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50字导游词
关于塔尔寺的导游词300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现在我们来到了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塔尔寺。
塔尔寺占地六百余亩,它的数十座殿塔在幽深的莲花山坳里依山势起伏,交相辉映。
雄距全寺中心的大金瓦殿,金顶辉煌,规模宏伟,富丽堂皇,是塔尔寺的主建筑。
它与明柱素洁、气象壮严的大经堂,以及各具特色、错落排列的弥勒佛殿、金刚殿、释迦殿、文殊殿、长寿殿,以及四大扎仓等,吸取了青海同仁热贡木刻艺术的精华和甘肃河州砖,雕艺术的特点,并采用了青海居民建筑布置的方式,及藏族固有的传统风格,成为形式独特、布局严谨、汉藏相结合的宏大艺术建筑群。
寺内宝塔林立,古树参天,景色十分壮丽。
所在的这个镇在藏语里称为“鲁沙尔”,汉语地名是“湟中”,意思是地处湟水的中游。
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是发源于古印度佛教传入西藏地区之后形成的一个佛教支派,由于藏传佛教寺庙中取得佛学学位的僧人在藏语中称为“喇嘛”,所以喇嘛教这个称呼就传开了。
“格鲁”是藏语译音,意思是“善规”。
佛教自7世纪传入西藏到最后形成藏传佛教,经历了几百年风风雨雨的变迁和改革。
格鲁派是15世纪才出现的藏传佛教的一支派别,因它的教规对僧人要求十分严格,故得名“善规”,又因该派僧人在做法事时戴黄色的帽子,所以更多的人称它为黄教。
虽然黄教在藏传佛教中出现最晚,但是由于管理最严,深得信徒崇敬,因此规模越来越大,在藏族地区信徒居其他教派之首。
黄教寺庙更是随处可见,其中最着名的6座是西藏的色拉寺、甘丹寺、哲蚌寺、扎什伦布寺,甘肃的拉卜楞寺以及我们现在参观的塔尔寺。
塔尔寺的着名完全在于它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
形容塔尔寺的句子
塔尔寺藏语称为“兖本贤巴林”,意为“十万狮子吼佛象的弥勒寺”,座落在湟中县城西南隅一个小山沟里,为藏传佛教“规善派”(即“黄教”)的六大寺院之一,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就诞生在这里,因而这里被信徒视为黄教的圣地。
D5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精巧玲珑、巧夺天工的壁画和色彩绚烂、技艺精湛的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吸引着世界各地游人慕名而来。
与塔尔寺所承载的宗教文化的厚重感不同,青海湖更以其得天独厚、壮美绝伦的自然风光令人叹为观止。
湖区的自然景观主要有青海湖、鸟岛、海心山、沙岛、三块石、二郎剑等。
这里曾被评为“中国最美五大湖”之首。
有关塔尔寺的诗词
青海省西宁市郊,有一寺,曰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建于1379年。
塔尔寺共有1000多座院落,4500多间殿宇,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气势壮观 ,规模宏大,和谐完美地组成一座汉藏艺术风格相结合的建筑群。
塔尔寺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中国及东南亚享有盛名, 莲花带翠映天荒, 吹散红尘送草芳。
金瓦绿墙皆错落, 相辉灿烂见辉煌。
经堂如意观堆绣, 塔寺浑然巧换妆。
栩栩如生三艺绝, 篇篇籍典万檐香 摘自《中国诗歌网》
求塔尔寺的导游
谁是塔尔寺的导游
寺庙本身有导游,本地地陪是不能进寺的,去了塔尔寺买票的时候请一个就行了。
关于兴隆山的介绍70字左右的导游词
兴隆山是距兰州市最近的国家级自然森林保护区,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城西南五公里处,距兰州市60公里,海拔2400米。
