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宁县导游词
肃宁有什么好玩的景区
庄大洼一日游 刘屯大坑半日游 韩村糖厂大洼一日游 等等、、、
在历史人物中阴险虚伪的例子
【第1句】:中国历代十大奸臣之赵高(秦朝) 赵国人,生而受宫刑。
及长,强健有力,通狱法,秦始皇闻之,遂以其为中车府令,教其幼子胡亥。
公元前210年七月,始皇死于出游途中,高伪造诏书,改立胡亥,杀始皇长子赢扶苏、十二公子、十公主及大将军蒙恬、右丞相冯去疾等人。
及胡亥即位,高为郎中令。
乃杀丞相李斯,自为丞相,集大权于一身,驾空二世。
他横征暴敛,滥杀无辜,誉“杀人众者为忠臣”;在危机四起之时,又杀二世,立赢子婴为秦王。
后为子婴所杀。
【第2句】:中国历代十大奸臣之董卓(汉朝) 陇西人,性粗猛,有谋,体力过人。
少时曾游羌中,尽与其豪帅相结。
初为兵马掾。
继为羽林郎、军司马、郎中、东中郎将。
公元184年,被黄巾军击败,抵罪。
公元190年,征为少府,辞不受命,驻兵河东,以观时变。
八月,率兵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
自为相国,专断朝政,凶暴淫乱,激起全国反对。
他焚烧洛阳,西迁长安。
公元191年二月,为太师,位在诸王之上。
他掠夺钱财巨万,计黄金二三万斤、白银八九万斤,锦绮奇玩堆积如山。
公元192年,为司徒王允等人所杀。
中国的三国大分裂时代终于到来了。
【第3句】:中国历代十大奸臣之黄皓(三国) 宦官。
不知为何许人。
性奸佞,善奉迎。
初,服侍太子刘禅。
禅即位,是为后主。
因先有丞相诸葛亮,后有侍中董允主持朝政,皓不敢售其奸,位不过黄门丞。
公元246年,允死,陈祗代为侍中。
皓、祗二人狼狈为奸,纵后主淫乐,朝治日益腐败。
及祗死,皓为中常侍、奉车都尉。
自是操弄权柄,以至灭亡。
魏征西将军邓艾,知其奸险,将杀之。
皓贿赂艾左右,终免一死。
【第4句】:中国历代十大奸臣之阮佃夫(南北朝) 会稽人,初为台小吏,后为淮阳王刘彧主衣,后为世子刘昱之师,颇受信任。
公元456年,佃夫等杀前废帝,立彧为帝,是为宋明帝。
继因平定长史邓琬之乱,迁龙骧将军、司徒参军。
后为太子步兵校尉参预朝政,权压人主。
横征暴敛,人有逆之,祸害立至。
大收贿赂,生活奢侈,诸王莫及。
广用亲信。
公元472年,明帝死,立太子刘昱为后废帝,佃夫加给事中、辅国将军,权任益重。
次年,镇压建平王刘景素之乱,以功为南豫州刺史、冠军将军。
公元477年,因废长立幼,被诛。
【第5句】:中国历代十大奸臣之杨素(隋朝) 弘农华阴人,初事北周武帝。
后事隋文帝杨坚,为上柱国,拜御史大夫。
588年,伐陈有功,任荆州总管。
继为纳言、尚书左仆射。
执掌朝政,以奸诈自立。
依附晋王杨广参与宫廷阴谋,废太子杨勇,杀文帝。
杨广立,他拜司徒。
素十分骄横,任意侮辱属臣,凡逆己者,必加陷害。
贪图财货,广营产业。
公元606年,死。
【第6句】:中国历代十大奸臣之李林甫(唐朝) 唐宗室。
初为千牛直长,后官至宰相。
为人奸诈阴险。
其手段是厚结宦官、妃嫔,迎合玄宗,排除异己;表面上示人以友好,而暗中陷害,世称“口有蜜,腹有剑”;收罗党羽,结党营私;唯庸才是用,以固其权。
他广收贿赂,生活奢侈。
致朝风日益腐败,终于酿成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
公元752年十一月,死。
【第7句】:中国历代十大奸臣之秦桧(宋朝) 江宁人, 进士出身。
北宋末为御史中丞。
曾主抗金和反对立张邦昌为帝,被俘至北方。
成为金太宗之弟完颜昌之亲信。
公元1130年,昌放弃南归。
声称杀金人监者夺船逃回。
朝官多疑之,但宰相范宗尹等力排众疑,遂为参知政事。
继任。
次年,罢相。
公元1134年,复为相。
桧性残忍阴险。
