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导游词200字
项王故里导游词150~200字
各位嘉宾,我们位于就是马陵山风景区 马陵山位于亚欧第一枢纽城市新沂市市区南郊。
北起山东兰山,南抵宿迁。
国家AAAA重点风景区江苏省马陵山风景区位于新沂市区南10公里处,古称司吾山,亦称吾山。
它由峰山、斗山、虎山、奶奶山和黄花菜岭五座山组成,当地人称为“五姊妹山”。
群山之中以峰山五华顶为主峰,形胜之美,称于江淮。
景区以其奇特的自在景观、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著称。
清代乾隆皇帝六度南巡,三幸司吾山,写下了“钟吾漫道才拳石,早具江山秀几分”的诗句,形象地赞美了马陵山的瑰美。
马陵山风景名胜区约60平方公里,规划面积
【第28句】:9平方公里。
总体布局为三大景区:三仙洞景区为核心景区,精华所在,面积
【第11句】:8平方公里,黄巢湖景区以自然野趣和水上活动为特色,面积
【第11句】:28平方公里;花厅景区以“花厅古文化遗址”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为主要内容,具有科普游览功能,面积
【第6句】:82平方公里。
现在 大家来到的就是远近闻名的三仙洞。
传说从前山东有个贩鱼的小伙子,推着一车鱼到南方去贩卖。
途中遇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翁,笑呵呵地问他从什么地方来,到什么地方去
小伙子说他从山东地来,到宿迁、淮安一带去。
这老翁便拿出一封信,请小伙子捎给他的位朋友,嘱托小伙子经过司吾村时,别忘了上山找“仙人洞”,他的朋友就住在洞中。
小伙子来到马陵山下,在司吾村找个客店住了下来,看天还未黑,就出店门找老翁的朋友去了。
山间雾气腾腾,十分幽静,山崖上有个洞,周围树木遮天蔽日,树下有两位老者正蹲在石桌旁下棋。
小伙子见老者正在兴头上,不好意思打搅,于是就在一边观看,不知不觉看了三盘。
看看天色还是没有黑,只是一会儿暗,一会儿亮,树叶一会青,一会黄,心里好生奇怪。
直到两位老者下完了棋,小伙子才说明来由,并把信交给了他们。
两位老者挺高兴,留小伙子在那吃饭,饭后还要陪他转悠转悠。
小伙子心想不能再看了,要回店休息,明天好走路,于是就急忙走出山林,来到庄里,但是怎么也找不着原来的客店。
忙寻一老者来问,老者道:“庄是这个庄,不过这里多年没有这个客店了,听爷爷的爷爷说过,原来这里有过客店,有一次一个上乡小伙子推着一车鱼住店,上山游玩,谁知一去未回。
一车鱼烂在店里,车子也烂了,只剩下一根车把。
”那鱼贩一听,心中好奇怪,又无可奈何,只好空手回家。
来到山东老家一看,村庄也全都变了样,走遍全庄也没找着自己家门。
正好,过来两位中年人,上前寻问,中年人听后把眼一睁,说道:“那都是咱老祖宗的事,你问这些干啥
”小伙子忙说:“我就是那个贩鱼的,今天回家找不着门了。
”两位中年人一听,大怒,一边骂一边打:“哪来的小子,敢冒充俺的祖宗,非揍死你不行
”鱼贩白挨一顿揍,没办法,只好又回马陵山来找下棋的老者。
来到马陵山一看,两位老者还在下棋,这回他再也憋不住了,上前问道:“两位老者,我那日在此观棋,怎么回去一切都变了样,弄的我有家无归
”他们一听哈哈大笑,说道:“你在看下棋的那会儿,世上已经三百年过去了,你看那树叶一会青一会黄,那就是一年过去了。
”鱼贩一听,大吃一惊:“那你们是……
”“我们在此修炼三千多年,方成正果,你也在此修炼吧。
”小伙子心想:“也罢,回去也没人认我了。
” 从那以后,小伙子就留在马陵山和两仙一起下棋,一起修炼也成了仙,三仙洞因此而得名。
战国军事家孙膑、唐代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宋代抗金名将韩世忠……直至当代的陈毅元帅,都曾以马陵山作为与敌决战的战场,在这里演出了惊天动地、威武雄壮的战争大剧。
假如说古代的战争遗迹已在历史长河中湮灭或不可考的话,那么,陈毅将军在马陵山指挥宿北大战的前沿指挥部——三仙洞,却完整无损地保留了下来。
三仙洞位于峰山中部东坡,背后和两侧均为陡峭的山崖,洞前大树耸天,枝叶繁茂,将洞口遮掩。
三仙洞的两边都是山,属射击盲区,敌人的炮火打不着。
洞看上去不高不深也不大,约七八平方,不过,就地铺一张军用地图或一张棋盘是决无问题的。
想当年陈老总在此指挥三军,战争间隙,兴许还要跟身边的参谋们杀上一把楚河汉界呢
宿北大战发生于1946年12月15日至19日,适逢国民党导演的伪国民大会刚刚开过。
为取得军事上的配合,敌徐州绥靖公署于会前就集中25个半旅的兵力向我鲁南、苏北解放区进攻。
我军迅速集中山东、华中野战军24个团的兵力反击,由陈毅统一指挥,一周的时间全歼敌军2万多人,开创了我军打大歼灭战的成功先例。
敌69师师长戴之奇于兵败后绝望自杀。
陈毅将军即兴赋诗一首:“敌到运河曲,聚歼夫何疑
试看峰山下,埋了戴之奇。
”
介绍骆马湖的导游词100字
骆马湖于江苏省,跨宿迁和新沂二市[1] ,位于北纬34°3411′,东径1
【第18句】:04′~1
【第18句】: 18′之间,又名乐马洛马湖、马乐湖、龙马湖。