下面是学习啦带来的兰州兴隆山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兰州兴隆山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兴隆山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城西南五公里处,距兰州市60公里,海拔2400米。
古因“常有白云浩渺无际”而取名“栖云山”,向有“陇上名胜”之称,被誉为“陇右第一名山”,早在西周时已成为道人凿洞修行之地。
唐宋时,兴隆山神殿甚多,香火旺盛,称“洞天福地”。
清代时,这里庙宇楼阁,或依山面壁,或深藏密林,画栋雕梁,飞檐红柱,甚为壮观。
后大多被毁,仅存清代所建飞跨兴隆峡的云龙桥(卧桥)一座。
清康熙年间取复兴之意,改名“兴隆山”。
本世纪五十年代,全山亭台楼阁以及庙宇达70多处,景点24处,成为佛、道胜地。
shadow© 2014 Baidu-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兴隆山是距兰州市最近的国家级自然森林保护区。
主峰由东西二峰组成,东峰“兴隆”海拔2400米,西峰“栖云”海拔2500米,二峰间为兴隆峡,有云龙桥横空飞架峡谷。
现栖云峰有混元阁、朝云观、雷祖殿等殿阁;兴隆峰有二仙台、太白泉、大佛殿、喜松亭、滴泪亭等景点。
史载,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时,病逝于兴隆山,其衣冠和兵器用物安放于此。
1939年,成吉思汗的灵柩运至兴隆山,密藏于大佛殿内;1949年8月才迁往青海塔尔寺;1954年,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迎回,安放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新建的成吉思汗陵寝室。
兴隆山因这段历史而更加著名。
篇二:兰州兴隆山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兴隆山。
由于天热,早上天刚麻麻亮我们就出发了。
到了山脚下抬头一望,山高大雄伟,气势磅礴,高大耸立的松树像巨人一样挺拔着身姿,保护着兴隆山的一草一木,同时它们也见证了兴隆山风风雨雨的历史。
顺着石阶我们一点一点往上爬,鸟儿在我们的前方带路,溪水从山上的小瀑布往下流,溪水清澈见底,周围还有许多参天大树,路上真是欢快极了。
当爬到半山腰的时候,我们已经是满头大汗,于时我们找一块平地,平地上有2棵参天大树,我们挂上吊床,躺在吊床上,尽情地享受着阳光的滋润。
阳光隔着树叶洒下来,照在身上无比舒服暖和,几阵轻风从身边拂过,让我感受到一丝清凉和,惬意极了。
我们继续往上爬,快爬到山顶时,我也浑身顿感有力,加紧了爬山的步伐,终于爬到山顶了,我在心底呐喊着。
山顶上竖立着一块石碑,石碑上面刻着几个金光大字,“站的越高,看的就越远”。
往下望山脚下的商店、汽车、行人等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此时虽没有“登临泰山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但是感觉自己还是无比的强大。
石碑旁边还有一帘瀑布(山间的溪水就是从这个瀑布飞泻下去的),山间竞相开放着野花,让瀑布变得更加光彩照人了。
站在观云台上,好像一伸手就可触摸到朵朵白云,白云一会儿变成小狗,一会儿变成小猫,变化多端,形态各异。
在下山的路上林间的鸟儿叽叽喳喳,像是在演唱优美的歌曲,几只小松鼠在林间小道上快活的蹦来蹦去,山下的野花在朴素中绽放着华丽的光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像一个个小仙女在跳舞,蜜蜂嗡嗡就像歌手在唱歌。
有机会我还会再去游览兴隆山的。
我爱你,兴隆山。
篇三:兰州兴隆山相关传说 明代皇帝朱元璋开国重臣刘伯温斩西北龙脉的传说老少皆知。
在有关史书的传说中,记载着刘伯温与西北黄土高原陇右明珠——榆中兴隆山的许多神话故事。
兴隆山地处甘肃省省会兰州东45公里、榆中县西南
【第6句】:8公里处。
有兴龙、栖云两山峰,主峰有东西两峰组成,仙人峰、灵龟山皆系两峰支脉。