为相十九年,杀岳飞,贬忠良,极力破坏抗战,主持和议,向金纳贡称臣。
晚年屡兴大狱,冤案不可胜数。
实为中国第一大奸臣,一直为国人所唾骂。
公元1155年,病死。
【第8句】:中国历代十大奸臣之哈麻(元朝) 康里人,其母为宁宗乳母,哈麻颇受顺帝宠爱,相继任殿中侍御史、同知枢密院事。
公元1340年,脱脱为相,他趋附之。
脱脱与大臣太平等有隙,他支持脱脱。
脱脱复相,他拜中书添设右臣。
不久与脱脱不和,决计害之。
他进西番僧以房中术媚顺帝。
顺帝日事其法,广取妇女,君臣淫乱,丑恶不堪。
公元1355年,拜中书左丞相。
十二月,害死脱脱。
次年二月,被杖死。
【第9句】:中国历代十大奸臣之魏忠贤(明朝) 肃宁人,原名进忠。
少无赖,喜赌博。
因输钱,为一群恶少所逼,恨而自阉。
万历年间,入宫,勾结熹宗乳母客氏。
熹宗即位,为司礼太监,他因善导帝倡优伎乐及狗马射猎而得信任,遂掌东厂。
他与客氏相结,排斥异己,广结党羽,致有“五虎”、“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之称。
势倾天下,媚事者拜呼他为“九千岁”,各地督抚竞相为他建生祠。
公元1627年,思宗即位,发其奸,命逮治,自缢死。
【第10句】:中国历代十大奸臣之和珅(清朝) 满洲正红旗人,生员出身。
初在銮仪卫当差。
因善于逢迎,为乾隆所宠。
累迁户部侍郎、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议政大臣、理藩院尚书。
公元1781年,为钦差,督师镇压回族叛乱;及回京,代兵部尚书,封一等男爵。
及登高位,排除异己,网罗亲信,不择手段,搜刮财富。
公元1799年,嘉庆亲政,捕和珅下狱,赐死,抄家。
其金银财宝、价值银约八亿两,竟值当时朝廷十一年之财政收入。
实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号贪官。
时民间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乱世奸臣太多了, 严嵩,严世蕃,阮佃夫,汪精卫,贾似道,刘瑾,蔡京,高俅,童贯,索元礼,张邦昌,赵高,李林甫,杨国忠,王振,杨素,王莽,卢杞,吕惠卿,梁冀,黄皓,哈麻,爱新觉罗。
耆英,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石友三,齐燮元等等等。
中国古代有名的奸臣是
十大奸臣: 吕不韦、董卓、司马昭、侯景、李林脯、安禄山、蔡京、秦桧、严嵩、吴三桂
求明史 魏忠贤传
忠,肃宁人。
少无赖,与群恶少博,少胜,为所苦,恚而自宫,变姓名曰李进忠。
其后乃复姓,赐名忠贤云。
忠贤自万历中选入宫,隶太监孙暹,夤缘入甲字库,又求为皇长孙母王才人典膳,谄事魏朝。
朝数称忠贤于安,安亦善遇之。
长孙乳媪曰客氏,素私侍朝,所谓对食者也。
及忠贤入,又通焉。
客氏遂薄朝而爱忠贤,两人深相结。
主光宗光宗崩,长孙嗣立,是为熹宗。
忠贤、客氏并有宠。
未逾月,封客氏奉圣夫人,廕其子侯国兴、弟客光先及忠贤兄钊俱锦衣千户。
忠贤寻自惜薪司迁司礼秉笔太监兼提督宝和三店。
忠贤不识字,例不当入司礼,以客氏故,得之。
斋天启天启元年诏赐客氏香火田,叙忠贤治皇祖陵功。
御史王心一谏,不听。
及帝大婚,御史毕佐周、刘兰请遣客氏出外,大学士刘一燝亦言之。
帝恋恋不忍舍,曰:“皇后幼,赖媪保护,俟皇祖大葬议之。
”忠贤颛客氏,逐魏朝。
又忌王安持正,谋杀之,尽斥安名下诸阉。
客氏淫而狠。
忠贤不知书,颇强记,猜忍阴毒,好谀。
帝深信任此两人,两人势益张,用司礼临王体乾及李永贞、石元雅、涂文辅等为羽翼,宫中人莫敢忤。
既而客氏出,复召入。
御史周宗建、侍郎陈邦瞻、御史马鸣起、给事中侯震暘先后力诤,俱被诘责。
给事中倪思辉、朱钦相、王心一复言之,并谪外,尚未指及忠贤也。
忠贤乃劝帝选武阉、炼火器为内操,密结大学士沈纮为援。