湖水面积260平方公里,它似菱形,东岸为丘陵山区,北、西、南岸为堤岸平原,最大宽度20公里,湖底高程18—21米,最大水深
【第5句】:5米,大小岛屿60多个。
水生植物芦、藕、菱、蒲等二十多种,盛产鲫鱼、银鱼、鲢鱼、青虾、白虾、螃蟹、河蚌等十多种水产品,被江苏省定为苏北水上湿地保护区,又是南水北调的重要中转站。
关于骆马湖三个景点的作文
骆马湖风景区,是我乡宿迁的一个最出名的景点儿的景色,令人。
骆马湖边,有金黄的,仿佛铺了一地的金子。
夏天,骄阳似火,人们大汗淋漓,看到清清的湖水,便迫不及待地跃进湖中,任那清凉的湖水,轻抚着自己灼热的皮肤。
我突然想到了一首歌是这样唱的:“清清的骆马湖呀,一望无穷,站在那湖岸边,从西望不到东……”咦,眼前的湖水明明是淡蓝色的,青在哪儿呢
听了妈妈的话,我恍然大悟。
原来“青”是指原来未开发的骆马湖呀
说着,妈妈拿出了证据——爸爸妈妈的结婚照。
身后果然是“青青”的骆马湖。
只见,湖水里长满了青青的水草,把湖水也映成青的了,这整个湖就像是一块巨大无瑕的翡翠。
沿着湖边一直向前走,就会来到园博园。
园博园内有很多景观,如花海、古亭、沙雕、喷泉等。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花海。
五彩缤纷的郁金香,组成了一道道美丽的彩虹。
一阵微风吹来,花儿在频频点头,仿佛在欢迎游客的到来。
骆马湖景区还有一个景点——欢乐岛。
欢乐岛里有很多好玩的游戏:摩天轮、鬼屋、转转咖啡杯等。
其中,最让人害怕的就是鬼屋了。
没有一丝光亮,仿佛你的身后就有很多“鬼”。
骆马湖景区不愧是宿迁的一颗明珠
求法门寺导游人员资格考试12分钟导游词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十公里的法门镇。
始建于东汉末年,发迹于北魏,起兴于隋,鼎盛于唐,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
法门寺曾一度希望赴港上市,然而时隔一年之后,这次宗教领域的资本市场尝试于2012年5月宣告搁浅。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东距西安市120公里,西距宝鸡市96公里。
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
山门,佛寺院的大门,由于佛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门”,一般是三门而立,中间大两边小,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故“山门”也称“三门”,也以山门做寺院的别称。
寺院是持戒修道求至涅盘人居地,故由三门入。
三门俱开,从那门入
从信门入。
凡夫圣贤人,平等无高下,只在心垢后,取证如反掌。
前殿始建于民国28年(1939年),为仿效明清建筑,内塑华严三圣,韦驮天将及十八罗汉像。
[初建法门 法门寺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
释迦牟尼佛灭度后,遗体火化结成舍利。
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弘扬佛法,将佛的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使诸鬼神于南阎浮提,分送世界各国建塔供奉。
中国有十九处,法门寺为第五处。
公元558年,北魏皇室后裔拓跋育曾扩建,并于元魏二年(494年)首次开塔瞻礼舍利。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改称“成实道场”,仁寿二年(602年)右内史李敏二次开塔瞻礼。
唐高祖李渊武德七年(625年)敕建并改名“法门寺”。
唐贞观年间曾三次开塔就地瞻礼舍利。
原塔俗名“圣冢”,后改建成四级木塔。
高宗显庆年间修成瑰琳宫二十四院,建筑极为壮观。
唐代供奉 唐代200多年间,先后有高宗、武后、中宗、肃宗、德宗、宪宗、懿宗和僖宗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养佛指舍利。
每次迎送声势浩大,朝野轰动,皇帝顶礼膜拜,等级之高,绝无仅有。
据史载 “三十年一开,则岁丰人和”,可干戈平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咸通十五年(874)正月四日,唐僖宗李儇最后一次送还佛骨时,按 法门寺文化景区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照佛教仪轨,将佛指舍利及数千件稀世珍宝一同封入塔下地宫,用唐密曼荼罗结坛供养。
唐代诸帝笃信佛法,对舍利虔诚供养,寺院大小乘并弘,显密圆融,使法门寺成为皇家寺院及举世仰望的佛教圣地。
佛塔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
迎请佛骨在唐末愈演愈烈达到高潮。
所谓迎请佛骨[2],就是每隔三十年把珍藏在塔基下地宫中的佛骨迎入长安城皇宫瞻仰。
