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泰山五岳独尊刻石景点导游词

泰山的《五岳独尊》在山的什么地方我怎么找不到

“五岳独尊”景观石群位于泰山极顶(玉皇庙东南),海拔1532米。

历经百年沧桑的“五岳独尊”四个字是正楷书体,系清光绪丁未年间(公元1907)年由泰安府宗室玉构题书的,所谓宗室,也就是王室的子孙,皇帝的亲戚,所以说,当年题写五岳独尊四个字的人叫爱新觉罗玉构

摩崖高210厘米,宽65厘米,大字径55x42厘米。

在其左侧有楷书“昂头天外”题刻。

我想去爬泰山,求泰山附近其他的旅游景点名称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在汉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岳独尊”的美誉。

中文名:泰山外文名:Mount Tai所属地区:中国山东海拔高度:1545m景区级别: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类型:世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别称: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

泰山石刻上的“五岳独尊”四个字是什么字体

泰山石刻上的“五岳独尊”四个字是 : 李隆基 行楷

为什么泰山被尊为五岳之长五岳独尊

泰山——五尊东岳泰山(1532,位于山安市。

西岳华山(1997米),位于陕西华阴县。

南岳衡山(1512米),位于湖南长沙以南的衡山县。

北岳恒山(2022米),位于山西浑源县。

中岳嵩山(1440米),位于河南登封县

泰山为什么是五岳独尊?

西汉文学家东方朔认为:泰山吞西华,压南衡,驾中嵩,轶北恒,为群山之最。

泰山实际海拔高度并不太高,在五岳中次于恒山,华山仅占第三位。

在全国大山中更是望尘莫及。

但它为什么成为赫赫于古今的“五岳之长”,“五岳独宗呢

这得从泰山的地理环境和原始宗教谈起。

泰山崛起于华北大平原东侧的齐鲁古国,东临烟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南有汶 泗 淮之水。

纵览东部沿海广大区域的地理形势,泰山踞高临下,成为万里原野上的“东天一柱”。

“中有岱岳”即说明泰山居中,为天下的中心。

这里气候温润,土地肥沃,成为古人类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带及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几千年以来,这里一直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夏初禹分九州,其中冀 豫 青 兖 徐五州均在此,战国七雄时,这里有六国之都。

泰山成了东方文明的代表,伟大庄重的象征<<新唐书。

韩愈传赞>>:“其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从此便把伟人或在某方面有声望的人比喻为“泰山北斗”。

六朝任方<<述异记>>载,秦汉时,民间传说盘古氏死后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

盘古尸体的头向着东方,而且化为东岳,泰山就成了当然的五岳之首了。

这显然是根据<<五行>> <<五德>> 学说创作的神话故事,反映了泰山独尊五岳的历史背景。

东方是太阳出升的地方,古人即认为是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

按“五行”东方属于木,按“五常”为仁,按“四时”为春,在<<周易>>八卦中属震,在“二十八星宿”中为苍龙。

:“东”字繁体为“东” 属会意字。

此字从木,日在其中。

“木”字在甲骨文中与“桑”字通用,故有日出扶桑之说。

“仁”是天地大德,“春”是万物更生 “震”与“苍龙”则是帝王出生的腾飞之地。

于是,泰山一变而为吉祥之山,神灵之宅,紫气之源,万物之所,甚至一草,一木一石都能灵应昭昭。

齐鲁大地上至今流传着“吃了泰山灵芝草,返老还童人不老”的谚语。

先秦帝王封泰山时,怕恶伤山石,触怒神灵,便用蒲草裹住銮驾车轮上山。

自古至今还有些荒诞的习俗,不少农妇登泰山至岱顶后,将石子压在树杈上,借“压子”之名蓄意压住子孙之“魂”可长命百岁。

有的凿块小石块带回家,捣成碎粉,当药引子,以镇邪化病。

魏曹植遭受兄曹丕妒嫉而抑郁不得志时,曾把精神寄托于泰山神灵,因此,<飞龙篇>>“晨游泰山,云雾窈窕,忽逢二童,颜色鲜好。

乘彼白鹿,手翳芝草。

我知真人,长跪问道。

丁登玉堂 金楼复道。

授我仙药,神皇所造 。

教我服食,还精补脑。

寿同金石,永世难老。

旧时泰山周围城乡街口、村头要冲处或屋墙上常立碑碣,嵌方砖,上刻“泰山石敢当”镇妖避邪。

<<墨庄漫录>>载,此俗自唐代即有。

敢当就是所向无敌。

传石敢当是泰山上的勇士,山下张员外家的姑娘被妖魔缠住得了重病,员外贴出告示,谁要治好小女之病就把她许配与谁。

石敢当见天将黑,就揭了告示:让张家准备一面铜锣,一盆香油,一口大锅,然后他用棉花搓成十根粗灯捻,放进油盆点着,上面扣上大锅,自己用脚挑着锅沿。

天黑不久,只听妖风自东南而来,石敢当立即挑翻了锅,响了锣,妖魔一见灯火,一听锣声便逃之夭夭了。

从此妖魔再也不敢来了,姑娘的病也好了,但妖魔仍然到别处作恶,石敢当天天被请去捉妖,后来,妖魔听到他的名字就逃,所以人们就在泰山石上或砖上刻上“泰山石敢当”镇妖。

小小石碣竟然有如此威力,巍巍泰山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号为“天下第一名山”。

泰山崛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东临烟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与平原、丘陵相对高差1300米,形成强烈的对比,因而在视觉上显得格外高大;奏感和“一览众山小”的高旷气势;山脉绵亘100余公里,盘卧426平方公里,其基础宽大产生安稳感,形体庞大而集中则产生厚重感,大有“镇坤维而不摇”之威仪。

所谓“稳如泰山”、“重如泰山”,正是其自然特征在人们生理、心理上的反映。

从古到今,人们总把泰山作为一个高大、美好、高尚、坚毅的形象,热情加以歌颂。

公元前二世纪,司马迁在他的<<报任少卿书>>中就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毛主席曾引用了司马迁的这名话教导人们,“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这种把泰山精神与人生的意义、人生观密切联系起来的做法,在教育人民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六朝任方<<述异记>>载,秦汉时,民间传说盘古氏(远古时开天辟地,代生万物的神人)死后头为东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

盘古尸体的头向东方,而且化为东岳,泰山就成了当然的五岳之首了。

这显然是根据<<五行>>、<<五德>>学说创作的神话故事,反映了泰山独尊五岳的历史背景。

东方是太阳出升的地方,古人即认为是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

因此,东方就成了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征。

而古代先民又往往把雄伟奇特的东岳视为神灵,把山神作为祈求风调雨顺的对象来崇拜,于是,地处东方的泰山--这个通天拔地的庞然大物便成了“万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神灵之宅”了。

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更把泰山看成是国家统一,权力的象征。

为答谢天帝的“授命”之恩,也必到泰山封神祭祀。

商周时期,商王相土在泰山脚下建东都,周天子以泰山为界建齐鲁;传说中秦汉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神,此后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汉光武帝、汉章帝、汉安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帝康熙、乾隆等古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禅致祭,刻石纪功。

历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自己的统治,使泰山的神圣地位被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30511.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