又日引帝为倡优声伎,狗马射猎。
刑部主事刘宗周首劾之,帝大怒,赖大学士叶向高救免。
知初,初,神宗在位久,怠于政事,章奏多不省。
廷臣渐立门户,以危言激论相尚,国本之争,指斥营禁。
宰辅大臣为言者所弹击,辄引疾避去。
吏部郎顾宪成讲学,海内士大夫多附之,“东林”之名自是始。
既而“梃击”、“红丸”、“移宫”三案起,盈廷如聚讼。
与东林忤者,众目之为邪党。
天启初,废斥殆尽,识者已忧其过激变生。
及忠贤势成,其党果谋倚之以倾东林。
而徐大化、霍维华、孙杰首附忠贤,刘一燝及尚书周嘉谟并为杰劾去。
然是时叶向高、韩爌方辅政,邹元标、赵南星、王纪、高攀龙等皆居大僚,左光斗、魏大中、黄尊素等在言路,皆力持清议,忠贤未克逞。
知二年二年叙庆陵功,廕忠贤弟侄锦衣卫指挥佥事。
给事中惠世扬、尚书王纪论沈纮交通客、魏,俱被谴去。
会初夏雨雹,周宗建言雹不以时,忠贤谗慝所致。
修撰文震孟、太仆少卿满朝荐相继言之,亦俱黜。
主三年三年春,引其私人魏广微为大学士。
令御史郭巩讦宗建、一燝、元标及杨涟、周朝瑞等保举熊廷弼,党邪误国。
宗建驳巩受忠贤指挥,御史方大任助宗建攻巩及忠贤,皆不胜。
其秋,诏忠贤及客氏子国兴所廕锦衣官并世袭。
兵部尚书董汉儒、给事中程注、御史汪泗论交谏,不从。
忠贤益无忌,增置内操万人,衷甲出入,恣为威虐。
矫诏赐光宗选侍赵氏死。
裕妃张氏有娠,客氏谮杀之。
又革成妃李氏封。
皇后张氏娠,客氏以计堕其胎,帝由此乏嗣。
他所害宫嫔冯贵人等,太监王国臣、刘克敬、马鉴等甚众。
禁掖事秘,莫详也。
是冬,兼掌东厂事。
斋四年四年,给事中傅櫆结忠贤甥傅应星为兄弟,诬奏中书汪文言,并及左光斗、魏大中。
下文言镇抚狱,将大行罗织。
掌镇抚刘侨受叶向高教,止坐文言。
忠贤大怒,削侨籍,而以私人许显纯代。
是时御史李应升以内操谏,给事中霍守曲以忠贤乞祠额谏,御史刘廷佐以忠贤滥廕谏,给事中沈惟炳以立枷谏,忠贤皆矫旨诘责。
于是副都御史杨涟愤甚,劾忠贤二十四大罪。
疏上,忠贤惧,求解于韩?广不应,遂趋帝前泣诉,且辞东厂,而客氏从旁为剖析,体乾等翼之。
帝懵然不辨也。
遂温谕留忠贤,而于次日下涟疏,严旨切责。
涟既绌,魏大中及给事中陈良训、许誉卿,抚宁侯朱国弼,南京兵部尚书陈道亨,侍郎岳元声等七十余人,交章论忠贤不法。
向高及礼部尚书翁正春请遣忠贤归私第以塞谤,不许。
知当是当是时,忠贤愤甚,欲尽杀异己者。
顾秉谦因阴籍其所忌姓名授忠贤,使以次斥逐。
王体乾复昌言用廷杖,威胁廷臣。
未几,工部郎中万燝上疏刺忠贤,立杖死。
又以御史林汝翥事辱向高,向高遂致仕去,汝翥亦予杖。
廷臣俱大詟。
一时罢斥者,吏部尚书赵南星、高攀龙、陈于廷及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先后数十人,已又逐韩爌及兵部侍郎李邦华。
正人去国,纷纷若振槁。
乃矫中旨召用例转科道。
以朱童蒙、郭允厚为太仆少卿,吕鹏云、孙杰为大理丞,复霍维华、郭兴治为给事中,徐景濂、贾继春、杨维垣为御史,而起徐兆魁、王绍徽、乔应甲、徐绍吉、阮大铖、陈尔翌、张养素、李应荐、李嵩、杨春懋等,为之爪牙。
未几,复用拟戍崔呈秀为御史。
呈秀乃造、诸录,王绍徽亦造,皆以邹元标、顾宪成、叶向高、刘一燝等为魁,尽罗入不附忠贤者,号曰东林党人,献于忠贤。
忠贤喜,于是群小益求媚忠贤,攘臂攻东林矣。
知初,初,朝臣争三案及辛亥、癸亥两京察与熊廷弼狱事,忠贤本无预。
其党欲藉忠贤力倾诸正人,遂相率归忠贤,称义儿,且云:“东林将害翁。
”以故,忠贤欲甘心焉。
御史张讷、倪文焕,给事中李鲁生,工部主事曹钦程等,竞搏击善类为报复。
而御史梁梦环复兴汪文言狱,下镇抚司拷死。
许显纯具爰书,词连赵南星、杨涟等二十余人,削籍遣戍有差。
逮涟及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等六人,至牵入熊廷弼案中,掠治死于狱。