最盛大的莫过于唐懿宗咸通十四年(873)。
此次迎请佛骨事先准备了两年,当时从京城长安到法门寺两百多里间,车马昼夜不绝,沿途都有饮食供应,叫做“无碍檀施”;迎请佛骨的仪仗车马由甲胄鲜明,刀杖齐全的皇家御林军导引,文武大臣护卫,名僧和尚拥奉,旌旗蔽日,鼓乐鼎沸,沿途站满虔诚膜拜的善男信女。
长安城内各街用绸缎结扎各种彩楼。
懿宗皇帝也亲御巡福门城楼迎拜顶礼,百官士众则沿街礼拜迎候。
佛骨先迎请到皇宫内供奉三天,再迎送到京城寺院轮流供养。
文武百官和豪族巨富都争施金帛,四方百姓扶老携幼前来瞻仰,甚至有断臂截指以示虔诚。
自这次迎骨请佛骨之后,地宫关闭,与世隔绝1113年之久。
法门寺在唐代也遭到过厄运,唐武宗在会昌五年(845)大规模灭佛,史称“会昌法难”。
唐武宗曾下令毁掉佛指骨舍利,但此前,寺僧们准备了几件佛指骨舍利的影骨(仿制品),用以搪塞君命,而把如来佛真身指骨秘藏起来。
宋明至今 宋代法门寺承袭了唐代皇家寺院之宏阔气势,被恢复到最大规模, 法门寺当时仅二十四院之一的“浴室院”即可日浴千人。
宋徽宗曾手书“皇帝佛国”四字于山门之上。
金元之际,法门寺仍是关中名刹,“藏经碑”中有寺僧抄写大藏经5000卷之记载。
金人也刻“诗碑”盛赞其寺塔:“三级风檐压鲁地,九盘轮相壮秦川”。
明清以后,法门寺逐渐衰落。
明隆庆三年(1569),历经数百年历史的唐代四级木塔崩塌。
明神宗万历七年(1579),地方绅士杨禹臣、党万良等捐资修塔,历时30年建成八棱十三级砖塔,高四十七米,极为壮观。
清顺治十一年(1654)因地震塔体倾斜裂缝。
民国二十八年(1939)在爱国志士朱子桥先生的主持下,完成了晚明以来最大规模的维修。
文革期间,红卫兵欲挖地开塔,良卿法师点火自焚,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塔下珍宝。
2006年05月25日,法门寺遗址作为南北朝至清古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1981年8月24日,宝塔半边倒塌。
1986年政府决定重建,1987年2月底重修宝塔。
适逢四月初八佛诞日,“从地涌出多宝龛,照古腾今无与并”,在沉寂了1113年之后,2499件大唐国宝重器,簇拥着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间
地宫内出土的稀世珍宝,不论在中国社会政治史、文化史、科技史、中外交流史、美术史等方面的研究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1988年,法门寺正式开放并举办了国际性的佛指舍利瞻礼法会。
海内外诸山长老及各界代表共三百余人参加法会。
十多年来,法门寺在前任方丈澄观、净一法师的住持下,相继建成大雄宝殿、玉佛殿、禅堂、祖堂、斋堂、寮房、佛学院等仿唐建筑。
历代高僧良卿法师 良卿法师(1895年-1966年)俗名戚金锐,法名永贯,河南省偃师县人。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四月十三日生。
七岁时,因连年灾荒奉母命于邻县宜阳铁佛寺出家。
拜印川老和尚为师,为临济正宗派第十三代。
民国八年(1919)古历十月在宜阳灵山寺受俱足戒。
民国22年(1933)受洛阳白马寺德浩和尚请住白马寺,任后堂监院十三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寺院遭严重冲击。
7月12日夜,为阻止打砸抢分子毁坏佛宝,举火自焚。
法师焚身数日,弟子张政华居士(绍祥)不惧危险收集遗骨送至贤山寺交静一装藏。
静一命白龙村吴七老居士转送至长安终南山上天池寺安葬。
1994年,法门寺择地中观山建普通塔院及历任高僧灵塔,静一率来正等至上天池寺迎取良卿法师骨灰回寺供奉。
1997年农历七月十二日,良卿自焚殉教三十一周年,法门寺举办良卿法师灵骨入塔法会,如法供奉良卿法师遗骨人塔,永志纪念。
澄观法师 澄观(1916-1999),俗名陈元奎,1916年5月29日生于辽宁省丹东市。
1936年出家吉林省弥陀寺,翌年于奉天慈恩寺受具足戒。
1953年应法门寺住持良卿老和尚邀请常住法门寺。
1964年去永寿闭关,专修禅观,深悟机宜。
1967年又回到法门寺。
旋因“文革法难”被迫离寺。
澄观法师善于中医针炙,以岐黄之术在民间治病救人。
1980年重返法门寺,为法门寺回归佛教界作了大量工作。
1984年担任住持,重立法幢。
1985年,发起创立宝鸡市、扶风县两级佛教协会,亲任会长,并当选为陕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
1988年修复明代真身宝塔,重建仿唐山门。
1991年,法师应邀访问日本。
1992年,法师筹资四百万元重建仿唐大雄宝殿七间,并新塑四十二尊圣像。
1994年农历十月初一(11月3日)升任法门寺方丈。
1998年10月因身体情况退居。
1999年7月5日(农历五月廿二日)4时25分圆寂,世寿84,戒腊62夏。
法师生前曾任陕西省文史馆馆员、陕西省政协委员等职。
净一法师 净一法师(1922年-2002年)又名静一。
