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炎黄故里导游词
演讲比赛1分钟个性自我介绍
这一幅是“创造舟车”。
黄帝修德治兵,创造舟车。
请看这个是民用车,中间的是指南车。
这里是打造的各种兵器和民间用具。
这个是驯兽的场面,中国最早的家禽饲养就是从黄帝开始的。
最上面是我国最早的船只。
当时人们用石头把大圆木中间凿空放在水里,用来载人载物。
这一幅是“黄炎结盟”。
当时居住在陈丘(今河南淮阳)一带的神农氏炎帝部落势力强大,各部族都听从他的号令。
到了黄帝时代,炎帝领导的神农氏部落逐渐衰落,而黄帝修德治兵,创造舟车,以道义促使部落之间相安友好,以武力征伐强暴,制止侵略。
许多部落慕其威望,前来通好,仰仗归从。
当时炎帝侵凌周围部落,黄帝率有熊部落的军队在阪泉(今河南扶沟县,一说河北涿鹿)与炎帝经过三次激烈的交战,打败炎帝,使之归顺于已。
从此后,炎黄部落和睦相处,结为联盟,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
这一幅就是大家熟悉的“征战蚩尤”。
当炎黄结盟之时,东方的九黎族部落兴起,其部落首领蚩尤更是凶暴残忍。
其他部落闻听蚩尤到来,都吓的惊魂落魄,溃散四逃。
黄帝九次与蚩尤交战而不能胜,就联合以熊、罴、貔、貅、豹、虎为图腾的六个部落,会合炎帝部落在涿鹿郊野与蚩尤展开决战。
这一幅是“建都有熊”。
黄帝战胜蚩尤之后,又挥师北上,驱赶走向南方扩张的荤粥族,天下有不顺者,进行征伐,然后班师回有熊新郑,诏告天下,并在西泰山(今新郑龙湖镇)大会诸侯,定鼎建都(河南新郑),举行开国大典,各部族首领共尊黄帝为天子。
这一幅是“高擎(请)龙旗”。
黄帝统一万国部落以前,以熊为图腾,统一天下以后,采用有代表性的部族图腾特征,荟萃成新的图腾——龙,作为有熊帝国的族徽和旗帜。
龙是各部族大融合、大团结的产物,因此五千年来,炎黄子孙把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这一幅是“肇(照)造文明”。
黄帝和他的臣下有许多发明创造。
如发明创造房屋、衣裳、车船、阵法、兵器、音乐、文字、算术、历法、图画、医药、祭祀、婚丧、铸铜等等。
世界古代文明四大标准中的文字、城堡、铜器、祭祀等,黄帝时代都已发明创造,使中国与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比肩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黄帝在位百年,死于荆山(今河南灵宝),葬于桥山。
据史书记载,黄帝族后裔在各地先后建立了70多个国家,繁衍了600多个姓氏,炎帝族在各地先后建立了20多个国家,繁衍了247个姓氏。
黄炎二支发展到853个姓氏,在与其他民族融合中总计发展到8000多个姓氏。
因而,后世子孙共尊黄帝和炎帝为祖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河南的古河拳根绿花特点
古: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河南是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发祥地。
在这里,已经发现的许多古文化遗址,都在中华民族文化形成与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国先后有20多个朝代的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留下了一大批名胜古迹。
在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占有四个,它们分别是: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以及商都郑州。
河南不仅历史文物古迹多,而且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做得非常好,2005年河南率先举办了“文化遗产日”,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所以说,看中国100年历史到上海;500年历史到北京;2000年历史到西安;5000年历史到河南。
河:河南省横跨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水系,境内1500多条河流纵横交错。
黄河是华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在中国悠久的文明史中,黄河流域在大多数时间内占据着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
黄河流经河南700多公里,在不同地域形成了不同的景观。
在黄河的三门峡段,每逢深秋季节,就有许多天鹅迁徙至此,千万只白天鹅群起群落,美不胜收;在黄河的洛阳段,有着著名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以及奇特的黄河三峡景观;在黄河的郑州段,有高达106米的炎黄二帝塑像,堪称世界上最高的塑像;黄河的开封段,河床高出地面14米,形成了世界上非常著名的“悬河”景观。
拳:河南是中国功夫的故乡。
少林拳是中国拳术的一个拳种,是中华武术中最有影响的一个流派,所以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武功拳为先”之说。
在河南,与少林拳齐名的还有陈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因以静制动、以柔克刚而著称。
少林拳与太极拳一刚一柔,闻名天下。
温县的陈家沟是中华太极拳的发源地,当地人自豪的说:“喝了陈家沟的水,小孩也会跷跷腿”。
在登封市,武术学校星罗棋布,据说在校习武的学员来自世界各地,有十四万之多。
根:中华民族姓氏文化源远流长,而河南则是中国姓氏的主要发源地。
按人口多少排出的全国100个大姓中,有73个姓都源于河南,或其部分源头在河南。
古人曾用“木之本、水之源”来比喻人的祖根,用“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来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
“同一个祖先血浓于水;共一个中华情重于山”,近些年来,随着寻根旅游的不断兴起,来河南寻根谒祖的海外华人络绎不绝,尤其是在去年举行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更是轰动全球。
花:牡丹花有“国色天香”之美誉,是河南省的省花,也是洛阳市的市花。
牡丹被公认为“繁荣昌盛、和平幸福、富贵吉祥”的象征,历史上有很多名人赞誉过牡丹,郑导说了一大串,可惜没记下。
现在倒是想起一句关于牡丹的诗句:“惟有牡丹真国色”,也不知是那位诗人写下的。
腊梅也是河南的省花,还有开封的菊花也是非常著名的,在河南有这样一种说法“洛阳牡丹甲天下,开封菊花世无双”。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4020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