又杀廷弼,而杖其姻御史吴裕中至死。
又削逐尚书李宗延、张问达,侍郎公鼐等五十余人,朝署一空。
而特召元诗教、刘述祖等为御史,私人悉不次超擢。
于是忠贤之党遍要津矣。
知当是当是时,东厂番役横行,所缉访无论虚实辄糜烂。
戚臣者,宁安子也,家藏公主赐器。
忠贤诬以盗乘舆服御物,论死。
中书吴怀贤读杨涟疏,击节称叹。
奴告之,毙怀贤,籍其家。
武弁蒋应阳为廷弼讼冤,立诛死。
民间偶语,或触忠贤,辄被擒僇,甚至剥皮、刲舌,所杀不可胜数,道路以目。
其年,叙门功,加恩三等,廕都督同知。
又廕其族叔魏志德都督佥事。
擢傅应星为左都督,且旌其母。
而以魏良卿佥书锦衣卫,掌南镇抚司事。
斋六年六年二月,卤簿大驾成,廕都督佥事。
复使其党李永贞伪为浙江太监李实奏,逮治前应天巡抚周起元及江、浙里居诸臣高攀龙、周宗建、缪昌期、周顺昌、黄尊素、李应升等。
攀龙赴水死,顺昌等六人死狱中。
苏州民见顺昌逮,不平,殴杀二校尉,巡抚毛一鹭为捕颜佩韦等五人悉诛死。
刑部尚书徐兆魁治狱,视忠贤所怒,即坐大辟。
又从霍维华言,命顾秉谦等修,极意诋诸党人恶。
御史徐复阳请毁讲学书院,以绝党根。
御史卢承钦又请立东林党碑。
海内皆屏息丧气。
霍维华遂教忠贤冒边功矣。
古辽阳辽阳男子武长春游妓家,有妄言,东厂擒之。
许显纯掠治,故张其辞云:“长春敌间,不获且为乱,赖厂臣忠智立奇勋。
”诏封忠贤侄良卿为肃宁伯,赐宅第、庄田,颁铁券。
吏部尚书王绍徽请崇其先世,诏赠忠贤四代如本爵。
忠贤又矫诏遣其党太监刘应坤、陶文、纪用镇山海关,收揽兵柄。
再叙功,廕都督同知,世袭锦衣卫指挥使,各一人。
浙江巡抚潘汝桢奏请为忠贤建祠。
仓场总督薛贞言草场火,以忠贤救,得无害。
于是颂功德者相继,诸祠皆自此始矣。
主编修编修吴孔嘉与宗人吴养春有仇,诱养春仆告其主隐占黄山,养春父子瘐死。
忠贤遣主事吕下问、评事许志吉先后往徽州籍其家,株蔓残酷。
知府石万程不忍,削发去,徽州几乱。
其党都督张体乾诬扬州知府刘铎代李承恩谋释狱,结道士方景阳诅忠贤,铎竟斩。
又以睚眦怨,诬新城侯子锦衣王国兴,论斩,并黜主事徐石麒。
御史门克新诬吴人顾同寅、孙文豸诔熊廷弼,坐妖言律斩。
又逮侍郎王之寀,毙于狱。
凡忠贤所宿恨,若韩爌、张问达、何士晋、程注等,虽已去,必削籍,重或充军,死必追赃破其家。
或忠贤偶忘之,其党必追论前事,激忠贤怒。
斋当此当此之时,内外大权一归忠贤。
内竖自王体乾等外,又有李朝钦、王朝辅、孙进、王国泰、梁栋等三十余人,为左右拥护。
外廷文臣则崔呈秀、田吉、吴淳夫、李夔龙、倪文焕主谋议,号“五虎”。
武臣则田尔耕、许显纯、孙云鹤、杨寰、崔应元主杀僇,号“五彪”。
又吏部尚书周应秋、太仆少卿曹钦程等,号“十狗”。
又有“十孩儿”、“四十孙”之号。
而为呈秀辈门下者,又不可数计。
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
心忌张皇后,其年秋,诬后父张国纪纵奴不法,矫中宫旨,冀摇后。
帝为致奴法,而诮让国纪。
忠贤未慊,复使顺天府丞刘志选、御史梁梦环交发国纪罪状,并言后非国纪女。
会王体乾危言沮之,乃止。
主其冬其冬,三殿成。
李永贞、周应秋奏忠贤功,遂进上公,加恩三等。
魏良卿时已晋肃宁侯矣,亦晋宁国公,食禄如魏国公例,再加恩廕锦衣指挥使一人,同知一人。
工部尚书薛凤翔奏给赐第。
已而太监陶文奏筑喜峰隘口成,督师王之臣奏筑山海城,刑部尚书薛贞奏大盗王之锦狱,南京修孝陵工竣,甘镇奏捷,蕃育署丞张永祚获盗,并言忠贤区画方略。
忠贤又自奏三年缉捕功,诏书褒奖。
半岁中,所廕锦衣指挥使四人、同知三人、佥事一人。
授其侄希孟世袭锦衣同知,甥傅之琮、冯继先并都督佥事,而擢崔呈秀弟凝秀为蓟镇副总兵。
名器僭滥,于是为极。
其同类尽镇蓟、辽,山西宣、大诸?厄要地。
总兵梁柱朝、杨国栋等岁时赂名马、珍玩绝。
知七年七年春,复以崔文升总漕运,李明道总河道,胡良辅镇天津。
文升故侍光宗药,为东林所攻者也。