俗名张家训,1922年9月9日生于江苏省宿迁市。
9岁读书,19岁(1940年)慕道出家。
1945年在南京宝华山受戒,随住金山寺修习禅观。
1957年至1983年住扶风县贤山寺。
1984年,中国政府交还法门寺归僧人管理,同澄观法师一道接收寺院,重树法幢,修复古寺。
为筹集资金,法师曾去兰州、汕头、上海、广州等地募化20多万元,建成东西厢房及后楼,为法门寺恢复奠定基础。
1985年与澄观老和尚发起成立宝鸡市、扶风县两级佛教协会并任常务副会长。
1987年后,法师担任法门寺首座、监院,主持本寺重建工程。
1987年修复明代真身宝塔,重建仿唐山门。
2002年6月13日(农历)晚9时15分安详示寂收藏文物舍利 在1987年5月5日至12日,舍利地宫打开期间共发现有4枚舍利。
其中两枚为白玉所制,另一枚为一高僧的 佛指舍利舍利。
这三枚都属于“影骨”,和“灵骨”放置在一起是为了保护后者。
“灵骨”色黄而有似骨质的颗粒分泌物,经专家鉴定,这一枚就是真身佛骨。
法门寺也随着真身舍利的出土而成为佛教的胜地。
金银器 法门寺地宫中珍藏的金银器多达120多件(组),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
这些金银器多是为皇帝迎送佛骨的活动而专门制造的礼器,做工极为考究,多刻有錾铭,为判断物主、断代提供了方便。
其中还出土了许多的茶具,比如茶碾、茶碗等等,与今天日本茶道的器具几乎完全相同,证明了日本茶道来源于中国唐代。
琉璃器 琉璃即是今天的玻璃,中国的琉璃加工技术长期受西亚地区的影响,风格多是伊斯兰式的。
由于难得,琉璃器同金玉之类一样珍贵。
地宫中的琉璃器多是盘、碟、碗等承托器皿。
共有20余件。
瓷器 在法门寺地宫开启前,对秘色瓷一直有各种说法,有认为秘色指的是一种釉色的隐秘,也有人认为是对一种颜色的叫法。
地宫物账碑中记载,以及十三件秘色瓷器珍品的出土揭开了这个谜团。
丝织品 唐朝时中国的丝绸织物已发展到一个高峰,地宫中的丝织品就成了很好的佐证。
这些物品多是历代皇后所供奉的,其中还有武则天的“武后绣裙”一件。
佛经 法门寺现在所指法门寺中最早的佛经是武则天时的“千佛碑”所刻《大般涅槃经》,但现已无存。
唐武宗时的灭佛运动焚毁了许多法门寺的藏经,但收集、修补佛经的工作一直在进行。
真身宝塔半壁坍塌后,藏经得到了清理,所藏经卷有《毗卢藏》的全部资料、《普宁藏》的全部题记和《秘密经》的目录。
佛像 明代的13层宝塔上共有88个佛龛,每龛一佛,到1939年整修时只剩下68尊。
后经清理共有98尊佛像,许多都装有佛经,为明代和民国的装藏 地宫《衣物帐》碑 《衣物帐》碑,全称《应从重真寺随真身供养道具及恩赐金银器物宝函等并新恩赐到金银宝器衣物帐》。
长115厘米,宽69厘米。
共四十八行,满行四十二字,共一千七百余字,罗列着地宫里2499件文物清单,现藏于法门寺博物馆。
该碑文详细记载了懿、僖二宗、惠安皇太后、昭仪、晋国夫人、诸头等皇室戚贵、内臣僧官供奉佛指真身舍利的金银宝器、衫袍衣裙等,是至今首次发现的唐代衣物帐碑。
碑文物主清楚,名称罗列明晰,有标重类注,为研究唐代政治、经济以及衣物宝器名称、制作工艺、衡制、纺织服饰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衣物帐》碑释文: 监送真身使应从重真寺随真身供养道具,及恩 赐金银器物宝函等,并新恩赐到金银宝器衣物等如 后:重真寺将到物七件:袈装三领、武后绣裙一腰,蹙金银线披袄子一领。
水晶停子一枚。
铁 一枚。
真 身到内后,相次赠到物一百二十二件:银金花盒二 具,共重六十两。
锡杖一枚,重六十两,香炉一枚, 重三十二两。
圆无盖香炉一副,并台盖朵带,共重三百八十两。
香宝子一枚。
共重四十五两,金钵盂 一枚,重十四两三钱。
金 袈裟三副,各五事,毳 纳佛衣二事。
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
瓷秘色 盘子、碟子共六枚。
新丝一结,百索线一结,红绣案裙一块,绣帕二条,镜二面,袜十双紫 鞋三双。
绣幞十条。
宝函一副,八重,并红锦袋盛。
第一重 真金小塔于一枚,并底衬共三段,内有银柱子一枚, 第二重 石函一枚,金框宝钿真珠装。
第三重真金函一枚,金框宝铀真珠装。
第五重真金 花函一 枚,以上计金四十七两二分,银十分半。
第五重银 金花 作函一枚,重四十两二分。
第六重素银函一 枚,重四十七两三钱。
第七重银金花作函一枚,重 六十五两二分。
第八重檀香缕金银棱装铰函一枚7银 锁子及金涂锁子七具,并钥匙 链子等,共计银 一十六两四钱。
银金涂花菩萨一躯,重十六两。
银 金花供养器物共四十件。
内 子一十枚,被罗子一 十枚,垒子一十枚,香案子一枚,香匙一枚,香炉 一副,并碗子钵盂子一枚,羹碗子一枚,匙著一副,火著一对,香盒一具,香宝于一枚,以上计银一百 七十六两三钱。
真金钵盂、锡杖各一枚,共重九两 三钱。
乳头香山二枚,重三斤。
檀香山二枚,重五 斤三两。
丁香山二枚,重一斤二两。
沉香山二枚,重四斤二两。
新恩赐到金银宝器衣物席褥幞头巾子花鞋等, 共计七百五十四副。
银金花盆一口,重一百五十五两。
香囊二枚,重 十五两三分。
笼子一枚,重十六两半。