两峰间为兴隆峡,有云龙卧桥横空飞架峡谷。
其脉来自马衔山,枝连皋兰山,东结飞龙卧虎之势,西集瑞凤灵龟之象。
相传此山以东1公里有座云盘山,那里曾经是轩辕黄帝羽化升天的地方。
人们为了祭奠黄帝,决定在云盘山建道观, 不料夜间有神狐将五色道旗衔至兴隆山,于是便易地而建。
而栖云主峰建有混云阁、朝云观、雷袒殿阁;兴龙峰有二仙台、太白泉、大佛殿、喜松亭、滴泪亭等。
山上曾有位道士说:“山有龙兴之状,此地必出真龙天子(皇帝),藏龙卧虎之地。
” 在兴龙山与栖云峰中间有座形似弥勒佛袒腹而坐的小山叫仙人峰,这里青松如云,苍翠欲滴,鸟飞蝉鸣,宛如一处仙境。
相传很久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
有一年,镇海仙童触犯了天规,玉皇大帝用仙仗把镇海仙童打下天宫,镇海仙童摔倒在地上,变成了一座大山,这就是仙人峰。
龙王的两个太子听到,起来相劝,也变成了两座山峰,就是现在的兴龙山和栖云峰,将仙人峰团团围在当中。
仙人峰是由神仙化成的,自然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成了风水宝地。
据有关史料记载:金代和元代时的榆中县,有一个身世显赫的女真族世家蒲察氏,先后出了五六个当过国公、将军之类的大官,其中金代的燕国公蒲察俊最有名。
过了若干年,当朱元璋坐天下的时候,蒲察氏败落改为蒲氏。
此后连个知县、把总之类的文武小官都没有了,只出了一个精通地理勘察风水的先生,便是蒲察俊后裔孙蒲察世禄。
孙蒲察世禄为巩昌路都元帅,金兰会都元帅,阖州安抚使;曾孙蒲察谊,明代列为贡生,为榆中的贤达。
相传,在明初洪武年间,榆中县蒲家庄蒲阴阳,为了夺取江山,主宰天下,到全国各地察访风水宝地,曾汲取江南,踏遍西北,见很多地方虽然能取得江山社稷,但不能持久巩固,所以不停地选又不断地放弃。
一日凌晨,他突然看见西面的兴隆峡谷紫气氤氲佛光普照,一束龙脉徐徐从兴隆山谷腾空而起,不禁大惊失色,此地必出帝王!尤其仙人峰背靠起伏的兴龙山,面对高耸的栖云峰,内含腾飞之势,外有登天之举,谷中清流沿着山际涓涓而去,宛如玉带,三山低头,五峰朝供,此处作为墓地,可取得江山并保住千秋万代。
他掐指一算,自己的大限已到,蒲阴阳当即进山,在兴隆山中盘亘数日,并在龙脉出没的地方为自己选中一块风水宝地,坐北朝南的仙人峰怀中埋下一枚麻钱(古币),将来帝王必出自蒲家。
蒲阴阳还是不放心,又让自己略微懂得风水的儿子四处察访墓地。
结果儿子也选准了这块地方,将一枚绣花针穿根红线扎在地上。
第二天,父子俩一同到仙人峰察看选的坟址是否相同。
儿子顺着红线刨开黑土,见绣花针扎于铜钱方孔之中,蒲阴阳十分高兴,吩咐儿子说:“儿呀,爹爹大限已到,没能给你留下什么财产,我死后不能给我挂一针一线,你若见到蛇打鼓、马摇铃、驴骑人,就把我埋在这里,并且在我死后一百日那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太祖朱元璋必定在金柱前洗漱。
那时候,你朝着东方连射三箭,必将取代朱元璋成就帝王大业。
”蒲阴阳的儿子半信半疑,不几天,蒲阴阳死后,儿子便按其遗嘱,不给死去的爹爹穿一针一线,而他的妻子为了遮羞,硬是给老人穿上了一件裤头。
儿子便让村里人将灵柩抬到墓穴等待时机。
没料到老天连续下了七七四十九天淫雨。
这天天刚放晴,山后一个阴阳在谷中歇息,无意中将阴阳扇鼓压在一条蛇上,棺材抬进兴隆峡谷时,蒲阴阳的儿子碰巧看见这条蛇用尾巴敲打着卧龙桥头的一面石鼓玩,他大为震惊,渐渐深入幽谷,一群商人赶马走来,脖胫里的铜铃铛响成一片,在山谷里回荡无穷。
蒲阴阳的儿子更加惊奇,想看看爹爹说的驴骑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走了半晌,并不见此怪事,蒲阴阳的儿子内心犯起了嘀咕,驴怎么会骑人呢?突然峡谷乌云四起下起瓢泼大雨,一农夫的驴恰巧产下一小驴驹子,农夫怕小驴驹子被雨淋坏了,索性背在肩上下山,蒲阴阳的儿子一见大喜过望,连忙将老父亲葬在这里。
可是挖开墓坑一看,里面竟然埋着三枚麻钱, 安葬好蒲阴阳后,儿子便再没有回家,按照爹爹的遗嘱,开始昼夜不间断地为爹爹守坟。
但是在这深山老林中守一百天坟不是件容易事。
天一黑,周围的山就像一块黑幕蒙在眼上。
狐鸣狼叫,怪兽出没,加之淫雨不断,好不容易守到第九十九天。