海内争望风献谄,诸督抚大吏阎鸣泰、刘诏、李精白、姚宗文等,争颂德立祠,汹汹若不及。
下及武夫、贾竖、诸无赖子亦各建祠。
穷极工巧。
攘夺民田庐,斩伐墓木,莫敢控愬。
而监生陆万龄至请以忠贤配孔子,以忠贤父配启圣公。
古初,初,潘汝祯首上疏,御史刘之待会藁迟一日,即削籍。
而蓟州道胡士容以不具建祠文,遵化道耿如?巳入祠不拜,皆下狱论死。
故天下风靡,章奏无巨细,辄颂忠贤。
宗室若楚王华煃、中书朱慎鉴,勋戚若丰城侯李永祚,廷臣若尚书邵辅忠、李养德、曹思诚,总督张我续及孙国桢、张翌明、郭允厚、杨维和、李时馨、汪若极、何廷枢、杨维新、陈维新、陈欢翼、郭如暗、郭希禹、徐溶辈,佞词累牍,不顾羞耻。
忠贤亦时加恩泽以报之。
所有疏,咸称“厂臣”不名。
大学士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票旨,亦必曰“朕与厂臣”,无敢名忠贤者。
山东产麒麟,巡抚李精白图象以闻。
立极等票旨云:“厂臣修德,故仁兽至。
”其诬罔若此。
前后赐奖敕无算,诰命皆拟九锡文。
斋是年是年自春及秋,忠贤冒款汪烧饼、擒阿班歹罗銕等功,积廕锦衣指挥使至十有七人。
其族孙希孔、希孟、希尧、希舜、鹏程,姻戚董芳名、王选、杨六奇、杨祚昌,皆至左、右都督及都督同知、佥事等官。
又加客氏弟光先亦都督。
魏抚民又从锦衣改尚宝卿。
而忠贤志愿犹未极,会袁崇焕奏宁远捷,忠贤乃令周应秋奏封其从孙鹏翼为安平伯。
再叙三大工功,封从子良栋为东安侯,加良卿太师,鹏翼少师,良栋太子太保。
因遍赉诸廷臣。
用呈秀为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独绌崇焕功不录。
时鹏翼、良栋皆在襁褓中,未能行步也。
良卿至代天子飨南北郊,祭太庙。
于是天下皆疑忠贤窃神器矣。
斋帝性帝性机巧,好亲斧锯髹漆之事,积岁不倦。
每引绳削墨时,忠贤辈辄奏事。
帝厌之,谬曰:“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
”忠贤以是恣威福惟己意。
岁数出,辄坐文轩,羽幢青盖,四马若飞,铙鼓鸣镝之声,轰隐黄埃中。
锦衣玉带靴裤握刀者,夹左右驰,厨传、优伶、百戏、舆隶相随属以万数。
百司章奏,置急足驰白乃下。
所过,士大夫遮道拜伏,至呼九千岁,忠贤顾盼未尝及也。
客氏居宫中,胁持皇后,残虐宫嫔。
偶出归私第,驺从赫奕照衢路,望若卤簿。
忠贤故呆无他长,其党日夜教之,客氏为内主,群凶煽虐,以是毒痡海内。
古七年七年秋八月,熹宗崩,信王立。
王素稔忠贤恶,深自儆备,其党自危。
杨所修、杨维垣先攻崔呈秀以尝帝,主事陆澄原、钱元悫,员外郎史躬盛遂交章论忠贤。
帝犹未发。
于是嘉兴贡生钱嘉徵劾忠贤十大罪:一并帝,二蔑后,三弄兵,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籓封,六无圣,七滥爵,八掩边功,九朘民,十通关节。
疏上,帝召忠贤,使内侍读之。
忠贤大惧,急以重宝啖信邸太监徐应元求解。
应元,故忠贤博徒也。
帝知之,斥应元。
十一月,遂安置忠贤于凤阳,寻命逮治。
忠贤行至阜城,闻之,与李朝钦偕缢死。
诏磔其尸。
悬首河间。
笞杀客氏于浣衣局。
魏良卿、侯国兴、客光先等并弃市,籍其家。
客氏之籍也,于其家得宫女八人,盖将效吕不韦所为,人尤疾之。
斋崇祯崇祯二年命大学士韩爌等定逆案,始盖逐忠贤党,东林诸人复进用。
诸丽逆案者日夜图报复。
其后温体仁、薛国观辈相继柄政,潜倾正人,为翻逆案地。
帝亦厌廷臣党比,复委用中?当。
而逆案中阮大铖等卒肆毒江左,至于灭亡。
十大著名太监
【第1句】:魏忠贤(朱明王朝1568—1627年) 原本一恶棍,虽目不识丁却深谙拍马。
入宫不久太监王安提拔,又与皇孙奶娘打得火热。
与混蛋皇帝万历的亲密接触更是让他地位权势与日惧增,万历48年,年逾半百的魏阉开始飞黄腾达。