龟一枚,重 二十两。
盐台二副,重十三两。
结条笼子一枚,重八两三分。
茶槽子碾子茶罗匙子一副,七事共八十 两。
随求六枚,共重二十五两。
水晶枕一枚,七孔 针一,骰子一对,调达子一对,棱函子二,琉璃钵 子一枚,玻璃茶碗托子一副,玻璃碟子十一枚,银棱檀香木函子一口。
花罗衫十五副,内 七副,跨 八副,各三事,花罗袍十五副,内 八副,跨七副, 各四事。
长袖五副,各三事。
挟可幅长袖五副各五 事,长 暖子二十副,各三事。
内五副锦,五副绮,一副金锦,一副金褐,一副银褐,一副龙纹缔,一 副辟邪绮,一副织成续,二副白氍,二副红络撮。
下 盖二十副,各三事。
接(勒筒袜筒)五具,可幅续袍五领,纹毂披衫五领,缭续浴袍五副,各二事。
缭续影皂二筱,可幅臂钓五具,可幅勒腕帛子五对, 方帛子二十枚,缭续食帛十条,织成绮线续长 袜 四十双,蹙金鞋五双,被褡五床,每床绵二张,一张,锦席褥 五床,九尺簟二床。
八尺席三床,各 四事。
八尺踏床锦席褥一副,二事。
赭黄熟线续床 罩五条,耪黄罗缔枕二条,绯罗香倚二枚。
花罗二 幞头五十顶,绘罗单幞头五十顶,花罗秧帽子五十顶。
巾子五十条,析皂手巾一百条,白异纹续手巾 一百条,揩齿布一百条,细异纹续 皂四条。
白藤 箱二口,玉椁子一枚。
靴五双,各并毡。
惠安皇太后及昭仪晋国夫人衣计七副:红罗裙 衣二副,各五事,挟领(有花纹的丝织品)下盖二副,各三事,以上惠安皇太后施;裙衣一副,四事, 昭仪施;衣二副,八事,晋国夫人施。
谙头施到银器衣物共九件:银金花菩萨一躯,并 真珠装,共重五十两。
并银棱函盛银锁子二具,共 重一两,僧澄依施;银白香炉一个,并承铁,共重一百三两,银白盛香合一具,十万两半,以上供奉 官杨复恭施;银如意一枚,重九两四钱,袈裟一副, 四事。
以上展弘照施;银金涂 一枚,重四十一两, 僧智英施;银如意一枚,重二十两,手炉一个,重九二两二分,衣一副,三事7以上展明肃施。
以前都计二千四百九十九副、枚、领、张、口、 具、两;钱、锱等。
内金银宝器衫袍及下盖裙衣等, 计八百九十九副、枚、领、张、口、具等,金器计七十一两一钱,银器计一千五百二十七两一锱。
右件金银宝器衣物道具等并真身,高品臣孙克 政、臣齐询敬、库家刘处宏承旨,臣刘继 与西头高 品彭延鲁、内养冯全漳、凤翔观察留后元充及左右街僧禄清澜、彦楚、首座僧澈惟应,大师清简、云 颖、惠晖、可浮、怀敬、从建、文楚、文会、师益、 令真,志柔及监寺高品张敬全,当寺三纲义方,敬 能、从湮,主持真身院及隧道宗爽、清本、敬舒等一同点验,安置于塔下石道内讫,其石记于鹿项内 安置。
咸通十五年正月四日谨记。
金函一,重二十八两。
.银函一,重五十两。
银 口伽口口口口口一两口口口口水碗一对,共重十一 两。
银香炉一,重二十四两。
口口台三口,共重六两。
以上遍觉大师智慧轮施。
中天竺沙门僧伽提和迎送真身到此,蒙恩赐紫, 归本国。
兴善寺僧党支书; 凤翔监军使判官韦遂政、张齐果迎送,真身口 当供养。
真身使小判官周重晦、刘处权、品敬权、口口口、张口口、右神策军营田兵马使孟可周、武 功县百姓口头王宗、张文建,王仲真等一百二十人 各自办衣装程粮,往来异真身佛塔。
十大之最 法门寺 一、地宫出土的佛指舍利(一个金骨和三个影骨),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有文献记载和碑文证实的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是佛教世界的最高圣物。
二、法门寺地宫,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
三、地宫文物陈列方式,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唐代密宗之金胎合曼曼荼罗。
四、地宫27000多枚钱币中,13枚玳瑁开元通宝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绝无仅有的玳瑁币。
五、地宫出土的一整套宫廷茶具,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等级最高、配套最完整的宫廷茶具。
打破日本茶文化起源说。
六、地宫中出土的双轮十二环大锡杖,长
【第1句】:96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体型最大、等级最高、制作最精美的佛教法器。
七、地宫中发现的13件宫廷秘色瓷,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并有碑文证实的秘色瓷器。
八、地宫中发现的700多件丝织品,几乎囊括了有唐一代所有的丝绸品类和丝织工 法门寺[4]艺,堪称唐代丝绸的宝库,是唐代丝绸考古的空前大发现。
九、盛装第四枚佛指舍利的八重宝函,是世界上发现的制作最精美、层数最多、等级最高的舍利宝函。
十、安奉第三枚佛祖真身舍利的鎏金银宝函,上面錾刻金刚界四十五尊造像曼荼罗,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密宗曼荼罗坛场。
现在我们看到的一部分是明清建筑,大多数是仿唐建筑,建设考究堪称精品。