这天红日刚出东方,他的妻子送来饭,见他住的窝棚里雨水还在滴落,心疼地说:“你整天守在这里,让我天天走几十里路送饭,我走路不要紧,就是天天担心你会不会被狼叼走,怕你生病没人照顾,你看看,你都熬成什么样了!”他的妻子边说边抹着眼泪,又接着说:“现在只差一天了,俗话说‘有个九十九,没个一百一’,你就照爹说的,照日头射上一箭我们回家吧!” 蒲阴阳的儿子听了妻子的话,心想只差一日,也无大碍,便心急火燎张弓搭箭朝着东方连射去三支金翎箭,正好射在南京紫禁城里金銮殿的金柱子上。
据说刚起床的朱元璋走到宫柱背后,突然天崩地裂三声巨响,第三支箭恰好射在金龙柱上,再差一步朱元璋必死无疑!朱元璋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军师刘伯温,刘伯温掐指一算,连呼“不好”,西北要出帝王。
刘伯温手执朱元璋御赐上方宝剑,带着三千人马,日夜兼程到西北察访龙脉,每到一处,将有龙脉的地方挖开口子斩断脉气。
最后刘伯温一直寻到兰州榆中兴隆山,见两峰系马衔山支脉,如龙飞跃,前有凤凰岭如同屏风立于峡口,藏精聚气,一派帝王之象。
能掐会算的刘伯温深知,兰州历史上曾出过黄金,故又有“金城”之名。
古代风水堪舆理论,将山与水形成的格局,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分为五类,以论地之吉凶。
刘伯温断定兰州为一大都会,皋兰山坐南朝北,开八扇威屏,如大将屯军,黄河水自西而东,环绕而去,其形如玉带缠腰,水口紧锁,明堂开阔。
太祖为秦岭山脉,千里来龙,千里结作,少祖为黄土高原第一峰马衔山,主峰海拔3700米,其势峻险,方圆数百里,终年积雪,雄踞陇右。
其脉向东北而出,结兴隆山阴宅穴场,能产王侯将相、真龙天子,故曰“兴龙”,其脉向西北而去,结皋兰山兰州省城,与黄河水组成“金城”格局,故曰“金城”,能兴国立都。
刘伯温带几百号人凿挖兴隆山山石,取出栖云山半山的蜡烛(两锭黄金),确定兰州的黄金在兴隆山。
进一步确定西北的龙脉便在此处,随后开始斩龙、伏龙。
起初命人挖仙人峰左腿,可奇怪的是,白天挖的大坑在夜间又会长平,一连挖了十几天还是原来的模样。
有一天晚上收工后,有个老士兵的烟袋掉在了挖取出来的土地上,走到中途又返回去寻找。
听见挖开的壑口里,有人喊叫说:“快点长!快点长!老士兵把这件事告诉了督工的官兵,官兵又禀报给了刘伯温,刘伯温便下令轮班斩挖,昼夜不停。
又挖了三天三夜,挖出个芦草根,士兵们将其斩为两段,芦苇中不断涌出鲜血,一直流到兴隆山峡河边,离峡水河边一指宽的地方有个牛蹄窝,血流到蹄窝中刚满就凝固住不流了。
刘伯温上前一看,暗暗自喜:“真好,真好若芦苇中的鲜血流到峡谷的河水里,便可借助‘青龙’,东山再起。
”有位当地老人讲了蒲阴阳儿子守父亲坟的事儿,刘伯温听后更是大吃一惊:“就因为少守了一天的缘故,不然他就成就帝王了。
刘伯温还听到蒲阴阳临终前嘱咐儿女不要给他穿一针一线,可是儿媳妇不忍心,给穿了一条裤头。
刘伯温听后暗暗窃喜,如若没有给穿那件裤头,他定能乘马飞腾,助儿子成事,给蒲家流下千古美名。
刘伯温听说了常有恶龙盘踞在兴隆山上,担心会留下隐患,便将恶龙的一条腿斩下,落在地上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松树,树根攀岩在半山坡上,颇像龙爪。
现如今,闲暇时,邀朋友和家人去爬兴隆山时,还偶尔会听到其他游客谈论龙爪松,会有一些游客停在一棵已有500多年历史的老树前拍照留念,当人们抬头看时,发现它的树根真的酷似龙爪,深深地扎在山石中。
刘伯温斩龙脉的故事老少能详,“刘伯温斩断龙脉后,出现了这一道河谷,马衔山的水从分水岭被“榆七兰三”分成两股,有三分水从柴沟河流入了兰州汇入黄河,七分水分成两股从上庄、羊道沟和白家堡、红庄子、马坡、卧龙窝流下汇合在龙头峰一处,向峡外流向了榆中宛川河汇入桑园子峡的黄河内。
一篇小学五年级文章
湟中莲湖公园简介:西宁湟中莲湖公园以蚂蚁沟水库而建成,公园以旖旎的湖光山色而著称。
蓝天和白云下的湖水,一尘不染,天空中的白云和雪山影在湖中,似乎是一幅丹青水墨画。
...旅游景点名称:塔尔寺酥油花馆塔尔寺酥油花馆地址:青海西宁湟中县居板古巷附近。
塔尔寺酥油花馆简介:塔尔寺内的酥油花馆建于1984年,是用来专门陈列油塑艺术----酥油花的。
酥油花馆内的酥油花每年都要换一次。