朱由校即位后便恩将仇报谋害恩人王安,仅如此还不足以让他高居恶心太监之首。
大兴冤狱捕杀东林党,私植党羽才是魏阉无以伦比的罪恶。
身为阉党,他不仅怂恿皇帝泡妞,自己也娶妻纳妾,抢夺民女,令无数家庭生死离别。
直到另一个混蛋皇帝朱由检把他收拾。
恶心指数:100(流氓恶棍祸国殃民的集大成者,当之无愧的恶心之首)
【第2句】:赵高(秦朝,
—前207) 秦代宦官,权臣。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宦官宰相。
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赵秦始皇病死沙丘,赵高与秦二世胡亥、李斯合谋,秘不发丧,篡改始皇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又更为书赐长子扶苏和蒙恬死。
胡亥还至咸阳,立为二世皇帝,赵高任郎中令,常居宫中参与决策。
他指使胡亥更为法律,诛戮宗室、大臣,且专擅朝政。
在扶不起的秦二世面前指鹿为马,对不随声附和的大臣,捏造罪名加以迫害。
秦二世三年八月,刘邦攻下武关,赵高与其婿阎乐等人密谋,乘二世在望夷宫斋戒之机,诈诏发兵围宫,逼二世自杀,企图篡位自立。
因左右百官不从,只好立二世兄子子婴为秦王。
九月,赵高被子婴用计杀于斋宫,夷三族。
恶心指数:99(本可与魏阉并列,因比魏有文化,所以退居榜眼)
【第3句】:王振(猪明王朝) 史学家称朱明王朝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太监帝国”,王振是明朝第一个专权的太监。
他本来是一个失败的教书先生,却自阉进宫,得到了明英宗的宠幸,开始擅权,结党营私,干涉朝政,揭开了太监帝国的序幕。
为了建立所谓的丰功伟绩,根本不知作战为何物的他,怂恿皇帝亲征来犯的也先,结果是皇帝做了俘虏,自己搭上了性命。
肢解残杀刘球为本朝最骇人听闻的惨案。
恶心指数:98(知名度和影响力均在前两者之后,不过因为开了朱明王朝太监专权的先河,而且开了文官在太监面前摇尾的先河,应居第三)
【第4句】:刘瑾(朱明王朝,约1452—1510年) 少年自阉入宫,依附刘姓宦官混入乾清宫。
自从他服侍的花花恶少朱厚照当上皇帝,刘阉开始使尽浑身招数,怂恿混蛋皇帝吃喝嫖赌,厌倦朝事。
刘得以结党营私,权倾朝野,将反对他的53位大臣一网打尽,制造了“奸党冤案”。
此后还发明一种套在官吏颈上的刑具——枷,许多大臣被重达75公斤的枷刑活活枷死。
篡党夺权阴谋败露后,混蛋皇帝朱厚照发飙,将其碎尸。
恶心指数:97(情商高于智商,成功度显然不及前三者)
【第5句】:李莲英(清,1848—1912) 从1856入宫-1908出宫,李莲英在清廷52年。
是西太后最贴心的太监。
李莲英是个十分聪明乖巧的人,他从中明白了应该如何摆正主子和奴才之间的关系。
李莲英不仅学会了揣摩主子的脾气和爱好,千方百计地讨主子欢喜。
对主子奴才嘴脸,对同类却凶狠残暴,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他置诸侯于脑后,视军机大臣为等闲,文武百官多数对其奉承。
恶心指数:96(为数不多的善始善终的太监,极为成功的政客。
)
【第6句】:张让(东汉,
—189) 张让(
-189),东汉宦官,颍川(今河南禹县)人。
桓帝、灵帝时,历为小黄门、中常侍、列侯等职。
在职时以搜刮暴敛、骄纵贪婪见称,灵帝极为宠信,常谓“张常侍是我父”。
中平六年(189年),何进谋诛宦官,事泄,他和宦官赵忠等杀进。
不久袁绍捕杀宦官时投河自尽。
恶心指数:95(东汉宦官典型,十恶不赦,本应位居前五,因袁绍出场缩短了他祸国殃民的时间,只好屈居第六)
【第7句】:李辅国(唐,704—762) 李辅国唐宦官,本名静忠,后赐名李护国,再改名为李辅国。
他相貌丑陋,看上去有些虚弱,粗通簿书记录,俸奉大宦官高力士。