如果你来当黄帝陵的导游,你对游客如何介绍黄帝的事迹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是《史记》记载的唯一一座黄帝陵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号称“天下第一陵” ,又称“华夏第一陵” ,“中华第一陵”。
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
黄帝陵古柏群,是中国最古老、覆盖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 ,共8万余株,千年以上3万余株 。
“黄帝手植柏”距今五千余年,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 ,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和“世界柏树之冠”。
2006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黄帝陵祭典)活动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3年11月,陕西省启动“黄帝陵祭典活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 。
2014年8月,黄帝陵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写一段介绍洪泽风光的导游词
洪泽湖风景区远在200万年以前,洪泽湖是黄海海湾的一部分。
洪泽湖是我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之一。
它象一只展翅欲飞的天鹅,凝视着万里长空。
洪泽湖,地处淮河下游、苏北平原中部,西纳淮河巨浪,东泄长江、黄海。
水位在
【第12句】:5米时,湖水面积约300万亩,是江苏省第二大淡水湖。
湖岸线弯弯曲曲,全长约365公里。
周围是江苏省的淮阴、清浦、洪泽、盱眙、泗阳、泗洪等县区,属淮安和宿迁市。
介绍窑湾古镇的作文800
窑湾古镇位于江苏省新沂市西南边缘,京杭大运河及骆马湖交汇处;与宿迁、睢宁、邳州三市县相连,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闻名全国的水乡古镇。
素有“东望于海,西顾彭城,南瞰淮泗,北瞻泰岱”之说,号称“黄金水道金三角”、“苏北水域胜江南”之美誉及“小上海”之称,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窑湾集古镇景观、水泊景观、名胜古迹、神话仙境于一体,具有很高的观赏、游览和历史研究价值。
千年古镇窑湾历史文化悠久而灿烂。
据典籍记载,这里,东周时属钟吾国辖地。
秦汉时,作为军需品烧窑处。
唐时,位于邳州、海州交界处,因周边窑多,故称窑湾。
千年运河百道湾,黄金分割在窑湾;千年古槐,见证了古镇窑湾的兴衰;后院酱缸,雕琢着岁月久远的痕迹;老式建筑,散发出浓厚的文化气息。
她像苏南的周庄有湖有水,水网相连;她又像山西的平遥,有着古老的街巷,文化相袭数千年。
窑湾古镇人文历史景观厚重。
古镇始建于唐朝初期,随着明清漕运和盐业的兴盛,昔日店铺栉比,商贾云集,街上行人如织,水上舟楫连绵。
古镇中,城门、楼、店、院、宫、寺、庙、殿,自宋至清,代有营建。
古老的街巷、宅院、会馆、作坊、商行、货栈、典当、码头等古镇昔日风貌仍基本犹存。
窑湾古镇由新沂骆马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
[1] 窑湾古镇景区规划建设面积为
【第85句】:62公顷。
三年多来,古镇景区投入保护和开发资金
【第5句】:2亿元,修建房屋800多间,疏通后河及护城河500多米,架设景观桥5座,新建停车场10万平方米;完成了吴家大院、赵信隆酱园店、东当典、西当典、中国典当博物馆、窑湾民俗博物馆、大清窑湾邮局等10个景点的建设。
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16平方公里,镇区面积
【第3句】:6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总人口近7万人。
2012年,全镇财政总收入130
【第41句】:97万元,人均收入11551元,旅游综合收入突破4亿元。
介绍淮安旅游词
你也是导游啊呵呵。
。
。
我给你吧 淮安市地处苏北腹地,南距江苏省省会南京市188公里,东北距亚欧大陆桥桥头堡连云港市135公里。
东靠盐城市,南连扬州市,西与西南接安徽省,北邻连云港市与徐州市以及刚刚成立的宿迁市。
其范围为东经118度12分~119度36分,北纬32度43分~34度06分。
交通便利,处于10
【第4句】:205国道和宁连一级公路的交汇点上。
淮安市无高山峻岭,地势西高东低,以平原为主。