为了不让馆内陈列的酥油花受温度的影响而走形走样,馆内物安装了空调电器,使得酥油花能一年四季“常开不谢”,供游人展览欣赏。
馆内陈列的酥油花,形...旅游景点名称:青海藏文化馆青海藏文化馆地址: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迎宾路A1号,塔尔寺以东约1公里青海藏文化馆简介:青海藏文化馆于二零零六年十二月奠基,乃青海省“十一五”文化旅游建设之重点。
蒙省、市、县各级政府与领导之关爱,历数载寒暑,青海藏文化馆于二零零九年十二月落成,翌年三月向公众开放。
青海藏文化馆之特色,首在其设计理念。
视无论何种文化均为生命之诠释,实乃青海...旅游景点名称:湟中县博物馆湟中县博物馆地址:西宁市湟中县城内(距塔尔寺约一公里)湟中县博物馆简介:湟中县博物馆,在青海省湟中县城内,距青海著名寺院塔尔寺约一公里。
建筑面积 1100多平方米。
展品大部分为本县出土文物,其中重要展品有从该县卡约村出土的卡约文化彩陶,从汉墓出土的丝织品和釉彩品,还有从塔尔寺藏品中选出供展览的金属和陶瓷器物以及竹、木、美...旅游景点名称:金刚殿金刚殿地址:青海省西宁市中县城鲁沙尔镇塔尔寺景区内金刚殿简介:全称西纳依怙殿,藏语谓之“贡康”。
贡康(依怙殿),始于藏历木马年(明万历廿二1597)由西纳·宦觉坚参建殿并塑密乘本尊佛和六臂依怙护法等,故称贡康(意为依怙殿)。
主尊宗喀巴大师铜像建于1855年,系单层筒瓦歇山顶建筑,坐北朝南,位于释迦殿前。
脊顶竖镏...旅游景点名称:弥勒佛殿弥勒佛殿地址:青海省西宁市中县城鲁沙尔镇塔尔寺景区内弥勒佛殿简介:弥勒殿始建于火牛年(明万历五年1577)。
由大禅师仁钦宗哲主持修建,为塔尔寺最早的正式佛殿,该殿是座两层歇山顶汉宫殿式建筑,高13米左右,平面呈正方形,面阔5间,进深5间,面积为196平方米。
15根藏式八椤柱承飞檐,起斗拱,精雕细刻,着彩饰花,粉金绣...旅游景点名称:祈寿殿祈寿殿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居板古巷祈寿殿简介:“夏丹拉康”(俗称花寺尔),藏历火鸡年(清康熙六年1717)李嘉·洪塔喇嘛为祈愿住锡塔尔寺的第七世达赖喇嘛长久住世而建,该殿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顶建筑,殿内供奉释尊师徒和十六尊者(十六罗汉)、四大天王等。
在落成开光法会上,七世达赖喇嘛亲临主持,在法会火...旅游景点名称:文殊菩萨殿文殊菩萨殿地址:青海省西宁市中县城鲁沙尔镇塔尔寺景区内文殊菩萨殿简介:文殊菩萨殿,藏语称“坚杨宫赛”(普观文殊殿、俗称九间殿),位于弥勒殿南侧,背靠莲花山西坡,南北一字形排建成九开间佛殿,故俗称九间殿,属联殿式建筑。
藏历水龙年(明万历廿1592)始建三世佛殿,木虎年(1734)塔尔寺第廿四任法台参智活佛改建为九开间殿宇...旅游景点名称:泉湾泉湾地址: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泉湾简介:泉湾,那尕则滩涂沼泽地,位于青海湖西南边,主要生长有湿生植物苔草、扁穗草、杉叶藻等。
这里有多处泉水涌流形成沼泽湿地,冬季不封冻,人、畜不易进入。
近湖岸6-8公里范围内水草及浮游生物丰富,是青海湖裸鲤幼体生活区,也是众多候鸟、旅鸟育雏区和栖息地。
大天鹅...旅游景点名称:群加森林公园群加森林公园地址: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群加森林公园简介:从青海省会南行百余公里,便进入巍巍拉脊山中,在群山深处珍藏着一处自然风光奇特秀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民风民情古朴神秘,被誉为“高原绿色明珠”的地方,这就是青海省群加国家森林公园。
群加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青海省湟中县境内,地处西宁市、海东地区、海南藏族自...旅游景点名称:卡约文化遗址卡约文化遗址地址:青海省西宁市云固川的卡约村卡约文化遗址简介:历史文化卡约文化遗址于公元1923年在湟中县云固川的卡约村与下西河村发现的。
“卡约”为藏语地名,意为山口前的平地。