四十多岁时,高力士才让他主管闲厩账务。
他由于管的马喂得肥壮,所以被推荐给皇太子到东宫办事。
他曾矫诏将太上皇(玄宗)逐出原来的住所,又杀张皇后,拥立代宗。
代宗尊其为“尚父”,加司空兼中书令。
恃策立之功,他跋扈地对代宗说:“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分。
”不久罢职,代宗派人将其刺死。
恶心指数:94(赵高之后唯一当上宰相的太监,中国历史上也有且仅有这两个太监宰相,一生忙碌)
【第8句】:童贯(北宋,1054—1126) 童贯,北宋宦官,“六贼”之一。
字道夫(一作道辅),开封(今属河南)人。
初任供奉官,在杭州为徽宗搜括书画奇巧。
助蔡京为相。
京荐其为西北监军,领枢密院事,掌兵权二十年,权倾内外。
时称蔡京为“公相”,称他为“媪相”,为“六贼”之一。
宣和四年.攻辽失败,乞金兵代取燕京,以百万贯赎燕京等空城而回,侈言恢复之功。
七年,金兵南下,他由太原逃至开封。
随徽宗南逃。
钦宗即位,被处死。
《宋史》列为“奸臣”。
恶心指数:93(有点小品位的太监)
【第9句】:安德海(清 ,
—1869) 清末宦官。
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
自宫入宦,人称“小安子”。
同治初,因受慈禧太后宠幸,渐干国政。
同治八年,1869年,秋,奉慈禧太后命往南方采办宫中用物。
乘楼船缘运河南下,张扬跋扈,招权纳贿。
被山东巡抚丁宝祯以“宦竖私出,非制。
且大臣未闻有命,必诈无疑”拘捕上奏,随即诛于济南(一说恭亲王奕昕密嘱咐丁宝祯乘机诛之)。
恶心指数:92(被他迫害的人远远不及前面这些混蛋)
【第10句】:高力士(唐,684年—762年) 高力士是唐代著名的宦官。
他幼年时入宫,由高延福收为养子,遂改名高力士,受到当时女皇帝武则天的赏识。
在唐玄宗管治期间,其地位达到顶点,由于曾助唐玄宗平定韦後和太平公主之乱,故深得玄宗宠信,终于累官至骠骑大将军、进开府仪同三司,他一生曾多次平息皇室内出现的纠纷。
开元末年,高力士甚至可以先审阅大臣们送来的奏章,小事由其处理,大事才交呈玄宗栽决,玄宗甚谓“力士当上,我寝则稳”。
当时朝上,连李林甫和杨国忠都争相巴结高力士,而诸王公主更称高力士为阿翁,甚至连太子都要喊他一声二兄,驸马们都称他阿爷,此为唐代宦官干政之始,但高力士并不如他的徒子徒孙那般专权,而是擅权,但肃宗时,高力士被弹劾流放至巫州,一代宦官从此自云顶掉入地狱。
按律高力士本该斩,但顾及高力士对玄宗的忠心,于是将他流放。
宝应年间玄宗驾崩,始终渴望回宫的高力士虽被赦还,但却因此而悲痛绝食7日终亡,年73岁,遵先皇遗诏陪葬泰陵。
恶心指数:70(对高力士偶觉得还是应该功过三七开)
明代四大权阉是谁
【第1句】:郑和(明洪武四年1371年—宣德八年1433年), 中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家、武术家。
郑和,原本姓马名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宝山乡知代村回族人。
六世先祖赛典赤·赡思丁(Sayyid Ajjal Shams al-Din Omar)是元初来自中亚的色目贵族,是布哈剌国王穆罕默德的后裔,曾任云南行省平章,追封为咸阳王;曾祖父伯颜(Bayan)在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任中书平章,曾祖母马氏,祖父米的纳哈只,祖母温氏。
父马哈只(原名米里金)封滇阳候,母温氏。
族人自称咸阳世家。
米里金生马三保,袭封滇阳候1。
马姓是汉化的阿拉伯语“Mahmud”。
马三保33岁时,因战功御赐郑姓,改名为和。
【第2句】:王振。
山西蔚州(治今河北蔚县)人。