西南部为丘陵,一般真高50~100米之间,少数山头达150米以上,裂山真高194.1米,是全境最高点;西部及西北部为低矮的垄岗,地面真高介于15~20米之间,间有零星残丘,真高可达50米左右,垄岗占全市总面积4%;东部为冲积平原,大部分地面真高在8~12米之间,淮安博里,灌南陈集是全市最低点,地面真高仅2.3~3.3米,平原占总面积80%。
境内水网密布,湖塘星列,水域面积占总面积16%。
内河航运的主干线京杭大运河流经于此,淮沭新河、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江水道、淮河干流、废黄河等9条河流在境内纵横交错。
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位于淮阴境内,另外与邻市共有的湖泊有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
淮安市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兼具有南北气候特征,光热水整体配合较好。
光能资源潜力较大,年日照数在2250-2350小时。
全市热量资源充裕,无霜冻期为210-230天,可以满足一年两熟制的需要。
本市濒临黄海,季风气候典型,自然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885-1015毫米。
【自然资源】淮安市耕地面积384230公顷,可供开发的黄河故道和滩涂近7万顷。
水产资源丰富,有水面约400万亩,1998年水产养殖产量达
【第20句】:57万吨,主要经济鱼类有16科83种,其中洪泽湖大闸蟹、大青虾、鳜鱼、白鱼、甲鱼、鳝鱼等远销国内外,淮安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的有盱眙凹凸棒土、石灰岩、白云岩,金湖的石油与天然气,楚州、洪泽的岩盐等,这些矿产储量很可观,有较高的开采利用价值。
特别是岩盐储量十分丰富,已探明的储量达1300亿吨,年产真空盐50万吨。
【历史沿革】淮安的历史文化渊源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是江淮流域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解放后曾在淮安青莲岗发现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
夏商周时期,市境已获相当程度的开发,沟通江、淮,又有陆上干道—善道通达南北。
春秋时期,淮安属吴、越。
战国时属楚。
秦时属古淮阴。
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在淮阴县东南境设射阳县,是淮安建县的开始。
从东汉末年开始,淮安逐步发展成为古代苏北地区的政治中心。
建安五年(200年),广陵郡治迁射阳。
东晋时先后为兖州、青州和山阳郡治所。
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改称淮安。
隋时曾设楚州,唐时一度改称淮阴郡。
元时设淮安总管府,后升为淮安府路,所辖范围占苏北大半和安徽一部分。
明代改淮安府路为淮安府,仍治山阳,1914年废淮安府,改山阳县为淮安县。
1945年设淮城市。
1948年底设两淮市。
解放后设淮安县,隶属江苏省淮阴地区,1987年,辖县淮安、宿迁改为县级市。
1996年8月,宿迁、泗阳、沭阳、泗洪四县(市)从淮阴市析出,成立地级宿迁市,同时灌南县划归连云港市。
2001年2月,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原县级淮安市改为淮安市楚州区,原淮阴县改为淮安市淮阴区。
【行政区划】淮安市辖4区4县,即清河区、清浦区、楚州区、淮阴区和涟水县、洪泽县、金湖县、盱眙县。
其中市区辖6个乡镇,10个街道办事处,820个村民委员会;四区共55个乡镇,9个街道办事处,164个居民委员会和2927个村民委员会;四县共61个乡镇,208个居民委员会和1329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结构】淮安全市总面积10030平方公里,人口510万。
其中,清河区面积43平方公里,人口24万;清浦区面积294平方公里,人口31万;楚州区面积1605平方公里,人口123万;淮阴区面积1264平方公里,人口85万;涟水县面积1678平方公里,面积102万;洪泽县面积1292平方公里,面积38万;金湖县面积1394平方公里,人口35万;盱眙县面积2460平方公里,人口72万。
【人文资源】著名的新石器文化遗址——青莲岗文化遗址就在淮安境内。
淮安,横跨古邗沟入淮处末口和古泗水入淮处泗口,是典型的因运河而兴起的城市。
淮安市历史上是漕运中枢。
明清两朝,国家督漕的最高长官漕运总督就驻节淮安,负责治河、势压巡抚的总河和稍后的南河总督也驻节于此,淮安城市因此而“俨如省会”。
这里还是淮北盐的集散中心和盐商巨富的聚居之地,长期繁华竞逐鼎盛时,淮(安)、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沿线“四大都市”。
