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优秀范文
  3. 导游词

太原古县城导游词

太原市导游词

太原市旅游...最好 ..一卡通”售价每卡50元 ★晋祠 在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下晋水发源处。

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叔虞封唐,子燮因晋水更国号,后人因以命祠名。

晋水主要源头由此流出,常年不息,水温17度,清澈见底。

祠内贞观宝翰亭中有唐太宗撰写的御碑《晋祠之铭并序》。

祠内还有著名的周柏、隋槐,周柏位于圣母殿左侧,隋槐在关帝庙内,老枝纵横,至今生机勃勃、郁郁苍苍,与长流不息的难老泉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天龙山石窟 在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龙山腰。

四周山峦起伏,山头龙王石洞泉水荡漾。

石窟分布在天龙山东西两峰,东峰8窟,西峰13窟。

各窟的开凿年代不一,自东魏至唐,历魏、齐、隋、唐四个朝代。

以唐代最多,达15窟。

石雕体态生动,刀法洗炼,具有丰富的质感。

宋代改名圣寿寺,寺宇已毁。

寺前蟠龙古松苍翠蔽日。

“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

萧鼓沸天,弓刀似水,连营十万貔貅。

金骑走长楸,少年人一一,锦带吴钩。

路入榆关,雁飞汾水正宜秋。

追思昔日风流,有儒将醉吟,才子狂游。

松偃旧亭,城高故国,空余舞榭歌楼。

方面倚贤侯,便恐为霖雨,归去难留。

好向西溪,恣携弦管宴兰舟。

”历代咏并诗中,成就最高的无疑是宋代词人沈唐的这首《望海潮.上太原知府王君贶书》,大词人除了描绘太原的风光形胜、怀念昔日的儒将才子之外,更重要的是从大历史的高度,准确地提出了太原的文化定位: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

简写太原晋祠50字的导游词

晋祠,初名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的。

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祠”。

的儿子燮父继位 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如今的山西省市也因为在晋水之北,水之北谓阳,于是当时便叫 “晋祠”并非“晋王祠”的简称。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领导人来晋王祠游玩。

他游完一圈后说如今百姓当家做主,中国已无王侯,便把晋王祠中的“王”字去掉,改称晋祠。

简写太原晋祠导游词50字

晋祠,初名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的。

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祠”。

的儿子燮父继位 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如今的山西省市也因为在晋水之北,水之北谓阳,于是当时便叫 “晋祠”并非“晋王祠”的简称。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领导人来晋王祠游玩。

他游完一圈后说如今百姓当家做主,中国已无王侯,便把晋王祠中的“王”字去掉,改称晋祠。

个人认为,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人到北京没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所以到太原一定要去晋祠。

这里我也简单介绍一下关于从太原到晋祠的路线,仅供参考哦:火车站坐公交约1个小时行程。

公交30

【第8句】:8

【第56句】:804都到晋祠。

开放时间:8:00-18:00 ( 4月-10月)  8:30-17:00 (11月- 3月)票价:70元\\\/人.次,景区以中准价为基础,淡旺季在20%幅度内上下浮动,最高为72元。

对残疾人,学生、60岁以上老年人等,凭合法有效证件实行半价优惠;对儿童、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70 岁以上老年人等予以免票;对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游客,实行票价优惠,具体优惠幅度由景区自定。

提示:晋祠在晋祠公园内,晋祠公园不收费。

坐公交到晋祠站后只要步行5分钟就可到公园门口,从公园到晋祠边走边玩也就15分钟。

公园的景色还是很不错的,像江南园林。

谁知道太原晋祠圣母殿的导游词

晋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

晋祠原为纪念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而建。

创建年代已不可考。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有关于唐叔虞祠(即晋祠)的记载,可见当时已经颇为出名了。

晋祠现已称为一个有着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游览胜地。

晋祠的文物古迹很多,比较著名的有: 圣母殿和其中的42尊侍女像。

圣母殿十晋祠的主体,也是现在晋祠的最古老的建筑(始建于北宋),殿高19米,面宽7间,进深6间,殿的四周有围廊。

建筑学家们认为这个殿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

晋祠的参天古树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周柏,又名“齐年柏”,相传为西周时所植,由于年代久远,树身已向南倾斜约40度,但仍充满了生机。

隋槐在祠内的关帝庙内,老枝纵横,盘根错节。

难老泉,素有“晋阳第一泉”之誉,与侍女像、齐年柏并称“晋祠三绝”。

因它晶莹澄澈,畅流不断,人们便以“难老”名之,泉水常年保持在17℃,灌溉着附近数万亩稻田。

李白、范仲淹等大诗人都曾写过赞美难老泉的诗。

山西太原市重阳宫导游词

重阳宫,是天下道庭,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圣地,又称为重阳万寿宫、祖庵,享有“天下祖庭”、“全真圣地”之盛名。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户县祖庵镇,距离西安市中心西南40公里。

重阳宫是中国道教全真派的三大祖庭之首,是全真道祖师王重阳早年修道和之所 。

王重阳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以“三教圆通,识心见性,独全其真”为宗旨,故名其教为全真。

其弟子丘处机受到元太祖的器重,全真教在北方愈益兴盛。

重阳宫从而成为全真教祖庭。

西安重阳宫,是为全真教祖师王重阳的开山祖庭,北京白云山西永乐宫虽也号称“祖庭”,其实不过是王重阳弟子所建。

在太原考导游证考那些景点的导游词啊?