自阉进宫,英宗为太子时,侍于东宫。
英宗即位后,掌司礼监,以防备大臣罔上为由,劝皇帝以重典治理。
正统七年(1442),太皇太后死 ,王振勾结内外官僚,擅作威福。
在京城东造豪华府第,大兴土木;逐杀正直官员。
英宗称他为先生,公卿大臣呼他翁父,争相攀附。
十四年,瓦剌大举入侵。
王振鼓动帝亲征,又邀英宗幸其蔚州宅第,以致耽误行程,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被瓦剌兵追至,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王振被乱军所杀(见土木之变)。
王振是明朝第一个专权的太监。
他本来是一个失败的教书先生,却自阉进宫,得到了明英宗的宠幸,开始擅权,结党营私,干涉朝政,揭开了太监帝国的序幕。
为了建立所谓的丰功伟绩,根本不知作战为何物的他,怂恿皇帝亲征来犯的也先,结果是皇帝做了俘虏,自己搭上了性命。
明朝宦官祸国害民直接导致了明朝的败亡。
【第3句】:宦官刘瑾 明朝的宦官以专权而著名,其中最贪婪专权的是号称“九千岁”·“立皇帝”的刘瑾,他共当权五年。
刘瑾,陕西兴平人。
本姓谈。
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自宫当了太监,遂冒姓刘氏,侍奉太子朱厚照,即后来的明武宗。
他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深受信任。
太子继位后,他数次升迁,爬上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宝座。
但他一旦大权在握,便引诱武宗沉溺于骄奢淫逸中,自己则趁机专擅朝政,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
他排斥异己,陷害忠良,朝中正直官员大都受他迫害。
如户部尚书韩文被罢职下狱,五官监侯杨源受杖刑而死……而刘宇、焦芳等小人则奔走其门,成为其党羽。
但他最终落得个凌迟处死、千刀万剐的下场,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第4句】:魏忠贤(1568年~1627年),原名李进忠。
中国明朝末期宦官。
北直隶肃宁(今属河北)人。
出身于市井无赖,后为赌债所逼遂自阉入宫做太监,在宫中结交太子宫太监王安,得其佑庇。
后又结识皇长孙朱由校奶妈客氏,与之对食。
对皇长孙,则极尽谄媚事,引诱其宴游,甚得其欢心。
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朱由校即位,是为熹宗。
魏升为司礼秉笔太监。
明朝大太监魏忠贤简介
春天,家乡里小河的冰融化了,河边的柳树叶也发芽了,柳枝垂到小河里,像美少女在洗头发。
燕子也活跃起来带着它的剪刀这里飞,那里飞。
河里的鱼自由自在的嬉戏着。
春天,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家乡。
夏天,天气炎热,人们挤到桥北面的一课树下,谈天说地。
有时还在大树底下下棋,玩扑克,小孩子们也在树下嬉戏。
夏天,是一个人们和睦相处的家乡。
秋天,人们都到地里去干活,拉着十几大袋子的玉米满载而归,满地的豆子,黄澄澄的一望无际,人们还忙着拨棉花。
种来的农作物为家乡构成了一幅金色的画。
秋天,是一个收获丰富的家乡。
冬天,一场雪下过后,一眼望去,没有什么不变成雪白色的。
树们脱去绿装,换上了一身银装,河里的水也被雪封印了,桥边,以是积雪堆堆,没有一点空隙。
雪,为家乡构成了一幅银色的画。
冬天,是一个银装素裹的家乡。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daoyouci/show-340902.html