,3岁能读经、5岁能背文、8岁能著诗,汤显祖赞道:“蘧儿原是王佐才,何但文心一路开”。
故而汤显祖倾心造就蘧儿,并托友好董其昌荐士蘧入国子监,颇得祭酒郭正域的青睐。
明万历28年(1600年)8月,士蘧参加南京乡试时病亡,使汤显祖颇受打击,为悼蘧儿,他作念诗32首,但仍不能从梦中复醒。
汤显祖虽隐居乡里,侍奉两尊人,课教儿女而不问政治,但其文坛声望却愈演愈烈,吏部忌其名望日著,则以“浮躁”为名,于万历29年(1601年)将汤显祖追论削籍,想以此降低汤显祖的社会威望。
然而汤显祖是一代伟人,他的名望非但未因此而下降,反而成为海内外知名的剧作家、教育家。
明万历43年(1616年)汤尚贤夫妇先后下世,汤显祖思双亲过度而一病不起,明万历44年9月21日(1617年7月29日),一代伟大的文学家、教育家、戏剧家汤显祖病逝于里,享年67岁。
汤显祖逝后,其子女将其回葬于文昌里汤家山,明崇祯年,汤显祖以子汤开远贵赠光禄寺丞、诰赠巡抚都察院衔,准祀乡贤祠、名宦祠。
汤显祖因与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东西两大戏剧家,因而日本戏剧评论家誉汤显祖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清初临川因遭兵燹,汤显祖墓地被毁,清光绪29年(1903年),临川知县江召堂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戏剧家,拨款重修了汤墓,并立碑纪之;文革之时,汤墓再次遭到毁墓之灾;1982年文化部、中国剧协、江西省文化局在抚州举办“汤显祖逝世366年纪念大会”,为瞻仰凭吊先贤,则于抚州人民公园内重建汤墓,墓东北为牡丹亭,墓西北是若土园,湖光岛色,浑然一体,汤显祖今得安寝,赖国家重视也。
1992年汤显祖的故乡抚州专区为纪念先贤,在临川郄家山拓地190亩,创建了“汤显祖艺术中心暨汤显祖纪念馆”,这所由南京园林设计院设计的别具匠心,艺术的再现了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剧中情景,为汤显祖名垂千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毛泽东主席阅读了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并观看了其剧作《还魂记》的表演,称赞道:“《还魂记》演的好,它是明朝汤显祖写的。
汤显祖是你们临川人,人称东方莎士比亚,除《还魂记》,还著有《紫钗记》、《南柯梦》、《邯郸记》,统称《临川四梦》,写的都很好”。
毛泽东还亲书汤显祖诗句赠人。
2000年在全国汤显祖学术研究工作者的呼吁下,国家民政部正式批准成立了全国性学术团体“汤显祖研究会”,同年8月在浙江遂昌县举办了全国学术界最为隆重的“汤显祖纪念大会”。
汤显祖一生著述颇多,其著有《问棘邮草》、《玉茗堂诗集》29卷、《玉茗堂文集》百卷、《艳异集》数十卷、《四书五经注》、《五侯鲭字海》20卷、《续虞初志》、《紫钗记》、《南柯梦》、《邯郸记》、《还魂记》、《紫箫记》、《别本茶经》、《玉茗堂尺牍》、《红泉逸草》、《雍藻》、《说海》、《万锦娇丽》等集,多为传世佳作。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28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