云冈石窟、五台山、绵山、乔家大院、洪洞大槐树

旧城山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太原旅游!在游览太原的景点名胜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太原和历史上的太原。

太原作为山西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和交通枢纽。

太原市位于山西中部,辖3县1市6区,总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16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80万,其中市区人口160多万。

太原东、西、北三面环山,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由北而南穿城流过,把市区劈为两半。

而5座风格迥异的大桥又将东西两岸紧紧连在一起。

市内高楼商厦比肩耸立,绿地公园散落有致,草坪树带随街延伸,尽显壮观的现代都市气派。

顺便告诉大家,太原的街道极为规范,凡南北走向皆称路,如建设路、五一路、并州路、解放路、平阳路、新建路、桃园路、滨河路;凡东西走向均叫街,如迎泽大街、府东府西街、双塔东西街、胜利街、西矿街、学府街。

使行人倍感方便,断无迷失方向之忧。

城周四郊,绿野平畴河渠交错,地肥水美物产丰饶。

清徐葡萄、晋祠大米、老陈醋都是四海享誉的名产。

晋祠、天龙山、崛围咽山等景观雄奇壮丽,各具风采。

因此,古来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

太原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古城。

传说太原这块地方属于尧帝的子孙所受封的唐国,所以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其弟姬虞于唐,便称唐叔虞。

到唐叔虞的儿子这一代,改国号为晋。

但当时晋国的中心在今天的晋南冀城一带,直到公元前6世纪初晋国的势力才扩展到太原一带。

太原古称晋阳,奠基于春秋末期。

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初,晋国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和尹择在晋水之北筑城,取名晋阳,其位置约当今天太原市晋源镇的古城营村。

赵氏家族以晋阳为据点积蓄势力,奠定霸业。

公元前453年,掌握晋国大权的智伯联合韩、魏攻打赵襄子。

赵凭借晋阳高城深池固守,使智氏难以得手。

智伯急中生智,发现晋水从龙山那边流来绕城而过,便想出水攻之计,遂掘渠引晋水欲灌晋阳,这便是晋桐智伯渠的来历。

赵襄子用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韩、魏,里应外合,共灭智氏,瓜分其地。

至此,晋国之地悉为赵、韩、魏三卿所占,史称“三家分晋”,因有“三晋”之说。

到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赵、韩、魏三者的诸侯国地位,成为战国七雄中的三强,而赵国的都城就是晋阳。

晋阳作为赵国首都历17年,公元前386年赵迁都河北邯郸。

但赵氏在晋阳的基业已逾百年。

战国后期,秦国屡败赵国,随之在晋阳一带置太原郡,治所设在晋阳。

需要说明的是,太原本义为广阔的平原,战国之前泛指汾河流域的平原地带,秦置太原郡之后,太原作为行政名称固定下来。

从此,太原即指古之晋阳,晋阳亦指今之太原,二者通用。

汉朝太原为北方重镇,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在晋阳置并州刺使部,统领太原、上党等六郡。

从此太原又称并州。

并州之名可能源于太原位于东西两道山脉之间,两山平行谓之并。

西晋末年,并州刺使刘琨为了防御匈奴的侵袭,扩筑晋阳城,使之成为城墙高13米,周长14公里的大城市。

东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大乱,太原先后被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燕交替攻占。

直到公元396年,北魏40万大军攻人晋阳,复置太原郡,古城才得到较长时间的休养生息,并且成为北魏南下河南、东出河北的重要基地。

北魏权臣高欢于532年在太原设大丞相府,并营造了规模宏大的晋阳宫,太原被称为“别都”。

高欢之子高洋取代北魏建北齐后,虽定都于邮城(河北临漳),但对其发迹之地太原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

在27年间建起大明宫,兴修12院,其辉煌壮丽程度远远超过首都邮城。

高洋还在太原西山凿佛龛、雕佛像、建佛寺,在晋水源头修鱼沼飞梁。

太原面貌为之一新。

太原的黄金时代是隋唐两朝。

隋场帝杨广在即位前被封晋王,视太原为“发样之地”,称帝后在太原大兴土木。

先在北齐晋阳宫外筑起高13米、周3.5公里的新城,后又在新城西边筑起高13米、周4公里的仓城,接着又建造了第二座晋阳宫。

在此同时,隋场帝还征调数十万民工开山筑路,修成由太原到京师长安和宁武管涔山避暑行辕汾阳宫的两条驰道,太原的交通更加方便。

隋朝短暂,很快被唐朝取代。

而兴唐的李渊父子便是从太原开基立业的。

唐高祖李渊曾长期任隋朝的山西河东抚尉使、太原留守等职。

唐太宗李世民的青年时期也是在太原度过,被人称为“太原公子”。

在隋末天下大乱之际,李渊父子于公元617年誓师晋阳,当年11月便攻人长安,建立唐王朝。

太原这段特殊历史使它拥有仅次于长安的重要地位。

先被定为“北都”,后又改名“北京”,最后又恢365kUaIle.cN复为“北都”。

太原城也随之大大扩展。

据新旧《唐书》记载,唐代晋阳已经成为横跨汾河两岸、由三座城池联接组成的大都市。

西城在汾水西岸,也称府城或州城,高13米,周长21公里,内里包括宫城、大明城、新城、仓城四座小城,把北齐和隋代的宫殿全部囊括进来。

东城在汾河东岸,为贞观名臣李副主持修筑。

因东城内井水苦涩,难以饮用,又修筑了引水工程“晋渠”,将晋水从西城外架槽引入东城。

东西两城之间,跨汾河又有一座“跨水联

山西省英语导游词——太原——平遥——灵石晋商文化游

你的要求真高

我们的学生都是自己写的

她们大部分准备宗教古建那条线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34421.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