清乾隆间(1736—1795),淮安城市人口达50余万,是全国著名的大都会。
淮安,地灵人杰,人文荟萃,历史上先后诞生了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抗倭状元沈坤、乾嘉学派先驱学者阎若璩、中医瘟病学家吴鞠通、抗英民族英雄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鹗“世界十大摄影家”之首郎静山、京剧表演艺术家王瑶卿、周信芳、宋长荣等。
市区古镇河下弹丸之地,历史上就出了50多名进土、百余名举人,并因“河下三鼎甲”名闻遐迩。
这里有周恩来故居、纪念馆、童年读书处,吴承恩故居,韩信故里等众多的名人故居和纪念性建筑,还有漂母墓、韩母墓、明祖陵,绵延60余公里的世界著名高坝高家堰(洪泽湖大堤),以及有东方庞贝城之称的水下古城泗州城等,历史文化资源和人文景观极其丰富。
淮安,是全国四大菜系之一——淮扬菜系的主要发源地。
淮菜以清淡中和、养生适体、烹饪技艺精湛而名扬海内,是名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2年,淮安还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淮扬菜之乡”的称号。
【综合实力】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1亿元、财政收入
【第63句】: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6亿元,分别增长
【第13句】:8%、
【第17句】:6%和
【第20句】:1%;三次产业比例为
【第22句】:3∶
【第47句】:1∶
【第30句】: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09元,增长
【第15句】:1%;农民人均纯收入3701元,增长
【第11句】:8%,是6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
2004年,农村经济发展较快。
以“一降三补”为重点的惠农政策全面落实。
粮食生产获得丰收,总产达334万吨,增长40%。
绿化造林势头强劲,新植杨树3160万株。
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40万亩。
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
农业招商到位资金
【第10句】:4亿元,新上投资超千万元的农产品加工项目35个,新增省级以上龙头企业4户。
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落实“淮米”订单78万吨。
新输出劳务11万人,其中培训后输出人员占70%以上。
工业经济增势明显。
2004年,列统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42亿元、利税61亿元,分别增长
【第32句】:5%、
【第28句】:7%。
完成技改投入101亿元,实现投资超千万元项目数、超5000万元项目数、重点项目投入总量“三个翻番”,淮钢“十五”技改一期、韩泰子午胎扩能改造、华尔润30万吨联碱工程、淮阴卷烟厂科技中心等重大项目顺利竣工,新增列统企业227户。
工业园区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市经济开发区和8个县(区)工业园区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40亿元,入库税收
【第4句】:4亿元,新增就业
【第2句】:7万人。
2004年,服务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第三届淮扬菜美食文化节暨纪念吴承恩诞辰500周年系列活动主题鲜明,成效明显,84个投资超千万元项目集中签约,百团万名游客汇聚我市。
服务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
【第14句】:1%和14%,易初莲花超市、苏源汽车商城等107个投资超千万元的重点项目顺利建成。
旅游业总收入29亿元,增长
【第31句】:7%,提前实现“十五”倍增计划。
金融运行态势良好,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55亿元,贷款余额252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58亿元和38亿元。
保险业务有了新的拓展,政府扶持、商业化运作的农业保险试点走在全国前列。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40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