过去它被列入“寺洼文化”系统,1949年后,考古工作者把它与寺洼文化分开,命名为“卡约文化”(原称卡窑文化),理由是寺洼文化与卡约文化在...旅游景点名称:南佛山南佛山地址: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南佛山简介:青海省南佛山,在湟中县境内,最早称南朔山,道教徒居住此山后,改称西玄山,传说元、明时期山中有道士修炼成仙,即被道教定为全国道教十大洞天之四,命名为“太玄极真洞天”,后改“玄”为“元”称“西元山”,道名“太元极真洞天”。
明代是西元山道教活动的全盛时期,...旅游景点名称:大经堂大经堂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湟中县居板古巷大经堂简介:大经堂,称“措庆都康”或“参尼扎仓”意为“显宗经院”,是塔尔寺规模最大的殿堂,是全寺僧众聚集礼佛、诵经的场所,也是全寺“四大扎仓”之一,位于大金瓦殿正前方。
是塔尔寺宗教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
藏式平顶建筑,面积1981平方米,面宽13间,进深 11间。
初...旅游景点名称:药水滩温泉药水滩温泉地址: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玛脊峡谷内药水滩温泉简介:位于西宁市南40公里湟中县的玛脊峡谷内,药水滩西南侧山弯里流出一股清泉,水温在20℃至45℃之间,水呈黄绿色,有浓浓的琉璜的气味。
手伸水中,滑凝如脂,手出水外,似乎被人抚摸一般。
水入口中,有呛鼻的气味,可是并不难下咽。
当地农民有人用这种温泉水煮面条,...旅游景点名称:大金瓦寺大金瓦寺地址: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大金瓦寺简介:大金瓦寺是塔尔寺宗教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藏式平顶建筑,初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后经几次扩建。
最后扩建为168根柱子的大经堂。
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
风景名胜大金瓦寺大经堂内矗立的110根大柱子,缀以各色刺绣飘带。
...旅游景点名称:小金瓦寺小金瓦寺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区西南25公里的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莲花山小金瓦寺简介:小金瓦寺是塔尔寺的护法神(家众神)殿。
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
风景名胜小金瓦寺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原为琉璃瓦房顶,清嘉庆七年(1802年)改为馏金铜瓦房顶。
殿内有白马标本,传说九世班禅从西藏来青海时曾骑此马,一天内...旅游景点名称:塔尔寺塔尔寺地址:青海省西宁市金塔路56号塔尔寺简介:塔尔寺又名塔儿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
塔尔寺寺院建筑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殿宇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气势壮观。
位于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绿墙金瓦,灿烂辉煌,是该寺的主建筑,它与小金瓦殿(护法神殿),大经堂,弥勒殿,释迦殿...
塔尔寺的大金瓦殿上有多少黄金?小金瓦殿有多少黄金?
矮油你是去上香滴,不是去数金子滴。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38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